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投資型外幣存款之分析與評價陶永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主要是分析投資型外幣定存及其之設計原理,並且根據臺灣目前推出的產品分別利用蒙地卡羅模擬,評價投資型外幣存款,並且將其與美金定存利率比較,就其實證結果解釋其發生的原因。
所謂投資型外幣定存是一種結合外幣定存與選擇權的理財方式,透過外幣存款本金所孳生利息,去投資一些選擇權商品(可能包括指數、外匯、利率、重金屬價格…等),並且依照契約分別訂定標的物和區間信置,如果表現達到預期目標(也就是落在設定區間內),可獲得較一般定期存款為高的報酬,若未如預期,因為只有用利息的部分投資,所以可以領回本金,因此它是一個百分之百保本的理財管道。
本文採用Monte-Carlo模擬的方法,來評估其每一項產品之預期報酬。外匯、利率及指數每日收盤資料來自於AREMOS資料庫系統,至於隱含波動度資料則是由費城股票交易所之外匯選擇權獲得。
根據結果顯示所模擬出來的預期報酬率大都小於美元之定存利率,其解釋可能是存在金融創新,畢竟臺灣的投資人是第一次接觸這類型的商品,因此它的獨特和不可複製的特性造成兩者之間的差距。
|
2 |
火災保險最適自留額釐訂之研究張玉美, ZHANG, YU-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保險是個非常專門的行業,它所包括的範圍很廣,而再保險又為保險之保險,其經營猶是難上加難,再保險計劃中,最困難的即為自留額的釐訂,而自留額的多寡,不僅直接影響公司營運的結果,甚至波及被保險人的權益,社會的安定。因此當公司決定自留額時應慎加考慮。影響自留額的因素很多,以往自留額的釐訂是靠人為的直覺判斷,而今由於數學與統計的發展,將其應用在保險上,希望經由可依據的資料,用數理的方法發展出合理可信的自留額模式,以輔佐主觀的缺失。
本文中所使用的資料為火險臨分,依承保範圍分為普通火險和火險附加險兩部份。在決定損失函數時我們所採用的方法有蒙第卡羅模擬法,及為統計方法中之最適測試法,其中蒙第卡羅法是由歷史的資料中整理出可用的資訊,再由電腦模擬的方法,估算出在各種可能情形下的平均
總理賠金額的分配。最適測試法是利用危險理論的觀念推算平均總理賠金額。希望經由這兩種;一為實驗,一為理論所求得的結果,互相補助,找出在假設情況下之最適自留額。
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起來分析,保險公司對於已結案的歷史保單來討論,若採取上述方法所得超額賠款再保險之最適自留額是否的確比當初傳統經驗法則所訂之自留額產生之淨賠款額度低。本文即舉一例,得知險別的特性,對於再保險的方式影響很大,當該險適用超額賠款再保險時,由科學依據所發展出的自留額模式的確較人為判斷佳。
|
3 |
台灣保險業資產風險動態相關係數之探討 / The study on the dynami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mong the assets held by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in Taiwan劉佳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針對動態相關係數的模擬多是固定條件相關(Constant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CCC)模型或動態條件相關(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DCC)模型,且大多只針對權益風險相關係數。
本研究參照台灣RBC之C1風險與EIOPA (2014)對Solvency II的規範「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in the standard formula for the Solvency Capital Requirement calculation」,針對市場風險:權益風險、利率風險、外匯風險,探討各類別間的相關係數是否顯著具動態性質。首先以Orthogonal-GARCH(O-GARCH)模型,對各個風險因子配適單變量的時間序列模型,此方法除了可縮減資料維度,也可改善多變量時間模型估計較不精準的問題。最後,以蒙地卡羅模擬出的動態相關係數情境,與原始非條件相關係數做比較。結果顯示許多相關係數顯著為動態序列,因此推斷保險公司的市場風險衡量,採用動態相關係數較為準確,更能符合保險監理本質。
|
4 |
平均式保本票券之設計與分析周培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結構型商品市場日漸成熟、競爭增加,面對投資人多樣化的報酬需求,發行商必須迎合不同投資人、設計出不同報酬型態的商品,以吸引其來投資所發行的結構型商品,並從中獲取合理利潤。
