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75
  • 256
  • 45
  • 16
  • 12
  • 3
  • 2
  • Tagged with
  • 332
  • 211
  • 163
  • 160
  • 137
  • 124
  • 121
  • 121
  • 120
  • 116
  • 114
  • 60
  • 58
  • 43
  • 3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一九八□年代美國對朝鮮半島政策之研究

劉漢明, LIU, HAN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

中韓共關係之研究(一九五0∼一九五三)

宋在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余幼年生長在中國大陸,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在哈爾濱初次遇到「八路軍」與「老毛子」--蘇軍。不久,經北韓返南韓時,又在平壤再次碰到「老毛子」。還記得,那些到處搶□的蘇軍,就是當年在東北看到的胳膊上纋了十幾個手錶的那些「老毛子」。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不到三天漢城就瀹陷於敵人手中,在地窖裡餓著肚子掙扎了三個月,所幸仍能活著。這次沒有看到「老毛子」,但是「人民軍」穿得跟「老毛子」一樣,它們腦子裡所想的,當然也必定是一個模樣。北韓共軍雖然胳膊上沒有帶著許多手錶,可是胸前卻掛了好幾顆手榴彈。--這些的手榴彈不知殺死了多少無辜的同胞。 二十年後的今天,在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承蒙各位師長?教誨與指導,更澈底認清了共產黨的猙獰面目。惜時間恨短,二年又四個月的學業轉眼即將結束,未能繼續承蒙師恩,良屬可惜。來臺三年有餘,為了生活必須半工半讀,在學期間未能專心研究,誠屬慚愧之至,幸有東京大學衛藤瀋吉教授不阯收為門下,並予以該校入學許可,得以有機繼續深造,自感莫大快慰。 蒙吳師後才賜予本論文題目,實覺榮幸之至,惟在祿才疏學淺,智不如人,深恐有損吾師之榮於萬一。缺漏錯誤之處,尚乞嚴予指教。 本文之撰寫,承蒙郭師華倫悉心指導,朱師少先及指導教授金大使桂元釋疑解惑,際此論文草成之時,謹一一致謝。同時,張學長澤民、林學長理健、張學長虎熊昭同學、黃公弼同學曾予多方協助,並表謝意。此論文僅能道其梗概,掛漏錯訛之處與文章之生□在所難免,尚祈各位師長與先進賜正。 韓戰爆發初期,侵犯大韓民國的北韓為了掩飾此一戰爭為「內戰」,而盡量叫囂「解放南韓」、「統一全韓」。 如謂韓戰是為蘇聯掀起的一種「代理戰爭」,這個藉口似不適合。因為共產黨人既然認為無產階級祖國是蘇聯,那麼,那裡還有把為自己祖國發動的戰爭視為代理戰爭之理?再者,如謂韓戰是美國與中共之間的「國際戰爭」,亦嫌牽強。因為他們之間既未「宣戰」,中共便把它的主力部隊,即第三、第四野戰軍,調到韓國戰場與聯軍交鋒,只得對外宣稱它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北韓。又謂因為雙方都不是交戰主體國,所以,美國沒有理由轟炸東北的補給基地,共方也沒有理由攻擊在日本的聯軍基地。 其實,矗戰是按照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路線所導演的國際革命的一環。北韓南犯,一方面得力於中共提供中共軍裡的韓人官兵給北韓,及蘇聯以大量軍火、裝備和訓練支援韓共;一方面又是根據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赤化世界藍圖進行的侵略戰爭。因此,我們必須要瞭解共產國際主義的侵略本性,所以本文第一章先敘述「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路線。 要談韓戰期間的中韓共關係,不能不觀察其早期的勾結情況,因此在第二章的歷史背景裡分兩段敘述之。前段介紹自韓入共產組織的誕生至第二次大戰結束時的活動,及上海、東北、延安為中心的中韓共關係;後段簡述北韓政權成立前後與中共的關係。尤其在第二章裡特別注重「金日成」的行徑。因為韓共善於歪曲及捏造歷史,所以在除了共方宣傳文件外,缺乏正確資料的情況之下,極易導人誤解上當,因此不得不在此再作贅述。 中韓共均宜稱他們是「以鮮血凝結成的戰門友誼」。因此,第三章也分兩段,前段敘述韓共如何勾結與加強其密切關係;後段簡述中韓共關係之演變。 由於共產黨保持秘密主義,再加以,韓戰初期我方佔劣勢地位,未能搜集共方資料,以致後來聯軍進入北韓境內時,北韓早已隱藏證據,所以有關中韓共關係之原始資料頗為缺乏。因此,本文只能簡述概況,不能按照資料來分析與判斷。最後,第四章為簡單的結語。
3

