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經濟部工業局組織及職掌之研究趙信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論什麼制度都是生長起來的(by growing),不是製造出來的(not by made),是發現的(to be found),不是發明的(not to be creation),每一個制度的成長都受到文化背景、社會結構、經濟因素、政治環境的影響。撰者原擬就制度中的一個部份-行政組織的生長過程作一研究;嗣後因範圍過大,非能力所及,經張師明誠指引改以具有研究價值的組織中擇其一,因此擇定近年成立的工業局作為研究對象。並根據此原則將本文分為:
第一章:「緒論」,述及工業局設置的先期歷史,組織改變及重組的理論及因素,以及本文探討時之行政組織理論,先作一概述。
第二章:「工業局設置及其地位」,言及工業局在立法過程以前及以後的組成及地位。
第三章:「工業局的組織」,以學理分析其內部結構,再論及單位功能,及其成員分析。
第四章:「工業局的職掌」,從有關法規入手,實際運作為據,探討工業局之職權性質,內容及實際運作等等,終結以職掌運用,論其績效。
第五章:「結論」,對工業之改革分做幾項探討,試作建議,並以撰者一愚之管見對現代行政改革在觀念上、及實際運作上擬作校正,以便配合行政改革。
本文之得以順利完全,首應感謝明誠師之懇切指導,詳訂章節,啟發觀念,時加匡正,藉引資料。公共行政研究所主任傅師宗懋多所關心及指導。撰寫期間得工業工業局人事室張之宜主任提供資料、詳為解說、及就職工業局企管所仝學楊重華學長鼎力協助,資料提供不遺餘力,致使此一研究得順利完成。
本文撰寫雖兢兢業業,努力以赴,惟因才疏學淺,時間所限,復以初試論文,闕漏舛錯,必不能免,敬訢諸位師長,嚴予校正,藉匡不逮。
|
2 |
明代吏部文選清吏司職掌之研究張榮林, Zhang, Rong-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嘗試探討明史、明會典所記的出處,將明實錄所記明代吏部有關事例,按年代先後排
列,與太祖時所定「諸司職掌」,武宗時所刊「正德會典」,神宗時所刊「吏部職掌
」、「萬曆會典」等書,相互參證,以說明明代吏部文選清吏司職掌之演變與發展,
以補充明史與明會典之不足,並嘗試改正明史、明會典的錯誤。
本文心得有以下數點:
一、吏部石刻職掌,據我考證,係修於洪武十三年以後,洪武十六年以前。吏部石刻
職掌與戶部、禮部、刑部石刻職掌之體例,雖然不同,很可能撰寫之奉命是在同時,
而每部各修各的,不是同時修成。洪武二十六年所修「諸司職掌」始將體例劃一。這
是「諸司職掌」較石刻職掌為進步的地方。石刻職掌,不見於明史、明實錄及明會典
。這是研究明初典章經制極重要的史料。
二、明會典係以洪武二十六年「諸司職掌」為綱,而附以歷朝事例。明史以「諸司職
掌」為翟善所修,據我考證,該書可能為吏部尚書詹徽在伏誅以前所修,至梁煥署吏
部事時始頒行。
三、南京吏部志所載洪武二十九年吏部職掌,係抄萬曆會典,非洪武二十九年所定。
四、明代吏部文選清吏司在萬歷寺分九科。在司之下分科,由「諸司職掌」「缺科」
二字看來,在洪武時即已分料。
五、在明初,吏部文選清丈司職掌選官項中,僅包括類選與抄選。類選即後來之大選
。而急選、揀選、遠方選、舉人乞恩選、歲貢就教選,均由類選分化而來。
六、大選之對象為進士、監生等初授官,及考定陞降之再任官。而急選之對象則為「
改授、改降、丁憂候補官」。大選、急選官員有缺,均由吏部註選。在萬歷二十二年
始由吏部尚書孫丕揚制定掣籤法。
七、明史以「雙月大選,單月急選」,這是誤以清制為明制。在明萬歷至崇禎年間,
急選皆在雙月舉行;通常在大選前數日舉行。在萬曆八年以前,大選日期皆由吏部在
