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敻虹詩藝的研究陳玉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闡明本論文之研究主題,並說明研究動機、方法、範圍等,同時審視歷年來相關研究資料之探討,並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本文欲釐清的目標與方向。
第二章將整合當代社會背景因素,依據經濟、文化、教育層面的變化所提供予前行代女詩人從事新詩創作的養分與園地。此外,當時詩刊、文藝刊物、報紙副刊的文學傳播模式,也是造就女性詩人得以崛起詩壇的原因,因為絕大多數的女性詩人都是經由投稿報刊、詩刊或參加詩社、文藝營,然後出版詩集,被選入詩選集或是得獎等方式進入詩壇。而年度詩選、詩選集的推波助瀾亦是許多女詩人得以立足詩壇的原因。另外,詩人的第一本詩集多為自費出版詩集的特殊現象也納入探究。
第三章將論述身為台灣三大詩社──藍星詩社的成立經過與內部糾葛,並歸納出藍星詩社的風格與重要貢獻,再將敻虹與藍星詩社的情緣,透過敻虹的生平創作脈絡進行探索。
第四章探討敻虹五、六十年代的詩藝特色,一般人在論敻虹的情詩時,多侷限在少女情懷,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她的詩作,即可發現敻虹在傳統的婉約之中極力想開展自我的聲音。前期的敻虹深受美學影響,在用字遣詞上,刻意細心雕琢,著重字句的鍛鍊,包括量詞、詩句、意象、佈局等,力求唯美、意象玄奇、色彩繽紛。早期的詩風在意象經營上,頗見匠心,亦結合童年、故鄉經驗,所以「蝶蛹」、「花」、「湖、海」……等都與故鄉脫離不了關係。敻虹的詩首重音韻之美,但是這項美感來自詩句的反覆,所造成自然的音律、節奏之美,只要細心去區分敻虹的詩,即發現敻虹善用反覆的手法,不論是詩句的反覆或段落的反覆,都是她擅長的。而且比例相當高。但是卻能在淺白之中,扣人心弦,這也是她成功的地方。而且長、短句錯落、文白間雜,達到舒緩語氣、表情達意的效果。
第五章探討敻虹七、八十年代的詩藝特色,因為敻虹的詩創作結合生命脈絡:不論內容、形式都深受影響。但是隨著步入婚姻、痛失幼兒、母親,隨著夫婿遷徙,人生觀逐漸改變,也影響她新詩創作的風格,文辭明顯的由濃轉淡,淺白的文辭中,多加禪意、況味,也多一份人間的情味。隨著生命歷程的變化,詩風以婉約見長的敻虹,於七、八十年代起,除了對母親的懷憶外,也寫了不少歌詠故鄉──台東的詩篇,如〈台東大橋〉、〈又歌東部〉……等,隱含著她對台東的眷愛,也形成氣勢壯闊的詩篇。
第六章希望依據本文的論述,能將敻虹一生努力的詩創作,依時代氛圍及其詩風的轉變,詩作的藝術性、對詩壇的影響性做一全面性的觀照。並期望能為敻虹的詩藝在台灣詩壇上尋找出她的歷史地位。亦期盼能拋磚引玉,以引起其他有志台灣詩壇現狀的研究者一起加入探索台灣女詩人的行列。
|
2 |
台灣詩社之研究王文顏, Wang, Wen-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為一綜合性之研究,共一冊,約八萬餘字,計分六章:
第一章:明末復社幾社與台灣之關係。敘述明末反清復明社盟運動對台灣之影響,
並考究台灣詩社之淵源。
第二章:台灣詩社之發展及其分佈狀況。蒐羅清代、日據時代台灣之詩社,依地區
分佈及時代先後,列述各社之簡史與特色。
第三章:創立詩社之動機。綜合探討各詩社之創立動機,就國人創立者與日僑創立
者分論。
第四章:詩社之活動。
第五章:愛國詩人之作品。敘述乙未割台後,社中詩人之史詩。
第六章:結論。評論詩社之時代價值。
|
3 |
風車詩社: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 / Le Moulin: esthetics, sociality, and modernism.林婉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治時期「風車詩社」首創台灣的現代主義風格,提倡西方現代主義知性精神,兼及超現實主義、意象派、立體派等二十世紀前衛實驗性的文學技巧,著重經營文字藝術美感。在二○年代新詩詩體終於脫離舊詩體制的文學史進程中,三○年代的風車詩社繼續解放現代詩詩風,無論文學形式或文學精神,都為殖民地台灣提供了新的美學視角。
由美學視角出發,本研究首先以現代主義詩藝為主題,最終要回應的是三○年代風車詩人的文本經由現代主義技術對語言進行的實驗及表現的態勢,其底下所揭露的現代主義經驗及現代詩書寫主體的內部精神;風車詩人如何以創新的寫作手法引領出嶄新的美學形式,超現實主義現代文學的銜接縫隙處,如何存有層次豐富的美學內涵。文本以超現實主義的美學在寫作技巧上呈現了「主體的質疑」、「否定與匱缺」、「反諷與諧擬」、「快感與創傷」四種修辭的形式,由這四種修辭表現出發探討風車詩作的美學形式、與精神分析有關的語言研究、和文字間的深層涵義所包含的不斷環繞某些主題的思想痕跡。
其次,風車詩社的出現體現了三○年代社會內在性格的某一面向。當日治時期台灣文學致力於發展寫實主義書寫時,風車詩社所表現的美學形式,明顯地與同時代其他寫作風格不同,在社會無法理解其美學意義的情況下,受到了文學界的群起圍剿。風車詩社在三○年代的台灣文學場域中被當作一個異質的存在,其被推離的遭遇使得風車詩社對文壇的回應成為特別具有癥狀性的文學符號。三○年代的台灣詩壇,以吳新榮、郭水潭為首之「鹽分地帶詩人群」和以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組成的「風車詩社」分別為代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兩大主要新詩社群。透過辨識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以兩種不同的符號風格區分他者的分界,重新思索三○年代的台灣文學經驗,從共時比較及歷時觀察中,看出風車詩社的特殊性和時代性。