作為一個發行機構,除了銷售外,更應著重於商品的分析、訂價及避險。因此,本篇論文選定兩個有平均式條款的股權連結型保本商品:「雙元高益債券」與「大展鴻圖保本型商品」為例來作分析。首先詳細介紹商品特性,這兩者皆是看多的保本商品,為買權加上債券的組合,而由於這兩個商品內含選擇權的設計,前者是回顧最高指數的平均,後者是多資產中後段報酬的平均,皆無法推導出公式解,所以使用蒙地卡羅模擬來加以評價及作後續分析,並討論其可能避險方法,最後在結論部分針對兩個商品之設計提出建議。
|
5 |
結構型金融商品之評價與應用---以黃金連動債券與利率連動債券為例何啟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橫諸國際情勢,憑藉著貿易自由化,擴大了企業於全球的佈局。於多變的企業競爭環境下,更進一步帶動了整體金融市場的自由化與國際化。在貸款與資本市場等傳統之金融工具已無法滿足多元化的融資與投資需求下,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發展更一日千里。包含不同幣別、不同交易環境與不同報酬型態的新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應用範圍更涵蓋資產與負債管理。專業分工的財務交易已然成型,藉著將傳統金融市場工具之移轉、拆解、重組、槓桿操作等,賦予金融商品收益增強之功能,也達成企業或銀行的風險規避需求。
金融業最重要的資產在於專業人才之養成。然財務工程專業素養之建構,卻有其一定之困難度。實因財務工程為跨領域之學門,不僅需具備發現市場可能契機之敏銳觀察度與洞察力外,同時也須具備高度縝密的數理邏輯分析能力。當前台灣,甚而擴及大中華,具這樣背景的人才並非多數,在這樣時空背景下,於第一線的業務端,除產品經理對財務工程此技術較為熟稔外,短期內實難達成所有業務皆備齊產品設計概念之目標。立於每位金融從業都該是財務顧問角色之長遠定位下,財務工程此技術,並非僅該限於產品研發部之專利,反而更應該熟稔於此。
雖未有完美的模型,但模型的立意,並不在於預測之精準度上,而應著重於模型背後是否能對各資訊判讀有所助益。本文之動機,即在於透過對模型的概述與介紹,輔以個案之分析邏輯,搭配對經濟情勢之整體判斷,從而能讓更多金融從業一窺財務工程之奧妙,具齊自己的專業素養,進而成為其客戶深賴的財務顧問。本篇論文要旨即在於,藉助兩連動債券個案之評析,從中探究產品研發設計之各時機與敏銳度,發掘投資人潛在之需求,進而為金融機構帶來豐厚之收益。
金融商品設計,須將各環節納入考慮,包含收益率、債券期間結構、波動度等。若未欠周詳之研擬,即匆忙將其評價,則不但或有反向預期之情境,致使發行商遭逢損失外,若情勢對投資人不利,在結構型商品次級市場較欠缺流動性之下,不僅使投資人權益受損,更將使發行商本身之信譽大減。本篇論文所選之兩個案,在贖回條款此權責劃分上,即扮演著吃重之角色。以利率連動債券為例,未加此贖回條款,商品之內含價值竟達111.44美元,而將此贖回條款納入考量後,商品內含價值則據降至100.61美元,雖超過本金,然發行商依然可藉研判未來之趨勢,藉設計期初對自己不利,然後其對自己有利之產品。然未來趨勢難以捉摸,因此發行商亦應以發行成本低於發行面額之結構型商品為宜,以獲其固定之手續費收入。
|
6 |
路徑相依利率結構型債券之評價黃珮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提供路徑相依利率結構型債券一個簡便而實用的評價模型,透過機率測度的轉換,推導出遠期LIBOR利率的動態過程,藉以進行蒙地卡羅的模擬,使用BGM蒙地卡羅法的好處在於只要模擬出未來時點的利率期間結構,無論產品條件如何改變,都可經由調整最後的收益型態,就可快速評價出產品價格。
在實證上,本文評價的商品,為市場上實際發行與銷售的路徑相依利率連動債券,其特色為履約價格的重設為一個路徑函數的型態,藉由推導出的模型方法,對產品訂出理論價格,並建構發行商的避險策略,與避險參數的分析,探討實務上產品發行與風險管理的執行方法。
|
7 |
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之評價與分析黃淑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股價指數連動債券是指本金或者利息支付的金額,與特定時間內某一個特定標的指數,如股價指數、股票價格等的漲跌有直接相關的債券。股價指數連動債券投資人,可以藉由購買這項產品得到固定收益,並且可以享受股票市場蓬勃發展的好處,增加投資報酬。在國外的金融市場,指數連動商品已經行之多年,國內未來指數連動商品有其發展之重要性與趨勢,對於此類商品的研究有其必要性。
去(88)年1月,台灣茂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發行股價指數連動債券(以下稱為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本文以此公司債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產品特性、評價以及風險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1.在本文參數設定下,面額100,000元之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其模擬價值為98936.9,溢價1063.1,可將之視為創新價值以及交易成本的節省,利率加碼部份的價值為2026.9,占整個利息支付價值約10.12%。
