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2
  • 69
  • 3
  • Tagged with
  • 72
  • 72
  • 26
  • 22
  • 18
  • 17
  • 17
  • 16
  • 15
  • 14
  • 13
  • 13
  • 12
  • 11
  • 1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外人投資問題之研究

謝昭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德柏格氏(Charles P.Kindleberger)認為資本不僅被視為經濟開發過程的中心,且為其關鍵因素。因此,資本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資本在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經濟過程中,的確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開發中國家之長期陷於貧窮的惡性循環(The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係因為其國民所得低,消費傾向高,國內資本無法蓄積,又無外國資本的注入,以致長期間經濟發展無法推動。當今,開發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重要者,厥為資金缺乏與技術落後。在技術方面,可經由研究發明、購買專利權或技術本身、與外國技術合作等而學習或獲得技術,解決之道較易;然而,在資金方面,因開發中國家,大都本身資金極端缺乏,國民所得僅夠餬口,遑論儲蓄,國內資本即無由蓄積,長期間受貧窮的惡性循環所束縛。因此,資本的籌措不得不借重於外資與僑資;在借用外資與僑資以發展本國經濟的過程中,衍生許多問題,諸如本國資本被排斥、本國國際收支於外資撤回時益增困難、租稅上之差別待遇、本國經濟主權、資源錯誤分配-勞力剝削、外資廠商承諾與契約問題、是否處於公平競爭的地位、技術合作問題、本國經濟與社會政策是否能與外資相配合、商標授權問題、協助本國經濟發展問題等等,本文將逐一討論並試擬對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經濟上起了顯著的變化,開發中國家覺醒,國際經濟合作運動展開,先進國家基於人道主義及本身利益,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各開發中國家亦普遍認識,唯有致力於經濟發展,才能使國家富強,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因之,各國紛紛投入經濟發展大競賽的行列,絕大多數國家都採行計劃型的發展方式,有計劃的發展經濟,訂定各種辦法與制訂政策,用來鼓勵有助於經濟發展的各項活動,而開發中國家均普遍缺乏推動經濟發展的資金與生產技術,因此,各種吸引外國人投資的辦法陸續制頒,將吸引外人投資列為經濟上施政重點之一,甚至不惜犧牲本國的利益竭盡所能歡迎外資,而外國資本,一時成為天之驕子。外國人動輒以不來投資為要挾,訂出許多不合理的契約,嚴重損害本國經濟正常發展,甚或有淪於被外人控制之虞。爾後,落後國家與先進國家逐漸覺醒,先進國家不再以徒顧自身利益為能事,落後國家亦逐逐漸重視本國的經濟主權,認為外資事業僅能居於補充與示範的地位,不能控制本國經濟發展的命脈,應以借助外資扶植本國企業為主。外人投資問題遂被重視與熱烈討論,期能訂定一種雙方互惠的投資方式與合作辦法,以前所產生的各種外人投資問題逐漸地被合理解決,資本輸出國與資本輸入國的立場也逐漸相符,國際經濟活動益趨頻繁,國際關係也愈密切。 我國經濟發展程度被列為開發中國家,目前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仍在於資金缺乏與技術蒎落後。