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電線電纜業的隱形冠軍-樂榮工業競爭優勢的個案研究蔡明道, Tsai, Ming T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個案公司樂榮集團為生產銅質電線電纜之中小企業,工廠遍及台灣、大陸及印度等地,成立約27年,營收約新台幣135億元,產品一開始為消費電子線如PC、網通設備及耳機等等的傳輸線,市場競爭激烈,後在創辦人的深思熟慮下踏入汽車線束產品,並交貨給全世界知名大廠,在此一市場逐漸發揚光大,在同類的企業中居於領先地位,近年來又看到大陸汽車自主品牌逐年成長,積極布局進入此一市場,成效也漸漸顯示出來,在筆者的觀察來說可說是一成功的中小企業的典範,而公司在一路成長的幾個特質及競爭優勢對於此類型的產業競爭力具關鍵代表性。
本研究透過與個案公司創辦人袁永棟董事長的訪談、公司相關資料的整理及文獻的收集、與研讀探究,首先將樂融集團所屬電線電纜業中的電子線及汽車線束產業線況做一說明,並簡單整理了幾個類似企業的財務數字,由於公司具有隱形冠軍成功的特質,故接下來對樂榮集團以隱形冠軍的八大特質逐一檢視並做一整理,再來以資源基礎理論及波特的五力分析來從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等核心能耐來觀察出公司有哪些優勢符合資源基礎理論五力分析,一樣的從中發掘公司進行了哪些策略以強化或符合上述的分析,最後輔以SWOT四個構面分析來檢視公司的優勢、弱勢、機會與威脅。由最後分析與結論導出,公司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在袁董事長及經營團隊的領導下,所發展的出的特質與隱形冠軍的許多特質是吻合的,且也在對外分析產業環境的競爭後,逐漸發展其競爭優勢,增加其核心能耐而成為今天的樂榮集團,最後,針對公司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及發展更多的核心競爭力做一建議。
|
2 |
中小企業成長與轉型策略探討──以L公司為例 / The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Strategy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s ── A Case Study of L Company廖怡清, Liao, Yi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個案L公司為從臺灣起家的一家文具廠商。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在臺灣文具內銷市場擁有自有品牌,外銷業務上亦與各國文具品牌商、代理商有良好的合作關係。然而隨著科技發展,辦公事務型態產生極大的轉變,連帶的讓事務文具的使用習慣及市場需求都迥異於以往。面對市場競爭及產業環境的轉變,個案公司亦亟思轉型成長的具體策略方案。
本報告欲將關懷的焦點放在正經歷世代交替、需求轉型成長的中小企業。透過個案L公司的實際案例,分析其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並應用《小公司大品牌》及《隱形冠軍》的理論,試圖為其在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時,提供較具體的策略方案建議。此外,亦期透過本個案的研究分析,提供諸多正在做轉型思考的中小企業作為參考。
透過質性訪談的方式,了解個案公司目前面臨的困境有:(1)傳統文具市場萎縮、消費者市場轉變;(2)下游通路商生態改變;(3)大陸及東南亞低成本製造商競爭;(4)產品技術門檻不高、易被模仿替代;(5)員工固有心態;(6)人才招募及留任問題,以及(7) 缺乏明確的策略發展方向,以及策略推動方案。
整理分析《隱形冠軍》及《小公司大品牌》所描述的中小企業成功因素,及執行方法,歸納出五個主要的策略方向,以協助個案公司找到能夠實際應用的模式,因應當下困境,並推動公司的轉型和成長。
首先,「聚焦經營內容」,希望能在傳統文具市場萎縮、消費者習慣轉變之際,為個案公司找到值得深耕培植的專業市場和能力。同時,透過聚焦,打造公司專家的品牌形象。「捨棄低價思維」,是幫助公司避免落入削價競爭,尤其在低成本已無法與其它大陸東南亞供應商抗衡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更應該擺脫低價的模式,專注於提高產品服務價值。而欲打造某項領域的專家品牌形象,個案企業必需「持續技術創新」,改善、累積在某領域的核心能力和優勢,並且做到最好,方能真正在該領域成為領導性企業。
除此之外,「深耕客戶關係」對中小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小型企業依賴客戶,也要客戶對自己有所依賴。深耕客戶關係,不但可以在產品開發之初,能夠更精準地掌握市場客戶端的需求和回饋聲音,也能夠降低中小企業對客戶的依賴風險,形成雙方互依共生的合作局面。
最後,在企業內部「凝聚品牌意識」、塑造企業文化是最基本不可或缺的一環。企業的策略執行,有賴全體員工共同的努力和付出。公司的管理階層應提出清楚的願景、具體的執行目標,鼓勵並促使員工認同且朝向此一目標前進。擁有清晰的願景且穩定確實地執行,不但能增加員工的認同感和忠誠度,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品質。
|
3 |
