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8
  • 36
  • 36
  • 1
  • Tagged with
  • 85
  • 85
  • 32
  • 31
  • 28
  • 21
  • 20
  • 19
  • 18
  • 18
  • 17
  • 15
  • 15
  • 14
  • 1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81

論法國「一九六八年五月」事件

張宇韶, Yeu, Shau-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82

白堊記憶: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集體記憶的保存、復甦與重建 / White Memory -- The White Terror in Taiwan in the 1950s: Preservation, Rise,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葉怡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探討的是,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的「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保存、復甦和建構的社會過程。 自1949至1987年,我國在戒嚴體制的控制下,「五○年代白色恐怖」的集體記憶曾經長期受到抹黑及消音,當時受難者及其團體在此一記憶的保存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透過他們私下的集結與聯絡,在團體的脈絡中鞏固了此一記憶。 解嚴前後,過去被壓抑的許多記憶浮上檯面,透過紀念儀式、平反活動、修改法令、保存歷史地標等活動,各方主體重新召喚、組織、競爭詮釋集體記憶,端賴資源不同,決定了競爭結果。但是由於五○年代白色恐怖蘊含的意識型態和國族認同,不完全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因此並未馬上進入國家論述。 隨著舊政權逐漸退出執政集團,新的國民黨政權有「建構新國家」認同的需要,同時遭受地方反對黨政府的強烈挑戰;配合社會控制鬆綁,文化媒介的傳播,民間記憶更加浮現。最後在「朝野大和解」等現實環境的配合之下,受難者團體採取迴避意識型態的論述策略,發揮了臨門一腳的功效,終於讓此一集體記憶進入正式論述,新的「人權論述」的建構和認同也在這個過程中悄悄的重構、凝塑。 但是目前呈現的集體記憶仍是經過篩選、組合後的結果,紀念碑的概念如「人權」、「民主」等,已獲得這一波國族建構的認可;但是相對的,由於兩岸的僵局未解,左翼思潮和運動仍然被排除在外;少數族群、弱勢性別的詮釋權也相對被忽略。目前各種不同主體,仍在互動中持續移動建構,或許下一次大規模的記憶召喚,隨時可能在適當的時機,再度出現在公共論域。
83

名古屋大学における14C-AMS 研究の黎明期(1980-1990)

NAKAMURA, Toshio, 中村, 俊夫 03 1900 (has links)
第23回名古屋大学年代測定総合研究センターシンポジウム平成22(2010)年度報告
84

縄文時代の急激な環境変動期における生態系復原と人間の適応 : 八戸・上北地域におけるボーリングコアの14C年代測定

Nakamura, Toshio, Sei-ichiro, Tsuji, Matsumoto, Yui, Hitoki, Eri, 中村, 俊夫, 辻, 誠一郎, 松本, 優衣, 一木, 絵理 03 1900 (has links)
名古屋大学年代測定総合研究センターシンポジウム報告
85

長崎県鷹島沖海底から採取された元寇関連資料の14C 年代 : 船材付着貝殻類とその他の遺物

Matsuo, Akiko, Ueda, Naomi, Yamada, Tetsuya, Hayashi, Seiji, Nakamura, Toshio, 松尾, 昭子, 植田, 直見, 山田, 哲也, 林, 誠司, 中村, 俊夫 03 1900 (has links)
名古屋大学年代測定総合研究センターシンポジウム報告

Page generated in 0.01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