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
  • 12
  • 2
  • 1
  • Tagged with
  • 15
  • 15
  • 8
  • 6
  • 6
  • 4
  •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杜荀鶴及其詩研究

許周會, Hur, Joo-H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

宋代「詩學盛唐」觀念的形成與內涵

陳英傑, Chen, Ing-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今日一般人談「唐詩」,自然免不了要提起「盛唐詩」,並以它為「唐詩」的典範或代表。推溯這個普遍看法的源頭,一般研治文學史的人均能輕易指出,乃是受明代前、後七子「詩必盛唐」(或「近體必盛唐」)觀念很強的影響。再往上推溯,很多人都認為嚴羽《滄浪詩話》是明人觀念的源頭。換言之,今人熟知的崇效「盛唐詩」的觀念,乃是由嚴羽肇其耑,明人承之而發揚光大,影響迄今。 這固然無可厚非,因為從明人的詩論,確可看出《滄浪詩話》的影響。然則,能不能從嚴羽再往上推溯?委實令人感到一片模糊。學界將「詩學盛唐」觀念推溯到南宋嚴羽的同時,卻不免忽略:除了嚴羽,或在嚴羽之前,有沒有其他人也標榜「盛唐詩」?因此,學界對於嚴羽「詩學盛唐」觀念的理解,是即源頭、即完成的。而事實上,任何一種思想觀念,幾無平地特起、瞬時完成,其「完成型態」固然值得多方關注,但這個觀念是怎麼被提出的?如何由細微漸趨壯大?毋寧也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 更緊要的是,「盛唐詩」是一個相當後起的概念,其產生還大大後於「晚唐詩」;而且起初「盛唐詩」的指涉時段並不止是今人熟知的開元、天寶年間;甚至有一段不短的時期,許多宋人所講的「唐詩」並不以「盛唐詩」為代表,而偏重在「晚唐詩」。凡此都和今人早已定型的觀念有明顯的落差。因此,「盛唐詩」如何逐漸取代「晚唐詩」而成為「唐詩」的代表?如何被人們標舉出來?自然非常值得深究。 而這也就是「詩學盛唐」觀念如何形成的問題。如果僅侷限在嚴羽詩論,以之為崇效盛唐詩的鼻祖,非但難以發現這個重要問題;即使察覺,恐亦無法處理。本論文就是試圖探討、解決上述的疑問,以期細緻地探索宋代「詩學盛唐」觀念如何逐漸被人注意、標舉,最終成為唐詩的英華、近體的典範。
3

全唐詩中胡漢關係之探討

戴國瑞, DAI, GUO-R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歷來研究「胡」、「漢」關係之學者,多以史料為據,本論文試圖以全唐詩博如瀚海 之內容為範疇,採民族學、社會學、政治學之觀點,來探討有唐一代之胡漢關係,冀 能提供吾人進一步了解唐朝特殊的胡漢互動之背景、過程、內因、外緣及演變,並得 知各項關係之利弊得失,以及對當朝或周邊外族所具有之影響力。由於本文之寫作包 括時間性之歷史過程與空間性的社會現象,因此資料來源及研究方法之採用,主要係 以全唐詩為內容,旁徵史料,典籍及方志,配合人類學角度,以及研究唐相關史料之 論著為參考,最後予以分析、比較、綜合、歸納,俾得較為正確明晰之理念。 本論文計一冊,約十萬餘言,分七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及方法。 第二章探討唐代胡漢關係之時代背景。首先釋「胡」、「漢」之界說,其次就全唐詩 中找出對邊族多所描述之部分,再述形成胡漢關係之各種背景及類別。 第三章就政治關係,做一整體性之探討,分析唐人對外之政策,反多元化之胡漢關係 。 第四章就軍事關係,探討胡漢每一次的接觸,無論其為主動或被動的兩方舉兵對峙, 或聯軍共擊他國之情況,均對歷史之形成產生莫大的影響。 第五章就經濟關係,探討胡漢兩大集團受制於生態環境及時代背景所衍生的經濟行為 ,且由於唐人夷夏之辨觀念之淡薄及天可汗制度之影響,胡漢之經濟關係,呈現多樣 性。 第六章就文化關係而言,唐朝是著故有的傳統文化,再配情大量吸收外來的文化,終 成為一種富有濃厚國際多樣性特色的新文化,是亦唐代胡漢關係之特徵也。 第七章結論,論及影響胡漢關係的夷夏之辨,其次就全唐詩角度探討唐人的戰爭觀, 再從詩的語言分析有唐一代胡漢關係之反映,以窺唐代胡漢互動之全貌。
4

