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5
  • 4
  • 4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日本行政發展之研究-下冊

黃爾璇, HUANG, ER-X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以非西方國家而於短期間內躋入開發國家行列之日本為個例,以其行政體系之發展過程及現象為研究主題。 為探討階段性發展或不同類型發展之特徵起見,乃參照政治結構之變動,法制建構之情形及社會經濟發展之進度等因素,區分為五期,分別加以析述。 全文分為七章,前後二章係緒論及結論,第二至第六章即按期論析,凡三十餘萬言。 各章要旨如次。 第一章分為三節,臚陳本文研究之意義及動機,闡釋行政發展與變動、現代化、成長及發展行政之區別,並與政治發展之關係,提出個人試擬之界說。嗣即提出研究之範圍及分析架構等,明示本文研究之準繩。 第二章係以現代化準備期為對象,始於明治維新,迄於一八八五年創立內閣制為止。 第三章係以立憲君主政治及法制確立期為對象,始於內閣制成立,終於一九三一年進入戰時體制前夕。 第四章係以戰時體制之動員期為對象,在維持原憲法體制下,以特別法規配合戰時需要。 第五章係以占領期的對象,此一階段,在盟總管理下改革政治行政體系。 第六章係以自主期行政體系之發展及運行為對象,本期整個行政體系之內容,植根於占領期建立之架構,惟為匡正前期在外力改革下矯枉過正之缺陷,並配全科學管理技術之進步、經濟之高度成長、社會結構之急遽變化及民主意識之滋長,再度引起行政體系之修正,以提高體系之適應能力。 第七章結語,係依據行政發展論所關心之問題,綜述影響日本行政發展過程之動因,及其結構功能調整之現象,並於檢討發展階段之後,歸納為國家興建型、體系完成型、外力改造型、發展型及戰時變則型之各種徵相。 /
2

清代滿漢政治勢力之消長

胡健國, HU, JIAN-G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所為作,旨在探討有清一代滿漢政治勢力之消長,述其演變軌跡,究其因果 關係。 本文近二十萬言,計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政治權力之掌握。分三節述之,首由靜態著眼,論列在統治機構中,清廷如何 佈署族人;再自動態觀察,分析實際現象中,重要職官內,滿漢勢力消長之情形;最 後則試從各種角度,解析清廷之欲滿人掌握武力優勢,採行何種措施,效果如何。 第三章政治權力之運用。清廷之視滿漢,親疏有別,故於滿漢人才之運用,分別適用 不同之標準,本章就資格出身、文官與武官、內官與外官三方面,探究其政策命意及 演變結果。 第四章政治權力之分配。首先,盱衡全局,點明整個制度設計中,權力結構所顯示的 建置精神;復由時間序列,比較不同期間滿漢政治權力之比重;而咸同之際,地方權 力大張,任事者多漢人,故於中央與地方力量之推移,特列一節以述之,始可見漢人 政治勢力所具之份量。 第五章清末最後之集權。清廷有感於外重內輕,乘立憲之便,大行中央集權,然親貴 用事,益令國人不滿。其間復有化除滿漢畛域一事,未能圓滿解決,遂致清室覆亡。 第六章為結論。滿人以少數民族君臨華夏,享國二百餘年,如何維持本身之勢力,確 有傑出之治術,本章盱衡全局,評其得失,並論其終於漸趨文弱,不但政治勢力不免 衰退,且族之本身亦形不保之原因。 /
3

