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司馬光哲學研究——以荀學與自然氣本論為進路

張晶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司馬光的哲學在中國思想史與哲學史上,由於其思想性格與日後宋明理學的主流不符,再加上其史學與政治成就過於顯赫的緣故,其意義與地位向來未受人重視。但若跳脫以程朱陸王理學為主流的研究觀點,以另一承自先秦、衍至明清的哲學理路來重新檢視司馬光的哲學,便可重新發現其在思想史與哲學史上的重大意義。此一哲學理路即是過去在哲學史上隱而未顯,在儒學陣營中與孟學並為兩大哲學思想典範的荀學理路。荀學在孟學取得獨尊地位後,其發展彷彿中斷,但明中葉後興起的一股以王廷相、吳廷翰、顧炎武、戴震為主要代表思想家的「自然氣本論」思潮,其所主張的「有限價值的本體觀」,極有可能與荀學一脈相承,證明荀學並未絕後。但由於荀學從先秦到明清之間的發展軌跡未明,這使得荀學與自然氣本論一脈相承的說法,尚欠缺有力的證明。司馬光哲學的發現,正可補足此一思想史上的空窗。 司馬光處於北宋中葉,時值學術史上漢學與宋學的典範轉移期,其在程朱理學尚未取得主流地位之前,以荀學的理路進入理學時代的氛圍中,建構起一荀學色彩濃厚的哲學。其一面表現了荀子哲學的特徵,另一面也同時表現出明清自然氣本論的初步雛型,這兩種哲學表現在司馬光哲學架構中的貫通,正是荀學與自然氣本論理路相承的最佳證明。司馬光哲學亦表現出在宋學建構初期,各種哲學理路百花齊放的歷史真實景象,在學術史與哲學史上極富時代意義。 本論文第一章簡述研究動機與司馬光的相關研究成果及其生平著作,第二章則論證司馬光的本體論與宇宙論。由其以氣建構的宇宙論中,確定其哲學本體為一潛藏宇宙發展之自然脈絡的氣,價值是在氣的開展中由潛藏之脈絡漸漸實現出來。因此其並非一價值先天神聖飽滿、周全遍在的理體,而是一素樸自然、價值待後天發展實現的「弱性」本體,這與自然氣本論相同。緣於此一弱性本體,其在天人關係感受到天人的雙重有限性,致使其表現出與荀子相同的「天人合中有分」的主張。 第三章論證司馬光的心性論,其人性論承自揚雄,主張性善惡混,強調人性先天即有等差,重視後天學習,此與荀子的性惡論實為異文同實,也暗示了漢代哲學與荀學的接近。司馬光對心的定義與荀子相近,雖然心並非一先天現在的完美價值理體,但透過心具有的感應、辨別價值、溝通權衡的能力,其即能在現實的摸索、團體的權衡與文化的積累中將道德價值實現出來。這樣的理論說明了荀學的道德並非無根,只是以另一種不同於孟學的方式來理解道德的來源。 第四章論證司馬光的工夫論,由於其價值來自於心之能力的正常發揮,以及個人在團體中的具體實踐權衡,所以其工夫論主要以「虛壹而靜」來進行「正心」的工夫,並且強調在團體(家、國)中的實踐,流露出極強的外王思想,此正與荀學性格相符。在個人身體的修養上,司馬光反對外於日用常事之修行工夫,因此對於佛道的工夫極為排斥,與當時使用靜坐工夫的二程等人理路不同。因此,司馬光所認同的工夫其實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以聖人所制定並流傳下來的「禮」為修養與行為的準則,這一重「禮」的工夫特色,亦是荀學與自然氣本論共有的特徵。 第五章為結論,證明司馬光哲學為荀學與自然氣本論的綰合關鍵,亦可由其哲學特色中分析出荀學的哲學典範,作為與孟學一系之儒學的參照。司馬光哲學一面證明了荀學在宋代以後的流衍方向,另一面也擴大了氣本論的研究對象與源流範圍。司馬光哲學作為荀學在宋代的發展,自然氣本論在宋代的先聲,其哲學背後所代表的學術意義,相當值得進一步探究。
2

司馬溫公通鑑「臣光日」研究

張立平, ZHANG, LI-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歷史,是人生經驗的總合;史學,則是萃取其中菁華加以會通,意圖有補於人世的大 業;資治通鑑,更可以視為此中最典型的標的。但是,由於若干偏見和卷帙浩繁的局 限,使這一代鉅著往往束諸高閣。本篇即在嘗試撥開層層障礙,直指司馬光潛心構建 的理相國。 一、研究方法:針對上述目的,循此直接而明確的脈絡,逼近上述理想。所以,本篇 的工作流程也因而畫分為六:(一)蒐羅材料、(二)閱讀分析、(三)製作檢索、 (四)分疏章節、(五)詳訂敘例、(六)正式撰述。 二、研究文獻:以啟業書局六六年台版的點校本資治通鑑、商務印書館五四年二月台 初版的萬有文庫薈要本司馬文正公傳家集為基礎,網羅了近百種相關的書籍、期刊、 論文。 三、研究內容:本篇歸納四大課題,共分九章、廿六節-- (一)背景分析:研究動機暨方法、編年史傳統回顧、時代背景;通鑑的編纂成員、 準備、成書;體例、羽翼以及臣光曰概況。計三章。 (二)主題推演:臣光曰的君、臣道;取才、行政;立法、司法、監察及其他理念的 脈絡呈現。計三章。 (三)批判:臣光曰的思想特色、得失;司馬光的文學觀以及臣光曰的題旨趨勢、文 章手法。計二章。 (四)歸結:計一章。 四、研究結果:集中於第九章-- (一)提示特徵:春秋之意、左傳之法、儒家之旨、本朝背景、個人創獲。 (二)平議爭端:疏通歷來攻擊最厲的因襲、保守、主觀論點。 (三)略述影響:穩定型政治觀的承先啟後。
3

