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
  • 6
  • Tagged with
  • 6
  • 6
  • 6
  • 6
  • 3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臺灣加值型營業稅累進程度之探討

吳佩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若以傳統的當期所得觀點來分析消費稅租稅歸宿,會得到消費稅具累退性質的結果。當期所得會隨著年齡增加先遞增而後遞減,會使得消費稅之平均有效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紛紛座落在不同之級距中,進而使衡量出來之消費稅平均稅率有所差異,得出具累退性質之結論;而終生所得將「長期」這個觀點加以整合平均化,故能減緩當期所得所帶來大幅波動及不穩定之影響,也可使得消費稅之租稅負擔分配呈現一個較平緩之結果,因此,在終生觀點下將觀察時間拉長,所得之波動幅度會趨於平緩,使得消費稅之租稅歸宿的累退性降低,呈現出趨於比例性或是稍微累進性。 本文之實證研究分成A、B兩大部分。A部分之下,分別以當期所得及當期消費兩項指標來將全國家計單位加以分類,再各自以四種方法來衡量計算出不同所得 (消費) 級距在不同年度下之消費稅平均稅率之變動情形。另B部分之下,是使用大島指數來衡量消費稅是以遞增或是遞減的方式呈現其累進性。 實證結果顯示,A部分下,若是以「當期所得」做為家計單位分類之依據,方法一及方法二會使消費稅呈現累退性質,在方法三之下,呈現比例性質,最後方法四之下,反而使消費稅呈現微幅累進性質;另一部分以「當期消費」做為分類依據,方法一、方法二及方法四會呈現微幅累進性,則方法三呈現比例性質。則B部分之下,使用大島指數來衡量消費稅的累進性,是以遞減的方式呈現其累進性。
2

財產稅之租稅資本化:台北都市化地區之實證研究

李中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房屋的現值是居住者將預期該棟房屋在未來各期所能提供的服務價值,扣除預期未來各期所需負擔之財產稅後,將淨服務價值按折現率加以折現後之價值。租稅資本化問題即為研究財產稅折現進入房價的比率,但是,公共支出與有效財產稅率之間的潛在關連與房屋服務價值的設算方式是相關研究的最大限制,本文採用Palmon and Smith (1998b)的修正後的Capitalization Model,以預測租金加上管理費設算房屋所提供的服務價值,配合台北市與台北縣的買屋抽樣資料,估計台北都市化地區的財產稅資本化比率,幾乎所有的實證結果都顯示存在著過度資本化的情形,探究可能的原因,資料的誤差以及相關變數的遺漏都有可能導致過度資本化的情形。若是資料誤差不大時,購屋者的資訊不完全與房價被高估而使有效財產稅率過低也許是造成過度資本化的真正原因。 / All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the value of a house equals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rental flow minus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property tax flow.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imate the degree of property tax capitalization of the Taipei urbanized area. In fact, there are two main limitations on this issue—the poten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local public expenditures and effective property tax rate, and the method in computing the value of housing service. We apply the modified capitalization model established by Palmon and Smith (1998b) and the idea that the values of housing services equal the estimates of rental prices plus the management fees to estimate the degree of capitalization. Our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over capitalization in Taipei urbanized area and that the degree of capitalization reported here is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from past studies. Although such over-capitalization result may be caused by sample errors and missing variables, it can be argued that, if the sample-error problem isn’t severe,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under-estimated effective property tax rates should take the blame for this.
3

租稅歸宿與最適公共財提供條件-租稅競爭模型 / Tax Incidence and the Optimal Provision of Local Public Goods-Tax Competition Model

陳佳鈴, Chen, Chia-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Tiebout(1956)及Zodrow與Mieszkowski(1986)為基礎,利用地方政府間之租稅競爭行為,結合租稅負擔與支出性質,探討地方公共財最適提供條件與資本稅歸宿條件。  租稅競爭行為通常只以課徵資本稅作為分析對象,但資本稅因存在扭曲性質,故政府提供之公共財數量必然低於最適水準。而本文引入政府提供不同類型公共財搭配課徵資本稅之觀點,利用要素彈性解釋地方公共財最適提供條件。本文發現在基本模型(僅考慮資本要素)中,消費性公共財提供數量會低於最適水準,生產性公共財則可能為提供不足或過度提供,主要原因取決於生產性公共財對生產動力之影響是否足以彌補資本稅帶來之扭曲性,而在延伸模型(同時考慮資本及勞動要素)中,消費性及生產性公共財雖仍提供不足,但消費性公共財較基本模型接近最適數量,而生產性公共財則較遠離最適數量。   由於廠商及居民在租稅制度之機制下皆有可能承擔稅負,新觀點之歸宿理論認為課徵單一資本稅因不存在替代效果,故稅負全部由資本所有者承擔,而本文則以政府提供不同類型公共財之觀點,分析資本稅競爭環境之最後稅負承擔者,本文發現地方政府間租稅競爭行為會使資本稅發生轉嫁現象,且稅負由資本所有者及使用者共同承擔。 當政府可透過支出政策,藉由提供吸引消費者遷入之消費性公共財或增加廠商生產動力之生產性公共財時,本文認為因公共支出成本係由使用之居民或廠商負擔,故資本稅具有使用者付費之受益性質。另本文發現在均衡時,於同轄區內定居之消費者及投資之廠商對政府公共支出品質與稅負具有相同偏好,此係政府、廠商與消費者運用自我選擇機制而使彼此間行為產生相互配合之現象,因而可滿足Tiebout模型強調之區分機制。
4