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 V.1

陳陽德, CHEN, YANG-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題目為「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然因經由民主選舉產生的地 方領導人物範圍頗廣,因此,本論文限以光復後本省地方上最被重視與具影響作用的 縣市長及省議員為主要研究的對象。有時候為說明和比較其與基層領導人物之異同, 間亦有引用鄉鎮長及縣市議員之資料,以資參考或佐證,於此特先予說明。 本論文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大部份為本文,第二大部份則是有史料性質旳附錄三 篇。 本文部份都十八萬言,共九章。衣論文性質可分為四部份:第一部份為第一章的導論 及第二章的台灣政治社會環境與演變。前章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主旨、理論其方法; 對資料來源與運用作概略的交代,為研究清晰起見,也予以分類與分期,以增加觀察 的方便,為增強解釋和說明的份量,也設計了若干組問卷,探測地方領導人物的意見 。第二章主要是對台灣之歷史演變及社會環境概略性的敘述,俾便作為下文前導性之 介紹及引為說明之用。 第二部份計為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等共三章,第三章主要是從歷屆縣市長及省議 員的社會成份─性別、年齡、黨籍、籍貫、學歷、經歷等,依屆次觀其變化的趨向, 並分階段說明變化的現象和分析其理由。 第四章討論領導人物社會地位與變動,分析同一代間之垂直變動(又稱流動mobility ),依流動研究法,採用兩種研究途徑。 第五章是領導人物的類型與變動的分析。 第三部份探討影響領導人物變動的因素,也分為三章,即第六章、第七章及第八章; 第六章探討影響領導人物變動的個人從政行為的因素和法令變動對領導人物變動的影 響,因為從政行為的強弱與動機屬性的差別,會影響不同屬性的領導人物升降,法令 變化的影響,則對整批層次的影響且最有拘束力,其影響效果也最易見。第七章研究 執政的國民黨提名方式的變動及其對地方領導人物變動的影響,其次是研究執政黨地 方黨部與派系消長作用之間的關係。其間的關係,概可分為放任的,現實主義的、及 理想主義三種提名原則的變動關係。第八章則是影響領導人物社會因素的探討,筆者 從社會年齡組合的改變,教育質量的發展,及經濟發展,社會變遷等角度加以綜合的 檢討與分析。 第四部份是結論,第一節對整個論文作一綜合而扼要的總述,第二節基於客觀事實的 演變,是筆者提出建設民主中國的展望的一個看法。 /
4

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 v2

陳陽德, CHEN, YANG-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題目為「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然因經由民主選舉產生的地 方領導人物範圍頗廣,因此,本論文限以光復後本省地方上最被重視與具影響作用的 縣市長及省議員為主要研究的對象。有時候為說明和比較其與基層領導人物之異同, 間亦有引用鄉鎮長及縣市議員之資料,以資參考或佐證,於此特先予說明。 本論文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大部份為本文,第二大部份則是有史料性質旳附錄三 篇。 本文部份都十八萬言,共九章。衣論文性質可分為四部份:第一部份為第一章的導論 及第二章的台灣政治社會環境與演變。前章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主旨、理論其方法; 對資料來源與運用作概略的交代,為研究清晰起見,也予以分類與分期,以增加觀察 的方便,為增強解釋和說明的份量,也設計了若干組問卷,探測地方領導人物的意見 。第二章主要是對台灣之歷史演變及社會環境概略性的敘述,俾便作為下文前導性之 介紹及引為說明之用。 第二部份計為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等共三章,第三章主要是從歷屆縣市長及省議 員的社會成份─性別、年齡、黨籍、籍貫、學歷、經歷等,依屆次觀其變化的趨向, 並分階段說明變化的現象和分析其理由。 第四章討論領導人物社會地位與變動,分析同一代間之垂直變動(又稱流動mobility ),依流動研究法,採用兩種研究途徑。 第五章是領導人物的類型與變動的分析。 第三部份探討影響領導人物變動的因素,也分為三章,即第六章、第七章及第八章; 第六章探討影響領導人物變動的個人從政行為的因素和法令變動對領導人物變動的影 響,因為從政行為的強弱與動機屬性的差別,會影響不同屬性的領導人物升降,法令 變化的影響,則對整批層次的影響且最有拘束力,其影響效果也最易見。第七章研究 執政的國民黨提名方式的變動及其對地方領導人物變動的影響,其次是研究執政黨地 方黨部與派系消長作用之間的關係。其間的關係,概可分為放任的,現實主義的、及 理想主義三種提名原則的變動關係。第八章則是影響領導人物社會因素的探討,筆者 從社會年齡組合的改變,教育質量的發展,及經濟發展,社會變遷等角度加以綜合的 檢討與分析。 第四部份是結論,第一節對整個論文作一綜合而扼要的總述,第二節基於客觀事實的 演變,是筆者提出建設民主中國的展望的一個看法。
5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七一年之中共內部鬥爭提要

