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俄漢諺語之對比研究:語言層面與文化意涵陳雅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導言,包含研究動機、方法及限制。
第二章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本論文在討論含動物詞彙知俄漢諺語對比時與許多學科相關:要研究諺語勢必會討論到諺語之相關研究;分析不同動物反映在諺語上之原因,就必須透過跨文化語言學、國情語言學及文化語言學的幫忙來探討;要找出俄漢諺語的異同則脫離不了對比語言學。本章分為三節,將分述跨文化語言學、國情語言學、文化語言學、對比語言學及諺語相關之研究五種學科進行討論。
第三章俄漢諺語之來源:俄、漢語諺語雖多為民間創作,以口語流傳,出自於何人之口大都無從考查,但從其語義,大致仍可判斷具體來源。了解諺語的來源,不但能對諺語的意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能減少誤用的機會。然而這些可以考據的來源也會因為民族中文化、風俗、歷史等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諺語是民族文化的寶藏,蘊藏了人民無數的經驗和智慧。流傳至今的諺語,不但表示所含經驗的豐富,也表現了諺語的不朽。可以說,越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諺語,越能證明它的價值。不同的民族,因為本身的生活習慣、歷史環境、自然環境、文化背景、風俗民情、語言結構等因素的不同,而對諺語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本章的目的在討論俄、漢諺語來源的異同,並將兩者做一比較。
第四章俄漢諺語結構之對比:諺語之所以能廣為流傳,除了寓意深遠以外,就在於它結構短小精煉,以簡短的語句來表現一個思想,在平凡的字彙和句子裡蘊藏著多層的意義。因此,了解諺語的結構,不但可以得知一種語言結構的特點,更有助於對諺語的意義及修辭手段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從語音來看,部分諺語遇有押韻的特點,便於記憶,並充分表現韻律感;從句法來看,俄漢語隸屬於不同語系,在句法表現上就更具自身獨特的語言特色;從修辭來看,諺語中使用了許多不同的修辭手段,豐富了諺語所蘊含的意義。在本章中,將從語音、句法及修辭三方面來探討俄漢諺語的特點,並比較俄漢諺語在結構上的異同。
第五章含動物詞彙俄漢諺語之文化意涵:無論是跨文化交際學、國情語言學或文化語言學,都在強調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而不同生活習慣、地理環境、歷史背景及宗教信仰等因素所產生的民族文化,反映在諺語上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動物與人的關係最為親近,在各民族的語言中動物詞彙的使用頻率相當高,反映在諺語中的例子也處處可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同一種動物進入語言之後也會產生相同或相異的情感色彩及評價。在本章中,首先將說明文化與諺語之間的關係,並將動物分為蟲類、魚類、鳥類、獸類、家畜類及神話類動物六種,分析俄漢語動物詞彙之意涵後,再分別探討各種動物如何表現在諺語中,及反映在俄、漢語諺語中的文化意涵為何,並予以分析及對比,找出其異同。
第六章結語共分為總結、預期之學術貢獻與建議三節。
透過上述各章節的理論以及分析俄、漢語中含動物詞彙之諺語,可以了解文化與語言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以外,並給予在學習俄語時輔以俄羅斯民族文化之建議。俄語教師可以透過講述各動物性諺語中所包含的文化意涵,來提高俄語學習者在語言學習上的興趣,並使其學習俄語諺語正確的理解及翻譯。
本論文學術研究之貢獻分理論角度及實務角度兩方面:
(一)理論角度
俄語諺語理論在國內及大陸俄語界的相關研究並不多,本研究藉由現有之俄國及中國俄語學術界對俄語諺語的研究,從眾多理論中整理出一套較為合適的理論架構,並藉由資料的分析來驗證本論文研究架構之可行性,或許可以提供對此相關議題有興趣之學者作為往後研究參考之用。