政府自民國卅八年遷台之初,由於台省財政負擔驟然深重,引起嚴重的物質缺乏,通貨膨脹,國際收支無法平衡,當時即傾全力穩定經濟,不使再惡化,其後由於美援的支持,經濟慢慢穩定,遂著手於制訂經濟發展計劃,民國四十二年開始實施四年經建計劃,四十三年頒行「外國人投資條例」,四十四年頒行「華僑回國投資條例」,四十九年公佈「獎勵投資條例」,五十一年公佈「技術合作條例」,促進本國人及外國人投資並引進外國技術,推動台灣的經濟發展。又於國內國外成立投資服務機構,加強宣傳及服務外國投資人,俾吸引外國資金,加速台灣經濟的發展。據統計,自民國四十一年至六十年,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金額超過六億美元,今後每年來台投資的金額亦必逐年遞增中,外資事業在台灣的經濟地位也愈形重要,與本國企業的關係也愈密切,對台灣經濟發展,幫助也愈大。然面對著日益增加與茁壯的外資事業,應重視其發展與其所產生的問題,俾利用外資來發展經濟,有其利而除其害。本文即對於日漸增加的外人投資與日益繁複的外人投資問題,作一客觀的分析與檢討,以對逐漸在台灣經濟社會中占著極端重要的外人投資事業引起應有之重視,而未雨綢繆,制訂辦法,處理外人投資問題,雙方均能互惠互利。 本文共分為六章,討論我國外人投資問題: 第一章緒論部份,劃定本文研究範圍,係以政府遷台後廿餘年來外國人在台灣投資情形為對象,蓋台灣為一海島經濟,國際貿易發達與否,為經濟命脈所系,本身資金缺乏,人民原本貧苦,經濟力量脆弱,本國資本的蓄積與外資的引進,為整個經濟活動的重心。第一節以後部份,對資本的涵義,作一概括的分類與介紹,並引用金德柏格氏對資本所作的解釋。其次分析內資與外資的區別,內資係指國內資本,包括國內私人資本與國內公共資本,亦即一國總生產出來的財貨減去該國所消費的餘額,也就是該國所現存的直接財與間接財的總量。外資係指外國人的資本,包括外國私人資本、外國政府與公共機構的資本。內資與外資不僅來源不同,對本國資本供給的影響不同,對該國經濟發展具有不同的效果與影響。其後,再敘述外人投資的演進,將世界各國外人投資以兩次世界大戰為準,劃分為三個階段來說明其演進之經過情形。第一階段為國際間私人長期投資活動的極盛時期,第二階段為國際私人投資的低潮時期,第三階段,即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間的投資由間接投資逐漸轉變為直接投資,又直接投資的內容,由石油等採掘工業轉向製造業。最後,說明外人投資的種類及其對資本輸入國之影響。 第二章介紹外人投資對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之影響,就外人投資誘因-商業利潤、政治目的及國際經濟合作等,加以分析說明其性質,並闡述外人投資對開發中國家資本形成、國民所得、就業機會、政府稅收、國際貿易與國際收支、貿易條件與外部經濟之影響。再者,對當今世界各國外人投資所遭遇的先天性及人為的或為經濟性或非經濟性的障礙與獎勵作一總括的分析。各國環境不同,對於外人投資的限制與獎勵措施亦不同。 第三章談到近廿餘年來台灣外資政策及投資環境與外人在台投資概況,係就各種有關外人投資法令,說明台灣的外資政策,包括以前施行的措施,修改的情形,以及今後的趨勢。環境變遷,各種有關法令必需隨時修改,方能反映其積極性的寬嚴意義,並能避免舊法律無法解決新問題的窘境。其次,再就台灣各項公共建設、政治環境、社會情況、教育水準、人力資源以及有關鼓勵與限制措施等客觀事實,說明台灣的投資環境。然後,就各項統計資料敘述廿餘年來外人在台投資概況,俾得一全面性、概括性的瞭解。 第四章檢討我國外資政策,先就外資實際所發生的效果加以剖析,再提出外資在台灣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加以檢討。 第五章說明外資有效運用之方法與改進意見,針對台灣現階段的外資政策與現行各種辦法及措施提出改進意見與興革措施,以有效運用外資,冀得外資運用之利於最大,期將外資運用之弊端減至最小。 第六章結語,乃作者對當前國際情勢的演變及國際間各種經濟的與非經濟的(如政治的)不利因素,如美元貶值、日圓升值、各開發中國家彼此的激烈競爭、開發中國家經濟結構不利於國防競爭以及歐洲區域性經濟同盟等,及一九七○年代的台灣經濟問題-最重要仍然是資金問題,加以分析並預測其發展。 本文討論範圍涉獵甚廣,問題亦甚繁複,撰者才疏學淺,且初次習作,疏漏之處難免,尚祈師長先達,不吝指正是盼!
2

