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國石油安全戰略中的美國因素(1993-2009) / American elements of Chinese petroleum security strategy李易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93年起,中國從石油淨出口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1996年成為原油淨進口國,200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中國對於石油這項戰略物資具有高度敏感性,繼1993年撤銷能源部後,於2008年成立國家能源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足見中國對於能源事務的再度重視。隨著世界經濟實力與軍事勢力的變化,新的世界能源地緣政治正在逐漸形成。美國感受到中國因經濟發展帶動對石油的龐大需求後,在美國國內出現「中國石油威脅論」的說法,認為以中國的經濟發展程度而言,其石油需求量在將來可能跟一個美國一樣或是超越美國所需的量,而目前世界石油儲量及開採速度已不能承受另一個美國的出現。中國的石油安全戰略不只與中國國內事務相關,更與國際間各個石油生產國、進口國有莫大的關係。其中,因為美國早已在世界擁有許多油田並與世界主要產油國建設良好關係等因素,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形勢對中國積極推行的石油外交不利,可能成為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阻礙。本論文將對中國的石油安全戰略的落實問題進行檢驗,觀察中國與各國在石油方面的探勘、投資及技術合作等,其中以美國的參與作為主要研究重點,檢視中美在石油領域的競爭行為是否影響中國國家利益,並評估兩國在獲取石油或尋找替代能源上的合作可能性。
|
2 |
東南亞海上恐怖主義活動 / Maritime Terrorism Activities in Southeast Asia曹育寧, Tsao, Yu-N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東南亞海域的海洋運輸在亞太地區經濟成長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一旦海上環境遭受猛烈恐怖襲擊,全球的船運和貿易活動立即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尤其是麻六甲海峽的特殊地理環境,讓恐怖份子很容易在良好策劃下,完成海上恐怖攻擊活動。後續該地區的保險金額將會高得驚人,造成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海運、亞洲地區的貿易、全球經濟的成長都會受到波及。這也正是為何執恐怖世界牛耳的「蓋達」組織正在積極組建「海軍」,對海上恐怖攻擊展現高度興趣的主要原因。近幾年來東南亞海盜有漸趨暴力的傾向,加上「蓋達」組織的阿富汗基地受創,部分幹部落腳於東南亞,更加深人們對於手段殘暴的海盜與海上恐怖主義的聯想。「蓋達」業已投注許多心力發展海上攻擊能力,如果再與東南亞恐怖組織分享研究成果的話,情況勢必更加棘手。
本文特別針對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與泰國等五個國家作分析,檢視各國所發生的海上暴力事件以及處理的方式,並且研究各國主政者對於恐怖主義的態度。此外,對於與海上恐怖主義有關聯的東南亞恐怖組織包括「伊斯蘭教祈禱團」、「阿布薩耶夫」、「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與「摩洛民族解放陣線」等,分析其有無跨界發展的能量與發動海上恐怖攻擊的能力。文中也試著從「東協」及其相關組織以及「聯合國」、「國際海事局」、「國際海事組織」、「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等全球性的機構分析其面對新興海上恐怖主義活動的回應,進而整理出促進東南亞各國在海上安全維護上更進一步合作的措施。最後針對台灣的海上反恐作一檢視,希望可以從全球海上反恐的努力獲取經驗,與全球反恐接軌,提升國家海上安全的保障。
關鍵字:海上恐怖主義活動、「蓋達」組織、麻六甲海峽、九一一事件、東南亞、海盜。
|
Page generated in 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