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12
  • 205
  • 7
  • 1
  • Tagged with
  • 213
  • 213
  • 136
  • 79
  • 61
  • 50
  • 46
  • 44
  • 41
  • 41
  • 40
  • 37
  • 36
  • 35
  • 3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直轄台北市第二屆議會之研究

陳昭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實施憲政未久,共匪即竊據大陸,致使行憲地區僅限於台澎金馬,台北市為戰時中央政府所在地,又為行憲後唯一的直轄市,在台澎金馬等復興基地中,更形成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的重心。行政院為使台北市成為三民主義模範市,並加速台北市的飛躍進步,乃於民國五十六年七月頒佈「台北市各級組織及實施地方自治綱要」,以行政授權方式,在台北市試行直轄市之自治,由台北市政府掌行政,而以台北市議會掌立法,以府、會共同組成直轄市的自治組織,惟由於台北市之實施地方自治係屬試辦性質,且市政府兼具國家之地方官署及自治業務執行機構雙重地位,致使市議會應有的職權雖以確認,在此情況下,台北市議會如何發揮其機關功能,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有趣問題,加以筆者任職台北市議會秘書處,所見或不同於其他研究者,因選擇「第二屆市議會之研究」為題,發為論文。 本文共分七章,二十四節,約十六萬餘言。第一章導論,除敘述本文研究旨趣及研究態度外,另介紹市議會的沿革,以供參考。第二章論市議會第二屆議會之組成,包括議員選舉、任期、素質、待遇及特殊權利義務等,蓋議會係採合議制,由議員組成大會以發為意思表示,因之於導論後首先論及第二屆議會的組成。第三章論第二屆議會的組織,包括正式的及非正式的組織在內,以明議會行使職權的分工及實況。第四章論第二屆議會的職權及運用,包括立法權、提案權、財政權、質詢權及調查權等,以觀第二屆議會權限的運作。第五章論第二屆議會的立法程序,乃就大會及各種議案的審議程序,以綜合論述靜態組織及職權在動態運作中的情形。第六章則論第二屆議會的對外關係,包括府會關係,黨政關係、與論及勞軍訪問等,蓋義會非封閉的機構,除內部的立法行為外,必與外界發生各種關係,本章則著者就已身所知及各種資料所示而為撰述。最後為第七章結論,除對第二屆議會為綜合之論述外,並提供五項建議,俾求議會缺失的改進及議會功能的發揮。 對於本文的研究,由於筆者任職台北市議會秘書處,佔有得天獨厚的地位,資料蒐集及分析較為容易,動態運作的瞭解更較一般「門外漢」研究者為直接及深入,因此一般研究者所採的問卷、訪問等方法筆者甚少使用,蓋不必以此蒐集資料及進行瞭解也;惟由於筆者服務其間,容或有主觀偏袒之弊;且亦由於筆者服務其間,除於動態運作中必要涉及議員個人時加以論述(亦不提議員姓名)外,概不提議員個人行為,藉免發生誤會也。 筆者初嘗研究工作,雖已竟全文,但時有愚拙不足之感,幸蒙傳師宗懋殷切指導、華師力進積極鼓勵暨巿議會長官之關愛及同仁之協助,始克完成,隆情高誼,併此申謝。敬祈諸位 師長先進嚴予指教、匡正,是幸!
2

