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國新文化運動與俄國啟蒙運動下浪漫詩發展的比較金葉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2 |
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其運作 / The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of the Kuomintang(1937-1945)吳怡萍, Wu,Yi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學與政治之間的關係,是研究中國現代史一個重要的課題。中國現代文學和政治之所以有相當深的聯結,與它作為啟蒙救亡的工具有極密切關係。美國學者安敏成(Marston Anderson)就表示現代中國文學是反映時代混亂現實的一面鏡子,從清末民初發展以來即被賦予強大使命,許多知識份子往往在政治改革失敗以後,把心力放在文學改造上,希望透過新文學來為中國社會改革舖路 。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失敗後,開辦《新民叢報》,使報刊成為知識份子從事政治社會改良的重要媒介;接著在日本創辦《新小說》,看中小說對社會大眾宣傳的力量,認為這是抨擊政府,以及反映社會不良現象的利器 。梁啟超「欲新國民,必新小說」的論點,為後來五四一代人所承繼。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提到,他從事文學活動的動機是因為文學不是一種普通的職業,而是可以用於改造民族的靈魂 ,此言正反映現代中國文學因為帶有強烈的使命,使文藝作家不僅從事單純的寫作工作,更是振聾發聵的先行者。也因此自中國近現代以來,隨著政治社會環境的變動,文藝作家和政權之間不時存在著一種緊張衝撞的關係。
本文研究目的即藉由戰時國民黨與文藝界知識份子這段曾經結盟又遭背棄的過程,觀察抗戰時期國民黨透過那些機構、政策與手段,一方面加強文藝界的運作,與中共競爭;另一方面又以戰爭之名進行管制,壓縮作家的生存空間。建構這段時期國民黨對文藝界的政策與運作,不僅有助於理解戰後許多相關歷史的發展脈絡,也可為抗戰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一個全面觀照性的視野。
|
3 |
民進黨客家政策的政治果效 / Political effects of the Hakka policies under the DPP government曾棠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關注民進黨在執政時期,實施的客家政策,與政策產出系統與客家族群之間的連結關係。在理論層面,本研究援引T.B.Smith的「政策執行力模式」的架構,檢証民進黨政府客家政策,提出兩個論點:第一、民進黨客家政策的規劃概念,主要來自「客家文化運動」時提出的宣言,符合T.B.Smith在「政策執行力模式」架構強調政策產出的初始動機,來自於社會民眾對現狀不滿而引發的情緒張力;第二、民進黨政府在客家政策實行後,得到客家族群在選舉上的支持,說明「政策執行力模式」架構中,政策執行的結果會「回饋」至政策產出系統。透過深度訪談與選舉結果的分析,本研究發現民進黨客家政策展現四大政治果效:一、「顯化」客家族群認同與「深化」族群意識,使客家民眾對自我族群身分在認同強度上的改變。二、客家政策的實施,使民進黨逐漸獲得客家群眾的支持與認同。三、拉引客家族群中,原先政黨認同程度較低、政治冷漠的「隱性」游離份子,對於其政治參與行為有所提升。四、客家政策的實施,使客家族群的「文化意識」覺醒,訴求政府對少數族群文化的保存,提出制度性的保障。
|
4 |
五四時期中國的科學主義安大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科玄論戰」是民國重要論戰之一,不過其重要性不在於所討論的學術問題本身,而是在於其論戰的意義層面。論戰的真正背景是論戰參加者之間存在著「意義」層次的對立,所謂「意義」指的是價值取向的問題。在這種意義上說,至目前為止,在中國史學界最普遍接受的概念莫過於「中國科學主義」,以及它的評價問題。本文旨在(一)探討自中國與西方科學接觸以降,在近代中國思想界所產生的諸科學觀之性格;(二)以五四時期所發生的「科玄論戰」為例,探討兩種不同科學觀之間的衝突,以了解所謂「中國科學主義」在中國的意義何在。
首先,筆者欲呈現中國接受西方科學的模式,以便了解其科學觀的性格。因而將自明末清初西方科學第一次輸入至清末民初之際,分成三個階段,分別為:第一、明末清初(接受模式的預備期),第二、洋務運動時期(「器用」科學觀的成立,也是「中體西用」科學觀的確立期),第三、維新運動時期(制度化科學觀的成立期,同時擺脫「中體西用」科學觀的預備期),試論中國接受西方科學的諸模式。從中欲呈現中國傳統「格致」概念演變成近代「科學」概念的特徵,以利了解科學的地位在中國的歷史性格。
第二、以上述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科學的了解為基礎,以辛亥革命至「科玄論戰」為期限,試論五四時期新知識分子的科學觀的面貌。筆者將彼時的科學觀視為作為思想、文化的啟蒙科學觀,因而以其科學觀的兩個特徵,即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為主軸,欲呈顯其與歐美實證主義、經驗主義、進化論之間的關聯。
第三、筆者在探討「科玄論戰」時,將論戰視為「中體西用」科學觀與啟蒙科學觀之間的衝突。換言之,即以道德統攝知識的科學觀與以知識統攝道德的科學觀之間的對立,並將後者加以理解為「從倫理學到物理學的文化中心的轉移」。因而本文透過探討三個筆者以為與科學主義直接關聯的問題,即科學與人生觀對立的涵義,科學的人生觀,中國精神文化-西方物質文化之對立,試重新評估「科學主義」在解釋歷史現象的有效性。
|
5 |
我國國語運動之研究(一九一二∼一九八一年)史穎君, SHI, YING-J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語運動是一個全民性的文化運動,其基本出發點是統一全國的讀音,以注音符號為
媒介,藉教育而大力推展開來,期由「語同音」而達「心同一」之目的。