外資在我國證券市場之法律問題研究

呂靜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所謂的外資通常包括華僑,外國人或外國機構投資人,其對我國境內的投資,依性質可分為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兩種。外資以現金投資我國境內的上市/上櫃公司股票、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等標的,屬於間接投資,並得依「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申請辦理。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底,外資累計總匯入淨額為美金一千二百四十七億元而其持有股票市值佔總市值的百分之二十九。外資對臺灣股、匯市影響之重大由此可見一般。引進外資投入國內證券市場,可參與上市/櫃公司現金增資,提供企業營運資金,可擴大市場規模,促進證券市場國際化,且外資的動向對國內投資人通常有指標性的作用,有些國際熱錢以外資在本國炒作後離開市場,可能使得國內股市及匯市巨幅波動,大大影響本國股價與匯率。亞洲多數新興市場國家,都對外國投資機構或外國人投資於其內國股票市場訂有法律,加以監管。印度證管會以新措施計畫限制外資,減緩資金流入。此舉造成印度股市盤中暴跌,一度暫停交易一小時。而亞洲股市如日本、南韓、泰國等股市也受到印度股市波及而下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資本移動的自由化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資本移動的限制受到挑戰,近年來金監會對外資進入臺灣市場之投資總額、全部或個別外資對個別公司之持股上限等,已完全取消其持股之限制。雖然我國已解除多項外資的限制,同時簡化外資申請程序,然相較於亞洲其它市場如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允許外國人直接自由於境內股市交易,我國證券投資環境仍較為保守。 基於市場穩定的考量並同時能吸引外資,我國自民國七十二年以來,即有計劃逐步引進外資投資國內證券市場,同時訂有對外資之管理法規。實務上自從QFII制度於民國九十二年逐漸取消後,外資投資依據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第十條及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細則第七十七條之四,華僑及外國人投資我國證券市場首先須向臺灣證券交易所辦理登記,境外華僑及外國人應委託國內代理人(通常即為國內保管銀行)或代表人申 請辦理登記,並指定我國國內銀行為保管銀行,委託辦理後續交易確認及交割等相關事宜。 因此外資於我國證券市場交易之主要當事人為: 一、 符合「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第三條資格之境內外華僑及外國自然人或外國機構投資人 (FINI / FIDI)。 二、 國內代理人,即保管銀行 (Custodian Bank),辦理登記、後續交易確認、交割等,同時保管款項。 三、 受託於證券集中交易市場,買賣有價證券之證券商 外資,保管銀行,與證券商三邊法律關係。(如下圖) 外資與保管銀行依委任契約而產生代理的法律關係,惟其代理的保管銀行實際上只能依照指示行事,而非其行為之負責人。實際上外資多半係直接由其國外對本國證券商下單,而保管銀行除以其國內代理人的身份為其處理相關之開戶,證券買賣及股東權利之行使外,同時對僑外投資人/機構,存在消費寄託之關係。然對於保管銀行担任外資國內代理人之權利義務,並無明確規定。此外證券商基於委任關係是否可以取代保管銀行之功能,是可以進一步探討。 目前任何僑外投資人僅須於初次投資前,向臺灣證券交易所辦妥登記,取得投資身分編號,即可據以向證券商辦理開戶進行投資。對於外國機構投資人亦無資格條件之限制。再者我國現行管理法規對外資之投資資金設有不得來自特定地區之限制。例如為防範陸資進入我國股市,影響國內金融市場穩定,破壞本國經濟及金融體制,同時依照經發會三階段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之政策,目前仍不允許「陸資」投資國內證券。原則上要求證券商出具僑外資客戶資金檢查表。在實務上因租稅考量,某些境外公司如開曼群島,維京群島等,形式上為外資,但實質上可能為陸資或臺資者進入我國證券市場,有謂的「假外資」。主管機關並未對聲明書內容不實設有處相關處罰,則僅出具聲明書一事不過是徒具形式而已。 再者,依現行「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第三項之規定,「境外外國機構投資人持有公開發行公司之股份者,其表決權之行使除法令另有規定外,應指派國內代理人或代表人出席為之。」實務上一家保管銀行可能代表上百家外國機構投資人,誠難認可其行使表決權之實質效益。 本文擬綜合研究外資在臺灣證券市場交易實務,配合現行的法律,試圖釐清相關之法律關係及其法律效果,俾能於妥適之監管下,消除僑外投資人/機構之市場進入障礙,吸引更多外資參與我國的證券市場。
3

