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3
  • 33
  • 2
  • Tagged with
  • 35
  • 35
  • 35
  • 35
  • 25
  • 10
  • 10
  • 10
  • 8
  • 7
  • 7
  • 7
  • 6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台灣社會福利服務業社會工作員工作保障機制之研究

陳怡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藉由探討工作保障機制的內涵,包括:「1.社會福利民營化之相關政策與法令的規範;2.社福機構之勞動條件的制定;3.社工員之社會工作專業的形成;4.社福機構的經營管理」等四項機制;以身心障礙公設民營福利機構為研究範圍。經由文獻整理法、訪談法、參與觀察法、個案研究等方法,來達成本研究之研究目的:1.探究社會工作員工作保障機制之內涵。2.檢視社會工作員工作保障機制之實績。本研究訪談社工專家、社政單位相關人員、社福機構之主管及社工員,並且選擇北市五個社福機構,作為個案研究對象。 在「社會福利民營化之相關政策與法令」方面:公設民營機構在契約時間內,由於政府補助,使機構得以穩定發展並擴大其經營規模,如此有助於社工員之工作安定性,並可能提昇其勞動條件。其次,社會福利相關法及契約內容規定機構須運用社工員來從事福利服務,將可能有助於提昇機構任用社工員的意願。另外,社會福利民營化政策是否繼續推展,將視政府福利政策走向及其財源多寡,因此政策走向將影響契約的存廢,及契約具有期限的限制,續約與否將影響服務對象之權益及機構員工之工作穩定性。 在「社福機構之勞動條件的制定」方面:由於社福機構具有非營利之特質,財務較穩定者,以大型機構居多,其將提供較佳之勞動條件;此外,某些機構的主事者認為在機構工作應持服務、奉獻之心態,不能要求機構應給付較好之勞動條件;所以機構給付較好之勞動條件,須視機構的能力及意願。 在「社工員之社會工作專業的形成」方面:社工師法賦於社工師的合法性以及透過社會福利相關法令強制規定任用社工員,可確保社工員之專業性及增加社工員之就業機會,但實際上社福機構尚未完全認同社工員之專業性,因此機構雖任用社工員,但社工員還可能需要兼任行政人員,若行政業務過多將影響專業服務。 在「社福機構的經營管理」方面:社福機構之人力運用,以專業人員來服務案主,並以志工來補充人力之不足。適用勞基法時將造成勞動成本增加,機構可能減少僱用專職員工。然而,機構藉公設民營取得政府補助,來改善機構之勞動條件及增加專業人員之聘用,以健全機構之經營管理並提昇機構之專業性,並有助於保障員工之工作權益。 本研究以工作權之意義來形成工作保障之意涵;透過四項工作保障機制之運作來看台灣社福機構社工員之工作保障實績,在此四項機制中,社福相關政策與法令以及勞基法,的確有可能提升社工員之勞動條件和福利;但社工專業之形成尚未成熟及機構管理之中介變數複雜,尚有待未來之觀察,才有定論。所以,社工員確實能獲得較佳之勞動條件和福利制度以及增加就業機會等工作保障;但工作穩定性則受政策走向與契約延續之影響。 本研究提出幾點建議,包括:社工員之專業性方面、社福機構方面、政府方面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等。
32

資深社會工作者之生涯述說 / Experienced social worker's life story

黃潤鳳 January 2009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Education
33

澳門政府諮詢組織之功能研究 : 以分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為個案分析 / 以分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為個案分析

溫啟源 January 2011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34

老人角色失落感、社會網路疏離感及經濟不安全感對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

石成, SHI,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角色失落感、社會網路疏離感以及經濟不安全感乃老人心理的主觀傾向,在物質世界 中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其測量之不易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它在主導老人生活適應上 的影響力卻又不容忽視。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老人在角色失落感、社會綱路疏離感 以及經濟不安全感是如何的影響老人的生活適應。 分析資料是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以台北市65歲以上的老人為受訪對象。但由於受限於 時間及經費上的限制。樣本僅有250 個。不過樣本頒於松山、土林、古亭及雙園四層 區(請參考抽樣部分)。 整個分析過程包括兩個層次:一、為使用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用來描述背景因素的主 要特性。而有助於我們對樣本的了解;二、為利用共變數結構模型 (CSM)的分析來了 解老人角色失落感、社會綱路疏離感、經濟不安全感及其對老人生活適應等潛在變項 之因果關係。 第一部分以老人的物質(性別、年齡、省籍)、及老人角色失落感、社會綱絡疏離感、 經濟不安全感來探討樣本老人的大概情形。結果發現樣本老人中有身體體病痛者高達 69.2%(173位)。而且年齡越高這個情況越普遍。另外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在社交綱路 上有著較高的疏離感 48.7%:在省籍差異上。外省籍老人比本省籍的老人在社會綱路 疏離感及經濟不安全感上都有著較高的疏離感及不安全感。 第二部分經由共變數結構分析模型檢視的結果,老人角色失落感對老人生活適應的影 響不存在。而經濟不安全感與社會綱路疏離感的影響是存在的。不過經濟不安全感與 本研究所預期的方向不一致。
35

臺灣工會女性會員參與工會之硏究 --以交通事業工會女性會員之行政參與為例

沈德蘭, SHEN,DE-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女性在過去社會所扮演的主要是以滿足家庭需要為先的角色。隨著工業化的結果,女性參與家庭以外的勞力市場之就業顯著的增加,女性勞在整個勞動市場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女性勞工參與工會的比例仍然很低。即使在女性會員占大部份的工會,不論是工會干部或其他工會行政部門中的職務,都鮮有女性擔任,而工會所舉辦的各種活動,女性也較少支持或參與。基於工會之功能乃在於保障勞工的權益,為了使女性的工作權能得到應有的保障,喚起有關單位對女性勞工福利的重視,實有必要透過工會運用集體的力量來完成;然此又必先從女性能積極和支持工會做起。 本研究旨在探討目前女性勞工在工會行政部門的參與情形,并運用組織社會學中「機會–動機關聯模型」(opportunity-motivation model)分析影響女性參與工會行政部門之因素,其中機會因素包括來自女性會員本身的背景變項,如教育、年資、職位;和來自家庭的影響變項,如家人的支持程度、有否十二歲以下之子女,動機因素則包括女性之工作投入度、對工會的態度及對工會事務之興趣等變項。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受許多外在結構因素所影響,即使本身有動機願意參與工會之行政,卻沒有足夠的機會使她們參與。

Page generated in 0.03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