吳鎮龍, WU, ZHEN-L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第一章中,吾人所討論的是中共建黨後的幾個早期的重要領袖人物,他們是 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和陳紹禹。 第二章、第三章討論毛澤東在中共黨內的崛起。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指導與干涉,可以 說是中共自一九二七年的泛暴動政策,至江西蘇維埃的總崩潰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所討論的是中共內部或其治下所興起的反毛的意識形態與實質力量(它應該包 括第三章之第四節)。「鳴放運動」是中共狡猾地消滅期能產生更具實效的參考價值 。 黨內鬥爭,除批評「無原則鬥爭」(即一般的糾紛)外,大都稱之為路線鬥爭。所謂 路線,就是政治路線或稱總路線,是中共根據某一時期主客觀形勢而決定的任務、方 針和政策。在執行路線過程中所發生的左傾或右傾,冒進或退卻的錯誤,甚或另立路 線別樹一幟,都是黨內鬥爭的目標。但中共黨內也有權力鬥爭,即為黨的領導權的爭 奪。不過,權力鬥爭在中央黨內被視為不光榮的稱號,大都諱言真相,而以路線鬥爭 掩飾之。只有「文革」時期,毛澤東才直言是一場「奪權鬥爭」。(註二)上述兩種 性質的黨內鬥爭,往往糾纏一起,因而使外界人士以為中共內部鬥爭兼有兩種不同的 性質(註三),其實中共黨內鬥爭在上述兩種性質中有其一定的主從關係。每次內鬥 ,雖以路線上的歧異或矛盾為旗幟,但鬥爭的結果,必是權力的變動。由此可以推論 ,權力爭奪的矛盾才是一切鬥爭之本質;而路線的不同是次要的。 /
6

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

孫廣德, SUN, GUANG-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於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主要資料,多散見於此一期間的各書之中,且多零碎片斷 、不成系統,本文的骨幹即由整理連綴此諸零碎片斷的資料而成。 本文的內容,共分六章。第一章討論陰陽五行說的來歷與發展,先說明陰陽五行說的 成立,乃由語義的演進,官職的轉化,與有關思想的烘托三途而來。就語義的演進說 ,「陰陽」與「五行」、本是分頭發展,各由具體粗淺零散、漸至抽象高深系統,以 至於二者合流。 第二章討論陰陽五行說的政治原理與政制禮儀,綜觀所有材料,可以歸納出陰陽五行 說的政治原理,一是法天,二是尚德;自鄒衍創說之始,直至東漢之末,始終如此, 此乃陰陽五行說在政治上的根本主張,也是其全部政治思想的主旨,因為陰陽五行說 的其他理論,不是與法天尚德相配合,就是以法天尚德為依據。 第三章討論五德終始與朝代更替,分為五德終始,受命改制,與封禪告成三個部分。 所謂五德終始,是朝代的更春,依五行生勝的關係與順序而輪轉,當德而王,德衰而 亡。 第四章討論時序輪轉與政治措施,說明四時八風十二月,各有宜忌,為達成國泰民安 的政治目標,須求得風調雨順,欲求風調雨順施政便須依照時序,行其所宜,避其所 忌。 第五章討論災祥與政治責任,說明災祥說設計的原意,是將天地間的種種變異,依天 人感應之理,說成災異與祥瑞藉而課君主以政治責任,依其不敢濫權妄為,或及時修 德改政,補救缺失。 第六章為結論,依四個問題為線索,對全部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作一總括地檢討。 一則說明鄒衍創立陰陽五行說的動機,一方面在利用其關於自然界的知識,對自然現 象作合理的解釋,一方面在利用其對自然現象的解釋,於政治上推行其節儉仁義的主 張。 /
7

菲律賓的政治發展

陳鴻瑜, CHEN, HONG-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即根據政治發展的概念和理論假設,選擇菲律賓為個案研究的對象。這一選擇乃 是基於下述考慮: 第一:菲律賓為具馬來文化特質的東方國家。 第二:菲律賓歷西班牙、美國、日本之殖民統治,其政治社會與文化適應情形頗引人 注意。 第三:菲律賓有「亞洲民主櫥窗」之美譽,卻在一九七三年轉變為個人獨裁統治,此 種轉變涉及學者爭辯的政治發展底目標問題。 全文分為六章,各章要旨如后: 第壹章為緒論。闡釋政治和社會現象變動的狀態,並舉述思想家的觀點,以資佐證。 其次討論政治面的發展現象,並解釋政治發展概念在本文所指涉的範圍。 第貳章討論生態與社會結構。國家的政治發展與其生態與社會結構。國家的政治發展 與其生態環境及其所反映的社會結構有密切的關係;本章僅討論與國家整合和發展有 關的生態與社會結構的特點。 第參章討論政治制度化。本章首先將菲律賓政治體系之發展分為八個政治變遷階段, 依次探討每一階段的合法地位、層級分工與執行能力,以期瞭解制度建立的過程與體 系能力的範圍,以及菲人認同支持的程度。其次探討官僚體制的發展及菲化的過程。 第三,是探討官僚體制在制度化過程中發生的貪污與腐敗現象。 第伍章討論國家整合。政治制度化與政治參與的平衡關係,可以決定政治體系的穩定 ,換言之,這兩者的關係平衡,國家整合的能力強;如果不平衡,國家整合的能力弱 。 第陸章為結論。綜合上述五章的分析結果,做一全盤性的敘述與解釋,並且試以簡單 的公式表達第三個假設的關係。最後,則提出菲律賓政治發展的困難與應解決的問題 。 /
8

