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盧梭政治思想的兩面性-理性與情感 / Two faces of J-J rousseau's political thought: reason and sentiment

吳宗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試圖從理性與情感兩個面向來檢視盧梭的道德理論與社會契約理論。理性與情感乃是盧梭理論中兩種不同的判斷依據,他從認識論開始,確立了情感在「我」的構成中所扮演的積極意義。在理性觀的部份可以區分為兩個面向,一是對於各種個體完善化建立的觀念進行解構,因為這是一切自私激情的根源,一是確立一套正確運用理性的方式,這個方式在於透過情感作為判斷觀念是否合乎真理的來源。在情感論的部份,可以由兩個原則來加以概括,一是激情,這個原則讓人傾向於關注個體自我需求的滿足,一是良心的情感、也是靈魂力量的來源,這個原則讓人傾向於他人或整體,道德善惡的判斷就決定於這兩種力量。 為了跳脫個體完善化的外在環境對於整體人類生存的威脅,盧梭提供了兩個方案,一是教育方案,一是政治方案。教育方案在於透過道德教育達到自然條件,這個條件指的是透過對想像的控制來限制激情的發展,並在道德性能力(指智能及愛人的能力)產生之後,透過學子對於社會、人類的各種激情進行觀察,讓教育可以形塑傾向於自然情感的性情。這個條件同時也是為了讓個體在道德自我實現、也就是進行良心的內在情感判斷時,能提高好善(自然情感)、厭惡(傾向個體需求的激情)產生之行為的可能性,或者說,使情感自然法(即自然情感)能具有約束性。政治方案則是著眼於社會化必然產生自私激情的事實,藉由社會契約作為觀念的中介,讓所有人的情感力量在確保可以獲得相互性的前提下,進行全部轉讓、投注於整體。而轉讓所獲得的資源之分配則是藉由全體在公民大會上的討論,由所有人同意並訂立的立法目標,來決定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讓個體依賴於整體的目標、作為整體中的一個單位來生存。
2

