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of Solar Updraft Power Generator / ソーラーアップドラフト発電の理論解析および実験に基づく構造最適化Hadyan, Hafizh 24 September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9284号 / 工博第4081号 / 新制||工||1629(附属図書館) / 32286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社会基盤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白土 博通, 教授 吉田 英生, 教授 八木 知己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
2 |
都市原住民之遷徙與回流許雯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五十年代起,工業取代傳統農業生產,經濟大幅成長,加以原鄉謀生困難,原住民族從原鄉遷移到都市的人口也日漸增加。但是,隨著原住民族遷往與原鄉環境大不相同的都市生活時,便產生了許多例如就業、居住、人際關係…等方面的適應問題。而臺灣近年的經濟環境變遷,逐漸朝向國際化、自由化的腳步邁進,以及外勞政策的相繼實行,使得原住民族就業機會減少等等原因,更使得都市原住民在都市生活的處境更為艱難。因此,都市原住民回流部落現象更為顯著。
本研究主要以「推拉理論」說明影響都市原住民移入都市和遷回原鄉的各項因素,並且以過去學者研究了解都市原住民的適應問題,其中包含「邊際人」的身分如何影響都市原住民的都市生活,以及利用「標籤理論」說明族人自身如何解讀社會上對原住民族的負面刻板印象,甚至是否為形成他們回流的原因之一。
因此,本研究經由上述分析與訪談調查,獲致下列結果:
一、過去學者研究結果多發現因為原鄉發展環境不佳,都市工作機會較多,都市生活品質良好,導致族人往都市遷移。雖然,現今的原住民族都市遷移因素仍是因為原鄉就業機會的不足,但是,也由於都市原住民多已經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教育水準,並且自我強化觀念的具備,也造成了都市適應問題相對減少。
二、都市原住民回流因素,主要是因為落葉歸根的思鄉之情,亦即原鄉拉力是造成都市原住民回流的主要原因,這也與過去學者研究結果一致。另外,也由於現今交通與聯絡管道的普及,在都市生活中的族人仍與原鄉密切聯繫,因此不致於造成回鄉後的適應困難。
三、依據美國、澳洲、紐西蘭三國原住民族就業與經濟發展政策中「國族建構」的概念,創建一個適宜原住民族長期發展的環境,並且以「能力建構」的原則,強化原住民族發展能力與競爭能力,做為日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制定的主要思考方向。因此,以上述相關概念與原則對原住民族實際需求的就業與經濟發展、土地、教育、部落關懷等面向提出建議,期望對原住民族的未來生存有實際改善。
四、回流族人雖有都市生活經驗,但是對原鄉仍有相當程度的認同,因此在部落文化的傳承上,不遺餘力。再者,回流族人也以其實際都市生活經驗,改進族人觀念,鼓勵族人,強化自我發展能力,培養競爭力。
關鍵字:都市原住民、原住民族、適應問題、回流、遷徙
|
3 |
非營利組織之策略形態分析與診斷-以某大學推廣教育機構為例 / Strategic Analysis and Diagnosi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A Case Study of Extension Education Center in University李承翰, Lee, Cheng 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部從1997年開始協助大專院校設立推廣教育機構,以有效利用大學資源對社會人士從事終身學習,協助設計相關專業課程。在市場激烈競爭下,大學在規劃推廣教育的策略方向時,需考量全球化、數位化、少子化的市場特性。
本研究嘗試以司徒達賢(1999)提出之非營利組織策略理論CORPS (Client, Operation, Resource, Participate and Service)為基礎 配合武文瑛(2006)的回流教育指標進行策略研究。本研究以某大學之推廣教育機構做為研究個案,針對學員與職員進行問卷調查與個別訪談,獲得以下幾點發現:
一、 學員是因為大學名聲與師資才重回校園學習,但費用高低與設備新舊會影響學習意願與成效。
二、 推廣教育應增加創新思維的課程並且提升教學品質,在追求課程數位化之餘仍應重視課程內容。
三、 整合大學內部資源才有機會提升推廣教育的成效,爭取各系所師資與強化作業流程,才能提供學員更優質的服務。 /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elpe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setup extension education centers from 1997.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urged the universities to design programs for professionals by use of their own resource. Universities build up a lot of classes with credits and degrees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makes them focusing on the strategies confronting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globalization, digitization and low birth rat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strategy analysis and refers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eory proposed by Seetoo(1999)-CORPS (Client, Operation, Resource, Participate and Service) and recurrent education indicators suggested by Wu(2006). Based on survey and interview with students and employees at a certain extension education center, this study has findings as follows:
1. The reason for professionals returning to extension education center is because the university reputation and well-known professors. The tuition and facilities affect their willingness to learn and the effect of learning.
2.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provide innovation and high quality courses not just investing on digital technology.
3. The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s resource will increase the benefits of extension education. It will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with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ademic departments.
|
4 |
勞動力調整機制與失業黃幼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包括三篇有關「勞動力調整機制」及「失業」相關課題之研究。
這三篇研究分別在國際貿易理論的領域中,建立三個不同的理論分析架構與模型,進行討論有關勞動力調整的主題,整個論文的主軸及行文順序如下:
第一篇文章為「農村失業模型的理論與應用: WTO架構下的農業政策」,主要建構一個可能存在失業的理論模型。主要根據 Adam Smith 「剩餘生產力的出路」(vent for surplus)的理念下,本文主要針對在農村經濟出現生產要素「失業」的情況下,從剩餘生產力出路的觀點,將鄉村的過多勞動力或閒置土地,找到一個新的出口,再創造生產要素的價值。
第二篇文章為「勞動力調整機制與都市勞動力回流」,都市人口回流鄉村(return migration)為人口遷移的實證文獻所肯定的普遍現象,本文提供一個闡釋上述人口回流現象的理論基礎,討論勞動力的過度反應與都市人口回流(return migration)的形成。當鄉村地區勞動力過度外移至就業,一窩蜂跑到都市後反而成為都市中的失業人口,最後再選擇回流鄉村的動態行為模式。
最後,第三篇文章為「職前訓練與勞動力調整機制」,結合實質景氣循環模型中內生的勞動供給與跨部門的調整成本 (adjustment costs)的動態分析架構,從勞動者可以自己選擇要投入工作賺取報酬,或是不工作的決定,亦即,勞動者衡量「休閒」與「工作」所帶來的效用差異,決定投入生產的勞動供給量。同時,也考量到勞動市場的內部移動會造成資源配置的調整成本,因此,我們考慮勞動力跨部門移動需要經過職業訓練(training)的過程,才可正式生產。準此,在「內生的勞動供給」模型中納入「職業訓練」調整成本之後,能夠進一步釐清勞動市場內部的調整機制與其配置。
|
5 |
知識情報作業空間の最適環境制御に関する研究中原, 信生, 辻本, 誠, 久野, 覚, 相良, 和伸, 奥宮, 正哉, 伊藤, 尚寛, 山羽, 基 03 1900 (has links)
科学研究費補助金 研究種目:一般研究(A) 課題番号:62420042 研究代表者:中原 信生 研究期間:1987-1990年度
|
Page generated in 0.019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