從頂尖選手邁向隱形冠軍 ─以宇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為例 / A Way to Hidden Champion: from Key Player to Leading Enterprise─A Case Study of YUSAN彭采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宇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向)作為研究對象,宇向成立於1988年,前期以電子加工為主要業務,1992年研發出電子零件─震動傳感器(以下簡稱震動開關)以後,開創出以往沒有的產業,自此專注於研發及製造震動開關。自1997年外移至中國至今,宇向潛心經營唯一的產品線,目前為震動開關市場中的領導者。
本研究以Simon(1992)提出的隱形冠軍研究進行個案分析,並以司徒達賢的策略型態分析法之六大構面為架構,深入分析宇向從創業成立至今,帶領其從產業的頂尖選手邁向隱形冠軍的八個策略:1. 專注經營核心產品 2. 滿足客戶需求 3. 完全代理制 4.白牌競爭策略 5. 階段性外移 6. 自行設計生產設備 7. 半自動化生產 8. 安全庫存管理,將策略做法和策略所帶來的競爭優勢與隱形冠軍進行比對,找到許多相似的特點,而其中宇向最重要的關鍵策略為「專注經營核心產品」,此策略為其他七個策略的根基,並且幫助宇向不斷強化最重要的競爭優勢─品質,此分析結果與隱形冠軍的第一大策略「聚焦策略」相合,更加證明宇向具備隱形冠軍的特質。
本研究發現宇向目前遇到市場萎縮且地理涵蓋範圍過窄的困境,以及存在缺乏業務開發能力的潛在風險,並有接班制度不周全的問題。根據宇向目前所具備的優勢以及外在環境分析,建議保持自行設計生產設備的能力,並且盡速進入全自動化生產製程降低生產成本,再以副品牌進入低價市場競爭,並至海外尋找可以合作的代理商,跨出中國市場,建立海外訂單的代表性案例。接班制度的執行則建議其培養接班團隊,取代以往的個人魅力領導方式,從單打獨鬥轉為共同合作的團體戰。
|
4 |
優化隱形冠軍關鍵因子之深耕顧客關係-以F公司為例 / To optimize the key factors of Hidden Champions which could deepen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 For F Company case.陳裕雄, Chen, Yu Shi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隱形冠軍」是全球各行業冠軍企業,其有許多成功關鍵因子,惟本研究欲針對「深耕顧客關係管理」著手,透過蒐集、鑽研、整理及分析其成功關鍵因素,以作為歸納分析整理之依循。
而經選拔出來的卓越「中堅企業」則是台灣優秀的中小企業,一樣有其優秀的成功特質,算是國內的隱形冠軍企業,相對於輔導「中堅企業」來說,其為政府重點輔導使其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施政經濟方針,經由分析專注本業且深耕顧客關係管理的「中堅企業」,也能產生出個案公司建議之方策。
但是「深耕顧客關係管理」是否果真適合一般企業借鏡效法?或是部分借鏡?或是全部效法?這部分須經過個案公司本身的體質檢查,須經過效益評估,才是企業能委身經營努力的目標,這就是尋求「企業營運價值(效益)最大化」,策略上的合理經營,採取最優的營運政策,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化。
投資營運管理目標應與企業多個利益集團有關,從長期發展來看,不能只強調某一利益,而置其他利益於不顧,經過效益評估後才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最優目標,因此本研究透過歸納分析,縝密的效益評估,終而產出最有利個案公司的具體建議。
|
5 |
以策略行銷架構探討台灣中小企業的經營模式-以W 公司為例 /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on Taiwan's business model of small business - take W company for example蔡盛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統計,至民國102 底止,台灣共有1,363,393 家登
記在案的公司,其中,約有97%的公司屬於中小型企業,也就是說,台灣要創造
下一波經濟成長,提升台灣的整體競爭力,勢必與「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有很大
的關係。如何推動中小企業成功,中小企業該如何管理,才是台灣最需要重視的
議題。
因此,本研究藉由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隱形冠軍»一書中所發展之中小企業
成功模式,以質化的個案研究方式,透過密集的訪談了解台灣某一中小型企業-
W 公司之經營模式,並據以分析中小型公司如何制定策略、累積內部競爭力,如
何處理與顧客間交易所衍生的策略成本-外顯單位效益成本、資訊搜尋成本、道
德危機成本、專屬陷入成本,找出W 公司所必頇處理的關鍵問題,並給予營運上的建議。本研究也詴圖將隱形冠軍的內容與策略行銷架構結合,歸納成一整合的
中小企業經營模式,希望能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做出貢獻,並作為中小企業制
定策略、檢視營運之參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1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