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

孫廣德, SUN, GUANG-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於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主要資料,多散見於此一期間的各書之中,且多零碎片斷 、不成系統,本文的骨幹即由整理連綴此諸零碎片斷的資料而成。 本文的內容,共分六章。第一章討論陰陽五行說的來歷與發展,先說明陰陽五行說的 成立,乃由語義的演進,官職的轉化,與有關思想的烘托三途而來。就語義的演進說 ,「陰陽」與「五行」、本是分頭發展,各由具體粗淺零散、漸至抽象高深系統,以 至於二者合流。 第二章討論陰陽五行說的政治原理與政制禮儀,綜觀所有材料,可以歸納出陰陽五行 說的政治原理,一是法天,二是尚德;自鄒衍創說之始,直至東漢之末,始終如此, 此乃陰陽五行說在政治上的根本主張,也是其全部政治思想的主旨,因為陰陽五行說 的其他理論,不是與法天尚德相配合,就是以法天尚德為依據。 第三章討論五德終始與朝代更替,分為五德終始,受命改制,與封禪告成三個部分。 所謂五德終始,是朝代的更春,依五行生勝的關係與順序而輪轉,當德而王,德衰而 亡。 第四章討論時序輪轉與政治措施,說明四時八風十二月,各有宜忌,為達成國泰民安 的政治目標,須求得風調雨順,欲求風調雨順施政便須依照時序,行其所宜,避其所 忌。 第五章討論災祥與政治責任,說明災祥說設計的原意,是將天地間的種種變異,依天 人感應之理,說成災異與祥瑞藉而課君主以政治責任,依其不敢濫權妄為,或及時修 德改政,補救缺失。 第六章為結論,依四個問題為線索,對全部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作一總括地檢討。 一則說明鄒衍創立陰陽五行說的動機,一方面在利用其關於自然界的知識,對自然現 象作合理的解釋,一方面在利用其對自然現象的解釋,於政治上推行其節儉仁義的主 張。 /
2

中國古代女性倫理觀--以先秦兩漢為中心

宋昌基, SONG, CHANG-J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男女愛情問題方面,東洋古來鮮有公開研究。東西方文化之差異,此為其中一原因。 余在此論文主研討中國古代男女關係─亦可謂女性倫理觀─、以便了解中國文化之特 質及其生成。不但中國、即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韓國李朝,亦頗有關係。今試分析評價 男尊女卑思想,為將來中國與韓國之社會前途作一參考並有所展望,此固吾之所願也 。 第一章緒論:論及本論文寫作之目的。在於研討中國支代婦女在中國文化發展上之役 能,地位與男性關係之變遷。換言之,亦即探求所謂「三從四德七出」之形成背景, 以其結果,以展望以後之男女與夫婦關係。 第一節中國倫理觀 一、中國倫理觀之特質: 二、中國倫理之起源:(一)由於對自然之敬畏。(二)由於對死亡之恐懼。(三) 人性之發展。(四)行動之節制。 第二章先秦時代之倫理觀 第一節三皇五帝之傳說時代:推想當時,母權社會、在女尊男卑之觀念之下,男女之 關係,只屬異性關係。 第二節首述歷史初期─夏殷─之男女關係:據地下材料,例如仰韶、龍山及甲骨等 之資料,可推想當時倫理,即為(1) 家族制度業已確立。(2) 男女有別。(3) 有尊重 婦女之風俗。(4) 有孝親敬老之風俗。(5) 有互助合群之美俗。男女之間強弱之關係 。 第三章漢代女性倫理觀 第一節、政治社會及宗教思想與婦女倫理觀之影響。 第二節、劉向列女傳之女性倫理觀。 第三節、班昭女誡之女性倫理觀。 第四節、後漢書列女傳之女性倫理觀。 第五節、漢代女性倫理觀之實況。 第四章結論:中國婦女向以順服於丈夫,盡事於舅姑為己務,只為維持中華傳統, 鞏固宗法社會與政治組織。因而中國婦女不得不百般忍受而成政治上之犧牲。中國男 女平等權之獲取雖較西歐為晚,但中國婦女以柔順、貞靜、遵禮之態度協助男性創造 中原大一統之國,人口繁衍,民族愛好和平與中庸,不可分裂,進而形成中華五千年 之傳統文化。若中國婦女未耐於如上所述之政治犧牲,至今不能產生如此偉大民族。 /

Page generated in 0.02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