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76-1985:大陸文革小說研究 / 1976-1985:Research o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Novels黃淑祺, Huang,Shu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選擇文革結束後,以「文革」此一歷史階段作為主要寫作題材的小說為研究對象。「小說」是中國當代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形式之一,更是新時期文學的主潮,因此本論文選擇從「小說」這種文體作為觀照文革的視角。文本的時間跨度設定在1976-1985年間,橫跨新時期文學從傷痕、反思、改革到尋根的幾個重要文學階段。
第一章導論。在「文革」與「文革小說」相關論述的背景資料分析下,說明主要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則梳理毛澤東思想與其文藝大眾化的成果——毛文體的建構過程以及毛文體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引起的相關問題。第三章透過新時期初期主要文藝思潮及論爭資料的彙整,重新建構1976-1985年間的文學現場,並指出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在新時期的發展脈絡,以便與第四章、第五章的文本分析互為對照。
第四章開始,側重在實際上的小說文本分析。首先討論文學對「文革」苦難的控訴,小說透過愛情、家庭倫理悲劇的指控,召喚大寫的人與「人道主義」。此外,文革作為長達十年的政治苦難,如何在新時期的「時間觀」中被排除於革命時間之外,並以此歷史敘述修復黨國的政治傷痕,並塑造「四化」新人,是此章重點。第五章則討論疾病隱喻與主體修復,分析知識份子、改革新人與紅衛兵/知青一代人在新時期的「新型社會關係」中,如何療癒自身,並在新時期社會中再造主體。然而個人主體並未在黨國的拯救中獲得療癒,文革創傷在一代新人身心留下難以抹除的罪責感。本章並試圖從紅衛兵小說的文本分析中,探討何以紅衛兵一代人拒絕懺悔,以及懺悔失效的原因,以此說明政治力對文學的規範作用,其結果是造成小說成為一種「不可靠敘述」。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全文,並指出並未痊癒的文革創傷在日後的「家常化」以及創傷延宕與固著(fixed)的現象,以此聯繫到1985年以後未竟的文革敘事。
|
2 |
現代漢語新詞研究金慧蘭, Kim, Hye R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詞反映在某一段時間、在某一個社會環境的變遷下所產生的新事物、新概念和新觀念,從新詞的內容和其形式方面來看,它具有相當鮮明的時代性特色。本文針對現代漢語新詞進行研究,首先,使用「地區」的概念,以「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通行的漢語新詞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分析漢語共同語中新詞的特點。其次,本文中現代漢語新詞的範圍還包括「港澳地區」和「新加坡地區」通行的漢語新詞,透過討論這兩個地區廣為流傳的新詞,了解漢語新詞在不同地區之差異。本文所舉的漢語新詞實例,主要是以收錄於新詞詞典的新詞為主,也包含各種專書和期刊論文及報章雜誌中的新詞。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各章的核心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新詞之界定與範圍,以及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現代漢語新詞形成之背景及當前研究狀況〉,在進入現代漢語新詞的正式範圍之前,本章以海峽兩岸地區為主,來說明現代漢語新詞形成之背景。並回顧當前兩岸學者們對新詞的研究,以及漢語新詞詞典的出版狀況。
第三章 〈現代漢語新詞之類型及其構詞形式〉,針對現代漢語新詞,分析討論其類型及構詞形式的種類。
第四章 〈現代漢語新詞之發展傾向及其功用〉,探討現代漢語新詞之類型及其構詞形式,整理出現代漢語新詞之數種發展趨勢,並討論現代漢語新詞對語言文化與社會發展產生了哪些作用。
第五章 〈現代漢語新詞在不同地區之差異及其規範問題〉,主要討論在香港和新加坡地區通行的漢語新詞和其特點,並進一步討論現代漢語新詞的規範問題。
第六章 〈結論〉,歸納整理現代漢語新詞的特點,並提出一些對未來漢語新詞研究之展望。
如今,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現代漢語,在國際社會上已成為相當重要的全球語言。因此,本文強調及時整理漢語新詞的重要性,以及未來建立一個全球性現代漢語語料庫的必要性。本文希望透過對現代漢語新詞的整理,以梳理新詞所產生的社會狀況及詞彙本身的演變過程。此外,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變化,新詞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湧現,希望語言研究者能繼續關注漢語新詞的產生及發展變化,讓漢語新詞的研究能有更蓬勃的發展及更為傑出的表現。
|
3 |
韓少功「後新時期」創作論 / A Study of Han Shaogong's Creation in Post-new Period蘇怡如, Su, Yi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韓少功是八0年代崛起的知青小說作家、尋根文學先鋒,於西方文學對大陸文壇浸漬漸廣背景下,明確提出關注本土文化、文學傳統的理念。這樣的思考路數以更複雜的呈現方式貫穿於他「後新時期」的創作裡,且表現在他的「打破文體」嘗試中。
本論文第一章說明為何以韓少功「後新時期(一九八九年起)」的創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選擇「後新時期」作為概要的研究時間範圍,是因從八0年代末尾開始的「後新時期」無論在文學或政治上,都開始了一連串重要的轉變,韓少功亦明顯意識到文學政治環境的不同而有相應的創作實踐。
論文第二章全面探討韓少功研究中罕為人系統論述的散文創作,韓少功「後新時期」以來減少中短篇小說的創作而轉向更多「散文」創作,乃和九0年代前期的「人文精神論爭」及後期的「新左派與新自由主義」之爭對他的思想刺激密切相關,散文中的重要主題皆意在回應論爭中的焦點概念。
論文第三章分析「後新時期」韓少功雖減產但仍傾注關懷的中短篇小說。這些文本中無論是對文革創傷或革命化記憶、知識份子啟蒙角色或知識菁英醜態,都以諧謔反諷風格淋漓解剖,但一代人的理想消失與沉痛恆在隱然其間。
論文第四章析論《馬橋詞典》如何以傳統文學中「筆記」形式結構小說,用以呈現駁雜紛繁的民間生活,顛覆以往文藝政策對「真實」的規範。此外,析述文本如何以對「小說語言」重要性的強調取代對小說思想標準的強調,融古漢語、方言、歐化普通白話、大眾化政治話語於一爐以進行思考,借此思考漢語如何現代化、並達到抵抗西方文藝主導權的意圖。
第五章分析長篇小說《暗示》裡如何對文革經典象符、現代化媒象進行解讀,以瓦解革命意識形態及進步主義迷思。其次,析論《暗示》如何仿擬九0年代盛行於大陸的「文化研究」策略,由此形構出《暗示》擷取文化象符以進行拆解的文本結構特色。
第六章探討長篇散文《山南水北》如何承《馬橋詞典》的「筆記」實錄風格,記錄遷居湖南八溪鄉後鄉土生活種種,其次,探討文本如何對比城鄉生存處境、又如何重新觀照傳統文化、展現與大自然對話的意圖,以此與中國的鄉土文學傳統及當代鄉土寫作對話。