韓國廣播電視事業之研究

李根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此論文之寫作,顧名思義,可知其為一篇以韓國的廣播及電視為主題並加以詳細分析及討論之專題研究。處此日新月異的時代,廣播和電視的重要性,已非往昔可望其項背,他不但是大眾傳播的最佳工具,而且已成為一種很有效力的普及教育設施,這也就是我為何專攻新聞研究所及作此論文的動機: 如所週知,近代和現代的韓國,一直在兵荒馬亂中渡過,尤其在日本及北傀的干擾下,把那剛剛奠定的基礎又加以破壞。如過去在日本的殖民政策下,為了貫澈其殖民政策而設置之電臺,經過獨立運動後,雖已歸屬於韓國,但在北韓及共黨的侵略,破壞下,已所剩無幾。而在今總統朴正熙的領導下,艱苦的邁進,其成果雖尚差強人意,但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則仍有小巫見大巫之歎。 余寫此論文,即係將韓國廣播事業發展情形,加以描述,希望能引起自由中國廣播事業界的重視,進而激發韓中兩國間廣播事業的比較和研究,共同邁向韓中友好的康莊大道,此亦為我作此論文之最大旨趣之所在。 此論文共分為八章,其內容提要如下: 第一章:「光復前廣播事業之概況。」:光復前,日本對韓國之壓迫及其陰謀的經過,在日本統治時期的韓日語廣播情形。 第二章:「光復後廣播事業之成長」:民族歷史的結晶品,六、二五事變、五、一六軍事革命,四、一九學生義舉等情形,對廣播事業帶來了危機及生機。 第三章:「廣播之現狀」:現在韓國的國營、民營、宗教、學校、等廣播電臺的概況及發展。 第四章:「廣播節目內容之分析」:韓國國民對廣播或者是電視的收聽率、過去及現在的統計。 第五章:「電視之現狀」:韓國國營、商業電視之現況及將來的展望。 第六章:「電視節目內容之分析」:電視節目內容的分析及聽眾的心理之分析。 第七章:「廣播電視管理之檢討」:廣播法條文之得失檢討。 第八章:「結論」:韓國廣播,電視的問題所在及解求之道。 以上各章雖經不斷的蒐集與增補資料,但缺失與漏洞,仍必巷多,伏祈各師長,於賜閱此文之後,惠予指教至為感幸。 來到自由中國,繼續所學及研究屈指一算,已歷二載又四個多月了。在此不算短的時間□,專心一意的準備畢業論文,忙於準備,幸遇新聞所長曾師虛白之教正,並承陳師固亭之指導,李師瞻之鼓勵,使本文之寫作得以順利完成,餘將永銘五內。另韓國文化公報部及幾家公民營廣播電視公司的慷慨協助,並提供珍貴資料,對本文之完成亦有莫大之助益,在此一併致最誠摯的謝意。
4