資治通鑑對中韓學術之影響

權重達, Quan, Zhong-D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韓兩國國境相毗鄰,關係密切,因其文化交流之頻繁,早己形成一東方文化圈。古來,文化之中心為中國,韓國為中國文化圈之邊緣文化,有人更謂韓國文化及中國文化之一變型。 中國為文化古國,其政治、經濟、社會、學術、宗教等、自然影響及周邊國家,周邊國家吸收之後,又各依其國情而有不同之發展。或不待文化之自然傳播,而逕至該文化中心留學,作深入而有系統之薰習。韓國即受中國文化影響,且大量派遺留學生前往中國,彼等學習之範圍頗為廣,汎自儒學、佛教、朱子學、陽明學、考證學、乃至近代之天主教、西洋文,化皆直接沿襲於中國。 以是,吾人欲探討韓國之文化與學術,則必先瞭解中國之文化與學術,進而研究兩者之相關處。韓國方面,研究韓國文化者綦多,然關心於兩國文化之關係者較少;重以二次大戰以後,鼓吹民族自主性之呼聲甚,高而排擊事大主義之潮流遂風靡學學術界。故韓國學者往往偏重中國文化短處之檢討,而忽略其功能與長處。惟就學術而言,應同時顧及正面與反面,方可得其真相,此本論文所由作也。 為明悉中椲文化交流之真相,本論文特以司馬光之資治通鑑為題,分析其對於中韓學術之影響。資治通鑑問世之後,中國方面,形成通鑑學,自古以來,一直深受學人注意;而韓國方面,通鑑學東傳之後,亦普獲重視。然而,近世以還,韓國學人關心者少之又少,誠憾事也。 故筆者側重於闡發: (1)通鑑精神之變遷過程。 (2)通鑑學與當時政治、學術、思想之關係。 (3)通鑑學東傳以後之演變情形。 其中,尤注重通鑑精神中之正統論與華夷觀;於韓國通鑑學,則著力於通鑑東傳以後,通鑑精神之昇華過程。於通鑑學之考證與訓則非其所及。 本論文所利用之中國資料,以直接材料與通鑑之論著為主;韓國方面之參考文獻,率皆原始資料,又李朝時代之文集中,有相當豐富之相關篇什,亦酌予採用。 本論文,除導論、結論共分四章,前二章論中國之通鑑學,後二章敘述通鑑學東傳之後,於韓國方面之發展。今簡介如左: 導論:考察唐未以後與北宋前期中學術思想之潮流,所以見資治通鑑之著述淵源也。 第一章:研述司馬光撰修資治通鑑之環境,以及時代背景,發現資治通鑑并非單純之史書,而為政治教科書。於彼時政治狀況下,司馬光擁護傳統,以資治通鑑表達其政治理論,反對王安石之急進改革。而北宋皇帝亦皆認定資治通鑑之資治機能,多方關 心,并用為強化君主權之理論依據。 第二章:證明宋室南遷,與金國對峙中,朱子集新儒學之大成,一面樹立道統論,確定學術正統;一面撰著資治通鑑綱目,強調國家之正統,復主張華夷觀,鼓吹民族精神。而後略述元明之通鑑學。明亡,土夫之撰讀通鑑論,檢討中國歷中大之興亡原因,於,此特論船山先生之正統論、華夷觀、未來觀。 第三章:考究資治通鑑之東傳時期,約距資治通鑑初刊完成後三十∼五十年,蓋高麗仁宗時(代南宋初),金富軾已依資治通鑑撰三國史記故也。此後,高麗內憂外亂,資治通鑑不甚為人所重;迄高麗末、李朝初(元末明初),李成桂掌權,崇儒排彿,方大力吸收資治通鑑。既而,朱子學以及其通鑑綱目播遷,亦為李朝所信奉。因李朝熱心推廣通鑑學,於學術、教育、政治、印刷術之等造成極大影響。 第四章:說明通鑑學東傳後,於學術、思想之影響。由元末歷明朝(李朝前期),不獨吸收并模倣通鑑學,而修東國通鑑等書。及明末清初以降,李朝士大夫一者批評明商輅之續綱目,而崇奉朱子學以及朱子綱目,本其綱目凡例,撰修宋、元歷史,確立正統論、華夷觀,發揚朱子之精神。再者,尤強烈維持慕華思想,蔑視滿清之文化不似中華,自謂「小中華」,以中華文化保存者自任,發揮李朝之主體意識。 本論文之完成,蒙熊師翰叔、高師仲華、方師杰人之指導,舉凡資料之蒐集、大綱之擬定、文字之修飾,皆一一加以斧正;羅所長宗濤博士,亦多方校正、斟酌,裁成之德,曷曰敢忘。另有曹愉生、程南洲、王國良學長,梁煌儀、耿志堅同學之連夜校正,俾本論文順利付,梓并致謝忱。由於腹笥誠虛,疏漏之處,所在多有,望大雅大雅君子指教,匡我不逮。

Page generated in 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