台北市土地使用現況調查研究

張泰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亞里斯多德有云:「都市為人類經營高尚目的之共同場所。」欲達此目的,則有賴於都市土地之合理使用。但是現代的都市由於工商業發達的結果,人口都市化的現象,較以往任何時期為顯著,結果產生都市土地供求失調的情形,地價飛漲,需要土地者,無法獲得土地,有土地者又囤積居奇,待價而沽,於是產生了貧民窟,違章建築,土地投機等現象;另一方面由於使用管制不當,致破壞土地的分區使用,造成土地使用之混亂,工業區夾雜著住宅商店,住宅區裹又混過了工廠,不一而是,致破壞市容,造成污穢,髒亂的生活環境,影響國民健康,並使整個都市的機能無法充份地發揮,於工於商於住宅均不得其宜。 臺北市為我國戰時的首都,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的重心,且為國際觀瞻所擊,但是其所給予人們的印象,卻是普遍存在的「髒」與「亂」,追根溯源,主要係由於土地使用之不當所致。 因此如何使都市土地作合理有效的使用,如何使工商、住宅、遊憩等使用,各得其宜,實為當前都市建設最重要的課題;亦為人類經營高尚目的客觀條件。 惟談改善必先從現況之瞭解上著手,否則必流於不切實際,且土地使用有賴於其他使用之相互配合,才能充份地發揮它的效能。若對全盤之使用沒有一個確切的瞭解,即無從討論土地使用之合理配置。且土地使用之是否經濟,合理,必須從整個都市或整個都會區域來著眼。因為就各別土地而言,即使是在住宅區內,其地主亦莫不希望能將其劃為商業用地,以便提高其使用價值。但是就整個都市來說,則可能破壞住宅區的安寧,因此劃為商業用地,即為不合理不經濟的使用。 本文有鑒於此,乃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著手於全市土地使用現況之調查和統計,以為分析研究的依據。 二、本論文計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旨在敘述本文研究範圍內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它的成長經過,以便對該地區有一全盤性的瞭解,其中特別著重於成長的經過,用以提醒先入開闢草萊,慘澹經營之不易。第二章為闡述土地使用之意義,原則和特性,以便土地使用能因「地」制宜。第三章為土地使用之分類與分區,以便於調查資料之統計和分析。第四章為土地使用現況之調查,其主要的內容在於敘述調查之目的、方法、步驟及結果。第五章為各使用區土地使用現況之分析:為前章之延續,係按工商、住宅、混合、無設定等區的順序,逐區分析,逐區檢討,並提供管見以為施政當局之參考。第六章為緒論:即臺北市土地使用之總檢討,乃將現行土地使用上所產產生的一般問題,加以歸納,並深入探討其所以產生此種問題的根本原因,然後再提出作者對於改善土地使用的淺顯看法作為本文之結束。 三、本論文因研究範圍極廣,極精細,全市每一楝房屋,第一層之使用均加以調查,因此所動用的人員亦甚眾。茲將曾參與之工作人員不論其為時之長短,一併敬列如下: (一)調查計劃之擬訂及調查卡之設計:幸晚教先生 (二)調查:姚文義先生、彭大慶先生及臺北市工學生 (三)調查卡之整理和統計:全國各大專院校學生及研究生、與商職學生。計有:周可貽、尹正平、陳秀如、張琳、陳淑貞、辛明珠、辛彩雲、林秋錦、陳秋香、曾信達、陳淑華、黃清芬、張美蓮、陳淑珠、莊瑞雲、李秀月、廖玉秀、陳台紅、吳寶吉、朱健群、游素妍、余勤儀、翁立欣、林志成、江世豪、許秋惠、譚湘梅、王省三、梁月娥、林秀雲等人。 四、本論文於撰寫期間曾得交通部運輸計劃委員會葉顧問冒鑄先生及姜組長渝生先生租並提供寶貴意見。此外臺灣省地政局塗惇義先生,中興大學來璋教授,趙達文同寧、張芬芬同學、黃正義同學,林義德先生、王志孟先生以及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市政府工務局、警察局等等,或贈送寶貴書籍雜誌、或借閱秘藏著作、剪報等,盛情隆意均極可感。 五、本文作者對以上近百人之犧牲努力和成全,田衷致以最深刻的謝意! 最後作者要特別感謝 高師啟明先生,於百忙中撥冗將術語文逐字細閱,校正許多錯誤,提供許多寶貴意見,並借閱書籍雜誌等使本文之完成成為可能。
3