在台外資企業採構制度之研究

張玉貞, ZHANG, YU-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係採用個案研究方式。分成六章十九節。第一章緒論,共含三節,分 別敘述本論文之研究動機和目的、研究方法和限制,及論文的結構。第二章係說明採 購的任務與性質。分成三節,分述採購的定義、任務及企業採購的性質。第三章研究 採購組織體系與職責。共分為四節,分別是:採購組織體系與職責、採購部門在組織 中的地位、採購部門內部分工體系,及採購部門地位的提昇-物料管理部門。第四章 探討採購管理程序,共分四節,分別是:採購策略規劃、採購政策制定、採購型態及 採購程序、採購與其他部門之關係。第五章探討採購績效的評估與控制。分成三節, 包括採購部門的績效衡量、採購績效控制、採購部門人事管理等。第六章是本論文的 結論與建議,共分成二節。
4

外資交易行為是否誤導散戶投資行為下單? / Do foreign investors' trading behavior mislead individuals' investment?

姜珮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檢視外資的買賣超資訊是否能為散戶投資人帶來有用資訊,進行跟隨買賣而獲利? 再者,以34家公司樣本為例,觀察外資對某股欲大量買賣超時,經由買賣單的下單積極性分布情形,是否有藉此誤導散戶投資人投資行為的嫌疑?實證結果發現,跟隨外資買進金額買超最大的標的股,確實能為散戶投資人帶來獲利,但若跟隨買超張數最大而買入標的股,獲利幅度會下降。而跟著外資大量賣超而殺出的標的股,不論賣出張數最大或賣出金額最大,散戶投資人未有較高獲利可以獲得。最後,實證發現外資對在欲大量買超或賣超的標的股中,均會以積極性高的下單價格來使其買單或賣單快速成交。但外資大量買超下的賣單比例以及大量賣超下的買單比例下單於積極度最差的價格區間均有高於正常樣本期間的情況發生。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aiwan's 34 major companies trading over information for retail investors is to bring useful information to profit following foreign investors’ buy-sell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this observation of 34 companies to buy-sell ultra -volume, the order distribution of buy and sell would give wrong information to mislead retail investors? The result shows if retail investor follow foreign investors’ step to buy the maximum market share and volume underlying stock can bring abnormal return than market return and industry return, But if retail investors follow foreign investors’ selling behavior not to take extra return from mimic trading behavior. Next, analysis of foreign investors’ trading behavior is consistent or not? We find if foreign investors really want to buy or sell the underlying stock, their buy-order and sell –order will set at the best price to make it a deal quickly , but one the other hand, we find their sell-order and buy-order will set the price which less possible to make this transaction.
5