政治科學中的價值問題 : 方法論上的分析 / English title

郭秋永, GUO, GIU-Y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政治研究以及一般社會研究的領域中,價值的科學分析一向都是極受重視並曾引起 長期爭論的問題。前人討論此一問題的專著,雖然曾出不窮,可是眾說紛紜,至今依 然沒有定論。因此,本文一方面想根據前人所獲致的某些結論作為背景,另一方面也 想憑藉現代方法論所發展出來的知識作為標準,來對此一問題從事全面性的澄清工作 ,並進而試作解答。 本文的主題是政治研究中的價值問題,在討論過程中,涉及的範圍,相當寬廣,但始 終圍繞著兩個重心而進行。這兩個重心即是:價值中立與價值的經驗研究。全文共有 六章,每章的主要內容,分別扼要說明如下。 第一章是導論。對傳統政治學及現代政治學中有關價值問題的重要論證,作一評論性 的分析,並進而企圖逐漸顯現出來價值分析及是政治研究領中的關鍵性課題。 第二章討論價值語句的認知。本世紀中,關於價值語句的認知,曾先後出現五種不同 的重要說法。其中以「規約說」較為健全。本文以「規約說」略加修正後作為基礎, 進而肯定兩個論點:(1)「政治科學著作中不得包含價值語句」的假定乃是多餘的 ;(2)後行為主義(post-behavioralism)強調人道主義的原則具有其合理的基礎 。 第三章討論價值語句的推論。從事實語句是否可能推論出價值語句,向來即有兩種對 立的答案:一種是肯定的,另一種是否定的。本文接受後者的答案,即支持「分離論 」的說法。 第四章討論經驗研究中免除價值判斷的可能性。關於此一問題,不僅產生爭論甚多, 而且招致曲解至深。本文以化繁為簡的方式,首先把各種不同的論點區分為兩大派: 一為「全方法論上的價值中立」。所謂「方法論上的價值中立」,即是一方面保留肯 定派的意圖,另一方面化除否定派的疑難。 第五章討論價值的經驗研究。首先指出「價值中立論」的被誤解及反行為主義( antibehavioralism )的武斷。並進而透過概念的系統意含及經驗意含之分析,以顯 現出價值的經驗研究之可能性及困難性。 第六章是結論。於政治研究中的價值問題,本文所肯定的重要論點,及提出的六項要 旨,均以概括性的方式,在結論中逐一加以說明。 /
9