台北家庭收看電視節目之反應分析

徐剛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

台北市住宅問題之研究

蕭錦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住」為人類生活四大需要—衣、食、住、行—之一,居住情況的良蓏,對人民、社會、及國家的影響至大。我國台灣地區第一大城巿的台北巿,在最近十幾年來,由於人口的迅速增加,造成居住上的嚴重問題;巿區中違章建築的產生與存在,即為居住情況惡化的表徵。因此台北巿的住宅問題遂為舉國朝野所注目,且亟待設法予以解決。此是為本文寫作的動機。 民國五十六年十月,在吾師酆裕坤教授的指導下,決定本文題目著手研究,至五十八年三月底脫稿,前後歷時一年又五個月。研究的方法,係採用實際資料作統計與分析,復根據理論並參照各國辦法作檢討與說明。 本文在結構上分為四章;第一章包括四節,在對台北巿的居住現況,作實際的說明與介紹,藉以首先瞭解事實的真象。第二章包含四節,分別從地理、社會、經濟、及政治等四方面,說明台北巿住宅問題發生的背景,求進一步的瞭解住宅問題形成的原因所在,以為解決或處理住宅問題的基礎。第三章分成四大節,是為本文研究的重心,分別從違章建築、住宅機構、建宅資金,建宅基地等四方面,對住宅問題及其處理,作個別的探討,並根據檢討所得,對問題的解決或處理,分別陳述拙見,以為對策。第四章係根據前三章的研究,對台北巿的住宅問題,簡要的表示整個的看法,作為全文的結論。 本文得以完成,首先感謝吾酆師裕坤教授懇切的指導,熱心的提供資料,並介紹有關學者專家給予協助。在搜集資料期間,承蒙中央警官學校莊教官心田借閱有關違建資料;以及台北巿政府有關單位諸先生幫助提供資料,並對資料予以解說。在撰寫期間,又得台北巿政府工務局李副局長如南、國民住宅及社會區建設委員會蔡執行秘書添璧、及違章建築處理委員會胡執行秘書大彬等提供寶貴意見,筆者受益匪淺,俾使本文順利寫成,感激之餘,謹此一併致謝。
5

台北市戶政事務所行政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

王玉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工作滿足研究主要係以心理學研究途徑為基礎,來從事組織成員對工作情境的感受之研究。通常從事此項研究有一個基本的假設,乃是認為人是趨利避害的,因此組織必須提供成員以相當的報酬,來滿足組織成員的需要。吾人暫且不論此一假設是否完全正確,但有一點可以完全地肯定,即在從事組織成員工作滿足研究時,必然可以發掘出機關組織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有了此一研究結果,則對於管理措施上的改進更易正確與奏效。戶政為庶政之母,對於國家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各方面影響甚矩,但目前戶政事務所存在著許多問題,有急需加以解決的必要。基於以上的認識,所以乃有台北市戶政事務所行政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 本論文共分六章,約八萬餘言。 第一章為緒論,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從事此一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二節說明研究的題旨與範圍,第三節說明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為工作滿足理論剖析,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工作滿足研究的發展,並對工作滿足此一概念的意義予以澄清;第二節說明工作滿足的理論基礎,其中包括有動機理論、公平理論及人性理論;第三節說明工作滿足與組織行為的關係。 第三章為工作滿足的測量,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測量工作滿足的方法;第二節說明工作滿足的構面;第三節說明本研究問卷設計的方法與其內容。 第四章為戶政人員工作滿足之分析,分為五節。第一節說明調查樣本的特性;第二節說明戶政人員工作滿足的程度;第三節對於台北市各戶政事務所工作滿足的程度做一比較;第四節說明工作滿足各構面間的關係;第五節說明個人變數與工作滿足的關係。 第五章為戶政人員對工作滿足各構面的分析,分為六節。各節依次說明戶政人員對工作本身、升遷、工作條件、薪俸、監督及同仁關係的滿足情形,及個人變數與這些工作滿足構面的關係。 第六章為結論,分為兩節。第一節研究發現,用來說明戶政人員工作滿足程度所以形成的原因;第二節為改進建議,乃針對上述的問題,提出一些具體可行的建議,以供有關單位做為改進的參考。 本論文在構思階段蒙姜師占魁啟示不少觀念,及台北市警察局第六科范科長彥對於戶政問題瞭解的幫助,特致謝意。在資料蒐集過程中,蒙鄧師裕坤慨借資料,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林學長克昌贈予資料,特致謝意。在問卷及訪問進行中,非常感謝各戶政事務所主任、秘書及工作同仁的協助。大姊及小弟幫助整理初步的問卷資料,本校教育研究所丁與祥及統計研究所沈金祥兩位同學指點統計方法,非常感激他們。當然,對於本論文給予幫助最大者乃是指導教授張師潤書,若非張師提供觀念,及批閱初稿並祥加指正,則本論文實無法順利地加以完成。此外,本論文接受台北市政府的補助,使得本論文的經費問題得以解決;對於促成此一研究計劃的朱師堅章、林議員鈺祥及劉學長義周,特此致謝。 由於筆者學識能力所限,文中錯漏之處必然甚多,尚祈師長、專家惠予指正,俾做日後研究之改進。
6