外商在中國併購市場之研究

陳潔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加入WTO之後,開始逐步建立市場開放得以依循的相關規定,加上大陸政府認知到本身經濟的種種問題可以藉由外商的引進來加以解決,吸引外商投資中國大陸成為目前中國政府極力努力的目標,其中資本市場的開放尤其吸引外商的目光。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法律規範的不周全一直是外商進入中國投資的最大阻礙,而最近大陸一連串開放市場、頒佈法規的動作也就備受注目,本論文亟欲就新頒佈的收購相關法律對外商併購的影響作一深入的分析。 本論文欲就新法規的頒佈對外商在大陸利用股權收購方式併購上市公司的影響進行探討,探討問題包括外資目前在大陸進行併購概況、過去大陸政府的態度、併購相關法規制訂狀況及其特點與影響、目前外資採取的併購方式、外資未來可能併購的目標與趨勢等等。 在併購方式的選擇方面,由於開放了對外商進行國有股與法人股的股權轉讓,以及外資大型投資者在證券市場進行短期操作,使得外商在大陸證券市場上進行直接收購上市公司、進駐大陸A股市場與國有企業,以及利用各種新併購方式、金融創新工具進行併購的想法得以實現。加上中國各地政府的積極鼓勵、各市場的特殊性以及中國未來可期的強勁需求的考量,歸併出外資必須注意的併購目標,且必須對其相關產業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最後藉由個案的探討,回歸到新法規的制訂並不代表實際操作上就可實行,以大陸首例要約收購為例,問題包括同股不同價、一股獨大、下市的可能性、缺乏要約收購細則、價格支付方式的限制、要約價格計算過低、對流通股股東的保護問題等等。因此外資在新法規下利用新方法進行併購時,應該注意大陸政府的態度是否有改變,並必須考量到法規不周全之下可能衍生的問題。
6

