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叛徒啓示錄」:袁瓊瓊、蘇偉貞、朱天文和張愛玲的文學關係 / Revelation-Traitors : The Literary Relationship of Yuan Qiongqiong , Su Weizhen , Zhu Tianwen and Eileen Zhang

梁少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前代叛徒是今朝祖師。對張愛玲最好的致敬辦法,恰是以毒攻毒,從反面入手。台灣傳人正面擁抱「張派」稱號者,以袁瓊瓊、蘇偉貞、朱天文三人的文學成就最為可觀。 本文以袁、蘇、朱三人為研究對象,她們以學舌張愛玲起始文學生命,她們也以抗拒張愛玲、告別張愛玲再創個人文涯高峰。三姝的文學發展軌跡:「模仿張愛玲」 - 「抗拒張愛玲」 - 「告別張愛玲」 - 「自成流派」。三人以對張愛玲致敬,起始文學路程;三姝真正闖出自己的文學道路,卻是以抗拒張愛玲為開端。本人寫作此論文,正是為了探討三姝進進出出張愛玲之間,複雜糾葛的發展過程和文學關係。 在研究方法上,文學流派學、流傳學、影響焦慮說和接受美學, 這些理論很適合用來研究本論文。而張愛玲著名的美學思維:「存而不論」、「述而不作」,也啓示批評家一種獨特的思考路徑。本論文就架構技術上,筆者遷就,沿用線性排列方式。並且本文的研究方法建立在文學流派學、流傳學、影響焦慮說、接受美學這些理論的基礎上。但受到張愛玲啓發,筆者將以張愛玲的美學思維當成架構本論文的重要史觀依據。 「張派」模仿張愛玲時期,適逢鄉土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抗衡。 鄉土文學政治味道太濃厚,現代主義又太前衛。「張派」出線,在於她們同時結合「尋根」與「革新」,形成文壇新抒情主流。張愛玲的文學既現代又復古,正提供「張派」作家絕佳的文學典範。「張派」模仿張愛玲,是有異有同。筆者將從世路人情、文字燽鍊、鬼話書寫、戲劇性元素、抒情懷舊風格化和耽美的姿態六個論點,分述說明。「張派」抗拒張愛玲時期,是三人對新時代的叩問。 此時期她們某種程度上,還是受到早期學舌張愛玲的文學影響。 正因為來自於張愛玲之「後」,所以三人宣稱告別張愛玲的轉型力作,仍舊具有張愛玲色彩。她們的告別,是「再見」張愛玲,不是「不見」張愛玲。以「見」張愛玲的方式來跟張愛玲說「不見」。 筆者分別從袁瓊瓊,變造「徹底」的黑色幽默;蘇偉貞,失格之人;朱天文,由色入空的美學修持分章討論。「張派」告別張愛玲時期, 台灣整體文學特徵是「輕」。「張派」跟張愛玲,都非常善於把握時機,所以她們每每出手都「躬逢其盛」。「張派」這個時期的作品,不止呈現輕盈的特質,在知識和形式上,也解構得很多。 這個時期「張派」發展出迥異於自己過去,迥異於張愛玲的書寫風格。筆者分別從袁瓊瓊,或者與張愛玲無關;蘇偉貞,時光旅人隊伍;朱天文,歧路花園分章討論。 到底「張派」張不張?「張派」學張,是叛徒學叛徒。張愛玲啓示後輩作家如何「背叛」。以張愛玲為參照對象,筆者不是暗示「張派」只能在張愛玲的陰影下發展。因為張愛玲,「張派」三人的文學生命更精彩。也因為「張派」,她們豐富了張愛玲自身。正當袁瓊瓊、蘇偉貞、朱天文在文學新世紀,紛紛以實際行動切割與張愛玲的文學關係,就在這裡,這是她們最相像張愛玲的地方。前代叛徒是今朝祖師,也無怪乎她們必須宣稱:我們是我們自己的流派。因為對最聰明的「叛徒張愛玲」而言,最好的致敬方式便是「以毒攻毒」,背叛。
2

藝術作品中真理作為啟示--在海德格和阿多諾之間 / Truth Of The Artwork As Illumination -- Heidegger and Adorno

吳承澤, Wu, Chen-Ts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