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盧梭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

張育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 探討了「兒童化的成人」與「成人化的兒童」呈現了台灣的「人性危機」,也可稱是「教育危機」。人們尚未達到啟蒙以來的理想成為獨立、自由、自主的人性狀態,而盧梭這位相當接近我們當代思維的哲人被稱為「人性權利的恢復者」,以及「童年的擁護者」。他不僅是一位舊時代的批判者,更是一位新時代的設計。盧梭之思維對於當代各種人性問題的分析仍然精闢透徹,本文希冀透過盧梭之眼作為闡述與批判我們當前危機的理論依據。 一般人很習慣地從文學、政治與教育三個角度來詮釋盧梭,讀者依據自身的興趣來揀選某一個詮釋的視角。將作者思想切割的結果導致人們對盧梭思想的含糊與矛盾或是盧梭人格之異常感到難以理解。本文將以盧梭的《第一論》《第二論》、《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對話錄》、《遐思錄》為研究血肉,前四本為「理論性著作」與後三本為「自傳性著作」,考察盧梭理論性與自傳性之間的辯證關係來從文學、政治與教育的三個面向綜觀盧梭的思維與其心靈。 本論文透過三個詮釋循環的步驟對於盧梭的部分與整體不斷地進行理解。步驟一是依據盧梭作品的年代順序對於文本進行理解。步驟二是根據盧梭作者本人對於其性格與文本的詮釋與評價,來支援研究者對其文本整體的理解。步驟三是透過重要二手文獻對於盧梭的詮釋來補充對盧梭的理解。由這三個步驟得出兩條理解盧梭思想之進路:進路一是自傳與理論的系統關係,進路二是教育與政治的辯證關係。本人將以上的詮釋步驟與理解之進路繪製成「理論架構圖(一)」與「理論架構圖(二)」,也是本論文各章節之骨架。 第二章 啟蒙時代與盧梭,主要根據「理論架構圖(一)」在第一節 啟蒙時代 考察盧梭的時代背景—日內瓦與法國。在 第二節 盧梭其人 再概述盧梭生平經歷的與探討盧梭之性格。最後在 第三節 《懺悔錄》、《對話錄》、《遐思錄》:對自我之剖析 闡述盧梭的自傳性著作與理論性著作之系統關係。根據以上三節作為綜觀盧梭思想與其人之背景知識。有一點至關重要的是,盧梭的自傳性著作不僅是作為「自傳」具有「自我辯駁」(Self-justification)的作用外,更兼備「自我揭示」(Self-revelation)的哲學意義,盧梭懷有將自己一生的經歷作為一種「人生範例」與「道德寓言」的哲學企圖。簡單來說,盧梭的自傳和理論之間有綿密的系統關係。 第三章 墮落的文明狀態、烏托邦的自然狀態與救贖之路,筆者從綜觀的角度探討了盧梭政治教育哲學思維的整體架構,也就是本文的「理論架構圖(二)」。在現代的向度裡,盧梭痛陳18世紀的文明疾病之根源,他以《第一論》作為文明疾病的診斷書。接續《第二論》在過去的向度裡找到了自然狀態與自然人作為診斷當前墮落的文明狀態與情感生了病的文明人之診斷標準。最後,盧梭很明白救贖的希望不在過去而在未來,人們不可能重新回到蠻荒的時代變成「自然人」,他提出了三條通往救贖之路—公民、新自然人與孤獨者。盧梭在《社會契約論》指出他心中「理想的社會秩序」—「公民」如何可能。而《愛彌兒》則為盧梭「理想的教育圖像」,也就是探討「新自然人」如何在墮落的文明狀態中重新養成的教育過程。盧梭本人對自身文明病徵治癒之方式是退回到社會之外,作為一個孤獨的遁隱者與遐思者,雖然盧梭在「自我放逐」的歷程獲得了心靈療癒的力量寫出了如《愛彌兒》與《社會契約》的巨作,但正是這些嘔心瀝血之作成了遭受社會流放的理由,而命運的最終,孤獨流浪者用了絕對的方式遁隱到他的內心世界不再同時代人對話,這不並是一條真正通往救贖之路。 本文第四章 盧梭之人類圖像,將先從《第二論》與《愛彌兒》考察盧梭對「人性」概念的探討,前者是從「人類發展史」整體的人類之角度,後者是從個體「人性發展史」的角度出發。這兩個側面勾勒出盧梭「人類圖像」的全貌。第一節 人性之基本預設 將探討盧梭對人性的基本看法,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盧梭—曾懷抱著成為當時代的「俄耳浦斯」音樂家夢—或許多少有音樂家的思維,他希望創作出「情感」與「理性」彼此和諧的人性奏鳴曲。盧梭雖然高舉了情感的旗幟,但他不捨棄理性應有之地位。第二節 從自然狀態走向文明狀態 將闡述盧梭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想像,人類如何從過去最純粹的「自然狀態」邁向人類的「黃金時期」,最後走入「墮落的文明狀態」—現狀。最後,盧梭主張只有好的政府才能培育出有道德之公民,而好的政府要免除對人們的宰制與歸順,良好的社會制度能夠改變人類的本性,使人從個體到公民,盧梭認為理想的社會秩序是建立於「普遍意志」之上的理想社會。 本文第五章 盧梭之教育理論 之 第一節 自然教育基礎之設定 與 第二節 個體發展之四個時期 主要按照《愛彌兒》的文脈,對盧梭的教育理論進行概念的整理。筆者在 第三節 對照的教育範例 對勘了《懺悔錄》裡的盧梭與《愛彌兒》裡的愛彌兒的生命經驗與教育歷程,以豐富對盧梭教育理論的整體性理解。《懺悔錄》展現了盧梭個人的人性歷史,筆者以此作為「自然教育的想像範例—愛彌兒」之對照的教育範例。最後,第六章 總結了盧梭與教育實踐,作為回應了本篇論文的起始問題「成人化的兒童」與「兒童化的成人」救贖如何可能—情感教育與理性教育並重,也就是一種全人的教育,而另類教育成了指標。
2