台北市住宅房屋購買行為之研究

彭新淼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

台北市財政收支之研究

張雁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壹、前言 台北市財政仍具有地方財政之特性,地方財政問題之癓結仍在其財源除須具備安全性外,亦須保持適度之彈性,以及支出須切合實用性。 台北市財政收支之困難發生,主要為其財政收之成長無法支應其財政支出的膨脹,而其財政支出膨脹的原因,九年國教實施引起教育經費增加外,主要由於都市建設及人口增加等,形成對市財政的壓力。我們針對台北市財政收支之困難,而提出短期治標、長期治本之法。 貳、台北市財政收支之概況 (一)收入之概況 台北市財政收入每年均有增加,平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十六點二八。稅課收入為市府最主要的收入,每年皆佔總心入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而稅課收入中,又以地方稅所佔的比例為大,佔了整個稅課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為第二項主要收入,但其佔市總收入的比例僅有百分之三點四四,其來源為台北市銀行之盈餘;其他如規費收入、財產收回及售價收入、罰款及賠償收入等均佔比例甚小。另外中央政府的補助佔市財政收入的比重亦不如以往。 (二)支出之概況 基於經濟因素、條件因素,公共支出不斷的成長,六年來增加了二點一倍,較收入的增長為大。支出中最主要的部份為教育科學文化支出,平均佔支出的比例為百分之三十一點七,與教育科學文化支出接近的另一主要支出為經濟建設及交通支出,佔市出的比例亦達百分之三十一點三,另外一項成長最快的項目為社會福利支出,成長率達三倍多,佔市財政支出之比例亦增為百分之十二點六一。 參、台北市財政檢討 由於市財政收入的增加未能因應財政支出的膨脹,故市財政亦相當困難,檢討其原因,有下列數端: (一)稅課收入缺乏彈性,無法因應經濟繁榮作同比例的增加;市稅課收入以地方稅為主,地方稅之重心乃在財產稅,此種稅收固定,缺乏彈性,不能支應市財政的急速膨脹。 (二)未能積極整頓各種稅課外的收入;規費收入及工程受益費之徵收,一直未能上軌道,擬加強徵收,妥為運用。 (三)重大工程的舉辦,益增市財政之困難;配合經濟成長及都市建設而興建之重大公共工程設施,所需經費龐大,加重市財政負擔。 (四)設法減輕教育經費負擔;設法開源,增加收入,緩和市財政支出之困難。 (五)財政收支劃分法之不切實際;現行財政收支劃分法未能配合目前經濟結構、稅源分佈及政府政策的改變而修正。 (六)協助支出與補助支出之矛盾;中央政府及台北市政府互相撥補,增加財務行政作業程序。 (七)資本支出預算執行太緩,蒙受通貨膨脹的損失;多項資本支出未達進度,次年復需辦理追加預算以應材料之上漲,殊不合算。 (八)人口增加的壓力;由於人口的增加,無論是衛生、保健、福利、教育與交通等支出皆需增加。 肆、台北市財政改建之建議 甲、短期治標之措施 (一)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 子、租稅收入方面的劃分 劃分的原則乃依塞氏(Soligman)及杜氏(John, F, Due)之效率、適合、經濟影響三原則提出我們的辦法:(1)減少共分稅,以免劃撥錯綜復雜,(2)提高工商稅之比重,以增加市稅收彈性,(3)配合政府職務上之需要,並儘可能不使中央稅收減少,有關調整的項目有: 1.所得稅:台北市自中央政府之分成提高為百分之十五,以提高其稅收彈性。 2.遺產稅及贈與稅:擬將台北自市中央之分成取銷,以簡化稅制,並彌補中央之損失。 3.印花稅:改進辦法同遺產稅。 4.田賦:使成為台北市之獨立稅。 5.使用牌照稅:改成台北市之獨立稅。 6.營業稅、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不予變動;使中央之稅收不致減少。 7.加值稅採行以後,為求北市稅收不減少,擬建議為中央分得七成,北市分得三成。 丑、支出方面的劃分 參照目前台北市財政情況,配合巴氏(Bastble)之財政支出劃分三原則及國父之均衡思想提出下列的改進: 1.明確劃分經建及交通支出。 2.建議中央政府統籌辦理社會福利。 3.保警支出仍由北市自行負責。 4.中央加強市教育補助。 (二)減輕教育經費的負擔 子、開源方面 1.請中央政府補助。 2.鼓勵私人興學。 3.推行建教合作。 4.擴大班級人數,降低學生單位成本。 丑、節流方面 1.區分學校經費為建設費與用人費,劃歸各級政府負擔。 2.追求教育規範經濟與教育電器化。 3.適當調整學區,充分使用既有的教學設備及師資。 (三)提高規費的徵收 現行規費之徵收績效不彰的原因有:(1)現行規費徵收標準不切實際,(2) 徵收的規費未按統支的原則解庫,(3)規費有應徵而未徵造成有支無收的現象。 擬提出的改進意見有:(1)提高徵收標準,(2)全面開徵已享有政府特殊服務而未開徵者,(3)嚴格維護統收統支的原則,(4)制定規費條例。 (四)改良工程受益費之徵收 工程受益費之徵收一直未臻理想,擬建議:(1)慎重選擇應徵收工程受益費的工程,(2)採取財產稅附徵方式,(3)有關單位如財政局、建設局、稅捐處應加強聯繫,(4)確定受益區標準,(5)加強處置無故滯納者。 (五)發行地方建設公債 發行地方公債以支應都市建設,但須注意下列各項,以健全體制: 1.以不動產或工程受益費為還本付息的主要財源,並提撥償債基金及以公庫為擔保。 2.地方公債宜限於建設公債。 3.採自由認購原則。 4.比照中央公債給予優惠。 5.期限以五-十年為原則,利率不得低於銀行長期存款利率。 (六)鼓勵私人投資公共工程 鼓勵私人從事具有收益性質之公共設施,但其投資報酬率不宜過高,必要時得由市府收回管理。 (七)簡化補助金及協助支出的劃撥 於年度之初,從預算中就差額部份,一次劃撥,以簡化作業。 (八)嚴格督促各單位確實執行各項預算 對年度資本支出預算執行不夠徹底者嚴加督促,以維護預算的完整性。 (九)加速處分非公用財產 儘速擬定授權、信託、彈性價格、搬遷補貼等方法,將無保留或使用必要者,積極處分出售,以增加財產收入,並可擴增財源。 (十)其他短期治標之措施 其他如整頓稅收清理欠稅、改善公產管理、加強公營事業經營、革新財務行政防止浮濫以及精簡人事經費等,對充裕地方收入亦大有助益。 乙、長期治本之途徑 (一)保持適度的人口增加 基於人口增加將引起財政支出的增加,而且財政支出擴大的程度要大於人口的增加,故應減緩人口的增加,以每一家庭生兩個子女為準,減輕財政支出的壓力。保持適度人口增加的辦法,應分別採用教育方式及財政政策,以期收到預計的效果。 (二)加強賦稅稽征,改進稅務行政與稅務風氣 稅課收入乃市財政收入中最大的一筆,應加強賦稅稽征、革新稅務風氣及加強稅務人員之教育訓練,以配合稅制改革與稅法修訂,來全面革新稅務。 (三)確立統收統支的財政體制 建立全面統收統支的財政制度,以便統籌運用財政收入,發揮支出的實效,並減少資金的浪費。 (四)實施集中支付制度,以利財務調度 儘早實施市庫集中支付制度,以減少資金呆存和現金支付,並協助預算執行及加強財務管理。 伍、結論 分析研討結果,台北市財政收支問題之解決之道,應循開源、節流、法制修訂、財務與稅務行政之方向,齊頭並進,方始有效。
8