盧曼(N. Luhmann)論愛情的演化

蔡玫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本文研究的動機與策略,是嘗試以盧曼的社會系統理論分析方法,來探索社會的演化內涵及其過程。並以他對愛情的分析作為一個例示,採用的是以理論工具來描述史料的個案研究方法。首先,筆者以「演化的演化」作為盧曼談社會演化的起點。第一章的主題是盧曼對社會演化所作的反省與改良。其中,盧曼將社會演化的分析邏輯,從因果分析轉移為功能分析,以此開拓社會演化的新路;接著將社會演化的理論模型,從社會有機體理論轉移為社會系統理論,以此作為社會演化的進路;另外,他還把社會演化的描述,從實體觀轉移為現象觀,以此來轉折社會演化的方向性。這□主要是耙梳盧曼的社會演化觀,以社會系統理論的特殊優越性,來導引我們對愛情演化的研究。 第二章的主題是愛情的演化。首先,盧曼以「溝通的一般象徵媒介」奠定愛情的演化基礎。愛情作為媒介的處理,使得愛情就不再是感情,而只是溝通的符碼。在愛情的系統裡,利用「為了你」的愛情溝通符碼,促使人敏銳察覺到因「伴侶的有無」所呈現的差異。這樣的差異使人們處在普遍的、阻礙深層感情實現的「找尋模式」之下。缺少伴侶的警覺,催促人們在愛情的系統當中作選擇,以減輕實現深層感情的壓力。了解愛情的演化基礎之後,我們就進入愛情語意演化的分析。盧曼對愛情語意演化的分析所採取的策略,是尋求解釋新時代的核心元素,而不再尋求標示新時代的起點。這個方法,使我們更容易識別愛情語意範圍內的語意變遷。第一次愛情語意的變遷是發生在十七世紀後半,主要是根據「激情」而分化,是從一般理性的愛情語意過渡到到矛盾化的愛情語意;第二次愛情語意的變遷約在十九世紀時候發生,主要是根據「浪漫愛」而分化,是從浪漫愛的愛情語意過渡到到自我指涉的愛情語意。另外,從社會變遷事實呈現出,家庭不再透過世代存續,而代之以每次更新的家庭來維繫;而愛情的宣稱,則由「結婚的目的」變遷為「結婚的動機」。更進一步的,愛情藉由形式和實體的差異、或理想和實際的差異,來達成愛情自身的首要差異,使得愛情逐漸脫離婚姻與家庭,而形成自主的愛情系統,這促使愛情自我再製的意識型態臻於成熟。至於愛情的自我描述與自我觀察的變遷來源,則多指向社會結構變遷、突發的事件或者是外來文化的侵入等等。社會必須更清楚地區分「結構分析」、「語意分析」和「因果分析」,才能瞭解愛情的自我描述與自我觀察的情形。 第三章的主題是愛情問題的演化。首先處理的是關於愛情的理性問題。這裡所欲探究的是,愛情如何脫離一般理性所加諸的束縛,而展現自身高度的自主性。過去愛情的理性以一般理性作為指導,而現在則特別強調確定自我是愛情關係的基礎,這促使愛情得以充分引用它自身的理性為愛情作判斷。再來處理的是,關於愛情中「性」的問題。過去,性欲和精神因對性的描述和興趣受到禁制而被區分開來;現在,在要求愛情成為親密關係的情況下,「性」併入愛情之中而使這兩者無從區分,以達到性解放的真正意義。這個動作破壞了愛情是真誠或不真誠的探索,「性」也不再納入社會的倫理道德秩序裡面處理,轉而直接放入愛情的親密關係當中處理。接下來談的是關於愛情的不可溝通的問題。此時的不可溝通概念,指的是溝通時有礙個體表達的一種相反於意圖的效果,它具有語帶雙關的特質,一般人藉此能立刻了解隱含未顯的敘述,所以它指的是溝通範疇中缺乏真誠能力的問題。愛情的親密符碼特別需要這種迂迴的暗示效果來理解,因為完全透明的兩個人之間,不但無法藉完全的溝通更貼近彼此,反而因隱私權的被剝奪感而形成不安和恐懼。因此對愛情而言,達成完全的溝通就完全喪失激情浪漫的想像,反而用「不可溝通」進入愛情的洞察是更具優勢的,這是特別有利於啟蒙包含「性」的親密關係的。最後處理的是,關於愛情的矛盾與穩定的問題。愛情所帶來的矛盾張力和極端的特性,使人們很快意識到內在感情的變化。經過愛情的自我確定之後馬上又面臨穩定化、時間化的考驗。對於愛情中非常理所能理解的衰變,時間化並不是主因,愛情的極端性加上時間化才是愛情會不尋常衰變的主因。 第四章的主題是愛情形式的演化。首先,以尋求認同的對象的差異來看愛情形式的演化。從尋求認同的對象可以發現,社會式愛情高度需要外界的肯定,而個人式愛情則高度需要自己對愛情的肯定。另外,愛情的「排他性」也是分別社會式愛情和個人式愛情的一個重要指標。接著,從失望的處理可以發現,要求外在和諧的愛情,以規範的期望模式來處理失望。當人們對愛情失望時,並不會放棄對愛情的期望,此時的期望心理強烈支持對愛情的期望的堅持。而要求內在和諧的愛情,以認知的期望模式來處理失望。對於愛情失望所採行的是認知的調整,此時對愛情的期望保持一種可有可無的心態,漠視愛情失望的發生。再者以目的取向的強弱,將愛情形式簡單區分成強調結婚的目的式愛情和不強調目的過程式愛情。目的式愛情在期望秩序的穩定上,主要是透過「角色的期望關聯」和「規則的期望關聯」來達成;而過程式愛情則相當受「個人的期望關聯」與「價值的期望關聯」所影響。最後,談到相互滲透的愛情與期望相互性的愛情兩種不同的形式的差異。在相互滲透的愛情關係中,必須打破傳統的期望相互性的愛情觀,不再依賴個人的特質或特徵的和諧一致。相互滲透(interpenetration)在盧曼的運用上,是指整個系統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一種系統與環境的關係。相互滲透所強調的是,兩個系統彼此是如何利用對方的複雜性來架構自己的複雜性,相互滲透的透明度也只存在於系統和環境之間的差異。因此在描述相互滲透的愛情之前,必須先處理進行資訊的社會系統能力;這說明愛情系統在自我再製的過程中,其他系統的運作對它所產生的影響力。 文末筆者歸納盧曼對社會演化理論的貢獻,以及他對愛情演化獨到的見解。盧曼的社會演化理論,是透過對既有的社會演化理論的反省,發展出高度抽象的社會系統理論,來解釋社會的變遷。同樣的,在解釋愛情的變遷時,關於愛情的自主權、愛情時間的認識、愛情的自我觀察、愛情中的自我認同、以及愛情的失望問題處理上,他也突破傳統的觀點,特別顯出社會系統理論的普適性與優越性。 目 錄 摘要..........................................................................................I 第一章 社會系統理論的演化觀點...................................1 第一節 社會演化的新路..................................................1 第二節 社會演化的進路..................................................7 第三節 社會演化的轉折.................................................14 第二章 愛情的演化...........................................................19 第一節 愛情的演化基礎..................................................19 第二節 愛情語意的演化..................................................24 第三節 愛情自我再製的意識型態.................................34 第四節 愛情的自我描述與自我觀察.............................37 第三章 愛情問題的演化....................................................45 第一節 關於愛情的理性問題...........................................45 第二節 關於愛情中性的問題...........................................49 第三節 關於愛情的不可溝通的問題..............................54 第四節 關於愛情的矛盾與穩定的問題..........................58 第四章 愛情形式的演化........................................................63 第一節 從「社會式」到「個人式」的愛情..................63 第二節 從「外在和諧」到「內在和諧」的愛情..........67 第三節 從「目的式」到「過程式」的愛情...................71 第四節 從「期望相互性」到「相互滲透性」的愛情..75 第五章 結論...............................................................................80 參考書目.....................................................................................84 / Abstract The mo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N. Luhmann's social systems theory and its way applies on social evolution and to show the analysis on love semantics as an example. By taking the concept of "the evolution of evolution" as a start to examine social systems theory, the study shows us his reflexion and improvement on social evolution theory. In the example of the evolution of love, N. Luhmann took the generalized symbolic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as a basi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love semantics. After that, we try to deal with the evolution of love issues and forms. At last, we select some unique insights from N. Luhmann's social evolution theory and his idea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love, such as the autonomy, time, self-observation, self-identity, and disappointment of love.
3

