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4
  • 39
  • 5
  • Tagged with
  • 44
  • 44
  • 41
  • 40
  • 11
  • 10
  • 10
  • 9
  • 8
  • 8
  • 7
  • 7
  • 6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市場擇時及公司財務彈性對現金增資決策影響 / Effects of market timing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flexibility on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卓宜靜, Cho, Yi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公司進行現金增資之決策是否受到市場對公司的股價反 應與公司本身財務彈性所影響。本研究以 1980 年至 2015 年間,美國證券 市場 328 家撤銷現金增資的公司與 11,754 家完成現金增資的公司為樣本, 並進一步探討撤銷現金增資之決策影響因素。實證結果顯示,當市場於現 金增資宣告日給予負向反應時,公司傾向撤銷現金增資。該結果證實公司 會運用其市場擇時能力以進行現金增資之決策。本研究亦針對撤銷現金增 資之決策影響因素進行探討,發現股價現金增資反應較差、成長機會較低 或獲利能力越好的公司會傾向撤銷現金增資。此外,本研究發現當公司因 宣告現金增資而引起股價下跌時,財務彈性較佳的公司將傾向撤銷現金增 資。然而,財務彈性不佳的公司則不受市場狀況所影響,並傾向完成現金 增資。因此,公司除了將市場情形納入現金增資決策外,在市場狀況不佳 時更特別注重公司是否持有足夠的現金以保持財務彈性。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wheth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rket reaction to the announcement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 (SEO) will affect the decision of SEO cancellation. This study includes 328 canceled SEOs and 11,754 completed SEOs in U.S. market from 1980 to 2015 and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decision of SEO cancellation. We find that, consistent with market timing theory, SEO firms tend to cancel their equity offerings if the market reaction to those SEOs are negative. We further investigate determinants of the decision of SEO cancellation. We find that SEO cancellatio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tock price reaction and the growth opportunity,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fitability. In addition, we show the evidence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O cancellation decision and the market condition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financial flexibility for SEO firms.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more financial flexibility tend to cancel SEOs if their stock prices experience a large decline around the filing date, while firms with less financial flexibility will complete equity issuance regardless of the market conditions.
12

大陸上市公司現金增資與盈餘管理和績效關連性之分析

施佩吟, Shih, Pei-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因為大陸上市公司於現金增資時,須符合證監會相關的財務績效規定,本論文根據Healy (1985)的模式計算淨應計項目,並根據Modified Jones Model (1991)中有關不受影響的估計期間及受影響的事件期概念,進行比較分析以推論大陸上市公司在現金增資前是否會進行盈餘管理,而在現金增資後是否會產生淨應計項目的降低及業績衰退現象。本研究樣本係選取在大陸深圳及上海交易所掛牌之上市公司,由於本研究對公司的財務資料需要從現金增資前三年、現金增資當年及現金增資後兩年為期共六年的時間(期間假設為-3,-2,-1,0,1,2),故選定於1996年至2000年間辦理現金增資的公司做為觀察的樣本,故實際的的樣本期間是從1993至今,總計共九年的時間。論文之實證結果如下: (一)盈餘管理部份 1.現金增資前盈餘增加源自於操控流動資產的應計項目、營業外淨利,而以流動負債項目來提高盈餘的情形並不顯著。 2.公司於現金增資前後之稅後盈餘、來自營業活動之現金流量和流動應計項目變動方向相反或變動幅度較小。 3.但現金增資前之短期應計項目與現金增資後之盈餘並沒有顯著的負向關係。 (二)績效衡量部分 1.公司增資後之營業淨利變動數/期初總資產、每股營業收入變動數和資產週轉率變動數可發現上市公司於現金增資後的財務績效平均有明顯衰退的現象。 2.營業淨利變動數/前一年度銷貨收入,因以銷貨收入作為平減數使公司間變異過大,但整體來說現金增資後的營業淨利變動數仍會降低。 3.每股資本支出變動數結果並未發現如預期衰退的現象,故推論公司並不會因增資而改變長期生產設備添購政策 。 (三)各群組分析部分 1.在96年∼98年公司財務狀況較99年∼00年佳,較少使用盈餘管理的工具去提高盈餘,且現金增資後經營績效衰退情況較少發生。 2.在96年∼98年公司多以應收帳款、存貨來提高盈餘,99年∼00年公司則多利用短期投資來提高盈餘。 3.較有誘因盈餘管理的公司,現金增資前會有明顯從事盈餘管理的跡象,現金增資前後應計項目和營業外淨利亦有異常的變動,且現金增資後的績效將有較大的衰退情形。 4.依本研究設計屬(特許)的公司群組實證結果並不未如預期推論。 / This study examines two major issues, potenti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hanges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in the event of seasoned offerings among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is study collects nine years data staring from 1993. The empirical findings can be summarized as two parts in the followings. The first part explain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with respect to earnings management. First, the earning management behaviors significantly relates to accruals resulting from current assets and non-operating gains rather than accruals from current liabilities. Second, the after-tax net income, 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and current items of accruals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of seasoned offerings. Third, the short-term accruals prior to the event of seasoned offerings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earnings subsequent to the event as predicted in the hypothesis. The second part of empirical findings relate to operating performa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of seasoned offer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decrease subsequent to the event of seasoned offerings in all measure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However, the event of seasoned offering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decision capital expenditures.
13

