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世凱與辛亥南北議和甘麗珍, GAN, L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十萬字,除前言、結論外,分四章十二節,旨在探討一九一一年武
昌革命爆發後,袁世凱重握政權,主持南北議和的全盤經過與內容,並分析議和達成
的內外在因素。
第一章袁世凱在清末的地位,以軍事、政治、外交三方面論述。第二章議和的醞釀,
首述革命爆發後袁氏的再崛起及應付局勢的肩略安排,次述袁派員赴武昌召撫,末述
袁利用朱芾煌、汪精衛與武昌再度交涉。第三章上海議和,首述袁的君主、民主兩面
討好策略之安排,次述公開議和,最後述祕密談判。第四章議和的達成,先論議和的
頓挫、次言袁的贊成民主,末述清帝退位。最後作結論。
|
2 |
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主義思潮( 一八九五- 一九一三)萬麗鵑, WAN, LI-J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十萬字,分為六章十六節。旨在研究辛亥革命時期,各派社會主義
在中國的理論發展和活動情形,說明社會主義思潮對當代中國的政治、社會及文化各
方面的影響。
第一章、「緒論」,指出本論文研究的目的、範圍及所運用資料,及其時代背景。
第二章、「社會主義思想的由來與變遷」,分別敘述中、西方理想社會的思想淵源與
發展趨向,以及清季社會主義思潮的輸入情形。
第三章、「民生主義的形成與內涵」及第四章、「其他各派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理想與
實際」,主要在分析各派理論內容和實際運動情形。
第五章、「社會改良派及其主張」,在討論對資本主義的修正和對社會主義的批判。
第六章、「結論」,總結社會主義思潮對當代中國的衝擊。
|
3 |
辛亥革命期的日本對中外交政策─以政治體系干涉為中心─ / The Japanese diplomacy to China in the 1911 revolution : Around interference with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陳冠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大轉折點,革命推翻清朝,終結中國數千年來的皇帝專制政治體系,並樹立民主共和制的中華民國。然而革命爆發之時,世界列強於中國各自領有勢力範圍,也因此列強態度與革命走向息息相關,其中尤以日本及英國為最。
日本於1895年甲午戰爭後便積極在中國擴展勢力,1905年日俄戰爭勝利後取得俄國在南滿洲利權,再透過1910年的「第二次日俄協約」確立日本在南滿洲的「特殊權益」。辛亥革命爆發後,日本即確立「解決滿洲問題」、「在中國建立優勢地位」兩個對中基本政策,並且在袁世凱掌控朝廷大權後,日本便積極拉攏他,企圖以援助袁氏為條件來說服他以「君主立憲體制」收拾革命局勢,延續清朝在中國的政治體系。於此同時,日本也透過外交途徑尋求其盟友英國對實現中國君主立憲體制的支持。
相較於日本對中國「君主立憲體制」的固執,英國更期盼的是一個完整而穩定的中國,以保護其貿易利益,另一方面,袁世凱則冀望藉由革命登上中國權力頂點。在袁‧英關係逐漸靠攏之下,始終執著於「君主立憲體制」的日本漸漸失去了對革命局勢的外交主導權,就結局來看,日本對中國的政治體系干涉政策,實為其在辛亥革命外交中失敗的主因。
本文以政體干涉為主要觀點,重新比較、分析日本、英國、袁世凱三者在辛亥革命期,針對中國政治體系所進行外交角力的過程,來探究日本固執於君主立憲體制的具體原因。
|
4 |
辛亥革命期間中俄關係之研究 (1911~1912) / A Study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during the Xin-hai Revolution, 1911~1912陳奐宇, Chen, Hua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透過對外交檔案的整理及文獻之評析,探討1911年至1912年,以辛亥革命事件為核心,前後期間的中俄兩國關係。1911年十月十日在湖北武昌所爆發的新軍起事,以及其後的一系列局勢變化,最終造成了大清帝國的崩潰,與中華民國的成立,是二十世紀東亞史上的重要事件。俄羅斯帝國與大清帝國及其後的中華民國有著綿長的陸緣國界,兩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與軍事互動也對十九世紀中葉後的當代中國有著深遠且持續的影響。研究方式主要利用中國、俄國兩國當時之外交文獻架構兩國關係之經緯,佐證關係第三國,如日本與英國之外交文獻以建立較多面向之觀點。
本文將所欲探討之兩國辛亥革命期間關係問題依照其性質分為幾個面向,其一是依照發生時間、二是依照所涉入之政治實體、最後則是依照兩國利害互動之場域,以簡單整理討論之體系次序。 / This thesis aims to sort through government diplomatic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literatur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Sino-Russo relation centering the Hsin-hai Revolution period, from 1911 to 1912. The reformed army uprise that occurred in Wu-Chang, Hu-Pei on October, 10, 1911 and the following series of event it triggered eventually caused the collapse of the Ching dynas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aking it an important event in 20th century East Asia history. Between the Russia Empire and the Ching Empire, along with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are a well extended border on land. The political, economic,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also has profound and lasting influence toward the becoming of modern China from the later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forward. The research was mainly done by organizing through diplomatic archives and memoir at the time to outline the framework of the two nations’ relationship, adding in documents from interest related nations such as Japan and the United Kingdoms to construct a more multi dimension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separates the study of Sino-Russo relation events during the Hsin-Hai revolution period into several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first is the time the event takes place, the second is by the political entity involved in the event, and the third is the area of interest or conflict of the indicated event, to make out a basic order of discussion.
