•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8
  • 17
  • 5
  • 4
  • 1
  • Tagged with
  • 27
  • 27
  • 21
  • 17
  • 8
  • 7
  • 7
  • 7
  • 7
  • 7
  • 6
  • 5
  • 5
  • 5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清代詩學「境」「意境」|i「境界」相關之理論與實際批評

杜淑華, DU,SH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前人研究詩學的「境」、「意境」、「境界」焦點大力集中王國維、況周頤、陳廷焯等詞評家,尤以王國維為然。唯詩論、文論、曲論亦甚有言之精華者,不免遺珠。本專題特欲「闡幽發微」一窺詞論以外之堂奧,勉力使全貌得而朗現。 分析文獻來源含詩話、詞話、曲話、文話;文集、詩集的序跋;筆記批注;今人著作專書及期刊等等。 鑒於中國傳統批評所謂「雜而不章」抑或隨筆叢談,兼以實際批評原為理論基點,故筆者擬采類似「后設美學」的方法(一)為片斷截句的評語間設架構,(二)自批評的實踐中歸納出一些重要理論,(三)運用「后設語言」進行理論內容的詮釋;準此,大綱略舉如下: (一)說明研究目的、方法、文獻概要。 (二)析論境、意境、境界諸詞義界、淵源及本論文在清代以前的發展。 (三)基本理論:含詩之本質論、創作者的條件、創作過程的要求。 (四)美學特征:意象的塑造、雄渾與優美風格的區分、審美心理的描述。 (五)探討摘句為評的批評方法及其與評點方法的異質同流。 (六)評價與應用可能性之厘測。 研究結果將凸顯本命題與詞論「境界說」分歧之處,并深入了解一個理論的圓熟與不足,提供繼起者一小片磚瓦,以期引出瑰麗的玉石。
12

從托爾斯泰的兩性觀探討其作品中的悲劇女性

丁立容, Ding, Li 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視角,探討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作品中受爭議的悲劇女性,亦即不符合賢妻良母傳統特點的女性與其悲劇命運的關聯。在論文第一章緒論中,將條列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研究途徑、方法,和相關文獻。在第二章中,本論文將分析整理托爾斯泰兩性觀的背景,由整個西方文化對女性形象的觀念開始,逐漸縮小範圍至俄國社會對女性的觀點,然後於第三章分析托爾斯泰的成長背景和經歷,及他在書信、日記、作品和言行中所表現的兩性觀。第四章將從托爾斯泰的兩性觀點,探討其作品中的悲劇女性,以小說《安娜.卡列尼娜》、《克洛采奏鳴曲》與《復活》中的三位女主角作為例子,印證托爾斯泰兩性觀中女性形象的善惡兩極,與其命運的結局。
13

文星時期的余光中

廖敏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試圖爬梳余光中如何在六0年代建立其詩壇和文壇偉岸的文學地位。從五0年代反共文學退潮之後,文學風向開始向現代主義傾斜,但眾家喧嘩,國族與個人之間的彼消我長,更使這個時期文學走向始終如同政治時局動盪難安。但大趨勢則在民族訴求、創作自由與文化薪火相傳之間激盪磨合,意在尋求彼此之間的最大公因數,最終目的無非一個強國的想像。 本文從當時各種思想交匯情況下切入,分析《文星》雜誌在思想文化上的影響力,再從中演繹彼時以《文星》雜誌為場域平台,最為賣力推廣現代詩、現代散文的余光中,如何在這最具影響力的雜誌裡,結合當時的現代文藝家,開創一波又一波的「文藝復興」。 除了和志同道同的作家、藝術家共同掀起文學狂潮外,藉由《文星》的影響力和個人的才氣與努力,余光中也逐漸建立起屬於他自己的灘頭堡。這個階段他的文學生命最具實驗性、也最為狂熾,凡舉現代詩的改造、現代散文理論與創作的建立,還有批評與翻譯地位的確立,都可見其奮鬥不懈的痕跡。因此以《文星》為基礎,爬梳余光中在五、六0年代的風格轉變與文學實驗,最終得出在文壇強烈的西化風下,他選擇告別虛無,改造當時被詬病的現代主義文學,且以回歸文化中國的手法,使五0年代以降,知識分子的文化想像有了具體的作品呼應。這樣的過程中,余光中一方面完成了重要的文學革命,一方面此確立他自身的文學地位,也為六0年代文學史中寫下璀璨的一頁。
14

