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
  • 6
  • 2
  • Tagged with
  • 8
  • 8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大学におけるアクセスマネジメントに関する研究 / Studies on Access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清水, さや子 26 November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情報学) / 甲第21435号 / 情博第686号 / 京都大学大学院情報学研究科知能情報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岡部 寿男, 教授 森 信介, 教授 緒方 広明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Informatic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2

国による大学への関与手法としての大学認証評価制度

𠮷川, 聡美 23 March 2023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法学) / 甲第24363号 / 法博第286号 / 新制||法||177(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法政理論専攻 / (主査)教授 原田 大樹, 教授 岡村 忠生, 教授 仲野 武志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aw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3

論我國收養認可制度

劉介中, Liu, Jie 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二節。第一節說明本文研究之動機及方法。收養認可制度,在外國已行之有年 ,於我國則屬首創,無論法規之內容或實務的運作均有其典型特例,本文即從解釋論 的觀點,以司法實務為範疇,研究收養認可之實體及程序法規函令、學說、解釋,期 臻解釋至當,符合收養之思潮。第二節則說明收養行為因國家監督主義介入,而有不 同之立法例,有採宣告制者、有採收養--認可制者,玆以德、日之法制略作比較研 究,並說明收養行為已由法律行為演變為裁定行為,作為本文以下論述之基礎。 第二章 我國收養認可在收養行為中之地位 本文分三節。第一節契約--認可併存說的困境。首先介紹通說,我國通說係採收養 契約--認可併存說,但依此說,在解釋上不論認收養認可係成立要件或生效要件, 實質要件或形式要件,均有難以說明認可在收養契約中地位之苦,且收養契約與國家 監督介入之認可在收養目的上矛盾,二者殊不相容,認可標準無由形成,正因如此, 導致於收養認可制度在實務上的無能,保護養子女利益之功能,績效不彰。從而對契 約--認可雙軌制之妥當性提出質疑。第二節突破困境的思考,說明對收養契約(合 意)概念的重新檢討,並對民法之收養無效或得撤銷原因重新解釋,以打破契約-- 認可雙軌制的迷思,並進而在第三節提出收養認可程序概念,毅然採認可程序單一制 。 第三章 收養認可之基準 本章係從橫面觀察收養認可,亦即法院在實體上須何種要件,始準予認可。分為二節 。第一節消極要件,即民法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五項第一款之情形,必須收養不具備 此等要件始得予認可。第二節積極要件,法文雖在民法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五項第二 、三款以負面方式規定,但究其實則係法院所應積極審酌成立養親關係之適格性,必 具備此等要件始應認可。 第四章 收養認可程序的性質與審理 本章系從縱面分析收養認可制度,亦即如何進行怍養認可程序,此為本文重點所在。 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收養認可程序之性質。收養認可程序屬非訟事件、形成事件、聲 請程序,並指出收養認可程序之典型性。第二節收養認可程序之審理手續,介紹收養 認可審理的動態細節,始自管轄、當事人、經過調查、裁定、確定等等,終於抗告準 再審。第三節涉外及大陸人民收養認可事件,則介紹二種特殊收養認可案件。 第五章 結論 總結上述本文主張之我國現行收養認可制度,並對現行實務作法,分司法行政與司法 審判二部分,加以整理、歸納出具備建議,作為本論文之結論。
4

