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公司治理風險與報酬風險因子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陳璽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1年美國發生了恩龍案,是美國史上最大的企業詐欺案,超過六百億美金的市值在短期內蒸發,接連著又有世界通訊等等企業弊案發生。而國內在2004年中旬博達案發生之後也接連發生一連串企業弊案。顯示出不論國內或國外,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本研究利用 La Porta ,Lopez–de- Silanes and Shleifer(1999)以及Claessens,Djankov,and Lang (1999)
的方式探討公司治理的核心問題,也就是最終控制股東其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的偏離程度。並以Fama and French (1995)提出的的三因子模型來驗證現金流量權偏離率是否是一個能夠解釋股票報酬的風險因子。
本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為樣本,並剔除金融保險類股,研究期間為1999年至2006年。透過複迴歸分析,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如下:
1.台灣的上市公司之中,大部分公司都有使用金字塔結構以及交叉持股的方式增加控制股東對於公司的控制能力。而最終控制權股東的型態則是以家族或是個人最多。
2.Fama and French (1995)的三因子模型中,在本研究的期間,市場因素(Beta)、公司規模(Size)、淨值市價比(B/M)是解釋台灣股票報酬良好的顯著因子。
3.利用La Porta, Lopez-de-Silanes and Shleifer(1999)方法,追蹤所得到的現金流量權偏離率,是個解釋台灣上市公司的股票報酬率顯著的風險因子,並且使整體模型的配適程度提高。
4.把研究的樣本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公司治理弊端頻傳的期間,另一個是較少公司治理弊端的期間。從實證結果發現,現金流量權偏離率對於股票報酬率的解釋能力會更加的顯著,相較於較少公司治理弊端的期間。
|
52 |
違約利差和期間利差作為風險因子的適用性-由橫斷面資料研究李智揚, Lee, Chih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援引Hahn and Lee(2006)所制定出來的模型及概念,探討Fama and French(1993)中的市值因子與市淨比因子能否以違約利差及期間利差替代作為投資機會的預測變數,並以經濟意涵試圖去解釋風險與報酬之間的關聯。本文使用的總體經濟變數以及公司基本面因素包括:公司規模因子(SMB)、淨值市價比因子(HML)、市場風險因子(market risk factor)、違約利差(default spread)、期間利差(term spread)。除此之外,本文亦從時間序列到橫斷面股價報酬採相似無關回歸法(SUR)探討規模因子與淨價市值因子對股價報酬的影響,觀察總體經濟變數能否替代公司特徵因子對股票超額報酬產生解釋能力。
本研究以台灣股票市場為研究樣本,資料期間為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並排除掉2008和2009年金融海嘯的影響,共84個月的月報酬資料,以上市上櫃公司共752家為研究對象。實證結果可發現:(1)時間序列分析下,本研究的價值型股票(value stock)具有較高的風險溢酬,成長型股票(growth stock)具有較低的風險溢酬,高市淨比的公司因財務困境風險其報酬會比低市淨比的公司來的高;而台灣上市上櫃公司也存在顯著規模效果,小市值公司因違約風險具有較高的風險溢酬,大市值公司擁有較低的風險溢酬。(2)從橫斷面分析,在FF3模型下,市價淨值比因子(HML)與股票報酬呈現正相關,公司規模因子(SMB)及市場風險與股票報酬負相關。在Hahn and Lee(2006)的替代模型下,違約利差、期間利差皆與股票報酬呈正相關卻不顯著,市場投資組合R_m則與個股報酬負相關,與過去研究相反。
|
53 |
保險業之策略行銷分析與應用 - 以M公司為例 / Marketing Strateg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W Insurance Industry - In M Company case方曙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運用策略行銷4C理論來剖析與探討保險產業的關鍵行銷因子。一開始先導入當代數個重要的行銷理論,如:4P、消費導向4C與策略行銷4C等,介紹其內容與演變;應用理論於金融服務業中的保險產業以分析其行銷結構,同時簡要介紹保險產業的起源與台灣保險業的歷史發展,接著再選取民國82年新成立的兩家保險公司作完整且深入的個案分析與比較。其中採用了策略行銷4C理論針對兩家保險公司個別作公司面的策略行銷分析,後以消費者角度分別找出不同時空(成立之初與20年後的現在)影響保險公司策略行銷之關鍵因子,同時對照兩保險公司之策略效果與經營情況優劣,進而歸納出保險業之策略行銷關鍵因子。
