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
  • 6
  • Tagged with
  • 6
  • 6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林景熙及其詩文研究

邱創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林景熙的詩歌詳實反映了宋末元初文人在異族統治下的心聲,其悲苦甚深,本論文從林景熙之生平及其交遊著述、林景熙之時代背景、林景熙之文學主張、林景熙詩歌研究、林景熙散文研究等主題來加以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知人論世首先必須對林景熙的生平、交游及著作做一了解,知道他亡國前的仕宦經歷、亡國後隱逸生活和他所交往的朋友,進而能幫助了解其詩文創作的原由。 二、時代背景對亡國者來說影響深遠,社會的現實自然會左右詩人的思想,這部分從政治環境及學術思潮兩方面,來說明蒙古統治下的社會、尊王思想的表現及詩歌創作態度轉變,藉以了解林景熙詩文在創作上所受到的影響。 三、從林景熙的散文中來探討他的文學主張,分別從重視詩教崇尚現實精神;講求直抒胸臆真情流露;重視個人德性才質的涵養;內容形式相互兼顧;詩文創作須苦心積學經世致用等方面做一說明。 四、林景熙的詩歌的分析從兩方面來說明:(一)內容上從思國念舊、濳隱避世、詠史懷古等三方面來剖析其黍離之悲。(二)藝術形式上分表現手法、用字遣詞及意象運用三方面來看林景熙詩歌的藝術特色。 五、有關林景熙的散文大致可分七大類:雜記、序跋、碑志、贈序、論說、傳狀、哀祭等類文章,至於散文的藝術特色大致從:結構技巧與修辭句法兩方面來加以分析。
2

南宋遺民詩研究

潘玲玲, PAN, LING-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南宋遺民詩為研究主體,全文分為緒論、木論、綜論三篇,共十章,約十二 萬言,各章大要如下: 上篇緒論 第一章:前言。首釋遺民一詞之名義。次敘遺民詩人之界定,蓋南宋之亡也,遺民特 多,然何者當入遺民詩之人之列,可者當擯而不取,又文天祥可否稱為遺民詩人,本 節皆有詳述。期能為本文之研究,確立範疇與標的。 第二章:南未遺民詩之時伐背景。遺民詩之產生,係由於時代環垃以促成,是以本章 擬就南宋之政治環境、社會習尚、學術風氣三方面分論南宋遺民詩之時代背景。 中篇本論:重要詩人及其作品研究 南宋遺民詩人固多,然志節特出且有較多詩作傳世,足資研究者,但文天祥、謝枋得 、鄭思肖、謝翱、汪元量、林景熙六人耳,茲分六章,分生平傳略、作品分析、集評 三點探論其人及其詩。此外,並附錄南宋遺民詩人一覽表,就載籍所錄,詳加稽考, 以見南宋遺民詩人之概貌。 下篇綜論 第一章:南宋遺民詩之特色。本章以重要詩人之作品為主,再參諸其餘詩人之作,從 內容、風格、形式三方面,對南宋遺民詩所蘊含之特色,逐一剖析。 第二章:評價。就南宋遺民詩於時代上之意義,予以評價。
3

清代臺灣方志中藝文志之研究

張鈺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方志的編修是文化的儲存,卷帙浩瀚的方志,其囊括的空間涵攝府、廳縣等行政區域,所記載的時間又具連貫性,是清領時期遺留下的重要文化資產。而藝文志的纂輯猶如文化積累過程的印記,透過本論文檢視方志藝文志,解讀清領時期臺灣古典文學的創作群組及其創作取向。 本文研究範疇限定在清領臺灣212年間(1684年-1895年)已出版之臺、澎方志;而府、廳縣志、采訪冊中,凡有〈藝文志〉一門者,皆為討論之文本,計有《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周志)、《諸羅縣志》、《鳳山縣志》、《臺灣縣志》、《澎湖志略》、《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范志)、《重修臺灣縣志》、《續修臺灣府志》、《重修臺灣縣志》、《澎湖紀略》、《續修臺灣縣志》、《澎湖續編》、《彰化縣志》、《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志略》、《淡水廳志》、《澎湖廳志稿》、《澎湖廳志》、《苗栗縣志》、《臺東州采訪冊》、《恆春縣志》、《鳳山縣采訪冊》24本。 在第一章緒論中,敘述研究動機、研究現況,並確立研究範疇。第二章先行將「藝文志」釋義,界定正史藝文志與方志藝文志纂輯方式的差異;再探索清代臺灣方志纂修的時代背景與情形;並依編纂者對藝文志文體區分為15類;進而對方志中的「凡例」、「小序」、「總論」、或編纂者之詩文唱酬,尋繹其的文學觀點,以為其甄錄詩文之標準。第三章則就藝文志之內容,分為三組作者群,分別以其身分類型作作品內容的探討,得知文士於創作過程,一般多侷限於既定的傳統詩文觀,若遭逢重大環境變易,如山河變色、行旅異域,均足以影響其興感及創作題材,故明末遺民詩人詩作多假時節以興金甌缺損之感;至若流寓文士眼見與內地迥異的山川氣候、人文習俗,常將景物行諸吟詠或訴諸文字;而臺澎本土新興文士,除創作大量詠物紀勝詩文外,亦有省視地方動亂、反思風土民情的作品。第四章則以藝文志中作品的書寫形式,以「結構」、「辭采」、「意象」三面向探論之;藝文志作品之作者群承自中國古典文學的脈絡,又加以明清八股取士的舊習,以致於詩文結構大多跳離不出既有的窠臼,然而透過本論文的舉例疏證,可見其強力於辭采的經營;雖然在意象的審美意識上,未有及於同時期內地文士的創作,然而文學的抒情言志作用已然呈現,不論是示現實境,或託物詠懷皆有可觀的面貌。第五章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研究價值。
4