公私協力法制下之社會自主管制 / Gesellschaftliche selbstregulierung im rahmen einer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陳軍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向來公私部門合作參與公共任務,均著眼於給付行政的面向,管制行政中的私人參與似乎離不開行政助手、專家參與及行政受託人等功能民營化的思維或是自治行政的想法。但是,傳統範疇並無法因應介於國家與社會間多元的合作管制型態。納入社會自主管制的觀點一方面能夠掌握私人參與管制任務全貌,他方面能夠從規範面回應傳統管制手段在現實面遭遇的困境。 社會自主管制作為私人參與管制任務的型態,在規範制定與規範執行層次乃跳脫傳統行政助手、專家參與及公權力委託制度的思維,其中最重要的型態係經國家認可單位以行政認證的方式加入管制結構,並與受規範對象經由驗證形成法律關係。由於憲法規範層次上並沒有明確肯定或否定自主管制之運用,在補充性原則、合作原則與效率原則的支持下,得容許社會自主管制的存在。惟管制者利用該制度遂行管制目的時,必須顧慮憲法揭示的基本原則,特別是國家從管制任務的履行責任退出仍必須經受國家保護義務的檢驗,以及隨之而來的擔保責任。由於私人被整合於管制任務中,使得原本存在於國家與受規範對象、受保護對象的三方關係變得更為複雜。面對社會自主管制中私人間多邊利益衝突,行政法律關係之活用係掌握國家、參與管制任務的經認可單位、受規範對象與受保護對象間法律關係之樞紐。 社會自主管制作為管制策略,與傳統管制手段並非擇一關係,而是互補關係。唯有建立對社會自主管制機制的正確認識,方有法政策論上理性評估與策略運用的空間。其策略性運用的準則主要繫諸於系統外部受規範對象的風險程度以及國家自身規範系統內部的複雜度,除此之外,也必須衡酌社會力的發展程度與自主管制失靈風險的回復可能性。經由有效運作的自主管制,能夠讓管制主體在最適化履行管制任務的考量上,更具彈性;在私人自為管制主體參與共通福祉分工實現的過程上,激發社會部門的責任意識。
5

可轉換公司債之發行對公司財務績效之影響:CB與ECB有差異嗎?

李佳玲, Lee, Chia-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資本市場的多元發展,近年來台灣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之件數倍增,可轉換公司債之所以受到企業青睞,成為愈來愈受歡迎的籌資工具,必有它的獨特之處,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也是公司擴張海外市場的一大助力。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了解台灣上市上櫃公司以國內可轉換公司債(Convertible Bond;簡稱CB)或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uro Convertible Bond;簡稱ECB)進行融資對其財務績效之影響,並驗證台灣企業發行ECB是否支持Merton(1987)之投資者認可假說。 本論文以1999至2003年間,96家僅發行國內可轉換公司債、70家僅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11家同時發行國內與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的公司為樣本,實證研究之主要結論如下: 1.公司發行CB或ECB後財務槓桿顯著上升,尤以CB為甚,顯示其財務 風險增加,降低公司財務彈性。若以市值衡量負債比率,則ECB發 行公司在發行前的負債比率較CB發行公司略高,但發行後二年顯著 下降較快。 2.僅發行CB或ECB之樣本公司發行後系統風險皆顯著上升,但同時發 行CB與ECB之樣本,在發行CB後系統風險顯著上升,發行ECB後系統 風險則無顯著變化。 3.在發行公司的績效表現方面,本論文以可轉換公司債發行後的α係 數變化情形為超額報酬之衡量指標,發現三組樣本結果皆顯示CB與 ECB發行後其股價績效表現不佳,前兩組樣本較為顯著。 4.以僅發行ECB組別的70家公司為樣本進行實證,結果顯示發行ECB確 實能增進公司之能見度;但在投資者認可假說方面,台灣市場ECB 的發行並不支持投資者認可假說。故雖然ECB的發行增加公司的能 見度,但財務彈性降低與系統風險增加可能使投資者對公司之未來 前景產生更高之不確定性。 / With divers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integration among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in Taiwan tend to issue convertible bond for financing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addition, Euro Convertible Bond (ECB) also facilitates firms to expand overseas markets and becomes popular. This study not only focuses on risk and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changes around convertible bond offerings, but also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B and ECB on research topics. It takes issuing companies that listed in Taiwan Stock Exchange or OTC as objects of study. Moreover, the study tests firm visibility as well as Merton’s investor recognition hypothesis of ECB. Picking 177 samples from Taiwan companies during 1999 and 2003, and I divide them into three groups. 96 firms in the first group only issue CB, 70 firms in the second group only issue ECB, and 11 firms in the final group issue both CB and ECB.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is study points out several conclusions as follows. First, financial leverage increases after issuing CB or ECB, especially CB firms show more significant increase, and it reduces financial flexibility. Second, systematic risk of companies which only issuing CB or ECB reveal significant increase. However, the 11 firms in the third group show systematic risk that measured with beta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following CB issuances, but doesn’t change evidently following ECB issuances. Third, I would like to view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of CB and ECB issuers. The finding shows that relative long-term excess return of three groups all decrease, and the former two groups appear significant drop. Finally, Merton’s investor recognition hypothesis isn’t supported by 70 ECB samples even though issuing ECB could promote firm visibility. This outcome is probably attributed to decrease of financial flexibility and increase of systematic risk.
6