本研究即以國語運動為主體,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 緒論,分為四節,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目的、方法和範圍。
第二章 分為兩節,敘述國語運動的意義與性質。
第三章 分為兩節,由社會的需要、外來的影響和官話運動的直接刺激來描述國語運
動的時代背景,並略述大陸時期和台灣的國語運動之經過。
第四章 分為兩節,由國語師資之培養與中小學國語教育之施行來探討在學校方面國
語教育之實施。
第五章 分為兩節,由種種有關法令和史實來敘述在社會方面國語推展的情形。
第六章 結論,綜論對國語運動之檢討與展望。
|
6 |
「莫忘祖宗言!」:「後客運世代」面臨的「客家性」要求 / "Don't forget your mother tongue!": the cultural expectations that the post-movement generation of Hakka people has been required廖慧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自1980年代以來,興起了一波波的社會運動風潮,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族群運動成為其中的一環。客籍菁英有感於自身語言文化所處的不利地位,乃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提出訴求。二十多個年頭過去了,這些運動所造成的後果,可見的部分是官方族群政策的擬定與執行,不可見的部分則在於對於客家族群認同的文化要求。這類的文化期待隱含著血緣與認同的合一性,並且對於「怎麼做才合乎客家族群身份」,也有著本質化的想像。首當其衝的便是面對這些要求的客家年輕人。
然而,本文並不預設客家年輕人「天生」就應該有客家認同,或者應該要對客家「建立」認同感,而是以一種社會建構的觀點,試圖去理解已經觀察到的經驗現象:社會中對於客家的文化想像,是如何被建構起來的?而時常被這些客家文化框架要求的後生客家人,作為被框架要求的主體,他們如何去理解自身的客家經驗?透過本研究,我們發現後客運世代的客家人正處於某種歷史現實之中。他們的客家身份或輕或重地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不等的影響,而他們的客家文化認同,也沿著世代、地域的軸線而產生分歧,然而,他們現階段所面對的客家文化期待,除了是一種同質化的文化要求,同時也是一種強調傳統卻又包含突兀創新的客家建構。這些要求所形成的文化框架,脫離了日常生活的層次,也窄化了人們對於客家的想像。因此,本文認為,唯有對客家抱持著開放性的文化想像,將差異納入思考,對於後生客家人也才能有更為務實的理解。 /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discussions about the ways how “the Hakka” or “Hakkaness” could be or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performed ever since the Taiwan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occurred in the late-1980s. It is implied that, with certain cultural imaginations, the Hakka would develop a new form of ethnic identity. Consequently, members of the Hakka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have often been required to live a life that meets these imaginations and expectations.
This thesis aims to examine the historical-cultural process whereby the identity of “Hakkaness” has been culturally and socially constructed and to explore how the younger Hakka members born after the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have been interacting with these constructions. A contrast between the lifestyle expected or suggested in accordance with “Hakkanes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life world experienced by the post-movement generation on the other is highlighted. Regional and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imagined” Hakka communities are discussed as well.
|
7 |
「越境者」の思想史―橘樸と中国―谷, 雪妮 24 November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820号 / 文博第847号 / 新制||文||695(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現代文化学専攻 / (主査)准教授 塩出 浩之, 教授 小野沢 透, 教授 石川 禎浩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Page generated in 0.02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