而本研究另闢蹊徑,著重在對含動物詞彙之俄漢語諺語研究的差異,進而探討文化在語言中的反映,並找出在俄漢語中不同動物的文化形象。本論文雖為此類研究初步的探索性議題,但也不啻為此方向研究的敲門磚,或許可以提供往後想在此相關議題上做進一步研究的學者另一層的思維。
(二)實務角度
俄語學習者習得俄語之語言結構後,雖然能以俄語與俄國人溝通,但在溝通的過程中卻常因文化上的差異而有認知上的不同,甚至因為兩國的文化背景差異而使交際產生障礙。本研究在實務上提供俄語學習者對俄語諺語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提供俄語諺語適當的翻譯,但盼以筆者棉薄之力為往後在俄語學習及俄語教學上提供參考及幫助。
|
2 |
俄漢翻譯中語法轉換之研究楊玉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作為以漢語為母語的俄語學習者,筆者對於俄譯漢的難處有著深刻體驗。首先是語法上的難題。俄漢語皆是難度很高的語言,而且兩者在語法上的差異極大。要將這兩種語言進行互譯,難上加難。這一直困擾著筆者,相信與筆者具有相同背景的俄語學習者亦有同感。
其次是對翻譯技巧了解不夠。在筆者學習俄語的過程中,雖然在課堂上常有練習俄漢翻譯的機會,但俄語教學者很少介紹或分析具體的翻譯技巧,解釋為何應該這樣翻譯。筆者認為,當俄語學習者的俄語水平到達一定程度時,如果再輔以系統化的翻譯技巧講解,將有助於學習者增加應變能力,有意識地選用一些翻譯技巧解決俄譯漢時所碰到的困難,進而提升譯文品質。出於想要克服俄漢翻譯時在語法方面碰到的困難、提升自我翻譯水平,同時希望本研究成果能作為俄語學習者、教學者、翻譯者和研究者的參考,筆者選擇俄譯漢中的語法轉換作為本論文研究主題。
本論文分為四章。第一章為導言,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限制。
第二章為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本章將針對與本論文相關之主要理論進行介紹和討論。本論文係探討俄漢翻譯中的詞類轉換和句法轉換問題,理論部分涉及數門學科:首先,從語法方面來說,討論詞類和句法層面的轉換問題,就必須掌握俄漢語的詞類、句子成分、句式等概念;再者,從翻譯方面來說,等值不但是評斷譯文正確與否的標準,也是翻譯的理想境界;為了達到等值,進行翻譯時,我們常必須借助一些翻譯技巧,使譯文能夠明確易懂、文句通順,而轉換正是常用的技巧之一;最後,翻譯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的活動,需要通過對比分析,我們才能夠確定原語和譯語中哪些成分是可以翻譯對應的、對應的程度如何,亦即原語和譯語是否等值。可以說,翻譯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對比的方式,也是對比之後的結果,所以翻譯又和對比語言學息息相關。質此,在本章中將逐一介紹這些相關理論。
第三章討論俄漢翻譯中的詞類轉換。本章又分為兩節。第一節探討詞類轉換的原因。筆者歸納出三個主因:(1)修辭,即譯文的可讀性、語體色彩和美感效果;(2)語法,即雙方語法概念和規範的不一致;(3)俄漢語語言習慣,即雙方語言的詞語搭配習慣和思想表達習慣的不一致。第二節藉由對例句的翻譯和分析來說明常見的詞類轉換情形。一般而言,翻譯時,為了忠於原文並符合譯文的語言規範,任何詞類都有可能發生轉換。但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就實詞詞類之間的轉譯而言,俄語名詞轉譯為漢語動詞、俄語形容詞轉譯為漢語副詞的轉換情形是較為常見的。俄語動詞轉譯為漢語副詞的情形則相對較少。同時必須強調,詞類轉譯的同時,經常必須使用其他的翻譯技巧,如:換詞、增詞、減詞等,俾使譯文的結構能夠完整,或使譯文能夠忠實地再現原文涵義,或使譯文行文更加自然、通順、符合漢語習慣。
第四章討論俄漢翻譯中的句法轉換,包括句子成分、單複句、主動態與被動態的轉換。本章又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句法轉換的原因。筆者歸納出四個主因:(1)修辭;(2)語法;(3)俄漢語語言習慣;(4)交際功能因素,即根據句子實際切分理論,判斷原文所欲達到的交際目的,再決定哪一種譯法符合原文的交際意圖。例如,俄語無人稱句譯為漢語被動句,可能是為了符合原文的交際目的。第二節藉由對例句的翻譯和分析來說明常見的句子成分情形。