英美圖書館專業人員認可與檢定之比較研究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ccreditation and certification for library professionals in the U.K. and the U.S.A.

黃美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英美圖書館專業人員認可與檢定制度以及比較兩者之異同。主要研究目的為:1.敘述英美圖書館專業人員之定義;2.描述英美圖書館專業人員認可之途徑;3.探討英國圖書資訊學教育認可制度及圖書館專業人員檢定制度之意涵、歷史、現況與標準;4.探討美國圖書資訊學教育認可制度及圖書館專業人員檢定制度之意涵、歷史、現況與標準;5.比較英美圖書資訊學教育認可制度及圖書館專業人員檢定制度之異同。 本研究以英美兩國之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意義、圖書資訊學教育之認可制度以及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檢定制度為主題,研究範圍與限制為:1.本研究以英美圖書館專業人員之定義、認可途徑、認可制度與認可標準為主,其餘主題皆不在本研究範圍內;2.美國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教育與人力資源利用政策所指專業人員有圖書館員與專家人員,本論文僅限於圖書館員之探討;3.本論文研究認可途徑係以英美兩國圖書資訊學教育機構認可制度與圖書館專業人員撿定制度為主,執照制度以本論文相關與必要者為度。 本論文採用文獻分析法與比較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為本論文主要採用之研究方法,其步驟有四:資料收集與描述、解釋、併排與比較。首先就英美兩國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意義、圖書資訊學教育之認可制度及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檢定制度描述,包含兩國圖書館專業人員之定義與層級、認可與檢定之意義、發展歷史、管理機構、原則、標準、程序做說明。 其次,將描述所獲得之資料加以併排,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將兩國圖書館專業人員意義資料予以併排陳現,包括: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意義、層級、專業取得途徑、及專業授予組織等。第二部份是英美圖書資訊學教育認可制度之併排,包括:認可之意涵、認可制度之發展與認可機構、認可標準與程序等。第三部份是英美圖書館專業人員檢定制度之併排,包括:檢定之意涵、檢定制度之發展歷史與檢定機構、檢定標準與程序等。 最後,進行比較,將前述併排資料分為三部份進行解釋與比較:英美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意義、英美圖書資訊學教育之認可制度、英美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檢定制度,分別比較其相同或相異,並解釋差異之原因。 根據比較結果,證明英國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檢定制度係以國家職業資格體系為主,體系完善且全國統一;美國圖書資訊學教育之認可制度行之有年,制度、標準及程序為英國圖書資訊學教育認可制度仿效之對象,兩國之經驗皆可提供我國做為參考。最後,本論文對我國圖書館專業人員認可與檢定制度提出建議如下:1.建立圖書館專業人員層級:建議仿效美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人員制度,區分為資深圖書館員與圖書館員兩級,且釐訂圖書館專業人員之意涵;2.建立我國圖書資訊學教育認可制度:建議由我國圖書館專業學會推動我國圖書資訊學教育認可制度,首先應對圖書資訊學之界定與應包括之內涵與領域,建立共識,且研擬圖書資訊學核心專業課程或基礎課程,以及各校認可制度之推行與標準之建立,以提昇專業訓練,並建立社會認同;3.訂定圖書資訊學教育之認可標準:建議師法美國圖書館學會訂定之「圖書館與資訊研究碩士學程認可標準」,以學士為要求資格,採六大要件擬訂,包括任務及目的、課程、教師、學生、管理及經費支援、硬體資源及設備等;4.建立圖書資訊師制度:建議師法英國資訊與圖書館服務之國家職業資格制度,訂定不同層級之資格要求與檢定,藉由職業晉升途徑取得圖書館專業人員資格,惟需配合相關考試機關或行政單位之考量,制定完善之配套措施。
7