|
5 |
辛亥革命期における杜亜泉の言論活動-減政主義を中心として-李, ハンキョル 23 March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3633号 / 文博第890号 / 新制||文||715(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歴史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髙嶋 航, 教授 吉本 道雅, 准教授 小野寺 史郎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6 |
民初革命之研究( 民二- 民五)呂明章, LU, MING-Z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辛亥革命為一未竟全功、不澈底的革命,致有民二─民五先生發生的二次與三次革命
運動。本文旨在從民初革命背景的探究,呈現二次與三次革命運動的不可避免,並試
圖以比較之法,明悉革命成敗之由,以為日後反共復國革命之鑑。
本論文共壹冊,十一萬餘字,計分六章、十五節。
第一章:緒論。述明研究旨趣、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第二章:革命背景。先對辛亥革命為一評估,再論政黨政治試行的失敗,接著分析民
初國內外的社會思潮與背景,最後對民初革命的對象─袁世凱為一瞭解。
第三章:二次革命。先論革命起因,後論革命事略。
第四章:三次革命。先論中華革命黨的成立,再論由仿帝制的醞釀而引起三次革命(
反帝制運動),以護國軍的起義,最後終使帝制覆亡。
第五章:二次革命與三次革命之比較。本章從革命對象、革路命輿情、革命領袖與革
命策略四方面比較二次與三次革命的成敗。
第六章:結論。
|
7 |
晚清駐檳榔嶼副領事之角色分析(1893-1911)張曉威, Chong, Siou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九世紀末的檳榔嶼華人社會,其人口總數約為八萬餘人,其中屬客家方言群者,只有七千餘人,尚不及該地華人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儘管如此,客家籍富商卻能不間斷的出任清朝政府派駐該地的副領事,無疑顯示出其有獨特之處。其中,張弼士出任首任副領事,更是其關鍵的肇始。因為透過張氏的精心安排和計畫,遂逐步奠定該職繼續由客家富商擔任的基礎。至於客家籍富商出任該職,不僅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祖國事務,亦進一步將他們引入檳榔嶼華人社會的領導階層,成為名符其實的華人社會領袖,同時亦造就了客家籍「埔梅集團」的興起。副領事一職,是清朝政府對外設立使領館中,層級最低的一個小機構。就機構本身而言,它的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無足輕重。是故,長期以來,亦不會特別引人注意到檳榔嶼副領事,到底會對近代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改變。不過,就因為擔任副領事者當中,有了張弼士、張煜南、謝榮光、梁碧如和戴春榮等人物的出現,以致改變了和凸顯出檳榔嶼副領事的重要性。尤其是張弼士更透過他商業網絡的優勢,而躋入清朝的商業官僚體系內,甚至更成為主管晚清商務的商務大臣,進而推動和影響了晚清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此外,當革命派在檳榔嶼展開活動至中華民國建立為止,該批亦官亦商的檳榔嶼副領事,不僅沒有對革命派加以打壓,甚至還默許他們的親族參與革命活動。因此,同盟會南洋支部自新加坡遷往檳榔嶼之後,革命派在南洋的活動和發展,得以繼續藉由在當地的重整機會,而取得喘息和重新出發的新契機。由此觀之,檳榔嶼副領事對於近代中國政治的發展,無疑亦扮演著一個極特殊又關鍵的角色,對近代中國實產生了一個極大的衝擊和影響。
|
8 |
清代禁書受容の研究尹, 敏志 23 March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3636号 / 文博第893号 / 新制||文||716(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歴史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中砂 明徳, 教授 髙嶋 航, 准教授 三宅 正浩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Page generated in 0.014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