唐詩中的揚州形象 / The Images of Yangchou Presented in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李心怡, Lee, Hsin-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5

胡震亨《唐音癸籤》詩學體系研究

蕭靜怡, Hsiao, Chi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6

張祜詩研究 / A Study of Poetry of CHANG, Hu

陳怡秀, Chen, Yi Hs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乃透過張祜的詩歌作品以集中探照張祜的生活樣貌和生命情懷,希望一方面能體現張祜的詩歌創作內涵,另一方面則凸顯其藝術表現(意象)之主要成就。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申明研究動機、目的,以及研究的範圍、方法,並對張祜的生平作一番大致的勾勒。第二、三、四、五章乃以張祜的作品內涵作為探討的中心,依其主要的幾個內容型態,作一系統的討論。首先第二章「張祜的的家居行旅之作」乃以描寫張祜個人生活之點作為出發,包含了靜態的家居和比較屬於動態的行旅作品之內涵探究。第三章「張祜的交際贈答之作」,乃由點而線,進一步看到張祜人際往來的詩作內涵,主要包括了寄贈酬和、送別傷悼、遊賞宴集三個部份。第四章「張祜的風景詠物之作」,則由線發展至面,從橫切面的空間系統,來看張祜作品之與大自然萬物間的聯繫、契合情況,分為風景、詠物兩個部份。第五章「張祜的詠史述懷之作」,但從橫切面的時間系統來探討張祜對於歷史的關懷與他個人置於歷史長河中的自身回顧,是為詠史、述懷之論述。繼作品內涵之整體考察之後,第六章則進入「張祜詩的意象表現」,希望一窺張祜詩的語言藝術,分別從單純意象與複合意象,來分層論析張祜於感官意象之式樣與特殊呈現並進而探討意象表現與張祜情感之深層聯繫。第七章「結論」,乃根據前面作品內涵與藝術表現之兩大方向,凸顯其重要特色與主要成就並論及其詩歌評價與影響。
7

視覚の操作 - 「新古今集」と唐詩との比較を通して -

趙, 青 31 March 2005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8

今存十種唐人選唐詩考

呂光華, LU, GUANG-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今存唐人選唐詩,共有崔融珠英學士集、殷璠河嶽英靈集、芮挺章國秀集、元結篋中 集、高仲武中興閒氣集、今狐楚御覽詩、姚合極玄集、韋莊又玄集、不詳編選者搜玉 小、集不詳編選者敦煌本唐人選唐詩等十種。茲將其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結論,共分三節。論述本論文之名稱、範圍、研究動機及研究方向。 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如前列十種唐人選唐詩之次序,每種各列一專章,分為二至六節 ,詳加討論,每章論述之內容及步驟,大到如下: (一)算先探討編選者、編選年代及其版本。 (二)其次考定其篇卷、編選之數目,並探尋其編撰體例。 (三)再次論究其命名涵意、編選目的,及其選詩標準、選詩情形。 (四)最後再依據前考,或論其於當代詩壇之地位、後代之評價,或究其與前後詩人 、詩選承先啟後之關係,或提出其他值得議論之處,舉凡筆者見識所及,俱另闢專節 詳論之。唯諸集卷帙不一,或多或寡;體例不同,或詳或略,是以每章論訹,亦或長 或短,或繁或簡。總之,以論其要為主,王以其齊否為慮也。 第十二章:結論。
9