臺灣及韓國兩地學者對日據史分期之比較

任英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5

韓流的崛起及其對兩岸之影響研究 / The Emergence of the Korean Wav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業寶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韓國的連續劇、電影、音樂等流行文化在1990年代開始大量湧入華文地區,先後在臺灣、香港和中國等地釀成一股熱潮,1999年,華文傳媒首次使用「韓流」(Korean Wave,韓語稱한류, Hallyu)一詞來形容這股韓國文化熱。韓流已經成為隨著三星、LG、現代等大型跨國公司的發展而崛起的韓國經濟的代名詞。 韓流為文化全球化的一個典型案例, 它是韓國的國家文化政策的擴散和實踐的一種象徵,藉由促進創新和創意產業的擴張,來增進韓國的全球經濟競爭力。從韓流在世界各地之現象觀察發現,其威力來得突然且全面,具系統規模且有策略,且其文本意識大膽,更挑戰傳統觀念,並具獨特的文化藝術特質,不僅在韓國國內受到企業和影視界關注與支持,韓流所形成的世界風潮,其崛起的因素及所帶來的效應更引發各國政府和學術界的熱烈討論,尤其聚焦於韓流是否為暫時的效應抑或是長期趨勢。 韓流現象在亞洲各國普遍存在,其中以中國大陸、日本、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國最為明顯,並擴及印度、中東、中亞和俄羅斯各國,甚至在亞洲以外包括美國、拉丁美洲國家、歐洲、澳洲、非洲等地區逐漸發展。韓劇及韓國流行音樂(以下簡稱K-POP)的流行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現象,它以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成功地實現了跨文化傳播,使吾人不禁想瞭解韓流何以會成功的關鍵因素,如韓國政府如何推動文化政策?如何運用整合行銷傳播策略?本計畫除進一步探究外,擬針對韓國影視文化產品一旦跨越國界,在亞洲及世界各地如何被消費?如何與當地文化產生互動和交融?甚至產生對經濟的影響及反韓流的效應等進行探討。 「韓流」所帶來對亞洲普及文化現象的反思值得我們深思研究,由於文化接近性,韓流在兩岸的擴散及影響最巨,本論文主要研究目的擬就所探討韓流崛起的背景因素,來分析論述「韓流」流行文化對兩岸的影響及韓國政府如何因應反韓流現象,最後總結研析結果,針對以下重點進行分析,第一,韓流形成的成功關鍵因素及其對國際關係的意義為何?第二,韓流所帶動的經濟效益為何?第三,韓流究竟是短期效應或是長期效應的現象?由於韓流已在一些國家產生反韓流的現象,對當地文化與產業究造什麼樣的衝擊等,進而盼能做為我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省思與參考。 研究發現,韓國政府推動文化全球化策略,促使韓流席捲全世界,韓國人展現的企圖心令人心生傚尤之心。韓流對於促進國際關係有著深遠的意義,進而構建亞洲文化的認同,更形塑東亞區域化的作用,但審視東亞流行文化實踐中所發生複雜的互動關係,韓國政府如何維繫韓流及降低反韓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實為韓國政府應努力的重要課題。
6