本論文首先從理論的旅行認識風車詩社與超現實主義詩學的傳播與受容關係,接著深入分析風車詩作美學形式的內在性,最後將視野置回文學場域,觀察風車詩社所體現的社會姿態。在風車詩社的美學實踐和文壇經驗中,現實與超現實是積極的共構存在,不僅通過一致性,而且通過差異性回過頭來相互關連。由於風車詩社的歧異與偏離,台灣三○年代的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才越顯得完整。
|
4 |
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的侷限與開展──以吳瀛濤為討論對象張愛敏, Chang,Ai-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詩人吳瀛濤作為主要的焦點,期能透過對於他的生平及其文學活動的歷程,剖析跨越語言一代詩人可能面臨的時代困境,及其所展現出來的文學成就。吳瀛濤的成就相當多元,本文以「詩」及與其相關的活動為主要的討論範圍,試圖以他在現代詩創作過程中所受到的傷痕與困境,對照文學藝術的高度,兼論詩人投注台灣現代詩與文學史的心力,總述一生之成就與貢獻。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資料與研究方法,並對前行研究做一回顧。第二章「歷史傷痕下的文學契機─吳瀛濤的生平及其文學歷程」,藉由吳瀛濤文學歷程的脈絡,呈現歷史演進過程中對文學造成的困境,及其本身因應時局而拓展出的文學生命。
第三章「傳統斷裂下的重建軌跡─吳瀛濤詩歌的階段性特色」,透過吳瀛濤詩歌的階段性特色之分析,藉以了解跨語一代詩人如何面對傳統的斷裂,並突顯詩人透過詩藝的改造完成重建的過程。第四章「時代壓抑下詩藝的完成─吳瀛濤的詩歌風格及其成就」,藉由吳瀛濤現代詩風格及其詩藝的分析,考察詩人在閉鎖的時代中,如何發展出個人獨特的詩作特色,並探究其藝術的成就所在。
第五章「貧瘠土地裡的傳播與深耕─吳瀛濤與台灣文學史」,以「原子詩論」的提出及「笠詩社」的成立,綜觀吳瀛濤作為一位跨語詩人,如何在有限的文學傳統中,進行一番重建的過程,藉以了解吳瀛濤與台灣文學史之關聯,及其貢獻所在。末章總結吳瀛濤一生的文學成就,彰顯他提出原子詩論及寫作原子詩、哲理詩與都市詩的價值所在,並為其在台灣文學的位置作出定義。
|
5 |
殖民地前衛──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與再生產 / Colonial Avant-Garde: The Spread and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ism Poetics in Prewar Taiwan陳允元, Chen, Yun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風車詩社的文獻在1970年代末出土以來,使得戰前台灣的現代主義活動的存在被認知。但三十餘年過去,在詩的領域風車詩社仍是唯一孤例,研究者對風車的種種既定認知,某種程度限縮了我們對於「戰前台灣現代主義」或「現代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傳播與再生產」的課題想像。在這一部論文,我從對於既有台灣新文學史建構背後的三個框架:本島人中心、本島文壇中心、台灣新文學運動(寫實、抵抗)中心的檢討著手,在詩人身分上採取複數的「台灣出身」──台灣血統(本島人)、土著化於台灣的在台日人(第一代移民‧久居者)、出生於台灣的日本人(灣生)──取代本質主義的血緣論、在地理空間上則著眼於戰前東亞文學場域內的人員移動及文本交涉,解開幾乎定著的「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風車詩社」的「文學史孤例」想像,重新就戰前誕生於殖民地台灣的、或複數「台灣出身者」的現代主義實踐,進行更大規模的基礎性研究,在日本帝國圈內中央文壇與台灣文壇交織連動的脈絡之下,論其生成、文學表象、發展軌跡,連繫的美學系譜與轉化,並在文學史的層次上探問以下三個問題:一、現代主義美學的引進如何衝擊殖民地台灣既有的文學場域?二、殖民地台灣及其出身者如何參與世界性的現代主義運動並將之進行改造?或者說,現代主義的傳播以台灣為介質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三、如何給戰前台灣的現代主義文學一個解釋?其前衛性究竟為何?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有四組案例,包括了:一、風車詩社1910代的楊熾昌、李張瑞;二、1915代的林修二、張良典以及日籍的女性詩人戶田房子;三、土著甚深的在台日人作家西川滿;四、花蓮出生、台日混血的饒正太郎。他們進行現代主義實踐的場域與脈絡,彼此緊密連動、又各有不同,卻共同構成了一幅以「殖民地台灣」為中心輻射而出的1930年代東亞殖民地現代主義詩歌活動的圖景,既體現了前衛思潮傳播的世界性與同時代性,同時也是台灣出身的台日作家在殖民地的複雜情境下的在地回應。
本研究除了勾勒出諸多個案的現代主義的文學軌跡與美學表現,在整體上主要得到幾個結論:一、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並非僅是「帝國→殖民地」的單線、單向的傳播,而是複線的、往復的。二、台灣的現代主義發展雖與帝國中央文壇有緊密連動,但並非亦步亦趨,案例間也呈現了系譜的非均質性與發展的非同步性。三、在殖民地台灣,現代主義的前衛性基礎是由於時差所致,但對於世界性的現代主義運動而言,其前衛性毋寧是因為透過台灣的在地轉化而產生的「現代主義的台灣解釋」。
|
Page generated in 0.029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