2.敏感度分析結果:股價指數波動度對隱含選擇權價值影響較大,長期利率水準以及風險貼水加碼的高低對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價值影響較大。
3.發行條款中,以「利率上限」條款對茂矽指數連動公司債價值影響最大,變動將近40%。
4.風險值衡量結果95%風險值為1417.2,報酬率為-1.43%;99%風險值為1832.82,報酬率為-1.85%。
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是台灣首次發行的指數連動型債券,指數連動債券在各種條款的設計上,十分具有彈性,可以搭配不同的選擇權,以滿足投資人與發行人的需求,所以未來仍然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說是相當具有潛力的金融商品,對於國內公司債市場的發展,有一正面的幫助。
|
8 |
路徑相依逆浮動利率連動債券及多資產股權連動債券之評價與分析葉冠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幾年來,全球經濟處於結構性的轉變,投資人已經很難從定存或股票中獲利。在利率出現持續走低的情況下,促使傳統固定收益工具的報酬率太低,因此固定收益工具對投資人的吸引力也就大為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各式結構型債券(Structure Notes)便開始蓬勃發展,使得原本從公司債及定期儲蓄存款流失的資金迅速回流,更加吸引部分原本未參與債券商品的投資者之目光,均將結構型債券視為低利率時代的最佳投資工具。
由於現在國內發行商都可以自行設計連動式債券並發行,因此,如何設計出吸引投資人的商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便是發行商最關注的焦點。大部分連動式債券所連動的選擇權是屬於傳統的選擇權,由於傳統的選擇權可能會因為波動度過大而使其價值較高,進而降低連動債券的保息率或參與率;
新奇選擇權的出現使得連動式債券的設計出現了更多的變化,而且由於新奇選擇權有許多不同的特性,因此能夠比傳統的選擇權更加滿足投資人的需求。所以本論文針對目前市場上搭配新奇選擇權的連動債券進行分析,讓投資人更能瞭解此種連動債券的報酬與風險,避免投資人因不瞭解此種連動債券的特性而遭受到損失;也讓發行商能夠瞭解此種連動債券的條款設計,如何針對投資人的需求,設計出吸引投資者前來投資的新金融商品,並從中獲取合理利潤,以及分析發行商發行連動式債券時會面臨到的風險以及可行的避險方式,確保發行商的獲利。
結構型債券的發行商在設計結構型商品時,不但要顧慮到產品是否能夠吸引投資者的目光,最主要的仍是要考慮到發行該產品可獲得的利潤與後續的避險方式與可行性。
|
9 |
債券投資組合之風險管理蘇信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債券市場愈趨成熟,如何管理債券投資部位的風險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而風險衡量的工具很多,除了存續期間(duration)之外,較常被使用的方法有風險值(VAR;RiskMetrics , 1995)、主要利率存續期間(key rate duration;Ho , 1992)、主成份分析,本論文則是嘗試利用風險值的概念來衡量債券投資部位的風險,並比較了Golub&Tilman(1997)與網狀蒙地卡羅模擬法這兩個模型在使用上的優劣。
|
10 |
從2004年之台灣322事件看衍生性商品--以台指選擇權市場為例林姿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共有三個目的。第一個目的為了解2004年「台灣322事件」的來龍去脈,並推測當時投資人對於市場的看法。第二個研究目的,則是了解選擇權市場對於此類事件的反應情形,以作為投資人日後投資策略應用的參考。第三個研究目的,即是探討2004年3月23日當天,台指買權與台指賣權價格變動方向相對應台灣加權量股價指數變動方向兩者間的關係,實際觀察到的互動與理論提出的關係不相符背後可能的原因。
而所謂的「台灣322事件」是指2004年3月22日當天台灣加權量股價指數下跌了6.67%,同時台指選擇權市場方面,四月份到期各履約價格的買權價格都下跌,四月份到期各履約價格的賣權價格都上漲,呈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至於3月23日當天所觀察到台指選擇權價格變動和理論不合的背後原因,本研究推測為投資人提高對台股指數未來的預期報酬率,故利用蒙地卡羅模擬法,模擬出3月22日及3月23日對應台股指數在依據理論模型下應有的價格,也模擬出投資人預期報酬率提高後3月23日會產生的價格。在整體市場投資人期望報酬率改變為65.13%下,比較模擬結果顯示,3月23日各履約價台指買權合約的價格的確都比3月22日的價格來得高,且各履約價台指賣權合約的價格也都比3月22日的價格還要低,這樣的結果和實際在3月23日當天所觀察到的結果相去不遠。
|
Page generated in 0.017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