韓流與台灣人的韓國觀光團 / Korean wave and the group of traveling to Korea from Taiwan

方秋梨, Fang, Chiu-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台灣出發前往韓國的觀光團為對象,1998年為「韓流」的分界點,前後各十八年,分別為「韓流前」與「韓流後」二階段為時間軸來探討。從韓流前的觀光旅遊書,以及資深領隊與線控的深度訪談,到韓流後台灣旅行社出團的40個不同觀光行程,依照其中所安排的餐飲料理、觀光景點、購物種類這三大項,來分析在韓流前與韓流後的差異與其原因。除了行程中不同的觀光內容與價格取向等,並且檢視在韓國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努力下,塑造出來的「文化韓國」,是否能讓台灣民眾以觀光的方式,可以認識真正的韓國文化精髓。 本論文正文共計四章十二節。前三章的第一節先歸納出韓國當地的餐飲、景點、物產的特色;第二節是比較台灣人觀光團在韓流前與韓流後,這三大項的異同;第三節則是觀察這三大項的轉變與探究其原因。第四章為台灣視野下的韓國,第一節是從當地不同區域所推出的觀光路線種類,來確認韓國透過觀光文化傳播想要達到的目的;第二節從台灣推出的赴韓觀光團來分析,經過旅行社篩選後的行程能在韓國有的真正體驗;第三節統整台灣人的觀光團所觀察到的韓國與韓國人想要呈現的意象。 赴韓觀光團的餐飲、景點與購物三大項安排,是台灣人以觀光為手段,碰觸到韓國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本論文指出其中不同的轉變,也發現韓流不只是觀光行程選擇上的重要因素,對於韓國意識與文化傳播的影響,更有其特殊存在的意義。 關鍵詞:韓流、韓國觀光、韓國餐飲、韓國景點、韓國購物、韓國意象。 /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our group which travels to Korea from Taiwan. And 1998 as the "Korean wave" dividing point, which is eighteen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Korean wave" and "Korean wave" as the time axis of the two stage.From the Korean Tourism books, as well as senior team leader and the depth of the interview, to the tour of 40 different tour itinerary of the travel agency from Taiwa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rangements for food restaurant, tourist attractions, shopping category of these three item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Korean wave and its causes. In addition to the different sightseeing content and price orientation in the trip, and view the "culture of Korea" created by the efforts of the Korean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 whether can let the people of Taiwan to sightseeing, can understand the true essence of Korean culture.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and twel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first summed up the Korean local food, attractions,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section is to compare the Taiwan people sightseeing group in the Korean before and after of the Korean wav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hree categories; the third section i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se three items and explore the reasons.The fourth chapter is Ko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iwan, the first section is introduc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local sightseeing route type, to confirm the Korea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sightseeing purpose; the second section from Taiwan to Korea launched a tour of the travel agency, after screening after stroke and some real experience in Korea; the third section system the Taiwan people sightseeing group observed by the Korean and Koreans want to render images. To the Korean tourist group of food, attractions and sh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three items, the people of Taiwan to sightseeing as a means of touching the most direct way of Korean cul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fferent changes, and found that the Korean wav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choice of tourism itinerary, but also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influence of Korean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Korean wave、Korean tourism、Korean foods、Korean shopping、Korean attractions(Scenic spots)、Korean images。
7