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

陳淑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清末民初臺灣詩人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為研究對象,蒐羅相關方志及文獻,對施士洁的生平作全面性的探討;繼而對《後蘇龕合集》所收的詩、詞、文稿進行分類研究,剖析其藝文成就,以期對施士洁其人其書有完整的歸納。茲依上述脈絡將本論文內容分為八章,以下略述各章大意: 第一章介紹論文寫作動機、目的,並對《後蘇龕合集》的不同版本以及學界對施士洁的研究作一檢討,然後從文化及政治、經濟三方面勾勒施士洁所處的時代環境。 第二章為〈施士洁之生平與交遊〉。施士洁在清季臺灣詩人中非常具備代表性,但在四十歲之年即因臺灣割讓而內渡,因此方志或相關書籍對於他的生平介紹多零散而簡略。本章除參考流傳的著述,更從施士洁的詩文中細細爬梳,挖掘出可信的資料,再據以對其先世家族、生命歷程及交遊等方面進行全面性而完整的瞭解。交遊部分,此章僅揀擇足以彰顯其文人社群地位的交遊對象,其餘相關友人則置於附表四:「施士洁交遊表」。 第三章:〈施士洁作品勘誤與輯佚〉根據從施士洁同時代的作者所出版的作品集中,所蒐羅到的施士洁詩作,進行整理、分析。共分成三部分,首先是將與《後蘇龕合集》所收錄的詩作重複者,製成表格,方便做不同版本的對照。其次進行施士洁作品勘誤,最後將《後蘇龕合集》未收的作品,編錄成「施士洁詩作補遺」,以補研究施士洁作品時的不足。 第四章及第五章針對《後蘇龕合集》所收錄的詩作進行分類研究及藝術性分析。 第六章及第七章則分別對《後蘇龕合集》所收錄的詞作及文稿進行研究 以上關於詩、詞及文稿的研究,都盡可能將其分類,並進行統計,製成表格,以求對其作品的類別或特色有較客觀而清楚的呈現。 第八章則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作一總結。 筆者將本論文定位為「基礎研究」,盡可能從方志史料及施士洁的作品中蒐集客觀可信的資料,進一步加以歸納整理,呈現出施士洁其人其書的初步樣貌,這其中還有很多值得玩味及深入探討的問題,囿於篇幅及論文定位因此略而未論。有待日後專文探討。
5

從明清之際的青原學風論方以智晚年思想中的遺民心志

劉浩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位處江西的青原山淨居寺,自唐代以來便是禪宗的祖庭,至明代中葉又成了心學的重鎮;明朝覆亡以後,明遺民方以智為了彰顯遺民心志,於是便在其精神導師覺浪道盛以其獨特的莊學論述寄託「學術救國」之意的深切期盼之下,決心以「藥地愚者」的身分入主青原山,透過其方氏易學累代相承的象數思想為根柢,而在明清之際掀起了一股藉由「三教歸易」的學術主張以傳播「反清復明」的心志趨向的一種相當具有遺民性格與時代特徵的青原學風。   從遺民心志的角度來看,明清之際的青原學風乃具有四個方面的思想內容:一是以「托孤」說勘破生死行跡的困境;二是以「遊息」說解脫身心性命的束縛;三是以「炮藥」說強調苦心善世的權救;四是以「藏火」說傳承隱忍復明的寄託。至於這四個成分的遺民論述,相當有機地組合成以「托孤」、「遊息」為自我安頓的「內聖」修己之學,而以「炮藥」、「藏火」為實踐學術救國志業的「外王」治人之道的一種圓融周備的理論規度,而這也正明白地體現出方以智晚年思想中最值得後人加以深心推闡的遺民精神。   不幸的,清康熙十年(1671),清朝當局開始發動對青原學風的整肅,方以智在史稱「粵難」的政治案件中橫遭逮捕,不久後即自沈身亡;而在一片風聲鶴唳的寒蟬效應□,青原學風從記載中璀璨一時的學術榮景,最後竟如流星般迅速隕落在歷史長河的浩浩洪流之中。時至今日,三百餘年,摭拾片瓦,發為此論,亦但望不歿斯人之志於地下,且為明清之際的時代全象彌補一段歷史缺憾而已矣。
6