俄譯漢時常見的句子成分轉譯情形包括:(1)俄語主語常轉譯為漢語的謂語、賓語、定語和狀語,如:主語如果由動名詞或名詞來充當,可能改譯為漢語謂語;(2)俄語謂語常轉譯為漢語主語和定語,如:謂語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使用)可能譯為漢語主語「使用」;(3)俄語定語常轉譯為漢語主語、謂語和狀語,如:俄語的「主語+定語」結構,翻譯時需顛倒兩者的修飾關係,從而使定語可能譯為漢語主語,如:чернота глаз(眼眸的黑色),應譯為「黑色的眼眸」,定語глаз轉譯為漢語主語;(4)俄語補語常轉譯為漢語主語、謂語和定語,如:無人稱句的間接補語мне譯為漢語主語「我」;(5)俄語狀語常轉譯為漢語的主語、謂語、定語和補語,如:處所狀語в голове(在腦袋裡)譯為漢語主語「腦袋」。第三節則說明俄漢單複句和主動態與被動態的轉換情形。分析結果發現,俄語簡單句轉譯為漢語複句的情形較俄語複合句轉譯為漢語簡單句的情形多,因為俄語裡的形動詞短語、副動詞短語、前置詞短語的表達手段是漢語語法所缺乏的,這些短語經常需要用漢語的分句來表達,這使得俄語簡單句經常轉譯為漢語複句。此外,俄語被動句轉譯為漢語主動句的情形較多,因為漢語被動句的使用場合有限,受到的侷限較俄語被動句多。另外,必須強調的是,句子成分的轉換和詞類轉換、句式轉換息息相關,往往這幾種轉換情形是同時發生的。
第五章為結論,又分為兩節:總結與建議。在總結部分,筆者指出,透過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例句的翻譯和分析結果,可以發現,詞類轉換、句子成分轉換與句式轉換等轉換技巧的使用,絕大多數都是為了使譯文符合漢語的思維邏輯、表達習慣和修辭特色,也與俄漢語法差異有部分關聯。從分析結果亦可看出,在翻譯過程中,各種語法轉換情形經常是伴隨發生的,如詞類轉換伴隨著句子成分轉換,句子成分轉換伴隨著句式的轉換等。此外,翻譯時,為了達到翻譯等值,譯者經常不能只單獨使用某一種轉換技巧,如詞類轉換、句子成分或句式轉換,而需要與其他翻譯技巧互相結合(如:增詞、減詞、轉換修飾對象等),才能達到翻譯等值。孤立地使用某一種翻譯技巧,可能會使譯文偏離原文意旨,或帶有嚴重的翻譯腔,或使譯文不符漢語語法規範或習慣。在建議部分,對於後續有志進行俄漢翻譯研究的研究者、俄語學習者、教學者、翻譯工作者、教材編寫者等,筆者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
3 |
俄漢姓名之對比研究張雅妮, Chang, Ya Ne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導言(動機、目的與研究方法)
姓名是人類生活中最常接觸,也最為特殊的一種語言符號。除了特指個人的區別功能外,它其中更隱含了深層的文化內涵。因此本論文將以文化的角度切入,藉由姓名這個跨文化、跨種族的現象,來了解、分析和比較俄漢兩民族在各個文化層面的異同。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參考
姓名是語言和文化的複合體,它們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國情語言學、文化語言學以及社會語言學這三門研究語言與文化關聯的學科,將成為本論文的研究基礎之一。
此外,本論文所探討的主題是姓名,自然也脫離不了專門研究姓名的俄國姓名學、專名學及中國百家姓、姓氏學、譜牒學等學科的範圍。而在比較俄漢兩民族姓名異同及其文化內涵的研究方面,又與對比語言學及對比文化學息息相關。因此,本章分成四節,就以上學科進行介紹與討論。
第三章 俄漢姓名的歷史發展
姓名這個跨文化、跨種族的社會現象,反映了各個不同民族的文化風俗、歷史背景、生活習慣、心理狀態及思考模式等。因此各民族姓名的發展過程,也各有異同。
本章第一、二節將先分別介紹俄漢兩民族姓名的起源以及其發展過程。最後在第三節的部分,再加以整理歸納,比較兩國姓名發展與由來的異同現象。
第四章俄漢姓氏的來源與異同
由於中俄姓氏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差別,兩國姓氏的來源,自然會有所不同。例如:俄國有許多源自東正教節日或是教堂名稱的姓氏;我國卻很少有來自宗教的姓氏產生。但人類生活及思考模式,仍有一定的通性,這使得俄漢兩民族的姓氏來源,不乏相同之處。譬如:兩民族都有來自地名、職業的姓氏等。
所以在本章第一、二節當中,將先分別深入探討及介紹俄國和中國兩個民族的姓氏來源。第三節中,再比較及整理歸納兩者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第五章 俄漢命名習俗及其異同