中唐詩歌「由雅入俗」的美學意涵研究

莊蕙綺, Chuang, Huei-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唐詩歌「由雅入俗」的美學意涵研究摘要: 本論文共七章。第一章「緒論」申明研究宗旨、研究範圍、研究方法。並對中唐年代作一界定,論述「雅」與「俗」的分野,以作為全文探討中唐詩歌「由雅入俗」趨勢的基礎。 第二章「中唐文人之階層變動及其生命意涵」。中唐詩歌開展由雅入俗美學思潮的原因,實肇於創作主體文人階層的內涵,已由以往依附帝王世族的文人,轉為憑藉學識才華入仕的士子。是以本章先釐析科舉制度對於文人的意義,論述以進士科為主的文人如何成為社會、政治上的新興勢力。作為新興士大夫階層的官吏或文人,也需要確定自己個人的人生理想或人生價值。本章從文人生命性格的形塑、社會地位的定格、歷史文化的追尋三個面向,由進而遠、由淺而深地求索中唐文人的生命意涵,考察中唐寒士文人自我意識增強的表現情形,發掘他們求新求變的心態導致時代美學觀念的變化,這也是讓詩歌由雅入俗的內在原因。 第三章「新樂府運動的革新意義與通俗化傾向」。新樂府運動是有唐一代最重要的詩歌改革運動。提倡者白居易和元稹代表的是新興庶族初登政治權力上層、滿懷理想的文人典型。新樂府運動以輔國匡君、濟民傷痛為宗旨,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文人側重吟詠個人內心世界的詩歌傳統。本章首節論述新樂府運動的形成過程,並探討它和古文運動的關係,第二節分析元白的詩歌理論見解,尤其突出詩人以文學改革時政的強烈企圖,第三節鑑賞詩歌作品,觀察其實踐理論之情形如何,最末一節則評論新樂府詩作通俗化的美學表現,包括:語言淺顯、句式多變;敘事詳盡、聞之即懂;詩體的散文化與議論化;以普遍人性為基本訴求等四點。 第四章「元白詩派的通俗詩風與生活化文化取向」,附文「劉禹錫與柳宗元詩中『尚俗』特色之考察」。元白詩派是中唐詩壇上兩大詩派之一,本章探討其通俗化的詩歌內涵。白居易和元稹的仕宦生涯一再遭逢無情的貶謫打擊,詩歌創作產生明顯的轉變:批判時局弊政、揭露民生困苦的內容驟然減少;抒發一己幽思,描寫日常生活瑣事的內容迅速增多。不變的是詩歌平易、淺切、通俗易懂的特色,仍貫串當中。本章第一節討論元白生命歷程的轉折,考求詩風轉變的原因,並論及他們詩歌唱和的情形,對「元和體」之意義作一界定。第二、三節分別探討艷情詩、閒適詩、感傷詩作品,釐析元白詩派後期詩作的具體內涵。第四節則分析詩歌趨向繪寫閒情俗趣的生活化特色,說明元白詩何以能在中唐當時空前流行,傳誦人口,造成當代詩歌普及化的現象。本章篇末附文為「劉禹錫與柳宗元詩中『尚俗』特色之考察」。中唐詩壇雖以元白、韓孟詩派為兩大詩歌主流,但又有劉禹錫、柳宗元兩位重要詩人別開生面,開創出絕然不同的詩歌藝術風格。附文即針對劉、柳詩作當中,趨向世俗化部分之特色加以論述分析,完整地考察並呈現中唐詩歌由雅入俗的風貌。 第五章「韓孟詩派獨特的抒情模式與由雅入俗的表現」。韓孟詩派與元白詩派並列中唐詩壇兩大詩派,它是以韓愈和孟郊為核心的一個詩人群體,在創作方法上搜奇抉怪,刻意出新;風格表現上險峭奧折、美醜並陳,涵孕出一股與眾不同的詩歌特色,緣於這種特色,又被稱為「險怪詩派」。本章第一節首先論述韓孟詩派的作家,包括韓愈、孟郊、盧仝、劉叉、馬異、李賀、賈島等人的性格與出身經歷,尋究詩派風格形成的內在原因。再者,他們專務奇險艱苦、幽冷寒僻的抒情方式,顯與以往詩歌「志之所之,詩亦至焉」的創作心態有所不同,本章第二節就韓孟詩派的抒情方式,作一剖析。第三節則集中論述韓孟詩派的詩歌內容及創作手法各方面由雅趨俗的表現。 第六章「中唐詩歌的美學特色」。中國詩歌向有唐宋之分。詩分唐宋,不只是時代的分別,還有風格的不同,唐詩重韻致,多能情景交融,高華清遠,雄渾豐腴;宋詩重理趣,多挺拔瘦勁,氣骨嶙峋。唐音宋調的不同,究其源頭即淵源於中唐。中唐之後,中國社會、文化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政治結構乃至社會結構的變化,對知識階層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中唐文人於是在文學觀念、審美觀念上均與以往文人有所不同。中唐詩歌的變化,在於整體精神的由外向內,由典雅化趨向日常化與通俗化。而這種個人化、內心化、生活化的審美心理與美學風範,不但影響了宋代詩人,更是宋代之後文人士大夫最為典型的審美風範。本章首節論述中唐詩人主體意識的增強,從而改變了審美視角,擴大了審美範圍。第二節討論中唐文人對民間文學的廣闊吸納程度,包括他們直接參與填詞、寫小說等創作的情形。第三節探討中唐詩人在詩歌內涵融鑄宗教思想的狀況,他們往往在堅守儒家為本位的立場之餘,融入佛家與道家思想,調解他們在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遭遇的苦悶與挫折,這種三教融和的人生觀,深深影響宋人。第四節則是就中唐詩歌由雅入俗的趨勢,作一整體評析。 第七章「結論」。依據以上各章之探討,總結要點,並就研究發現與成果,一一臚列以為結論。 / A Research of the Aesthetics Significances of Tang Poetry’s Shift from the Refined to the Popular Tastes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by seven chapters, giving a holistic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s significances of Tang Poetry’s shift from the refined to the popular tastes. The titles of the chapters are as followed: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Social Classes’ Shift and its Significances of the Scholars in Mid-Tang Dynasty;’ Chapter 3,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s of the New Yuei-Fu Movement and its Tendency toward Popular Tastes;’ Chapter 4, ‘Popular Tastes in the School of Yuan Jan and Bai Jui-Ye’s Poetry And Its Tendency of Allocating Daily-Life Aspects;’ Chapter 5, ‘The Uniqueness of the Poetry-writing Approach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in the School of Han Yu and Mong Jiau;’ Chapter 6, ‘Aesthetics Significances of the Mid-Tang’s Poetry and its historical meaning in the Chinese Poetry History;’ Chapter 7, ‘Conclusion.’ Two appendixes are included in the Dissertation: Appendix 1, ‘Aesthetics Paradigm Shift of Mid-Tang Poetry;’ and Appendix 2, ‘Bibliography of the Mid-Tang Poets.’
10