後冷戰時期北韓研發核武之意義與影響:1993─2003

歐陽文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3年年初與1994年北韓核武危機似有雷同之處,都是北韓打核武牌,迫使美國解決伊拉克問題,同時無暇兼顧東北亞地區,也是金正日慣用的戰爭邊緣(Brinkmanship)做法,利用研發大規模武器或從事作戰準備,要求直接談判,簽署「互不侵犯條約」,互相外交承認,以換取北韓停止發展核子武器計畫,從以獲得相關的經濟援助。隨著蘇聯政權解體,東歐各國和平落幕的局面並未擴散到東北亞地區,北韓趁著冷戰結束之際,大舉研發核武動作,對東北亞地區構成重大影響,也從孤立無援的弱國擠身成為談判大國。畢竟東北亞地區複雜的局勢與中東地區不同,周邊強權看法、主張亦不同,增加處理上的難度。 第一次北韓核武危機以來,透過日內瓦協議架構(Agreed Framework)和KEDO的運作,日本首相小泉還於2002年9月首度訪問北韓商談雙方建交事宜,使東北亞暫時獲得安全與穩定。然而,由於美國布希總統點名北韓為「邪惡軸心」,再加上美軍進攻伊拉克的行動,使平壤產生威脅感,深恐美國出兵發動第二次韓戰,因而利用美國集中精力對付伊拉克之際,重新啟動核電廠到試射飛彈,乘機以核武敲詐美國,並以威脅南韓和日本進行要挾,一時東北亞情勢有如三溫暖般急熱急冷,這也是北韓在第一次核武危機後,嘗到甜頭的代價,試圖在美國分身乏術之際,再來一次看看。朝鮮半島的穩定攸關東北亞地區安定,若以冷戰期間的思維考量,似圖以經濟制裁與圍堵政策欲想解決北韓問題,在金正日靈活的外交手段及戰爭邊緣的策略下,短期看到成果極為不易。北韓的問題不僅是核子問題,亦有生化武器、飛彈研發、武器輸出等嫌疑。因此,只要北韓的意圖不明朗,那麼,北韓的威脅對東北亞地區將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南韓、日本受限與美國訂定條約關係,無法發展長程飛彈,然北韓一再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及導彈飛彈,甚至還發射飛彈從日本領空飛越,普遍提醒日本、南韓民眾,國防事務應該要注意,提高警覺才是正確選擇,也激發東北亞各國對區域安全的重視。 美國正透過以軍事全球化的方式,進行全球性的軍事收編。這種以美國為主導,以軍事力量為工具,以全球為客體的軍事全球化,在打倒阿富汗的神學士政權與剷除伊拉克海珊政權達到頂峰。但遇到東北亞的北韓,美國的軍事力量便遇到挫折,原因在於東北亞的權力版圖太過於複雜,各方的勢力與利益均在其中,特別是北韓可能擁有核子武器,而美國也表示,美國可以同時進行兩場戰爭,短期間戰爭的恐怖陰影正籠罩著東北亞地區。現階段俄羅斯、中共、日本、南韓並不想與北韓之間有任何的衝突發生,因為維持區域內的穩定和平,才助於各國的經濟發展,若有任何的衝突或戰爭發生,對東北亞各國均會造成重大傷害。美國未嘗不是以經濟的角度,來看整個區域相關的情事,其實美國在東北亞利益與美國的國家利益幾乎完全相同,就保護美國本土不受武器攻擊而言,美國主要憂心的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飛彈漫無張法的擴散,在東北亞地區,擁有核武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共、北韓在內,潛在的威脅是其他沒有核武國家錐心之痛。以北韓核武、導彈發展的現況,其投射技術與命中公算逐年都在進步,連美國本土也被受威脅,更加深東北亞各國的擔心。 南北韓與朝鮮半島周邊四強―美、日、中、俄,透過談判對話方式和平解決北韓核武危機,美國與東北亞各國對北韓核武問題各有不同看法與立場,要在短期內形成一致共識實非易事。關鍵的因素在於美國與北韓的態度,美國政府首要條件是強烈要求北韓放棄發展核武,不可擁有、不可輸出、接受嚴格的安全檢查,當北韓同意之後,再談關係正常化及經援之事。而北韓則要求美國先同意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保障北韓政權的安全後,在討論對北韓核武設施檢查問題,雙方針峰相對互不讓步,陷入僵局在所難免。美國布希總統曾表示,「如果北韓放棄核武發展計畫的話,美國會在多方框架下,向北韓提出書面安全保障提案」。這顯示中共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凱利,這段時間來回穿梭於北京、平壤、漢城、東京,希望第二次六邊會談儘速能實施,然美國與北韓立場不同,尚需共同努力以赴。 總結來說,北韓慣用「戰爭邊緣」政策,步步均在險中求勝,但大都能為平壤獲取不少的政治及經濟利益。東北亞地區在冷戰結束10餘年後,仍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本地區缺乏類似北約組織的集體防衛體系,及有效解決區域問題的多邊安全對話機制,六邊會談的重要宣示,不管其談判成果如何,在首創東北亞多邊安全對話的先例,與會各國若能把握契機,共同努力推動建立東北亞多邊安全對話的正式機制,和平解決北韓核武問題,必然較為樂觀。兩岸關係應著眼於「戰略性」、「結構性」層次的問題,尋求長期解決的方案。究竟應該定位為「國家對國家」之間,或「政府對政府」「政黨對政黨」等主體的競爭,這是存在兩岸各自內部之間一直有很大的爭議,也是雙方形成共同「國家利益」的重大障礙。在政治上,中華民國是民主法治國家,因此,當主流民意認為應該放棄戒急用忍政策,政府當局就應該改採務實可行的路線,擴大執政的合法性基礎(九二共識、新中間路線、四不加一個沒有、經發會共識、國統綱領)。經過分析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兩岸未來的「統獨」立場,將取決於兩岸雙方能否有意識「共同利益」的真諦,尋求國家利益的「平行一致」?若然,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將會持續和平落幕,最終邁向統一;否則,兩岸關係繼續長期「零和對抗」、「利益衝突」,臺海雙方終究不免一戰。
8