盧梭論腐化、德行與政治共同體之重建 / Rousseau on Corruption, Virtu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ty

謝政達, Hsieh, Cheng-D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盧梭的思想內涵豐富,不同學者由於關切的焦點不同,其所研究的主題也各異,例如,有些學者關懷的是盧梭思想在觀念史上的定位與影響,另外有些學者則是關心盧梭思想中的民主或極權成分,但是關於盧梭思想中公民共和主義的要素,則少有人提及。因此,本文的主要論旨即是從公民共和主義的核心觀念──腐化與德行此一角度切入,分析其政治思想。 根據此一研究主軸,本文第二章探討的是盧梭思想中的腐化意涵、腐化的歷程,以及造成腐化的各種因素,並將腐化的現象區分成政治腐化與和財產相關的社會腐化。面對這些腐化現象,盧梭是以德行作為對治之道,一方面以德行為標準批判當時政治、社會的腐化,另一方面則是以德行作為理想政治共同體重建的基礎。盧梭的這些想法似乎是深受古典共和主義思想家,以及古斯巴達與羅馬兩共和國影響。關於盧梭德行觀將在本文第三章探討。 以德行為基礎的政治共同體重建,將可在盧梭的社會契約理論,以及盧梭為其他國家草擬憲法、改革政制的著作中獲得印證。社會契約接櫫了理想政治共同體的原型,而社會契約的締結與維繫則有賴一位卓然出眾的立法家,他一方面轉化、消除造成腐化的種種因素,另一方面則創造培育德行的環境,使「德行共和國」的理想得以實現。 然而並非所有思想家對腐化的思考方向都和盧梭相同,孟德斯鳩與康士坦都提出和盧梭相異的思考,本文最後將探討這些思想家和盧梭思想的差異之處。 / The essence of Rousseau‘s thought is rich. A wide variety of focuses are thus occurred due to various scholar’s different concerns. Their research subjects are different too. For example, some scholars concern the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Rousseau’s thought on the idea of history, while others concern the components of democracy and authoritarianism of his thought. Nevertheless, the concerning of the elements of Rousseau’s thought on civic republicanism is not very prevail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from the core concept of civic republicanism, i.e., corruption and virtue, to analyze Rousseau’s political thought. Based on this research core,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corruption, its process and the factors in causing corruption, as well as to divide the phenomena of corruption into 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social corruption which is relevant to property. Rousseau dealt these corrupt phenomena with virtue. One the one hand, he applied virtue as the standard to criticize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d social corruption. On the other hand, he applied virtue as the foundation to reconstruct ideal political community. The thought of Rousseau seems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classical republicanism thinkers and the two ancient Republic, i. e., Sparta and Rome Republic. Rousseau’s view toward virtue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third chapter of this thesis. The foundation of reconstructing political community by virtue will be found in Rousseau’s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and to be proved in Rousseau’s drafting the manuscript of constitution reform policy for other states. Social contract reveals the stereotype of ideal political community, however, the binding and the maintaining of social contract depends on an outstanding legislator. On the one hand, he transforms and eliminates the various factors of corruption 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he creates the various environment of virtue cultivation, enforcing the “Republic of virtue” to be realized. Not every thinker’s way of thinking toward corruption is the same with Rousseau. Montesquieu’s and Constant’s thinking are different from Rousseau. The last part of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Page generated in 0.024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