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
  • 12
  • Tagged with
  • 12
  • 12
  • 7
  • 7
  • 5
  • 4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強人威權體制下的青年組訓-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中心的探討(1952-1959) / Strongman authoritarian regime under the Youth Training - The China Youth Corps as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1952-1959)

張以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民黨在1950-1952年進行黨的改造,改造後的國民黨不旦逐漸形成強人威權體制,更在穩固青年這塊社會基礎的需求下成立救國團。成立後的救國團在表面上是國民黨的外圍青年團體,然而實際上則是由蔣經國主導團務,以貫徹強人的意志。 由於國民黨重視知識青年甚於社會青年,因此成立後的救國團在工作上也較偏重在學校的組訓。1950年代的救國團在工作上主要是透過在校軍訓、寒暑假青年營隊、愛國教育三方面來施行。這三項工作皆是以針對知識青年為主。 於在校軍訓上,蔣經國改變原本國防部的規劃,將軍訓的性質由軍事性的養成預備幹部轉以政治性的組訓高中以上全體學生,以使軍訓能順利與其他團務工作相配合,來達成灌輸愛國教育以及穩定學校的功能。然而軍訓的施行卻不甚順利,在設備、教官等問題以及遭受《自由中國》的批判下,蔣經國遂於1960年放棄軍訓的辦理。 另外在寒暑假青年營隊中,救國團一改組訓全體學生的方式,而是透過開放報名或是自行甄選來選拔優秀知識青年或社會青年加以組訓,希望透過性質以及內容不一的營隊來培養各種專業人才。另外在營隊中則透過愛國教育的共同課程,使救國團所想傳達的意識型態能透過較為娛樂的方式傳播。 救國團的愛國教育除了透過軍訓以及寒暑假營隊實施外,也透過文教宣傳以及大型愛國活動來散佈。這兩項工作的對象主要也是知識青年,然而在動員能力上高中以及大學則有差別。尤其在愛國活動中救國團在高中能透過校長來動員學生,在大專方面則往往是知青黨部的社團代表起頭,顯示救國團在高中較大專有更強的動員能力。
12

馬克思主義在中韓兩國早期的反響一九二○年代前後

林明熙, LIN,MING-X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認為近代中韓兩國的共產主義運動,乃是為了解決自門 戶開放以來所面臨的民族危機而產生的,與原本馬克思緣於資本主義的弊端歸結出的 共產主義思想的背景因素大相逕庭。由於時代狀況,中韓兩國的知識份子在尋找救國 救民真理的過程中,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由此在實際上與民族主義相結合成為革命理 念。 全文共分成七章,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導論。闡釋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資料、研究方法 等。 第二章:近代中韓兩國民族意識的演化。探討近代中韓兩國的歷史變局以及兩國的改 革思想,包括門戶開放以來兩國所遭遇的一連串內憂外患,以及知識份子為救亡圖存 而進行的改革的鼓吹、爭論及實際行動(內分四節)。 第三章:民族主義在中韓兩國的愛國運動中所表現的特徵。一九一九年在中韓兩國先 後發生的「三一運動」和「五四運動」是愛國熱忱中發展出來的十分類似的反侵略、 以帝國的民族主義運動,它們對於日後的民族主義之發展皆為一項主要的轉捩點(內 分三節)。 第四章:社會主義思潮在中韓兩國的傳播與其發展。論述近代西方社會主義思潮的演 變,以及社會主義思潮傳入中韓兩國的客觀因素與經過(內分五節)。 第五章:國際共黨與東方民族問題。探討國際共黨有關民族與民族問題理論、綱領的 演變,以及列寧和羅易在共產國際第二次大會中所爭論和確定的幾項原則,並說明「 遠東勞動者代表大會」與中韓兩國的關係(內分三節)。 第六章;國際共黨亞洲政策下的中韓兩國共黨運動。以共產國際冪次決議為中心,論 述了國際共黨對中韓兩國的政策,以及中韓兩國的共產主義運動中,共產國際決議之 影響和作用(內分四節)。 第七章:結論。首先評論馬克思主義在中韓兩國傳入的歷史意義;其次總結馬克思主 義在中韓兩國的前因後果,並嘗試從近代中韓兩國的歷史事件中,尋找出歷史的教育 ,以作為兩民族未來發展的鏡鑑。

Page generated in 0.01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