以過度投資分析現金增資與營運績效之關係 / The effect of overinvestmen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Os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陳玫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台灣現金增資已成為企業集資主要手段之一,尤以電子業之現金增資案例居各產業之首。關於現金增資與營運績效之議題,不論是學術界或實務領域皆受到相當程度關注。本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現金增資為例,探討1995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共九年資料,分析現金增資後過度投資(overinvestment)對於營運績效之影響。本研究結論及實證結果如下: (1)使用營運資產報酬率、資產報酬率、每股盈餘、股票報酬率等績效衡量指標衡量現金增資前後之營運績效表現,發現增資後營運績效顯著下降。 (2)現金增資後現金收益(proceeds)主要用於投資。 (3)過度投資造成營運績效下降,而電子業之適度投資將使得營運績效上升,投資機會低且過度投資將使得營運績效嚴重下降。 / In Taiwan,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SEO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rporate financing. It is especially the case for the semiconductor and electronic industri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at firms’ operating performance deteriorates after SEOs. In this research, the emphasis is on how overinvesting affects firms’ operating performances after SEOs. The sample of this research consists of SEOs of listed companies during 1995 through 2003 in the Taiwan Stock Exchange (TWSE).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ings: (1)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uch as operating ROA, ROA, EPS, and stock return performance indexes, decline after SEOs. (2)The primary purpose of SEO proceeds is for investment. (3)Firms’ performance improves with optimal investment in the electronic industry while onverinvestment explains poor firms’ performance after SEOs. The adverse effect of overinvestment on performance is more severe in firms with fewer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14

大陸上市公司現金增資資格與盈餘管理關係之研究

蔡志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大陸上市公司現金增資前後財務經營績效變動與增資資格的關係。所選取的樣本係選自在1995至1997三年間辦理增資配股的上市公司。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無母數統計方法中的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 Wilcoxon rank sum test兩種檢定方法。研究的結果如下:  1.公司增資當年及增資後第一、二、三年之營業淨利╱總資產及營業淨利╱銷貨收入,接較增資前三年財務績效平均有明顯衰退的現象,並且達到顯著水準。造成財務績效衰退的原因可能來自於經營效率不佳,資產周轉率大幅下降,及經營效果降低所導致。另外銷貨收入在增資後沒有明顯的大幅提昇,亦可能是造成財務績效衰退的其中一個原因。但資本支出在增資後有明顯的增加,表示造成財務績效衰退,並非來自資本支出的減少。  2.在增資條件與財務績效衰退的幅度關係方面,由無母數檢定的結果得知,前三年稅後淨資產利潤率平均越高者,其財務績效衰退的幅度可能比較大,但是並沒有得到統計上明顯的支持。  3.在增資規模與財務績效衰退的幅度方面,由無母數檢定的結果得知,增資規模比例越大者,其財務績效衰退的幅度可能比較小,但這結果亦沒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4.由迴歸的分析得知,增資條件與財務績效的衰退在增資後第一、二、三年皆呈現明顯的負相關,由邊際檢定得知亦達到統計的顯著水準。增資規模的迴歸係數雖然與財務績效衰退程度成正相關,但由邊際檢定的結果並不顯著。
15