台北市空地課稅之研究

林肇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9

台北市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

黃天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省自從民國三十九年開始實施縣、市地方自治以來,迄今已有二十餘年。在這二十餘年當中,人民經過數次的投票經驗,選舉他們的代表。這是「代議政治」的根本精神,也是地方自治的基本要議—人民自己選舉「官吏」或「代表」來管理其地方上的事務。我們為瞭解選民投票行為真諦,乃從事本文之研究。 本文旨在直接獲悉選民投票行為之事實真象,以為分析選民投票行為之依據。故以行為研究法,設計問卷,搜集、整理資料;全文共分六章敘述、分析:首章為「導言」,敘述「選民投票行為」研究之趨勢及研究本文之動機。第二章為「研究設計」,敘述本文之理論架構與基本假設、問卷設計、抽樣與訪問、資料統計。第三章為「台北市第一屆市議員選舉概況」,敘述台北市第一屆市議員選舉時,選舉區之劃分及當選名額之計算、選民、候選人、選舉結果。第四章為「研究發見(一)」,採用單變數分析,敘述選民之偏好及其投票行為、原級團體對選民投票決定之影響、傳播媒介對選民投票決定之影響。第五章為「研究發見(二)」,採用交叉分析,分從選民性別、年齡、籍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職業等,敘述選民之「政治興趣」、「投票參與」、「政黨認同」、「藉貫認同」、「政治認識」。最后為「結論」,總結本文之各項發現,並提出兩點建議。 筆者撰寫本文的過程中,由於資料蒐集之匪易,抽樣訪問之奔波,身心交瘁至極。幸蒙江師炳倫,魏師鏞殷指導,解疑啟思,故乃終能自勉奮發,完成全文。江師炳倫,對於筆者行文每多教正,獲益良多,尤深感激。謹以此,敬向師長聊表謝忱。
10