許學夷《詩源辯體》研究 / A Study of Hsu Hsueh-yi's Shih yuan pien t'i

謝明陽, Hsieh, Ming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許學夷,字伯清,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卒於崇禎六年(1633)。其以復古派的立場,歷四十年光陰所著成之《詩源辯體》,是一部體大思精的論詩著作,惜因此書傳世甚稀,《四庫全書》又未予著錄,使得這部詩歌批評史上的罕見的鉅製沈寂了三百多年,直到近幾年方才逐漸受到重視。實則《詩源辯體》是明代復古派反擊公安、竟陵二派的總結性論著,其系統之井然,篇幅之龐大,都是宋代以來的詩話傳統所未見的,且是書詳論《詩經》以降的中國歷代詩歌之源流發展,並兼評歷代詩論和詩選集,實質上即是一部完整的詩歌史和簡易的詩歌批評史,其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都不容我們忽視。本文以許學夷的《詩源辯體》為研究對象,論文內容除了〈引言〉之外,總計分成七章:第一章〈許學夷其人其事〉與第二章〈詩源辯體的成書〉,先針對許學夷的生平經歷和《詩源辯體》的成書狀況作一番基本的說明,這兩章是屬於外緣問題的探討;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別為〈詩史觀──詩歌演變歷史的詮釋〉、〈辨體論──詩歌體裁與家數的辨析〉、〈創作論──復古的創作理論與實踐〉以及〈批評研究──理論、實際與批評史〉,這四章則是依據《詩源辯體》的內容和性質,來研究其核心的理論;第七章〈結論〉,則從許學夷詩論的承先啟後以及《詩源辯體》一書的的價值、研究展望等幾個方面,為全文提出最後的總結。《詩源辯體》原本即是系統嚴謹的論著,本文透過個人的詮釋方式,為其書建構另種面貌的理論體系,希望這樣的研究能夠闡發許學夷詩論的精髓,並還給其書一個合理的文學史地位。
15