從個案發現,在保險公司成立初期,以C1(單位效益成本)和C2(資訊搜尋成本)為影響消費者之關鍵行銷因子,然隨時間經過,保險交易關係的維持來自於信任,因此關鍵因子轉變為以C3(道德危機成本)為主要關鍵因子;C2(資訊搜尋成本)與C4(專屬陷入成本)為輔助關鍵因子的策略行銷組合。對此,本研究最後也提供保險公司管理者未來行銷策略可能之發展方向,如:去中介化或數位金融通路等,以鞏固消費者之信任為核心信念,優化公司品牌形象以降低消費者C3成本,同時降低C2成本與提升C4成本,進而達到保險行銷策略管理之效益。
|
54 |
Variance-Gamma因子聯繫結構模型於違約相關性之描述及應用賴興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在大樣本同質性(LHP)假設下,架構出Variance-Gamma因子聯繫結構模型。建立債權群組損失分配時,由於Variance-Gamma分配與常態分配相同皆具有累加性,因此作為因子結構模型會比起Double-t因子聯繫結構模型具較佳解析性。本文進一步比較Variance-Gamma因子聯繫結構模型與高斯因子聯繫結構模型以及Double-t因子聯繫結構模型。iTraxx指數分券實證結果顯示,Variance-Gamma因子聯繫結構模型最為精確,能有效刻劃高斯因子聯繫結構模型所缺少之尾端損失機率機率分配,以及改正Double-t因子聯繫結構模型過份高估尾端損失之缺點。此外利用調整Variance-Gamma分配之偏態及峰態係數,可以求出更精準的評價結果。最後本文介紹iTraxx分券的交易策略,並且針對不同風險予以避險,研究結果顯示,規避標的債權群組之信用價差風險後,往往無法規避違約相關性變化的風險,投資人在進行策略交易時應更審慎評估。
|
55 |
台灣股市的成交量預測_以主成分分析為例 / Forecasting the Trading Volume in Taiwan Stock Market by Principle Components陳鈺淳, Chen, Yu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探討利用總體因子預測台灣股市的月成交量,並討論其預測準確度。總體因子主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從大量的總體資料中抽出,台灣股市月成交量資料主要來自TEJ資料庫,並將其分為九類:水泥窯業、食品業、塑膠化工業、紡織業、機電業、造紙業、營建業、金融業和加權指數。
結果發現三個月後的預測值比一個月後的預測值準確,而從RMSE跟MAE的結果,發現食品業、塑膠化工業、紡織業、機電業、造紙業預測的準確度較高。 / This paper discusses forecasting monthly turnover by static principle components method, and testing accuracy of forecasting. The monthly turnover is from Taiwan stock market as nine turnover classification, Cement & Kiln industry, Food industry, Plastic & Chemical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Mechanical & Electrical industry, Paper-making industry, Construction industry, Financial industry and Value-Weighted Index. The principle components extracted from large macroeconomic datasets have the explanatory power to monthly turnover. In addition, for basic forecasting, the accuracy of three-month prediction is better than one-month prediction in both subsamples. To test accuracy, RMSE (PC) and MAE (PC) are outperformed the same in Food industry, Textile& Fibers industry. However, MAE (PC) in Plastic & Chemical industry, RMSE (PC) i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industry and Paper-making industry still show the good prediction as well.