宋元明詩學發展中的「盛唐」觀念析論 / A study of the "High T'ang" concept during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陳英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談及「盛唐」觀念,常認為發源於南宋嚴羽,後經元代楊士弘、明初高棅的倡導,終至明代中葉以後的復古派而定型。按照這種看法,可知「盛唐」觀念形成、發展並確立於「宋元明時期」,而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內容,亦即等於上述諸人的相關論見。這種看法其實無可厚非,蓋上述諸人對「盛唐」觀念的探討,的確特別集中、深入,其影響力也較大。但放到更廣袤的觀念史背景來看,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將唐詩史上某一特定時段之作品視為典範的觀念,實不限於上述諸人所專有,可知對於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面貌,仍有待更全面的梳理。為此,本論文進行了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其一是對「盛唐」觀念史的源流發展進行考察,所論範圍固然以宋元明為主,但更溯及唐代。其次,係對觀念史上「盛唐」被詮釋的樣貌提出分析,以見史上諸人雖頗常討論「盛唐」,但對「盛唐」的價值、特質、所指涉的作品,卻有不盡相同的體會,而這一層面的探討正構成「盛唐」觀念史的實質內容。藉這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非但較全面地了解「盛唐」觀念史的軌跡,同時對復古派所「定型」的某種「盛唐」圖像,亦能知所從來。

Page generated in 0.02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