論耶穌電影與反猶主義之文化衝突意涵:以《受難記:最後的激情》為例

張世強, Chang, Shih-Ch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企圖透過有史以來最受爭議的電影《受難記:最後的激情》(2004),探究「耶穌電影」與「反猶主義」之間的複雜關係。《受難記:最後的激情》是一部由著名演員梅爾吉伯遜所自行出資、製作與編導的典型「耶穌電影」,本片憑藉著鮮明寫實的銀幕形象與極度暴力的詮釋風格,在美國社會掀起前所未有的文化論戰與「反猶主義」爭議熱潮;儘管「耶穌類型」電影經常流露「反猶主義」傾向,唯本片卻是其中一個非常顯著而特殊的例子。 從一個基督論的分析觀點,本文企圖從本片呈現出來的銀幕形象背後,揭示本片如何大量取材具有反猶爭議的經典與非經典元素,並運用魔鬼化的敘述手法加以詮釋。此外,本文也將論析圍繞在本片製作、發行與映演過程中,所產生的宗教社群、基督教派與商業行銷延伸爭議,說明現今美國電影工業生態與保守社會氣氛如何渲染本片當中的反猶爭議。 透過《受難記:最後的激情》例證的考察,我們將會發現,由於「耶穌電影」通常不僅具有濃厚的基督宗教色彩,觸及基督宗教與猶太教的互動關係,也傳達刻板的「基督論」教義和神學,使得「耶穌電影」幾乎很難迴避「反猶主義」的指控,特別是在現今市場導向和宗教社群日益對立的情況之下。 /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a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esus film genre and anti-Semitism by exploring Mel Gibson’s film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2004), which has been ranked as “the most controversial movie of all time”. The release of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has triggered an unprecedented controversy over anti-Semitism in the America. Individual and critical responses to the film have ranged from those who charge the director with pornographic violence or reviving anti-Semitism to others who found Gibson’s portrayal of Jesus to be profoundly moving and spiritually uplifting. Although Gibson claimed that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was faithful to the gospels and the gospels were faithful to history, there were still plenty of historical problems and non-biblical material, such as the stations of the cross, passion play and mysticism of the Middle Ages, seamlessly woven into the film narrative. After addressing problems inherent in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this dissertation lies with an inquiry into the demonized narrative and anti-Semitic material behind the silver screen, viewed from a Christ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with the surrounding communal, denominational and commercial disputes which occur in the course of film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exhibi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2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