後設現象:《金瓶梅》續書書寫研究 / Meta-discourse: a study of the Sequels of Jin Ping Mei

鄭淑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瓶梅》續書包括《續金瓶梅》、《隔簾花影》、《三續金瓶梅》以及《金屋夢》四部小說,它們雖是依據續衍對象而被收編於同一續書群體之內,但卻各有其回應原著、前作以及時代的姿態,呈現出殊異的面貌,可說是各以不同角度在閱讀、傳播與書寫過程中展開對創作、批評的思辯。而本文即是針對此批橫跨有清一代的《金瓶梅》續書群進行個別的書寫現象考察,指出小說續書因立足於原著以及其他續書之上,在回應原著之餘,也與先前的續書有所聯繫,閱讀前作所可能產生的競爭/遊戲心態,使小說的字裡行間除了反映其時的審美效應之外,亦不時地顯露出高度自覺的創作、思考痕跡,具有「後設」的況味,而此正是本文聚焦之所在。 在章節安排上,第二章是以清初丁耀亢的《續金瓶梅》為對象,由於其體例特殊,又具鮮明的易代色彩,故此章由丁耀亢的創作意識及文類意識切入,從創作者的多重身分與視角、情節正文與邊緣文字,乃至於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以觀,以一種主、客體間交互作用的觀照來詮解《續金瓶梅》的書寫現象,把握其文本特質與後設思維。第三章則以傳播、接受的角度切入,分析據《續金瓶梅》增刪而成的兩部續書——《隔簾花影》及《金屋夢》,由增刪的內容來尋索在清初以及清末民初這兩個截然不同時空下,刪改本對原著和之前續書的接受,探求隱藏在增刪背後的意味,及其與原著、之前續書間糾葛牽纏的關係。 第四章主要是探討清中葉的《三續金瓶梅》,以此書的別名《小補奇酸誌》所透露的「小補」、「奇酸」作為思索進路,首先是在續衍的脈絡下檢視作者「如何補」《金瓶梅》,亦即如何將其對前作的理解轉化為續衍的策略,造就一種與之既相關又相悖的微妙狀態;其次是從閱讀與接受版本看《三續金瓶梅》的思想涵化;最後則是在前述的基礎上,釐清文中的互文、解構……等現象。第五章為結論,總述以上幾部《金瓶梅》續書的書寫現象,並提出本論文的觀察:《金瓶梅》續書的後設思維表現為若干相似但卻又不盡相同的書寫現象,「後設」並非意味這批續書具有的單一的、本質性的定義,而是揭示它們總是朝向無限的可能性展開,無法自我封閉,但是又具有彼此關涉、連繫的特質。 / Although all the four sequels to Jin Ping Mei, including Xu Jin Ping Mei, Ge Lian Hua Ying, San Xu Jin Ping Mei, and Jin Wu Meng, are based on the same original, Jin Ping Mei, and belong to the same category, each has its different concerns in the aspects of echoing the original, echoing the previous works and echoing its time. In other words, the four sequels start distinct arguments on creating and criticizing through reading, disseminating, and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thesis observes individually the writing phenomenon of sequels to Jin Ping Mei, which flourished in Qing Dynasty, and argues that the sequels standing beyond the original and other sequels not only echo the original, but also connect other previous sequels. Thus, the competing/playing response might be caused by reading the previous works makes the lines respond the sense of beauty of its time, and simultaneously appears the highly consciousness of writing and thinking. The meta-discourse it contains in the process is wha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Chapter 2 discusses Ding Yao Kang’s Xu Jin Ping Mei due to its special format and its obvious color of dynastic changeover. From Ding Yao Kang’s consciousness of writing and genre, this chapter interprets this writing phenomenon of meta-discourse with the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from the writer’s multi-identity, from the text and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o the social context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apter 3 analyzes other two sequels, Ge Lian Hua Ying and Jin Wu Meng, based on and with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of Xu Jin Ping Mei,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The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shows the different receptions in early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end of Qing, and also, the interwoven relationship implied in the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the original, and the previous sequels can be found. Chapter 4 first observes San Xu Jin Ping Mei in mid-Qing dynasty from its alias Xiao Bu Qi Suan Zh. Its “Xiao Bu” and “Qi Suan” offers to examine how the writer mends Jin Ping Mei through the way of making sequels, that is, it offers to examine how to transfer the understanding of previous works into a policy of sequels, and it achieves a contradictious state of being relevant and being opposite. Second, how San Xu Jin Ping Mei is influenced by reading and reception would be observed. Finally, the intercontextuality and deconstruction would be indicated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arguments. Chapter 5 concludes that the meta-discourses presented in the writing phenomena of the four sequels of Jin Ping Mei presented are equivalent but not exactly the same. The meta-discourse does not confine the definition to be unitary and essential; rather, it illuminates their unlimited possibility of extension, which is not completely independent but interweaves to one another.
16

《文壇》文藝雜誌初探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en-Tan Literature Magazine

