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國立空中大學服務品質認知之研究王平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二OO一年的一月,我國歷經十二年的WTO入會談判,終於得以正式入會,隨著WTO的入會,對一向採取保護政策之我國教育事業的衝擊,絕不亞於財政、金融、經濟、農業等事業體系,而在教育事業體系中又以遠距教學為導向的國立空中大學,首當其衝,除面對國內大專院校的競爭壓力外,復加先進國家知名大學的引進,在此雙重壓力之下,學校當局必須有所變革與因應。如何藉由對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形塑高績效服務品質之工作團隊組織,以提昇學校的競爭力,是當前不可忽視的課題。
本研究利用英國劍橋大學三位學者A. Parasuraman 、 Valarie A. Zeithaml 和 Leonard L. Berry(以下簡稱PZB模式)所提出的服務品質缺口模式,針對國立空中大學在行政運作中為學生所提供之服務進行探討。
本篇論文採用文獻探討法與問卷調查法。在問卷調查方面,以國立空中大學之行政人員以及於九十二學年度下學期選課學生為研究對象,資料分析方法則採用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檢定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
經統計分析之後,綜合歸納做成以下之建議:
一、 建立共同的願景
二、 教育與訓練
三、 建立回饋機制
四、全員參與的推動
五、建立開放、有效之溝通管道
六、貫徹職務代理人制度
七、持續改善工作流程,建立單一窗口
八、工作擴大化與工作豐富化
|
2 |
我國空大留校生與離校生在個人背景及心理因素之比較研究方芳蘭, FANG,FANG-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空中大學留校生與離校生在個人背景和心理因素上的差異,藉以明瞭
影響空中大學學生繼續學習和中途離校的因素。
研究之目的如下:
1、探討國、內外隔空教育學府有關學生留校、離校之研究。
2、探討我國空中大學學生離校之原因。
3、分析空中大學留校生與離校生在個人背景上的差異。
4、比較空中大學留校生與離校生在學習動機、自我概念、成就歸因及教學滿意度上
之差異。
5、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降低空中大學學生之離校率。
本研究所使用之研究工具為自編之「空大學生留校離校因素調查問卷」。以空中大學
七十八學年度下學期之在校生與離校生為研究對象,採系統抽樣法,共抽取在校生14
27人,離校生1256人,合計2683人為樣本。并以郵寄問卷方式進行調查。
統計方法包括:1、以卡方考驗( )核定留校生與離校生在個人背景上的差異。2.
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ANOVA)考驗兩組學生在學習動機、自我概念、教學
滿意度上的差異。3.以區別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 )來區別留校生與離校生
。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對學校當局在教學、行政、輔導方面之建議,以降低學生之
離校率。
|
3 |
空中大學女生參與動機取向之研究廖文靜, LIAO, WEN-J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女性對繼續教育的參與有急速增加的趨,Cross(1982)及 Long(1983)均
認為是社會變遷下婦女角色轉變的必然結果。自 Houle(1961)建立三類型論動
機的概念架構,對成人教育參與動機的研究,轉向以客觀的動機量表的統計分析,探
討成人參與繼續教育的動機取向。
本研究旨在探討空中大學女生參與動機取向及其影響因素,以供釐定教育課程、制定
教育政策、及實施諮商輔導之參考。由有關文獻之探討入手,再經實地的調查研究,
分析空中大學女生參與動機取向及其相關因素。
本研究抽取空中大學11所學習指導中心的女生1280名為對象,以自編之「女性
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問卷」為研究工具,經採用因素分析與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
處理,發現如下:
(一)空中大學女生的參與動機取向,可分為八類,包括自立與利、他認知與成長、
職業進展、家庭幸福、社交關係、刺激或逃避、人尊與自尊、他人影響。
(二)空中大學女生的主要動機取向,以「認知與成長」最為普遍。
(三)空中大學女生的動機取向受年齡之影響。
(四)空中大學女生的動機取向受社經地位的影響。
(五)空中大學女生的動機取向受婚姻狀況的影響。
|
4 |
北區三類成人教育機構學習者之主動學習與心流經驗比較研究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ctive learning and flow experience among three types of adult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learners in northern Taiwan林怡珊, Lin, Yi 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台灣北區的社區大學、國立空中大學、大學推廣教育三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三者於學術性課程上的「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是否有所差異,若有差異則可能的影響因素又為何?並分析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兩變項間的關係。
本研究的樣本總數為729人,採用立意取樣,研究工具係參考前人改編之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問卷一份,問卷中一併蒐集了關於三類學習者在機構中的學習經驗(包含:學習歷程的頻率、學習歷程的品質等),以期能夠在探討差異的同時,找出影響的可能原因。
資料分析方法採用了結構方程模型(SEM)以作為問卷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在確認了信效度後,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分析、共變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輔助,以回答上述問題。主要結果發現:
一、「師生討論」、「同儕討論」、「做中學」、「田野調查」與「指導同儕」等學習歷程的頻率與心流經驗、主動學習皆有顯著正相關。
二、「互動品質」、「課程公共化」、「經驗學習」等學習歷程品質與心流和主動學習有顯著相關。
三、不同的「學習動機」會造成心流與主動學習的差異,當中以「取得學位」為動機的學習者之心流與主動學習較其他就讀動機者為弱。
四、三類機構在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的差異依序是:社區大學 > 空中大學 >推廣教育。
五、主動學習中的「內在動機與熱情」是目前研究者發現三機構在心流經驗中差異的因素之一。
六、心流經驗中的「自發自足經驗」是目前研究者發現三機構在主動學習上有差異的因素之一。
七、心流經驗與主動學習兩者具有高度正相關。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community university,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in northern Taiwan, which each refers to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This study is also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factors among these organizations which may cause the differences. Another issue in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729 adult learners by judgmental sampling, and the questionnaire was based upon a revised questionnaire concerning their flow experience, active learn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 (including the frequency of learning process and quality of learning process) in academic cours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ings:
1.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frequency of learning process, which inclu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scussion ”, “peer-discussion”, “learning by doing”, “field work” and “peer-tutoring”.
2.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process, which includs “quality of interaction”, “curriculum publication”,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3. The different learning motivation affect the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among learners in these three 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the learners who chose “learning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were averaged lower than others.
4. Comparing with three organizations about the flow experience and active learning performance: community university is better than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Moreover, the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s better than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5. The“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pass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flow experience.
6. The “autotelic experience” is one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active learning.
7. The flow experienc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ctive learning.
|
Page generated in 0.01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