上市公司現金增資前財務預測與盈餘管理之關連性

謝敏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由法規面引伸出研究之動機。在1.「公開發行公司財務預測公開體系實施要點」第十八點中規定,當編制財務預測所依據之關鍵因素或基本假設發生變動,致稅前損益金額變動百分之二十以上且影響金額達新台幣三千萬元及實收資本額之千分之五者,需更新財務預測。2.「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十二條中規定,在申請年度(公開發行公司增資發行新股或募集發行公司債等)及前二年度因公開之財務預測經證期會糾正達兩次,或任一年度更正(新)財務預測超過二次者,必須採申請核准制(不適用申報生效制)。加上台灣證券市場之特徵為所有權與經營權未有效分離、散戶比重大、內線交易未有效規範,及實徵性會計理論中契約成本及監督成本之存在,推論出公司在現金增資前可能產生盈餘管理或操縱損益的動機來維持財務預測準確性,以順利通過現金增資案。亦即本研究之目的是為了驗證上市公司在現金增資前,發佈財務預測次數多寡是否會影響其是否從事盈餘管理,及進一步找出公司傾向以何種工具做為盈餘操縱之標的,並欲以驗證之結果提供投資大眾在閱讀上市公司財務預測資訊時參考的依據,以解決資本市場中存在之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並且希望可以提供主管單位在制訂法規時的依據。 本研究以DeAngelo模式及Friedlan模式對可裁決性應計項目做定義,並以一般變數變動率的計算方法對其他細項變數做定義,以進一步驗證現金增資前發佈不同財測次數之公司在可裁決性應計項目、與營業有關之應計項目、營業外損益項目、非常損益項目之變動上是否具有顯著的不同,以判別發佈財測與否與發佈財測次數多寡是否會影響公司作盈餘操縱,並且進一步判別其盈餘操縱之標的為何。 實證結果顯示,在可裁決性應計項目、營業外損益項目變動率方面,財測次數不同之公司之變動率的確顯著不同,且在「無財測之公司」及「有財測之公司」之間其越顯著,顯示公司的確有盈餘操縱之現象,且又以營業外損益項目中之處分固定投資損益項目為主。 另外,驗證結果顯示,欲現金增資之公司其較不會利用與營業有關之應計項目及非常損益項目做為盈餘管理的標的。 而由本研究實證之結果,上市公司現金增資前,財務預測次數越多之公司的確存在盈餘管理之動作,因此財務預測只是成為這些公司透過盈餘管理而維持的數字,失去主管機關立法的美意。因此財務預測資訊應以何種方式及由誰來提供,才能達到最佳之資訊揭露方式,值得深思及進一步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二節 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方式 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財務預測之相關文獻探討 13 第二節 盈餘管理之相關文獻探討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名詞解釋與相關法令 24 第二節 觀念性架構 29 第三節 研究假說 31 第四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 36 第五節 研究期間、樣本選取與資料收集 42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45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49 第一節 驗證財務預測變動幅度與財務預測次數間之關連性 49 第二節 常態分配之檢定 51 第三節 可裁決性應計項目之實證 51 第四節 與營業有關之應計項目之實證 53 第五節 營業外損益項目之實證 56 第六節 非常項目之實證 59 第七節 實證結果彙總 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結論 7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3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74 參考文獻 75
16

新上市股票與現金增資折價程度關聯性之研究

張財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係依據訊號發射理論之假說,對國內之股票發行市場進行實證分析,以及藉由國內外相關文獻之探討,歸納分析在國內股票發行市場中,新上市股票之密月期現象發生之原因,並以民國80∼85年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並且在上市後有辦理現金增資之公司為研究對象,對其新上市股票之折價程度、公司發射的訊息對IPO折價程度有何影響,以及IPO折價程度對發行公司辦理現金增資之決策的影響等,以迴歸分析及變異數分析的方法進行實證研究。 實證結果發現: 1. 內部人持股比率及上市公開承銷股數比率與IPO折價程度之關聯性無顯著相關 2. 上市後辦理現金增資速度與IPO折價程度之間,無顯著的相關性 3. 上市後之累積異常報酬率大小亦無足夠證據支持與現金增資快慢有關 4. IPO折價程度與上市後第一次現金增值增資之折價程度有正相關關係存在,即IPO折價程度愈大者,則現金增資之折價程度亦愈大。 造成理論假設在國內股票發行市場無法成立之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國內之法令規定與制度設計,造成國內股票發行市場有此現象。由於國內承銷價格的訂定係依照證管會之參考公式而定,而其中所能包含公司價值之因素無法有效反應公司之真實價值,使國內之承銷價格與市價有相當程度的偏離。另外在上市審核條件上,亦可能為使國內上市公司之承銷價格無法有效反應公司真實價值之因素。
17