兩岸QFII制度與對股市的影響之比較研究

張煥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兩岸先後實施了「合格外資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外資在臺灣證券市場呼風喚雨,影響行情甚深,而在中國大陸證券市場外資的影響力正與日俱增,在2003年底,台灣的外資政策改為登記制,已幾近於完全開放,到2006年底為止,匯入投資台灣的QFII資金已達1303億美元,而中國大陸發出了52張合格外資機構業務許可證,49家外資取得了90.45億美元批准投資額度,已接近原定100億美元上限,市場殷殷呼籲再度擴容提高額度上限,大陸的外資政策未來將如 何發展,早實施此制度的台灣經驗可否為大陸指引新的方向呢? 本研究透過蒐集國內外相關QFII文獻資料,探討兩岸開放QFII的歷程與影響;歸納整理分析出重要開放項目與時點,進行兩岸QFII制度比較;解讀重要因素開放項目與時點之前後效果,推斷該因子未來再被列為考量進一步開放之可能因素,作為預測中國大陸未來可能開放的考量項目與時點,以利投資者掌握大陸證券市場、外匯市場等的政策開放可能的投資機會。 本研究可歸納出下列四項結論: 壹、台灣建立了具有特色的QFII制度,開放合格外資進入資本市場投資過程皆呈現有秩序、有步驟地漸進平穩發展,最後在2003年大陸實施此制度後,加速全面解除主要限制,成功地加速擴大了外資累計淨匯入投資資金。而開放至今歷程中,全體外資無畏台海導彈危機、亞洲金融風暴、SARS疫情衝擊,穩定台股行情,提昇投資人對證券市場信心;全體外資所持有股票占總市值比例逐年提高,參與上市櫃公司董事會,協助公司治理良性發展。在集中交易市場投資金額比重逐年提高,超越本國法人,散戶交易比重逐年下滑,改善了市場結構;成交值週轉率下降,讓市場穩定度逐漸提高;導入的長期投資理念,帶動了基本面理性投資,使本益比水準逐漸與國際主要股市拉近;參與國內期貨市場與借券交易,活絡了國內期貨及質借市場,在在都功不可沒,此外,外資的不斷加入,也提升了國內證券市場在國際上之知名度與地位,讓台灣資本市場更受國際機構肯定,同時也提高了持續投資台灣的意願。貳、中國大陸對合格外資的引進初期處處可見「摸著石頭過河」極為謹慎的試驗性質,這些可以從入門資格門檻、申請程序及投資監管政策上均較我國實施QFII制度初期來得嚴格。不過,在暫行過渡接近三年,同時更加確認台灣Q F I I全面放寬取得了正面成果後,大陸公佈了新的管理辦法,對合格外資的入門資格門檻大幅降低、修法為日後放寬規定預備彈性,在開放規模與時機上可以預見的將隨時可加大加快。現階段政策仍處「歡迎進來長期投資、加強監管」階段。 參、台灣自2001年起外資月匯入淨額與股市的波動關聯度更加明顯,2001年外資交易量超過7%超過國內法人交易比重,且巧合地當年外資持股總市值突破市場總市值的7%,未來中國大陸若繼續開放,外資交易量及外資持股總市值佔場總市值何時超過7%,將是對市場影響力重要的觀察點。 台股在連續下跌一季以上的指數及成交量抵相對波段低點月份及其相鄰月份,巧合地開放個別及全體投資額度上限頻率最高,可以推測指數及成交量的位置是開放外資政策的重要觀察因素之ㄧ,而最常用的工具是調高個別及全體投資額度上限。而中國大陸批准外資較大額度時機亦是在指數及成交量相對低檔時出現,由於政策性調控的批准金額呈現不規則鋸齒狀現象明顯,且時機大都出現在量縮至前波高峰量一半時出現,未來此現象可以繼續追蹤當量能再度縮為前波高峰量一半左右時是否再度批准放行較大的外資額度進入市場。 肆、外資當月匯出入淨額與新台幣匯率呈現明顯的正向波動,外資的操作頻率與匯出入金額已逐漸放大,未來對新台幣匯率的影響將愈來愈大。中國大陸目前實施嚴格的外匯管制且目前月獲批金額與累計批准額度仍小,短期之內,外資匯出風險不至對金融市場產生威脅,但「管理辦法」,已經加入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相當多的管理權限,也為未來的開放預先作了準備,相信未來匯率的因素仍會是中國大陸後續進一步開放外資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研究另提出二項建議: 壹、對台灣的建議:台灣實施的QFII制度對於外資投資限制最終於2003年第四季開始除了特殊產業投資比例限制外,幾已完全開放,外資的操作頻率與匯出入金額已逐漸放大,對國內股匯市的影響正與日俱增,主管機關必須致力於改善基本面環境,讓外資更能長期安心持續投資台灣,對於可能突發的集體買賣股票、資金匯出入等重大影響因素,相關單位必須未雨綢繆,慎重考慮事先做好預警及危機處理的模擬掌控,並與國際與區域金融機構或組織,及早建立金融穩定合作機制,加強防範外資流動對股匯市造成鉅幅波動風險的危害。 貳、對於中國大陸的建議:已擁有的巨額的外匯存底準備作後盾、外資持股總市值相對股市總市值仍低、香港H股及紅籌股上巿公司總數加速增加競爭及在修法上已對外資持續開放和對投資及匯率嚴格監管有所準備的情況下,應該在申請程序、投資額度、資金匯出入、投資項目品種、衍生性避險金融工具、投資個股上限比例、投資帳戶資產、財務報告等規定上於適當時機大膽的加速放寬,以讓長期、穩定的外資繼續流入,達到促進資本市場發展、改善市場結構、提高市場效率、提高上市公司素質,甚至匯率自由化等期望的目標上創造積極的貢獻。
7

中國銀行引進外資是否會改善盈餘管理

顧中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文摘要 中國大陸的金融業以引進外資是否可以改善盈餘管理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議題,過去的文獻對此議題的研究結果並無一致性的看法。本文探討過去文獻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可能產生估計上的選擇偏誤,並提出以傾向分數配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將樣本重新配對,以解決選擇偏誤的問題,並重新估計引入外資對改善盈餘的影響。首先,本文將所有資料分成兩組,試驗組(外資入股銀行)與控制組(外資沒入股銀行)並分別對其計算盈餘管理的統計量,發現不論是試驗組(外資入股銀行)或是控制組(外資沒入股銀行)均有盈餘管理現象,而控制組(外資沒入股銀行)的盈餘管理現象更較試驗組(外資入股銀行)嚴重的多,因此根據本文的實證結果本文初步的判斷外資入股會改善盈餘管理現象。然而,根據本文的實證研究,本文發現試驗組(外資入股銀行)與控制組(外資沒入股銀行)之後在樣本配對前,影響銀行從事盈餘管理行為的特性變數在兩樣本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而唯有透過配對方法篩選樣本後才減少了這個差異,而利用配對之後的樣本作分析,本文發現,平均來說,銀行引進外資的確會降低銀行從事盈餘管理的程度。
8