姓名發展的歷程會反映各民族社會、文化的情況。特別是命名的習俗,更與人們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有切身的關聯。而每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差異,也都會反映在命名習俗中。如:俄國人習慣依據曆書,來為孩子取教名;中國人則常依照姓名學的學說,替小孩命名。然而,人類共通的心理狀態,及文明發展的相似歷程,卻使得各民族的命名習俗有雷同之處。如:中俄兩民族都常運用傳統美德來為孩子命名,但兩國所強調的美德,卻因宗教、文化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而本章第一、二節,將先分別討論中俄兩民族的命名習俗。第三節再將兩者做深入的分析與比較。
第六章 俄漢姓氏之使用習慣與文化意涵
人與人之間複雜的人際關係,很難透過一個姓名,完全的表達出來。因此在姓名實際運用之時,便產生了許多其他的形式,藉此表達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這也是造成姓名中內涵深層文化意義的主因之一。
而在本章的第一節當中,將先從人們的生活著眼,探討俄漢雙方使用姓名習慣之異同。第二節再藉由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姓名,研究作家如何運用姓名的諧音、語意聯想及文化內涵,來塑造人物形象,激起讀者的情感與共鳴。
第七章 結論(總結與建議)
綜合前述各章節之理論與現象,為俄漢兩民族的姓名形式、來源、發展與文化內涵等,做整合的整理與比較。最後,再提出建議,希望未來的俄語學習者,能因此更了解俄國人運用姓名的習慣,避免溝通上的誤解。此外,今後在閱讀俄國小說作品之時,也可藉由姓名的變換及巧思,更清楚的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他們的關係變化。
1. 使得語言的學習者,能透過姓名這個普遍的現象,去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風俗和歷史背景等各方面。2. 對於學習俄語的人來說,透過姓名的研究,能夠更明白俄國人稱名道姓及表示交情遠近的習慣。將來在與俄國人交際、溝通的時候,便不會因為錯誤的表達,而導致誤解或是不愉快的經驗。3. 閱讀俄語之小說作品時,能更了解人物姓名的義涵,並體會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人物形象,及作品中人物的關係變化。4. 在俄和姓名的發展歷程,以及影響姓名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本論文都做了詳細的探討。因此對於中俄社會、歷史與文化發展等方面有興趣的研究與學習者來說,本論文也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參考資料。 / Languages, which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life of every people, are a part of culture. Surnames and names, which
particularly belong to human beings, are a special kind of language symbols and also a part of every culture.
Researching names and surnames is a key to know about a people's cultur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culture and this diversity also influences on the form, meaning, development and applyment of Chinese and Russian names.
In this thesis, we will study Chinese and Russian names through
the point of view of culture and find out the common and different places between them.