外國證券商跨境提供國內投資人證券經紀服務之監理法制 / A study on the regulatory regimes governing the foreign securities firms providing securities brokerage service to the domestic investors on a cross-border basis

張玉璇, Chang, Yu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網際網路、行動載具及數位科技之進步,金融服務之提供不再受限於地域上之隔閡。邇來,有許多國際性投資銀行擬透過其所經營之網路交易平台向我國投資人提供證券經紀服務,然因我國現今並未開放外國證券商得跨境提供我國投資人證券經紀服務,在相關規範上付之闕如。 然而,法律上之禁止並無法阻止科技進步興起之跨境證券活動浪潮。如有朝一日我國擬開放外國證券商跨境提供我國投資人證券經紀等金融服務時,應採取何種規範方式及相關規範內容為何,有其討論之需要性及必要性。 按此,本文首先將介紹我國現行證券商相關之規範制度,後參酌美國、澳洲及德國對於外國證券商跨境提供其國內投資人證券經紀服務之規範方式及內容,輔以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所歸納使用於跨境證券活動之三種規範制度,嘗試提出我國對外國證券商跨境提供我國投資人證券經紀服務得採行之規範方式及內容之建議。 本文研究結果建議,我國應針對不同身分別之投資人分別採用國民待遇規範制度及認可規範制度。即在非屬專業投資人部分,採用國民待遇規範制度;而在專業投資人部分,採用認可規範制度。同時,建議就有關跨境提供證券經紀服務之開放可分階段進行。最後,針對我國現行證交法及其相關規定,本文亦參考美國、澳洲及德國在相關規範架構下之細部規定,提出法規修正之建議及我國可能可以考慮之細部規範內容。 在跨境金融服務興起的今日,重新思考及架構一套符合證券及金融市場國際化之規範架構及方式是一個必經的歷程,希望透過本文之研究結果及建議,能幫助我國在此波金融國際化之浪潮中立足國際。 /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Internet, mobile vehicles and digital technology,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ervice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geographical barriers. Recently, there are a lot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banks intend to provide securities brokerage services to our domestic investors through their electronic trading platform. However, since Taiwan is not yet open to foreign securities firms to provide securities brokerage service to our domestic investors on a cross-border basis, there is lack of any relevant regulation. Nonetheless, the legal prohibition on the provision of service on a cross-border basis can not stem the tide of the cross-border securities activities resulted by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f one day Taiwan opens the foreign securities firms to provide securities brokerage services and/ or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 to our domestic investors on a cross-border basis, it is necessary and a must for Taiwan to consider what regulatory model and what regulations should be taken. Given the above, this study will first introduce the current regulatory regime related to the securities firms in Taiwan, and then take the regulatory regime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foreign securities firms providing securities brokerage service to the domestic investors on a cross-border basis adopted by the US, Australia and Germany and the three types of regulatory regimes summed up by the IOSCO, which are used for the regulation of cross-border securities activities, into account to try to propose the suggestions on the possible regulatory regime and regulations for Taiwan to adopt for this issu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aiwan should adopt the regulatory tools called National Treatment and Recognition and used them depend on the type of investor. That is, as to the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 Taiwan should adopt National Treatment to regulate the cross-border securities brokerage service; and as to the professional investor, Taiwan should adopt Recognition to regulate the same.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cross- border provision of securities brokerage service c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opened by phases. Finally, as to the current Taiwan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and its relevant regulation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 the proposed amendments and the relevant details by making reference to the regulations adopted by the US, Australia and Germany under the regulatory regime of each of them. In today’s world, it is a must to rethink and structure a regulatory regime and regulations that conform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ecurities and financial markets. It is hopeful that the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in this study could assist Taiwan to gain a footing in the arena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8