台北市社會救助行政之研究

林江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北市為戡亂時期中央政府所在地,在政府之勵精圖治,竭力建設下,各項市政突飛猛進,欣欣向榮,導致了都市之急速擴展與人口之急劇增加。唯都市之繁榮,雖帶來社會財富,但也無形中醞釀並加劇許多社會問題,渴待市政當局去解決,其中之一即是貧窮問題。 貧窮與人類並存,有其悠久之歷史。其雖非始自今日,但其對人類之危害卻因都市化、工業化之結果而更加肆虐,成為最嚴重之社會病態之一。貧窮有礙於國民健康、心理衛生;有累於社會繁榮、經濟建設;有危於國民道德,有窒於社會生命力。其本身雖非罪惡,但足以衍生罪惡,故有稱之為「都市之癌」者!因此,為實現福利國家之理想、防杜貧窮、對抗貧窮,進而消滅貧窮,乃成為中外各國政治家注視之重要焦點之一,實質上,也是政府最艱鉅任務之一。 依據統計,台北市約有四萬之眾被市政府列為貧民,約占台北市總人口數之二.五%,其比率原已不低。然按諸實際,台北市民中,其實貧窮,但因與法令規定不符,尚未列入貧民者,其正確數額雖無法統計,咸信為數必亦極夥。此諸貧窮市民之存在,不只其自身疾苦,實亦為整個社會問題之一環。因此,如何為貧窮市民謀福利,維持其生活,協助其自力更生,冀以增進與建設一「均富、安和、樂利之社會」,即成為政府之要務。中央有鑑於此,於民國五十三年遵奉總統以社會財富創造社會福利事業,以促進全民同富同樂的德旨,訂頒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福利政策,加強社會福利措施,運用平均地權增收之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設置社會福利基金,以推行七項社會福利措施。社會救助,即為其中最重要之項目。其第一期加強社會福利措施,自五十四年起至五十八年止,共計四年,業已完成。第二期今亦進入實施階段。筆者有感於社會救助對建立社會安全制度極為重要。而社會求助之成敗繫於社會救助行政體制、程序等規劃者既深且鉅。因之,乃引起對本問題鑽研之興趣。是故本文之研究乃就學術立場,以行政學之觀點,將台北市之社會救助行政實況,作有系統之敘述,並就第一期加強社會福利措施之各項施政作一深入、廣泛之分析,藉以發掘問題,進而提出改進意見,俾供從事是項市政工作者之參考。 本文之研究,乃就現行台北市之社會救助行政,擇以下列各端,為其範疇: (一)社會救助行政之性質。 (二)社會救助之內容。 (三)社會救助行政組織之探討。 (四)貧戶調查之內容及行政程序。 (五)社會救助行政之檢討與改進。 筆者進行此項研究,係採用歷史法、比較法、統計法、訪問調查法、觀察法等之綜合運用,冀希能得較佳之成果。 本文研究過程中,因本國有關社會救助行政專書論著不多,而實際資料之蒐集,亦頗不易,幸在傅理由宗懋之懇切指導下搜集有關資料,得以順利進行研究,並承張師明誠之關切愛護,惠予介紹台灣省政府社會處邱處長創煥及馬科長兆箕提供原始資料,台北市社會局社會救助科陳科長皙比借閱書藉,提供建議與鼓勵,惠我良多。並蒙楊明福、羅九如等同學之協助校對,始得草成,銘感之情無可言喻,謹此一併深致謝意。 筆者學識淺陋,初次涉獵研究,其中容有舛誤缺失,實為意中之事,尤盼各位師長,不吝匡正,則幸甚焉!

Page generated in 0.014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