|
4 |
從語言文化學角度論植物詞語:俄漢對比與翻譯 /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Russian and Chinese plant words from linguoculturological perspectives郭庭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俄羅斯的植物文化與人民的生活作息密不可分,俄羅斯植物因人們的信仰具有靈性,故在民俗活動中具有許多功能。俄羅斯文人將思鄉、戀愛、哀悼等諸多情感投射於植物,賦予植物豐富的美學價值。植物的美學意涵在中國文人墨客的生花妙筆之下,與俄羅斯相比毫不遜色,他們將花卉的意涵昇華至道德思想中,以植物象徵氣節、品格,或是烏托邦式的理想世界,這點是俄羅斯植物文化中罕見的現象。花木表現了各種形式的美,同時蘊含了無法言傳的情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謙抑的民族性。
在俄語學界早已興起以文化背景為研究基礎的語言學說,其中最受人注目的理論便是韋列夏金與科斯托馬羅夫提出的語言國情學。他們提出詞彙背景理論,提倡學習語言應同時著重國情文化知識的涉獵,在當時的學界掀起了不小的旋風。然而隨著時代演變,語言國情學受其視角限制難以前進,在學者們的努力之下,蛻變成為語言文化學(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
本論文的中心理論為語言國情學及語言文化學皆看重的文化伴隨意義理論。文化伴隨意義不僅具有雙重性的矛盾現象,在語言對比的層面上,更分為許多類型。藉由分析植物詞語的內部意涵,可探究俄羅斯文化的另一風貌。俄漢植物詞語的對比研究及其翻譯策略一直以來較無系統性的整理與探討,此即本論文之研究緣起。
|
5 |
俄漢親屬稱謂詞之對比:語義與文化研究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Kinship Terms in Russian and Chinese馬嘉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語言的世界圖景為基礎,探討俄漢語親屬稱謂系統所隱含的兩民族之特色。分二個大方向:首先研究詞彙語義,包括蒐集古今俄漢親屬稱謂,找出詞彙的流變脈絡、新詞與舊詞交替情況,列表作一有系統之整理,並劃出現代俄漢語常用之親屬稱謂詞以及其構成之系統。其後根據上述系統,以義素分析為手段,比較俄漢語相對親屬稱謂的等值性。第二個主軸則是民族文化,試圖探討俄親屬稱謂中呈現的文化異同:主要分四個部分,男女地位、婚姻形式、「自己人」與「外人」的分別,以及俄漢親屬稱謂誤用、消失之情況與肇因。
|
6 |
俄羅斯漢學家記錄的清末官話──以《漢俄合璧韻編》為主的語音考察 / The Study on Mandarin in Late-Qing Dynasty Recorded by Russian Sinologists--A Phonology research according to “Chinese-Russian Dictionary” (1888)趙育伸, Chao, Yu S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漢俄合璧韻編》是十九世紀末俄羅斯漢學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該詞典由巴拉第主筆、柏百福增補,前後費時十餘年,1888年於北京同文館出版。《韻編》廣泛收集口語與書面材料的字詞,書中記錄的漢字皆附有以俄文字母拼寫的漢語讀音。本論文即以俄文拼音為基本語料進行語音分析。《韻編》全書以俄文字母排序、以漢語的韻母分組。同一組內的漢字,有相同的聲母和韻母拼音,但沒有形式上的聲調標記;根據歸納結果,隱約依照「陰平、上、去、陽平」的聲調順序分組。本論文將《韻編》的俄文拼音調整為漢語音韻的格式之後,配合相關漢語音韻材料進行音位分析,試圖呈現《韻編》所記錄的語言;並且透過跨材料的比較,整理出本字典音系的語音特點和歷史意義。
一、平面音系分析。從時空背景和音韻特點來看,《韻編》所記錄的語言,應屬清末的官話。以下呈現漢語音位分析的結果。
聲母: p pʰ m f v t tʰ n l k kʰ x
ts tsʰ s tʂ tʂʰ ʂ ʐ ø
韻母:開 a aj aŋ an ɨw ɨ ɨŋ ɨn ə ɨj ɚ
齊 jɨ jɨŋ jɨn jə jɨw ja jaj jaŋ jan jaw
合 wə wɨ wa waj waŋ wan wɨj wɨŋ wɨn
撮 jwan jwə jwɨ jwɨŋ jwɨn
其中,有幾個韻母音位(如/jwə/)對應到兩組俄文拼音,只是因為聽感不同而有不同的拼音記錄,沒有系統上的對立。在聲韻配合方面,比較顯著的特色為:唇音不與合口呼、撮口呼韻母相配(除了合口呼單元音韻母);軟齶音不與齊齒呼韻母相配;捲舌音不與撮口呼、齊齒呼韻母相配(除了齊齒呼單元音韻母)。
二、歷史比較。本論文將《韻編》音系與中古漢語和《中原音韻》比較,並與其他近現代外國對音材料比較。《韻編》與中古漢語的比較,有幾點特色。1.濁音聲母清化,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2.知、莊、章系聲母多讀為捲舌音;3.不區分尖團音;4.沒有中古的入聲韻尾(塞音韻尾),而併入陰聲韻尾;5.陽聲韻尾則只有軟齶鼻音和齒齦鼻音兩類;6.[io]類韻母來自中古江、宕攝入聲韻。《韻編》與《中原音韻》的比較,比較明顯的是[m]韻尾讀為[n]韻尾,且《韻編》可以呼應若干條《中原音韻》的詞彙讀音註解。《韻編》與其他外國材料比較,不論俄、法、德、葡、英、美,經過音節比對,該時期官話在音韻系統上是相當一致的,沒有巨大的結構上的改變。不過就讀音變體而言,從清末至今,部分讀音漸趨弱化、消失,如韻母[io]弱化而與[üe]併合,但這類讀音的弱化或消失,並不影響整體音位系統。 /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Russian Sinology during 19th century was “Chinese-Russian Dictionary” published in 1888. It was compiled by P. I. Kafarov and finished by P. S. Popov.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words and phrases were collected in this Dictionary, and Russian alphabets were supplementary to each written character for showing Chinese pronunciation. It is the Russian-Chinese transliteration that becomes our basic corpus.