蘇聯與歐洲安全合作會議

趙春山, ZHAO, CHUN-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蘇聯在國際權力結構扮淙的角色相當突出,幾乎世界 任何角落發生的動亂紛爭,蘇聯都插上一腳,因此,在研究國際政治的領域中,有關 蘇聯外交的研究,即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西方政治人士或是政治學者,常常形容蘇聯的外交行為是一個「謎」,令人難以了解 。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即試圖為研究蘇聯外交,尋找一個解釋的途徑,希望能進一 步預測蘇聯外交行為。 筆者選擇蘇聯與歐洲安全合作會議為題材,是因為筆者認為歐洲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 點,是蘇聯從事外交行為的主要目標,而歐安會則是蘇聯歐洲政策和進行會議外交的 具體表現,探討蘇聯與歐安會的關係,不但可以了解蘇聯戰後的歐洲政策,同時可以 從抽絲剝繭中找出決定蘇聯對外政策的主要因赤,藉以蠡測其未來外交政策。 本文連同附錄約二十萬字,計分七章二十一節。 第一章導論部分,說明筆者研究本文的動機和目的,提出四項命題,解釋涉及命題的 一些基本概念:諸如意識形態、國家利益、權力和共產主義世界革命等。此外,也提 及運用資料的情形和遭遇的一些困難,和解決困難的辦法。 在研究途徑方面,筆者採用的是一般研究外交政策時使用的「意識形態途徑」,但也 顧及「分析途徑」所強調的一些考慮,如蘇聯的地理位置、歷史傳統和國外環境的變 動等,以免為蘇聯宣傳口號或抽象理論所愚弄。 第二章敘述歐安會的背景,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歐洲政治和經濟情勢的發展, 蘇聯以巧取豪奪方式所佔的歐洲領土,並且企圖赤化東歐和中歐國家等。 美國針對東歐的赤化,又見西歐國家百廢待興,便放號棄傳統的孤立主義,迅速介入 歐洲的事務,一方面實施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以阻止蘇聯對土耳其和希臘的覬 覦,並援助西歐國家復元,一方面建立北大四洋公約組織,防止蘇聯共黨的進一步向 西歐擴張。 西歐國家受戰火洗劫後,無力維持歐洲的權力均勢,於美蘇兩極權力形成後,除了依 附兩強之外,唯一生存與發展的途徑是加強本身的團結和合作;蘇聯在東歐的行為只 使西歐國家恐懼,不能誘使它們依附,反而使它們選擇了一方面依附美國,一方面試 圖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戰後初期的經驗顯示,經濟融合是推展西歐統一運動的有效 途徑。 戰後的歐洲問題中,以德國未來地位問題最為棘手,是東西雙方僵持最久的大難題, 在某種意義上,德國問題就是歐洲問題,而柏林問題又是德國問題的核心,和德國政 治統一有密切關係,和歐洲安全的國際政治問題纏在一起,所以都在本章討論。 第三章談歐安會的擬議。蘇聯想利用戰後初期的歐洲情勢配合共產主義世界革命的目 標,於一九五四年建議召開歐安會,以便建立蘇聯式的歐洲集體安全體系。蘇聯當時 環顧國內外的環境,認為不能以武力赤化西歐,要運用和平共存的策略,透過全歐會 議的架構,才可以達到遠程目標。和平共存策略源自列寧,史達林也有方略性的策劃 ,歐安會因而基本上是蘇聯和平共存策略的運用,是蘇聯在歐洲從事的一場會議外交 。所以和平共存、低盪、共黨的策略和方略、蘇聯對歐洲安全的看法等,本章曾分別 加以探討。 第四章報導歐安會的推展。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一九五四年四強柏林外長會中,提出 「歐洲集體安全條約」草案,一般人認為是歐安會的濫觴。 西方國家洞悉蘇聯居心叵測有意排除英美於歐洲安體系之外,又水要迫使西方放棄北 約組織,蘇聯的提議獲得冷淡的反應,甚至遭到拒絕,乃是很自然的,但蘇聯並未中 止其努力,繼續在後來東西方強國舉行的幾次會議中,提出它對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 看法,並希望把這體系和德國問題合併的討論。 一九五五年五月九日,西德加入北約組織,同月十四日,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簽署華 沙公約,並成之華約組織,歐洲戰後東西軍事集團的對峙局面遂告形成。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赫魯曉夫為了推動全歐會議,強迫西方對德國問題讓步,一再使 用冒險方略,製造了幾次柏林危機,東西方的緊張氣氛瀰漫歐陸,一九六○年代初期 ,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建議,當然受到影響而暫告停頓。直到一九六六年,在布里茲 涅夫策劃推動下,召開會議以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呼聲亮起來,華約組織推波助 瀾,歐洲不結盟國家積極反應,西歐國家在東西低盪的氣氛下也開始轉變態度,表示 有條件地支持,蘇聯的建議召開歐安會,從七○年代開始便有良好的進展。 第五章敘明歐安會的舉行。一九七二年十一月,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各國代表,在芬 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歐安會預備會議,會中決定把歐安會分三個段進行,第一個階段 由各國外長於一九七三年七月在同地開會,分別說明其政府對歐洲安全與合作相關問 題的意見,並決定預備會所擬的歐安會議程,為第二階段會議舖路;第二階段會議預 定一九七三年九月在日內歹召開,由與會國家派專家和代表出席,會議應設特別委員 會和小組委員會,以討論有關議程的細節問題,並作成宣言,推薦書、決議草案及其 他文件,提交未來的歐安會考慮;第三階段會議於一九七四年春天或夏天也在同地舉 行,將考慮委員會提出的推薦書,並裁決會議的最後文件。但歐安會高峰會未能如期 召開,延到一九七五年七月底才舉行。本章所敘述的,是預備會和三個階段會議的過 程,以及歐安會最後文件的主要內容。 第六章來檢討歐安會,說明東西雙方對最後文件法律拘束力的歧見,並且從東西方的 低盪、東歐現狀的維持和西歐的芬蘭化等角度,探討歐安會後歐洲新情勢,試看歐安 會能否達到東方的或西方的或東西雙方的目的。 西方國家同意參加歐安會,本來希望打開鐵幕,把人權觀念灌輸給蘇聯和東歐國家, 但歐安偪最後文件墨水未乾,東西雙方對權間題的爭論即起,蘇聯不願妥協,又按其 共黨意識形態指摘西方違反人權,並且辯護共黨鎮壓異己的行為。在伯爾格萊德歐安 會檢討會,爭論達到最高潮,證明西方國家只能望著共黨國家達反人權而興嘆,顯然 無能為力。 東西雙方對濟和科技合作的爭辯較少,似乎都認為十家是受益者,西方國家若干人士 說,蘇聯獲益較大因而擔心蘇聯把受益所得用以加強軍力。 軍事低盪,原是歐安會多數與會國家的願望,武器系統日新月異,東西方軍事集團對 峙,已帶給它們核子戰爭的恐懼,它們於是希望能利用歐安會的架構,以建立安全的 信心。事實上,經過三個階段的會議,簽署了最後文件後,西方國家,特別是西歐國 家並沒有增加安全感,東西方平衡裁軍談判固然缺乏進展,蘇聯也沒有表示放棄其爭 取軍事優勢的意圖。 第七章是結論。筆者根據本文各章的事實和分析,發現蘇聯倡議、要求並且策畫歐安 會,是其意識形態、國家利益、國家權力等因素主使的結果,蘇聯外交也受這些因素 影響,正面證實了本文導論中的命題。 /
10