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 / 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of Han Poetry: a Poetics of Diaspora (1895-1945)

高嘉謙, Ko, Chia C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考察晚清以降,面對廿世紀的新舊交替,殖民與西學衝擊,在中國南方、台灣與南洋的詩人群體的離散際遇。從他們寫於境外的漢詩創作,探究一個政治/文化遺民的精神處境及漢詩文類的越界與現代性脈絡。漢詩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做為士人文化心靈的寄託與投射,漢詩因此成爲一代流亡知識分子銘刻歷史嬗變,見證家國離散的重要媒介。尤其經歷乙未、辛亥兩次政治鉅變,士紳百姓大規模遷徙,文化與文學的播遷軌跡因此日益繁複,漢詩由此構成理解與辯證現代性的種種可能的文學形式與生產空間。本論文處理的時間跨度,始於一八九五年的乙未割台事件,結束在日軍投降、二戰結束的一九四五年。前者從近代中國第一批遺民的誕生展開論述,後者以南來作家郁達夫的失蹤死亡,做為流寓詩學一個曖昧的結束或再生產。 士人在一八九五年以降面臨的時代鉅變,產生了悲憤憂患的國族書寫、現代的時間與地理感受,造就晚清曖昧的政治或文化遺民,並連同中原境內與境外的知識份子,捲入了一種離散現代性的體驗。他們透過文學試圖描述與定位自身的遷徙,卻必須面對時代的變化與衝擊,同時回望、召喚難以斷絕的傳統。這是一個區域漢文學交流與互動的歷史時刻,一個以漢詩為主導文類的文學現場。我們從離散敘事的論述框架,重新觀察了漢詩作為跟隨傳統文化一同陷落的舊文體,如何在地理遷徙的現代時空內,重新架構了詩人經歷的主體飄零、肉身苦難、絕域風土和文教播遷的種種經驗。 這些文人分別在不同區域之間流動,從中國到台灣,從台灣內渡中國,再從中國奔往南洋,三個區域的互涉,凸顯出清末民初的文化遺民型態各異,但又共同處身一個裂變下的帝國解體與現代體驗。無論他們生根中國、台灣,或流寓、移居南洋,文人遊走區域之間,表現出不同的文化想像與文學生產。 本論文選取的四組詩人個案,包括乙未割台時期內渡大陸,後往南洋推展儒教的丘逢甲、在殖民地台灣以遺民自居的王松和洪棄生,流亡南洋的康有為及移居者丘菽園,客死南洋的許南英和郁達夫。這些不同脈絡背景的詩人個案,都同時聚集在一個境外離散式的寫作氛圍。他們的歷史機遇由晚清跨度到民國,不同的主體與客觀經驗,展現了形塑流亡詩學和南方視域的可能。漢詩在海外的不絕如縷,尤其見證一代知識分子或花果飄零,或靈根自植的心路歷程。這些寫在境外的漢詩橫跨新舊文學的分野,在同一傳統/現代交替的歷史結構裡出沒,一再説明漢詩歷久而彌「新」的現代意義。其中內蘊的文類意識,提醒了我們進一步理解漢詩播遷所塑造的區域文學型態,同時藉由這些遺落在海外的詩人足跡,形成地域觀照的「文學現場」脈絡。 /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Chinese diaspora in terms of a particular group of loyalist poets scattering in South China, Taiwan, and Nanyang in late Qing, including Qiu Fengjia, Wang Song, Hong Qisheng, Kang Youwei, Qiu Shuyuan, Xu Nanying and Yu Dafu and discusses 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of their Han poetry.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time span from territorial cession of Taiwan in 1895 to Japanese surrender /the end of war in 1945. The discussion starts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first group of loyalists in late Qing in 1895 and closes with Yu Dafu’s missing in Sumatra in 1945.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social upheaval due to the transition to a new era and the impact from colonization in Taiwan and westernization in China forced common people as well as intellectuals massively migrated and emigrated. For example, Qiu Fengjia exiled from Taiwan to China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and later went to Nanyang. Kang Youwei, Qiu Shuyuan, Xu Nangying and Yu Dafu exiled or moved to Nanyang and the later two even died there. Poets in Taiwan, like Wang Song and Hong Qisheng, considered themselves as emigrants from China. Being deserted and colonized, these poets threw themselves into loyalist writing, intending to construct identity in terms of space and time. Drawing upon such loyalists’ works of Han poetry, this study attempts to sketch out those poets’ mental state as political/ cultural loyalists and the way their Han poetry displayed 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Having an established tradition as the genre to represent the spirits, morals and emotions of intellectuals, Han poetry was naturally chosen by intellectuals to use when they endeavored to depict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 collapse of a dynasty. Han poetry thus in turn manifested itself as an epitome of diaspora and the loyalists’ state of mind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In addition, after Yiwei and Xinhai political upheavals, the emigration formed intriguing paths of disseminating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is context, Han poetry turned out to serve 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form and space, by which we are able to interpret and discuss modernity.

Page generated in 0.01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