新加坡之外資政策(1959-2000)

郭淑貞, Kuo, Shu-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9

外資買賣短期市場衝擊與長期績效之研究

田慧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討論外資買賣對市場短期衝擊及外資長期績效的評估。在短期市場衝擊部分,利用VAR模型檢定外資買賣超對股市報酬率的影響,並以GARCH模型,檢定外資買賣超波動是否顯著影響股市波動。在評估外資投資表現方面,本文不僅就外資額著增減所投資個股持股比率時,觀察買入與賣出個股前、後的平均累積報酬率變動情形,對應外資可能的投資期長衡量其擇股及擇時能力,同時,亦針對外資投資對象的規模加以區分,檢測外資的投資表現是否因個股規模而異。 目前媒體相當重視外資在股市活動,雖然不論外資就匯入金額占股市市值比重或外資在股市買賣金額占市值比重,均有日益上升的趨勢,但在股市的規模仍然偏低,比重尚不及5%,惟外資或有指標效果,藉由帶動投資人買賣,對股市造成衝擊。本文VAR及GARCH模型檢定獲得一致結果:前期外資買賣對股市報酬率及股市報酬率波動的影響顯著。既有短期市場衝擊投資人似乎頗重視外資訊息,對於外資交易的參考價值有必要進一步檢測。本文觀察外資買、賣股個股前、後的累積報酬率,發現外資表現優於市場表現。其績效不僅為經濟顯著,亦為統計顯著。本研究利用相關係數及Treynor與Mazrya模型檢定發現外資具顯著擇時、擇股能力,對投資決策,具有參考價值。分析不同規模個股外資表現的結果顯示,外資似乎較擅長投資規模較大的股票,對規模小的股票表現較差。
10

外資、投信和散戶風險胃納在台股市場的衡量與實證 / RAIs of foreign investors, retail investors and investment trust in Taiwan equity market

許佑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未有一個嚴謹的方法來衡量台股市場的風險胃納。在本研究中,我們嘗試研究股票市場和風險胃納指標的關係。我們利用Kumar和Persaud 在2002年所提出的方法建立台股市場的外資、散戶和投信的風險胃納指標,並檢視它們和台股加權指數的報酬率之間的連動關係。 實證結果發現,外資、散戶和投信每日的風險胃納相關程度相當高並且對於台股市場的報酬率有顯著的解釋能力。同時,散戶的風險胃納在解釋每日的台股市場報酬率的係數是最高的。但在每月和每季中,我們發現唯有外資每月的風險胃納對台股市場報酬率有顯著的影響。歸納原因,我們認為在較長的期間外資在台股市場擁有較大的影響力有關。 / At present, there is no rigorous method of measuring risk appetite in Taiwan stock market. In this paper, we want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ity market and risk appetite index (RAI). Moreover, we create the RAI for foreign investors, retail investors and domestic investors. We use Kumar and Persaud’s method’s concept in 2002 and adjust them to measure the risk appetite in Taiwan equity market and try to examine that does the risk appetite have any explaining powers on Taiwan Stock Exchange Capitalization Weighted Stock Index (TAIEX) return. From our empirical result, we could find that the RAIs of them have very high correlation and the ranges of them also are very close in a day. In addition, the parameters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are very significant in explaining the daily return of TAIEX and the coefficient of retail investors’ RAI is the largest. However, in month and quarter, we find only foreign investors’ monthly risk appetite has impact on monthly TAIEX return. We think that daily outcomes maybe reveal retail investors’ investment ratio in Taiwan stock market was higher in the last ten years. However, the monthly and quarterly results probably reveal that the foreign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may have a greater effect on Taiwan stock market in the longer period.

Page generated in 0.01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