清代前期治臺之撫民與理番政策的研究--康熙二十二年至道光二十二年

楊熙, YANG, X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本文以自康熙二十二年起,迄道光二十二年止,一百六十年間之清代臺灣為研究 範圍。臺灣於該時期甚少涉外事件,影響政之因素,較為單純。 二、臺灣歷史顥示,移民為清代臺灣社會增加最迅速之組成,厥為促成清代臺灣社會 會變遷之主力。治臺官制則為清廷治臺擬定政策及執行政策之工具。基此認識,本文 首先分析臺灣人口成長及社會變遷以及清代治臺官制。 三、本文斷代期間較長,政策更易與社會變遷之間關係甚為複雜,為筆者最感興趣及 關心的問題。本文將就此觀點探究清廷治臺所作作之撫民與理番政策及其推行。該類 政策就適用之對象可分為三:(一)僅適用於漢人者為撫民政策。(二)僅適用於番 人者為理番政策。(三)民、番適用者,原即適用於全中國,或因臺灣地方特殊,曾 稍作調整。若就政策目的而論,則可區分為二:(一)順應地方需要者,前述之撫民 政策及理番政策屬之。(二)維持政權存續者的前途之同時適用於民、番者屬之。 四、本文就現清廷治臺決策權力雖歸屬於清帝,其就行政過程而言,則大都委諸福建 省內長官,且因時局需要,或行政制度變遷,曾有數次轉移。 五、;順應社會變遷而推行之政策,無論撫民抑理番,為謀地方安靖,清廷當知適切 調整政策。朱一貴、林爽文等重大事件也促使清廷必須自省,以期政策符合社會需要 。至於為雀持政權存續而實施之諸種政策,則因環境特殊,除教化外,保甲、積儲大 都未能順利推行。 六、清廷治臺因形勢懸絕難能施展。其所受限制可得而言有三:(一)臺海橫隔,足 以干擾治臺制度之設計,乃至各種政策之推行。凡未顧慮及交通阻隔影響之政策,未 有不遭致嚴重失敗者。(二)移民偷渡入臺,迅速增加,為臺灣墾拓主力,然也嚴重 侵蝕臺灣社會基層組織,遂致臺灣社會鬆散,動亂屢平屢起。(三)治臺決策屬地方 行政決策,指導錯誤或篇頗執行,皆足以引發諸種社會問題,若因遷延時日,政策一 獲修正,以謀彌縫,必致政治動亂。 七、本文研析清廷治臺諸種撫民與理番政策,從而推斷清廷治臺或有基本原則,應為 下述三者:(一)視臺灣如同內地;(二)以漢文化為主;(三)順應臺灣社會變遷 。 /

Page generated in 0.02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