劉承欣, Liu, Cheng 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文壇》為研究對象,嘗試說明文學光譜上傾向官方的文學刊物,支持官方文藝政策的立場,如何影響刊物的經營與文學實踐的傾向,基本上我認為支持官方立場的刊物帶給戰後台灣文學環境的影響,不全然是負面的,正是借用官方的資源,《文壇》的影響力才得以開展。論文以《文壇》史料的整理與閱讀為主軸,先概述刊物發行各時期的發展狀況與經營策略,說明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使經營獲得利用官方資源的優勢,再加上以讀者為導向的行銷策略,拉攏各界寫作人才的努力,使《文壇》在50、60年代有辦厚大刊物的實力,也有持續經營的條件。但傾官方的習性也讓編者抗拒過度商業化,難以適應商業機制的挑戰,促成此刊60年代後期之後,影響力逐漸式微,顯現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對《文壇》既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影響。其次,由《文壇》的中外文學介紹,可發現《文壇》為了解決反共困境而介紹中外文學,但意識型態不完全主導傳播效果。支持主導文化的習性,造成對外國文學側重技巧面的學習,抗拒現代主義批判的面向,限制心理分析技巧表現尺度,但所介紹的外國文學暗藏批判的火種,雖然因當時文學環境的禁制力量,無法完全發揮力量,但給讀者留下了文學暗示。《文壇》的中國文學介紹亦然,著重文學脈絡和知識的介紹模式,以及用「匪情描寫」的框架詮釋三十年代文藝,皆和《文壇》文學位置有關,甚至《文壇》致力於寫作教育,也為了培養反共文學寫手。但其文學教育卻不限支持反共者才可享受,而向任何有志於創作者開放。在創作實踐方面,雖然《文壇》反共立場鮮明,但反共懷鄉和台灣書寫始終是《文壇》並存的書寫趨勢。本文著眼當中的台灣書寫,發現《文壇》的台灣書寫,一方面如同范銘如討論50年代女作家的作品般,有關注家台灣困與樂的傾向,但反共活動的支援,亦為《文壇》台灣書寫的一部分,作家們並未因為關注台灣生活,就完全放棄書寫反共或懷念原鄉,此現象給予我們補充「家台灣」論述的機會。過去,「家台灣」論述提醒研究者注意「反共之外的異聲」,但由《文壇》的個案差異,可發現家台灣書寫不一定是反共之外的異聲,而可能是反共內外作家們同時關注的課題。從不同作家書寫台灣的差異,也可發現刊物雖有特定立場,但編者極力傳播反共立場之餘,也努力實踐開放園地給創作者的初衷,盡量容納不同觀點的創作,使《文壇》中的創作彼此有對話空間,而不只是服膺官方文化政策而已。
17

ウジェーヌ・ドラクロワの物語画と文学

西嶋, 亜美 24 November 2016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0042号 / 文博第726号 / 新制||文||63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思想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中村 俊春, 教授 田口 紀子, 准教授 平川 佳世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8

ベネデット・クローチェの文芸批評と同時代のイタリアの詩人たち

國司, 航佑 23 March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18706号 / 文博第664号 / 新制||文||611(附属図書館) / 31657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天野 惠, 准教授 村瀬 有司, 教授 福谷 茂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9

ソシュール自筆草稿の生成批評研究

松沢, 和宏 05 1900 (has links)
科学研究費補助金 研究種目:基盤研究(C) 課題番号:15520248 研究代表者:松沢 和宏 研究期間:2003-2005年度
20

南宋古文評點研究

張秀惠, ZHANG, XIU-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南宋古文評點之批評方法及其價值,全文共一冊,約十四萬字。分七 章: 第一章:緒論。分三節,依次為:何謂評點、評點源流概述、研究旨趣與方法。 第二章:呂祖謙與《古文關鍵》、分五節,第一節:呂祖謙生平及《古文關鍵》庂作 成年代。第二、三、四節,依次論述《古文關鍵》之版本、選文特色、評點內容及其 標準。第五節:小結。 第三章:樓昉與《崇古文訣》。第四章:真德秀與《文章正宗》、第五章:謝枋得與 《文章軌範》。亦各分五節,體例與第二章同。 第六章:呂、樓、真、謝四家評點之比較、分三節,依次就編篡目的、選文特色、評 點標準加以比較研究。 第七章:結論。綜述南宋古文評點之特笆與價值。

Page generated in 0.05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