臺灣企業現金增資與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對股東財富之影響

吳文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本結構的改變究竟會不會影響公司價值一直是學者爭論不休 題。繼Miller 和 Modigliani (1958)提出資本無關論之後 許多學者先後提出各種理論, 如破產成本、代理成本、資訊稱、稅盾效果... 等假設以修正或補充M-M 理論並解釋公司本結構。本文最主要之研究目的在以事件分析法探討國內企業現金增資行可轉換公司債對公司價值之影響, 以市場模式來估計預期報酬率, 藉以計算現金增資與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在宣告日前十個交易日之平均異常報酬(AR)以及平均累積異常報酬(CAR)利用橫斷面分析,藉以了解公司融資額度與盈餘對累積異常之影響程度, 由實證分析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就融資公司特性而言: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之企業規模大於現金增資之公司, 其融資金額也高於現金增資之企業。而長期負債之變化率可看出當企業長期負債增加時,選擇融資方式時, 傾向以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以取得資金 ;而當長期負債降低, 則可能發行債?以維持一最適之資本結構。由股東權益占資產比可知現金增資企業所擁有之自有資金較少。二、融資對股價之反應 就所有融資事件而言, 整體來看, 有一統計上不顯著異於零之平均異常報酬率, 由各事件窗口之值來看,階為微小的負值此或許可以股價高估、供給效應說、價格壓力說以及傳遞未來盈餘不佳訊息予以解釋; 現金增資與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二者對股價反應有顯著之不同, 發行可轉換公司~其股價反應較佳。融資目的與股價反應間, 宣告投資與改善財務結構為融資目的時, 二者基本上無很大之差異但二者同時宣告時, 股價有較差之表現。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期股價表現較發行國內可轉換公司債為佳。橫斷面分析中, 融資額度愈大, 股價有負的反應,但不顯著股價是否能傳遞公司之盈餘狀況, 只有在現金增資當季與下一季盈餘變化有較佳之解釋外, 其他似乎皆無法合理的傳遞該公司之盈餘狀況。
18

現金增資閉鎖期之探討 / The Expiration of SEOs' Lockup

何乃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此研究中,我檢測了3,073個現金增資且具有閉鎖契約之樣本,在這些樣本中,閉鎖期大多為90天。我發現當閉鎖契約到期時,平均超額報酬在+1天與累積超額報酬於-1天到+1天時都顯著小於零,且超額報酬大多集中於科技公司。此外,當閉鎖契約到期時,只有閉鎖期大於90天之樣本,超額報酬顯著小於零。最後,我發現除了科技因子可作為資訊不對稱的衡量指標外,閉鎖因子也可作為額外的資訊不對稱衡量指標,與Karpoff、Lee與Masulis(2013)之研究相一致。
19

現增價格折價幅度影響因子之分析 / The Determinant of Underpricing for Seasoned Equity Offers

張經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司面臨資金需求而選擇由發行新股的方式辦理增資後,投資人將以低於市價的價格申購,本文旨在探討現金增資股票折價的影響因子,使用最小平方法及一般動差法評估,以季資料做為實證分析,樣本期間為2001年1月1日起2009年12月31日止,共688個樣本點,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平均折價幅度為1.21美元,股價在宣告日當天,宣告價格和當日股價的報酬率約為5.6%,從文獻資料顯示1977年開始,現金增資的折價幅度與時俱增。(二)宣告日前一天的股價、保留盈餘、每股報酬、每股資本報酬、折舊以及發行六項變數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效果。 / When a company has money deficit, it may raises capital by issuing stocks. Investors buy those stocks with lower pri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NYSE and Nasdaq stocks’ quarterly data from Jan.1, 2001 to Dec. 31, 2009. We use general moment method (GMM) to estimate the equ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1) The stock discount rate is increasing over time compared to prior researches. The average discount rate is 5.6%. (2) The stock price prior to claim day, earnings retention rate, return on average assets, return on average equity, depreciation and issue amount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fluences.
20

公司治理對現金增資公司經營績效之影響 /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security offerings companies' operating performance

梁菀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1996年至2008年251間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且有辦理現金增資之公司為研究對象,探討公司在增資前一年至後三年經營績效之變化和公司治理程度之間之關聯性,以了解公司治理是否能減少公司內部之代理問題,進而使公司在增資後營運績效有較佳之表現。有鑑於台灣地區上市公司多為股權集中型態,普遍存在控制股東,相較於美國上市公司代理問題多存在於管理者與股東之間,台灣地區公司之內部代理問題主要存在控制股東與小股東之間,故在選取公司治理變數上,著重於與控制股東及小股東代理問題攸關之公司治理變數進行探討,並以調整後資產報酬率與調整後營收報酬率當作經營績效之衡量指標。 本文實證結果發現,無論是以調整後資產報酬率或調整後營收報酬率當作經營績效之衡量指標,公司治理程度較佳之公司,在現金增資後其經營績效之表現皆較佳,且增資前後經營績效衰退幅度顯著較小。此外,現金流量權與股份控制權偏離程度較低、現金流量權與席次控制權偏離程度較低、董監事持股質押比率較低及獨立董監事席次比率較高之公司和公司增資後之長期經營績效及增資前後經營績效變動為正相關,顯示當公司控制股東與小股東代理問題較小時,可避免控制股東不當使用現金增資所募集之資金,剝奪小股東財富,使公司能妥善運用現金增資募集之資金。另外,本研究發現,獨立董監事之設立也具有監督公司董事會之運作之效果,促使公司以現金增資募集之資金運用於良好之投資決策,進而使公司增資後經營績效有較佳之表現,並且具有正向改善現金增資前後經營績效變動之效果。

Page generated in 0.02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