|
56 |
CALL学習に対する学習者個人特性の分析劉, 百齢 31 March 2003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57 |
基於內隱資料之協同過濾推薦系統研究與實作 /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system using implicit datasets張遠耀, Chang, Yuan Y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嚴重侵蝕實體通路業績,因此線下服務提供者更應善用資料科學技術,找出顧客未被滿足之需求,進而提供優質服務,其中脫穎而出的關鍵非推薦系統莫屬。
本研究以運用計算產品相似程度的「項目導向協同過濾」和計算使用者與商品蘊含特徵的「潛在因子」兩大類「協同過濾」推薦方法為核心,藉由實體零售通路累積的顧客消費紀錄,驗證「協同過濾」方法較傳統熱門商品推薦機制更符合消費者偏好,且「協同過濾」方法能達到完全個人化推薦之目標。
本研究使用的實體零售通路消費紀錄源於顧客真實購物行為,收集成本低,且數據量龐大,然而此類資料無法直接傳達顧客對於商品的喜好與滿足程度,因此被稱之為「內隱資料」,針對內隱資料處理上,本研究選擇以消費次數取代金額,提出短期重複行為計算閾值概念,以時間修正權重處理可能的偏好轉變與習慣性消費。
模型評估方面,透過強調推薦順序的「平均排名百分比」作為指標,利用傳統熱門商品推薦為基準,比較「項目導向協同過濾」和「潛在因子」兩大類「協同過濾」方法推薦品質的優劣,本研究顯示兩大類「協同過濾」方法達到的推薦品質皆優於熱門商品推薦,且前者遞交的推薦清單為完全個人化,運用本研究發展的推薦系統,將其導入與應用,讓線下服務提供者在與每位顧客接觸的關鍵時刻,能在洞悉對方需求的利基上,提供令顧客滿意的商品與服務,創造獨特且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
|
58 |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研究January 2020 (has links)
abstract: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理财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股票、债券、基金、黄金等。我国股市是新兴市场,而且正处于转轨改革的特殊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股票投资者们要想获得超额收益率,最关键的是找出一套与中国股市相适应的投资对策。本文在同时关注股票成长性与价值性基础上,提出了价值成长投资策略。
通过因子实证检验方法,选取通过检验的6个有效估值因子和6个有效成长因子构成价值成长投资策略中的选股指标体系。最后利用我国A股市场上所有股票(创业板除外)从2006年至2018年的历史数据来进行该策略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在对构建的三种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率进行比较。经实证检验,发现双维度的价值成长投资策略要优于单维度的价值投资策略和成长投资策略,其对预测股票下一期收益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股票市场区分度。具体来说,价值投资策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1.22%,成长型投资策略的平均超额收益为6.82%,而价值成长投资策略的平均超额收益远超上述两种投资策略为21.27%。
本文从价值策略和成长策略的角度,尝试验证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我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一方面,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策略,拓宽了现有价值成长策略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广大投资者们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国股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投机渐渐向成熟理性市场转变。 / Dissertation/Thesis / Doctoral Dissertatio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2020
|
59 |
神経幹細胞活性化と細胞分化におけるbHLH型転写因子Ascl1の発現動態と機能の解析末田, 梨沙 24 September 2021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生命科学) / 甲第23552号 / 生博第463号 / 新制||生||62(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統合生命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今吉 格, 教授 見学 美根子, 教授 豊島 文子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Life Science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
60 |
大規模POSデータを用いた価格変動の実証研究 / Empirical Studies on Price Dynamics Using a Large Scale POS Data外木, 暁幸, TONOGI, Akiyuki 30 November 2009 (has links)
この博士論文に収録した内容は改訂の後,以下の学術誌で出版 / - "Micro and Macro Price Dynamics in Daily Data",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57 (6), pp.716-728, (2010). (阿部修人氏との共著) / - 「企業出荷価格の粘着性-アンケートとPOSデータに基づく分析-」『経済研究』59(4) , pp.305-316, (2008).(阿部修人氏・渡辺努氏との共著) / - 「大規模POSデータの実証分析とフィリップス曲線への含意」『日本経済研究』 No.71, pp1-24. (2014). / 博士(経済学) / 12613甲第537号 / 146p / 一橋大学
|
Page generated in 0.04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