中. 韓諺語初探

洪董植, HONG, DONG-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9

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詞彙之研究

徐炯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有:(一)瞭解中國語的基本知識,(二)韓國高等學校教育目標及中國語科目的教育目標,(三)比較中國的兒童常用詞與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的生詞,同時比較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育課程提示的基本詞彙與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所編列的生詞的差別,進而探討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的缺失,作為提出改進建議的根據,(四)依研究所得,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以供改進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材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兩種。本研究係以1981年12月31日韓國文教部告示第 442號「高等學校教育課程」及韓國外國語大學一種圖書研究開發委員會所編的「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為主要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一)教科書每課課文的字數,相差太大。(二)課文內容與課題,未能配合。(三)每課的生詞數平均為27.88個詞,份量較多。(四)教科書編寫的內容與教育課程目標不大相符。(五)生詞中常用詞使用率較低。(六)生詞的注解不夠明白。(七)有此中國語的出現,不太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數點建議,以供韓國的教育當局、學校之參考:(一)採用多種教科書。(二)高等學校宜設置兩種以上的第二外國語科目。(三)擴充教學設備及增加補充教材、視聽教材等。(四)增加第二外國語科目的教學時數。(五)編教科書時高等學校的資深教授師應參與共同研究。(六)提供給中國語老師在內職進修的機會。
10