兩岸海事留置權之比較研究

黃喬詮, Huang,Chiao-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所稱「海事留置權」,係指兩岸海商法、台灣民法、大陸擔保法與合同法及兩岸其他特別法所定,與廣義海事上有關之船、貨和其他動產之留置權而言。詳言之,海事留置權之種類包括:依台灣民法物權編留置權章及大陸擔保法留置章取得之留置權、建造或修繕船舶人之船舶留置權、運送人或承攬運送人之貨物留置權、運送人或船長對於未清償共同海損分擔額之貨物留置權、船舶出租人之留置權、承拖人對被拖物之留置權、救助人對獲救船舶、貨物及其他財產之留置權、倉庫營業人之留置權、行紀人之留置權、信託法之留置權。有鑒於台灣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已作大幅度之增修,近年來大陸又積極推動研訂統一民法典工作,並已審訂通過民法(草案)其中第二編物權法(草案)部分之第二次審議稿,且大陸亦有學者對其海商法作出修改建議,值此新舊過渡現行法理論與實務多所歧異之際,藉機綜合研析,並作兩岸擔保物權領域的法制與實務之比較,此外,將來兩岸開放三通後,日後涉及債權擔保之民事事項與海事事項勢必與日俱增,船、貨留置之事件,亦將層出不窮,兩岸法院、仲裁機構、法學專家及人民適用彼岸地區規定之情形尤當頻繁,此時以兩岸海事留置權為中心,就可能衍生之相關實體與程序問題,予以深入比較探討,並發表所見,期能有助於國人就此一論題之瞭解,兼可供作兩岸法學研究、司法實務及立法之參考,此乃本文研究之主要目的。茲說明本論文之主要章節架構如次: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乃就研究本論題之動機、範圍與方法作一說明。 第二章 兩岸海事留置權之取得 本章首先就海事留置權之意義與海事留置權之種類予以概述後,再就依一般規定取得之海事留置權,其成立之積極要件與消極要件加以說明,接著就非依一般規定取得之海事留置權,其成立所須具備之要件按各種海事留置權分款予以析述。以上論點並就兩岸之異同為比較。 第三章 兩岸海事留置權之效力與消滅 本章就海事留置權之效力,按海事留置權對債權之擔保效力、海事留置權對留置物之支配力及海事留置權對留置權人之約束力分項予以論述,最後則就海事留置權之消滅略作說明。以上論點並就兩岸之異同為比較。 第四章 兩岸海事留置權之實行 本章分別就台灣與大陸關於海事留置權實行之條件、海事留置權實行之方法及海事留置權實行之程序予以論述,並作兩岸法制比較,以明其實行之條件、方法及程序之異同。 第五章 涉彼岸海事留置權爭議處理及認可執行之法律適用 本章分別就台灣及大陸對涉及彼岸海事留置權爭議處理之法律適用,及相互對在彼岸取得拍賣留置物之裁判或仲裁判斷等執行名義為認可執行之法律適用予以論述,以明就涉及彼岸海事留置權爭議處理之準據法,及相互認可彼岸執行名義並予執行之法律依據。 第六章 建議(代結論) 本章綜合研究所得,對於兩岸關於海事留置權及相關法制規範,以及學者之理解或司法實務所持見解,認為有欠妥適之處,提出檢討,並作出立法、修法或變更見解之建議方案,以代結論,俾有助於兩岸海事留置權及相關法制規範與解釋之修正與完善。 關鍵字:海事留置權、船舶留置權、貨物留置權、人保物保責任平等說、物保責任優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區際法律衝突、區際私法、民事確定裁判與仲裁判斷之認可執行、船舶優先權催告程序、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Page generated in 0.02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