教育投資之影響因素與歸宿分析 /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Incidence Analysis

林宛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來分析台灣地區的教育投資之影響因素與教育扣除額之歸宿分析,文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將先探討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因素,其中探討的範圍包含傳統的物質面向之教育支出以及非物質面向之教育投資決策,例如:家長投入小孩教育的時間等。第二部分再以所得五分位法以及模擬綜合所得稅報稅方式,分析比較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新舊制度下的租稅歸宿。 實證結果發現在教育支出方面,主要的影響因素為父親年齡、父親教育程度、子女人數以及子女性別比等,且皆呈現正向的影響。而在教育投資決策方面,主要的影響因素則為母親教育程度、子女性別比以及家長中斷就學經驗等,這些因素與教育投資決策也都成正相關。在教育扣除額新制的租稅歸宿方面,以所得五分位法來看,我們發現受惠最多的是最低所得階層,但次之的卻是最高所得階層。若以模擬報稅的減稅利益來看,位居中高所得者–適用稅率為30%的階層享有最高的減稅利益,而所得較趨弱勢者–適用稅率為6%的階層卻是減稅利益最少的,顯示了教育扣除額新制之公平及合理性仍有待評估與檢視。
5

租稅歸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嚴玉珠, Yan, Yu-Z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租稅轉嫁與歸宿之問題為多年來各財經學家所爭論之主題,尤其是直接稅之轉嫁與歸 宿問題更甚,其結果至今仍未成定論;而在傳統上對於租稅歸宿問題之探討係採用部 分均衡分析之方式,但其缺點甚多,故許多學者皆棄之不用;後來經過幾位學者,諸 如ROLRH, WELL, JOHNSON及MUSGR AVE 等人之探討,而有一般均衡分析之雛型產生, 至一九六二年HARBERGER 集其大成,首倡以兩部門、兩因素之模型,利用國際貿易一 般均衡理論來分析公司所得稅之歸宿,後經MIESZKOWSKI 及MOLURE等人將其模型加以 修改與擴張,成為有名的H-M-M 模型,此模型即成為現代租稅歸宿之一個標準分析工 具。本文即在將H-M-M 之理論模型加以評介,並將其不切實際之假設加以修改,重新 再設立一個理論模型,將其結論與H-M-M 模型之結論加以對照,以說明H-M-M 理論之 應用是否能一般化。 本文共一冊,分成六章,約三萬字。
6

發行公益彩券對所得重分配影響之研究

陳欣珮, Chen, Shin-P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項政策如何影響所得分配情形,是財政學者相當關心的焦點,因此在去年12月才正式發行的公益彩券,對所得重分配情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究竟改善了所得分配?還是使得所得分配情形惡化?故欲藉本研究來加以探討分析。本文主要是透過問卷的設計,針對大台北地區的民眾做實地的面訪,再加上次級資料的蒐集,利用SPSS及SAS等統計軟體來予以運算,以了解彩券的租稅歸宿和支出歸宿。最後由租稅歸宿和支出歸宿二者的淨效果,得出預算歸宿,觀察所得分配情形因發行彩券之後所造成的影響。 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若以彩券的租稅歸宿而言,低所得負擔的隱含稅負高於高所得者,因此,隱含稅為具有累退性質的。 二、若以彩券的支出歸宿而言,低所得者的受益金額高於高所得者,且隨著所得的增加,受益的金額隨之減少,即彩券的盈餘分配呈現了累退性,但此累退性有助於所得重分配的改善。 三、結合租稅歸宿及支出歸宿,我們發現預算歸宿的淨效果,為低所得者的淨受益金額高於高所得者,淨有效受益率也高於高所得者。因此,對所得重分配的效果而言,發行彩券改善了所得重分配情形。 既然發行彩券會改善所得重分配的情形,故政府應擴大發行彩券,不應再以發行彩券會助長賭風為由,而對彩券有所畏懼。只要發行前做好完善的規劃,教育民眾合法賭博的心態,則發行彩券在政府籌措財源上,應是一個相當有利的工具。

Page generated in 0.049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