韓國李朝時代蒙學教材的研究

金美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共一冊,約計七萬字,分五章十四節。 第一章,緒論,內分三節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筆者基於下列三點因素:□現代東方各國的教育學專家們都熱心於西洋方面的研究;□其流弊則淪為僅知西方知識的重要,而忽略本國文化,甚至有些教育設施根本不能配合國家的需要;□由於筆者個人的興趣,所以選擇李朝時代的蒙學教育問題作為此次研究的主題。其目的在求對李朝時代的蒙學教育,作深入的了解與介紹;將李朝蒙學教材與現代韓國教材作一比較;以期發現李朝蒙學教材的優劣點,並進而研討以儒家為中心的蒙學教材。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李朝時代的書堂和私塾所施教的初級開蒙的學校教材,相當於目前的兒童教育教材,包括千字文、類合、訓蒙字會、三綱行實圖、續三綱行實圖、五倫行實圖、童蒙先習、明心寶鑑、舉蒙要決、士小節、及海東續小學等。本研究採用歷史文件分析法,首先收集有關李朝時代蒙學教材文獻,然後作一分析,找出其優劣點和共同點,作有系統的整理。其次採用比較法,將李朝時期的蒙學教材,和韓國現代道德教材比較,找出其優劣點,作為現代的參考;最後再和中國漢代以後到清代的蒙學作一比較。 三、專用術語解釋 筆者將就李朝、蒙學等特殊專用術語加以解釋。 第二章,李朝教育概觀,內分二節敘述。 一、時代背景與教育思潮 李朝的建國理念是以崇儒排佛的精神來設立新教育思想,而以儒家思想提高文教水準。儒家思想非僅成為政治、教學方面的原理、即於一般國民的日常生活中,亦富有控制力。在李朝初期學問傾向是以實際的政治、經濟、法律與文章為學習的對象,在李朝中葉的學問傾向注重理論方面,以哲學的性理學為研究對象。李朝一代崇尚儒學,他們所付出的精神與努力是極大的。從李朝文化遺產中可看出當時儒家教育的特徵有兩點:其一是人倫道德,其二是理學,亦即哲學。 二、科學的探討 李朝的科舉制度,與其他制度一樣,承襲高麗制度,即本由中國轉來的任用人材的制度,在封建制度的國家中,以官僚政治為主,特殊階層唯一的希望便是官職。在李氏朝鮮王朝時代具有兩班支配層的身分者才能成為官僚,其現實的地位也獲得保障。因此,自然重視其作為登身龍門的科舉,教育遂亦著重科舉的準備,而當時的教育目的在人材的養成,而選出人材的唯一方法是科舉,學生所學習的是科舉所需要的科目,由於李朝教育偏重科舉教育,對後來李朝社會影響很大。 第三章,學校制度,內分二節 一、官學 在中央的成均館乃李朝的最高學府,延用高麗舊制,設有「文廟」(奉孔子以下的著名學者),「明倫堂」(講學場所),「尊經閣」(藏書之所),「丕闡堂」(科舉試場),「齋」(儒生的居處之所)。成均館的教育內容為四書五經諸史為必讀科目,四學與今日的中學相同等級。在漢城的北部有中學,東部有東學,南部有南學,西部有西學,收容漢城兩班的子弟一百名。在地方有鄉校乃具文廟、明倫堂及齋的成均館的縮小形態。 二、私學 李朝私學分為書堂、精舍、書院三類型。書院的目的有二種,希求藏修及為奉祀祖先及先賢崇德,精舍與書堂為同一性質的私學。清高的儒者修習學問德行的場所。朱子學日益隆盛之後,精舍類的私學相繼設立。書堂在高麗時代已有,到李朝社會裡,在數量上更為增多。書堂實為李朝時代最普遍的初等教育機關。書堂的教育內容,應講讀千字文、童蒙先習、明心寶鑑、通鑑、小學、四書、三經、史記、唐宋文、唐律等;其他還有撰作,及習字等。 第四章,蒙學的教材分析,內分五節 一、教材分類的要點。 二、工具性學習的教材,即為文字教材 千字文、類合、訓蒙字會等字書類,這些教材都以漢字編成,有的附加韻文,以便兒童背誦。 三、圖解教材 五倫行實圖、三綱行實圖、續三綱行實圖,以圖解說明倫理的故事,作為實例,這類教材的優點以圖解符合兒童的心理,故事說明能夠引起兒童的興趣。 四、道德內容學習教材,即為初學專書 童蒙先習、明心寶鑑、擊蒙要訣、士小節、海東續小學,、此類教材一方面介紹初步的經史知識,一方面教導學童各種禮節,即知識教育與生活道德教育同樣並重。 五、韓中蒙學教材有關文獻的比較,首先敘述中國蒙學教材,然後就韓中的蒙學教材加以比較。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內分二節加以說明。 一、結論 李朝的教育思想,乃是以儒家為中心,並重視性理之學,而達到「聖人君子」為目標。總之,李朝的蒙學教材優點是特重自己修養的人文教育,和生活道德教育的教導以及識字的學習為主,且以圖解故事說明倫理原則,這點很符合近代心理學的原則。 二、建議 基於以上有關李朝蒙學教材的研究結果,對於當今韓國小學教材的建議如下:(一)應以韓文為主。(二)應重視生活與倫理教育的教材。(三)應編著以適合於當地社會環境與兒童心理的課程,為注重科學的教育教材。(四)力避升學主義的教育,即「新科舉」式的教育方式,以注重人格教育,而向職業教育的適當發展。(五)教兒童識字,教材編著應從簡至繁,按步就班、方能容易被兒童接受和學習。 最後,筆者到中華民國來留學己三年多,這次能完成畢業論文可說極感欣慰的事。 筆者是在韓國成均館大學讀中國文學系,畢業以後,以交換學生的資格來到中華民國,在國立政治大學改修教育,申請轉入教育研究所攻讀,其中歷經困難在所難免。三年來,能在中國諸位教授與同學們的輔導和鼓勵之下,日漸進步,乃至完成學業,真使我畢生難忘,在此除感謝吾師蔡保田教授的細心指導和訓勉外;尚有葉所長學志不斷鼓勵與督導;陳泰夏教授指導研究方向,提示韓文有關資料,以及其他三年來教導我的諸師長與學長們,亦衷心願表致謝之忱。 本篇論文係初試之作,錯誤之處,一定很多,敬請學人先進多予指教!並希望以這極小的研究結果,作為我將來繼續研究教育學的開始;尤其希望能夠更進步探討中國教育史學,俾為奠立增進中韓文化交流的基礎。

Page generated in 0.03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