|
4 |
現代漢語周遍性表達研究 = The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of all-round in Mandarin Chinese /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of all-round in Mandarin Chinese崔蕊 January 2004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
5 |
「意」的多義現象研究:以語料庫為本 / A Corpus-based Semantic Analysis of Mandarin Polysemy /Yi4/莊舜雯, Chuang, Shun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意」的雙字詞彙為主要研究範圍,由詞彙內部結構及上下文切入以釐清「意」的多義現象。前人關於「意」的多義現象討論不多,僅有歷時的探源研究、與內在身體部位「心」的比較以及心理學認識活動的相關論述,至今尚未有關於「意」之共時性語料庫研究。於彙整《中文詞彙網路2.0》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意」的義項,並清楚制定「認知」、「情感」、「意志」三個語意類別後,本研究分析了《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4.0》一千萬詞條版本中的相關語料。研究結果包含了兩個面向的討論:「意」的詞彙內部結構和語意分佈之間的關係以及「意」的意象圖式。
首先,研究發現「意」在構詞上屬於名詞性黏著詞根詞素,可同時作為詞在句子中自由移動的情形不多;「意」在語意上則屬於「心理集合名詞」,而心理集合名詞為一多義詞素,詞彙語意的完整有賴其共現成分。其次,「*意」結構的詞類包含了名詞、狀態動詞、動作動詞、副詞四種詞類,而「意*」結構僅包含名詞、狀態動詞、動作動詞三種。其中,「*意」的構詞能力較「意*」強,語意分佈上則皆以「意志」類為主。
最後,從雙音詞的上下文中發掘了「意」的三條刺激反應路徑,統整出「意」的意象圖式,得知「意」的雙字詞多用於「報導」方面。若刺激類別為「文章/話語」或「外在景色」通常由「當局經驗者」報導概念內涵或刺激為其帶來之感覺,若刺激類別為「人際客體」則通常由「旁觀經驗者」報導當局經驗者理解概念之過程、心理狀態或意志狀態。華語教師在講解「意」之詞彙時,可透過解釋其共現成分之詞意為學生建立語意類別的概念,亦可運用刺激類別及報導的方式讓學生知道「意」的雙音詞使用上的差別。
關鍵字: 「意」、多義名詞、詞彙內部結構、意象圖式、中研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 / Key word: Yi4,polysemy, word component structure, image schema, Mandarin Corpus
This thesis reports the polysemous usage of the disyllabic words containing Yi4 ‘meaning’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 and co-text. Previous studies on Mandarin polysemy Yi4 mostly focused on the classic manuscrip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Xin1 ‘heart’ and Yi4 ‘meaning’, or the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knowing. However, none of them was based on real texts from the corpus. Based on the senses taken from the Chinese Wordnet 2.0 and the Revised Mandarin Chinese Dictionary, we categorized the usage of Yi4 as FEELING, COGNITION and INTENTION. Using these as the criteria, we analyzed the data from the Sinica Corpus 4.0.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wo aspect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and meaning distribution, and the image schema of Yi4.
For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we discovered that Yi4 serves not only as a bound-root morpheme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but also as a semantically polysemous psycho-collection morpheme which needs the co-occurred morpheme to fulfill its word meaning. We also found that most instances in both ‘X+Yi4’ and ‘Yi4+X’ structures belong to INTENTION, and these include nouns, action verbs, and stative verbs. However, only the ‘X+Yi4’ structure, with its stronger word-forming ability, contains adverbial use.
In addition to internal structures, for the analysis of co-texts, we came up with the image schema of Yi4 which contains three stimulus-response routes. If the stimulus is article/speech/scenery, Yi4 tends to have a direct experiencer conducting a first-hand report about his/her feeling. If the stimulus comes from a human body, Yi4 prefers having an indirect experiencer conducting a second-hand report about the direct experiencer’s emotion, cognitive process or willing. Finally, this thesis also offers some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
Page generated in 0.017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