常朝時奏請定期;是年始定為雙月二十六日,後來改為二十五日。
八、明史選舉志以明代揀選三年舉行一次,這是明成化朝所定。然在孝宗弘治十三年
至嘉靖朝,或一年舉行一次,或二次,皆因實際需要來決定,至萬曆朝始恢復成化朝
所定三年舉行一次之例。
九、萬曆會典記:嘉靖十年題准,兵部左右待郎,必推曾按歷邊陲,練達軍務,或曾
伯兵備等官,有將略才望者,疏請簡用;遇有警報,即付以提督之任,不必另推」。
十、明代的保障,係指方面守令及御史之舉保,其於一般未入仕者,不叫保舉,明初
稱為貢舉,萬歷年間始改名為訪舉。
十一、明代的廷推,係由宣德年間「吏部會在京三品以上官眾議推舉」之會舉演變而
來,有立推與坐推之分;凡推陞閣臣、吏、兵二部尚書及總督時,科道掌印官參加,
與推者皆立而不坐,是為立推。而推陞閣臣、吏、兵二部尚書以外之三晶以上九卿、
僉都、祭酒及巡撫等官,原則上科道掌印官不參加,皆坐而推舉,是為坐推。在神宗
萬曆二十六年以後,科道掌印官參加一切廷推。而崇禎年間李日宣掌吏部時,凡遇廷
推必先令選郎商之科道掌印官,科道地位愈重。
本文僅研究明伐吏部文選清吏司之職掌,以後當繼續研究明代吏部考功清吏司、驗封
清吏司、稽勳清吏司等司之職掌。
|
3 |
清代軍機處組織及職掌之研究傅宗懋, Fu, Zong-M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軍機處名不師古,絲綸出納,掌議大政,贊襄治理,職事綦重。本文及以其設置、組織及職掌之研析為主要範疇,以明瞭清代此一機構之運作情形,及其所發生之作用與價值。
本文獲得以下幾點認識。
(一)軍機處是一先有其人其事,而後成為定制之機構。換言之,即是先有政治事實,後成政治制度。
(二)軍機處是兼議政、擬旨、傳遞王命之機構。既是政治中樞,又係行政總匯。
(三)軍機處職掌之能逐漸擴張,乃由於軍機大臣係皇帝之親近大臣。
(四)軍機處是皇帝陽示漢、滿並重,隱寄實權於滿人,以為收攬漢族人心之一有力工具。
(五)軍機大臣較諸其他臣僚自是權重,然其權是否果重,重至如何程度,則頗不固定,常因人、因事、因時而有差異。
(六)軍機處之設置既有助於增加行政效率,更有裨於皇帝集權統治。
總之,政治型態通常隨社會型態而轉移,政治制度尤須與政治環境相配合,軍機處為專制帝王制度下之產物,故□以有助於集權為其目標。
|
4 |
我國審計制度現況之檢討與改革研議張福淙, Zhang, Fu-C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政府審計制度建制迄今已有五十餘年,歷經軍政、訓政害憲政三時期,其間不惟
民主政治的推行已有相當進展,即審計思潮亦有重大變遷,而現行審計制度無論在觀
念上或建構上卻大多仍因襲固有,殊少革新。加以國人對政府審計的功能普遍缺乏認
識與瞭解,未能予以應有的重視,因此現行審計制度是否適合現代民主國家之需要,
令人不能無疑?著者從事政府審計工作多年,根據個人親身體驗及觀察,印證學術理
論,以檢討審計制度之現況,並提出改革研議,期能恢宏審計功能,而有助於匡正政
府財政收支,提高政府施政效能,健全民主政治體制,及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全文共
分七章二十五節,約六萬餘字。第一章 現代政府審計理論之探討。第二章 我國審
計制度之沿革。第三章 審計機關的職掌與業務。第四章 審計機關的隸屬與組織。
第五章 審計人員的進用與保障。第六章 審計專題研究。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
Page generated in 0.024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