In the Dictionary, the principle of listing order was by sequence of Russian alphabets, and principle of grouping was by Chinese finals (rhyme). In a group, every character had the same Russian transliteration. However, there was no marker of tone, which i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meanings in Chinese language.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editor or author indistinctly arranged the characters as Yin-ping (陰平 “dark level”), Shang (上 “rising”), Qu (去 “departing”) and Yang-ping (陽平 “light level”) four kinds of tones. After revising the Russian-Chinese transliteration to phonology form, phonetics analysis is possible. We would like to show the language recorded by this Dictionary, and summarize the feature of this language by comparing with different phonetic documents.
1. Phonetic analysis on the Dictionary.
Considering time, space and phonology feature of the Dictionary, we could claim that the language was Mandarin of late-Qing Dynasty. Here are the achievements of phonetic analysis.
Initial: 20 initials grouping by place of articulation.
p pʰ m f v t tʰ n l k kʰ x
ts tsʰ s tʂ tʂʰ ʂ ʐ ø
Final: 35 finals grouping by jie-yin (介音 “medial; head of rhyme”), in order: kai-kou (開口“open mouth”) with no medial marker, qichi (齊齒“even teeth”) with medial marker /j/, hekou (合口“closed mouth”) with medial marker /w/ and cuokou (撮口“round mouth”) with medial marker /jw/.
a aj aŋ an ɨw ɨ ɨŋ ɨn ə ɨj ɚ
jɨ jɨŋ jɨn jə jɨw ja jaj jaŋ jan jaw
wə wɨ wa waj waŋ wan wɨj wɨŋ wɨn
jwan jwə jwɨ jwɨŋ jwɨn
A few of Chinese phonemes of rhymes like /jwə/ matched two Russian spellings. That was just the matter of listening difference and did not influence the phoneme system. Here are some remarkable features about the combination of initial and final. For example, labial consonants did not combine with “closed mouth” and “round mouth” rhyme, except monophthong of “closed mouth” rhyme; velar consonant did not combine with “even teeth” and “round mouth” rhyme, except monophthong of “even teeth” rhyme.
2. Historical comparison.
The Dictionary is compared with mid-ancient Chinese system and Mandarin document “Zhong-yuan Yin-yun”. Here are some remarkable features. First, total voiced initial consonants became devoiced, aspirate as level tone (平聲), while unaspirate as oblique tone (仄聲). Second, retroflex consonants were from Zhi (知), Zhuang (莊), Zhang (章) series in the mid-ancient Chinese. Thir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sharp and rounded sounds (尖團音). Fourth, checked tone (entering tone) and its ending consonant were lost. Fifth, nasal endings were only [-n] and [-ŋ], while mid-ancient ending [-m] was lost. Sixth, rhyme [io] was from entering tone of Dang (宕), Jiang (江) rhyme group. Besides, we take some foreign documents in comparison. Our conclusion is that the structure of syllable and language system did not immensely change in that period. We can see that [io] rhyme became weak. Whether [io] rhyme existed or not did not influence the phoneme system.
|
Page generated in 0.027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