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9
  • 45
  • 4
  • 2
  • 1
  • 1
  • Tagged with
  • 53
  • 53
  • 37
  • 36
  • 20
  • 19
  • 13
  • 11
  • 10
  • 10
  • 10
  • 9
  • 9
  • 9
  • 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九一一後俄羅斯反恐政策之研究

曹炳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恐怖主義並不是九一一事件以後才有的新事物,而它是一種古老的政治或社會現象,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幾乎每年都要發生重大恐怖事件,無論是穩定的國家,或是一直處於動盪之中的國家,都受到了這股浪潮的衝擊,影響世界各國的發展,經濟的正常運作,危害極其嚴重。 俄羅斯境內是多種族、語言、宗教的民族,自古以來民族、宗教衝突在這□一直存在著;前蘇聯時期錯誤的民族政策、高度中央集權取代憲法規定的聯邦制權利,忽視高加索地區各民族的傳統,公然推行「俄羅斯化」,強制遷移和鎮壓政策對一些民族進行整體性懲罰,加劇了高加索各民族之間以及他們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致民族分裂主義在該地區一直存在。車臣民族在歷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族的征服和統治,長期的歷史積怨和抵抗,在現實極端民族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的催化下,形成了民族分裂主義勢力,而車臣問題成了俄恐怖主義源頭。九一一事件後,美雖摧毀了「基地」組織在阿富汗的大本營;但國際恐怖主義不僅沒有遏制,反而表現得更加猖獗。俄羅斯最大的恐怖勢力車臣分離組織與「基地」(Al-Qaida)、「烏伊運」(IMU)、「東伊運」等國際恐怖組織迄今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基地」組織曾給車臣分離勢力資金、人員、武器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使得車臣非法武裝已由地方性組織發展成國際恐怖主義活動。車臣非法武裝頭目巴薩耶夫不但自許為車臣最高宗教領袖,而且還宣稱要建立「北高加索伊斯蘭共和國」,致恐佈事件不斷。 聯邦中央除了因為國土完整而無法讓車臣獨立,其實尚有其他因素使聯邦中央堅持車臣不能獨立。(一)經濟因素:與石油資源有關,特別是經過車臣的一條輸油管線有重要關係。(二)地緣政治:是俄羅斯通往西亞的通道,同時也是中亞通往歐洲的要道,與南高加索其他三個共和國的石油管線連接,車臣的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因而升高。(三)民族因素 :車臣尋求獨立成功,其他共和國將群起效尤,爭取自俄羅斯聯邦獨立出來,而使得俄羅斯進一步解體。 儘管普欽運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手段,對車臣投入鉅資開展重建工作;但仍不為所動。車臣和俄羅斯兩個民族歷史上積怨太深,民族仇恨難以消弭,而近10年來的戰爭又加深了車臣人對俄羅斯人的仇恨;普欽政府忽略車臣人的歷史情結,對車臣獨立運動採取全面封殺的鐵腕政策;及政府求功心切、忽略人性價值的心態,每次恐怖綁架事件,都是以人質死傷慘重收場。另車臣人強悍毫不妥協的民族性;及車臣人強烈復仇心理個性格特點,近年來又受國際恐怖活動之鼓舞等,獨立意念就更加堅定。 俄羅斯打擊恐怖主義在九一一事件前常被美國等西方國家指責為侵犯人權等,助長了車臣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但九一一事件後,普欽認為,經歷了恐怖重創的美國和西方是俄羅斯反恐合作的最好夥伴,俄首先應該在俄美關係上有所突破;給普欽與美等西方國家全面改善關係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普欽即迅速做出反應致電給美國總統小布希,對爆炸事件深表震驚和同情,並呼籲國際社會團結一致對付恐怖主義,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行動同時,普欽始終把美國遭受恐怖份子襲擊與車臣分裂主義在俄羅斯國內製造恐怖事件聯繫在一起,順便解決國內車臣問題及經濟援助。普欽對西方的戰略合作框架由此形成。 九一一恐怖事件改變了這一切,普欽在反恐中的鮮明態度,使俄美關係好轉,俄抓住反恐怖主義的共同點,用支持美國在阿富汗打擊恐怖主義來換取美對俄打擊車臣非法武裝的行動的默認。同時,美國也認定車臣恐怖份子與賓拉登的「基地」恐怖組織有聯繫,美國如果希望沒有後顧之憂地解決伊拉克問題,布希總統就必須容忍俄羅斯對車臣的鎮壓,不再對俄軍在車臣的行動橫加指責及違反人權。小布希政府隨後表達同意俄羅斯對國際恐怖主義份子在車臣扮演角色的關切,並呼籲車臣領袖切斷與賓拉登「蓋達」恐怖組織的關係,這明顯與過去美國譴責俄羅斯在車臣的行為有很大的差異。 俄羅斯在外部環境改善俄美關係,促使為內部治理國內事務得到安定環境,俄羅斯開始全面反思別斯蘭事件的經驗與教訓。現階段車臣分離主義已喪失了政治上與俄聯邦對抗的基礎,分離分子有危機感,從而失去同情,陷於孤立;只能採取恐怖活動企圖破壞車臣重建進程,干擾車臣人民認可的民主選舉。另曝露出車臣問題根本尚未解決,俄羅斯人民仍然生活在恐懼不安之中,雙方過去的言和努力付諸東流,事件後俄羅斯政府與車臣雙方態度更加強硬,對普欽車臣的鐵腕政策徹底破產,非但沒有對恐怖行動產生嚇阻作用,反而激起車臣分裂份子採取更激烈的手段。面臨這種威脅也使得反恐成為俄羅斯政府的當務之急,採取各種緊急措施: (一)加強鞏固俄羅斯的團結,就是要藉著此一人質危機,凝固全民意志,進一步排除異己份子。 (二)加強對高加索地區的控制,強化中央對地方控制,與中央集權的機制。 (三)建立有效反危機指揮體制,總統在國家政治結構與危機處理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決定可成立聯邦或地方級的反恐小組,以強化情治系統及反恐危機管理機制。 (四)制定反恐法,俄羅斯國家杜馬先後通過了「緊急狀態法」和「反恐怖主義法」。 (五)增加反恐經費,目的一方面在於對付國內層出不窮的分離運動,另一方面也考量到避免在國際上反恐議題上被邊緣化。 (六)加強反恐演習,檢驗在緊急情況下實施動員、緊急開赴恐怖事件現場、協調配合展開圍剿和相互通訊聯絡等方面的能力 。 (七)強力打擊恐怖主義,面對非常棘手的車臣恐怖主義問題,長期以來執行「決不向恐怖份子妥協」的立場。 (八)車臣重建,對車臣投入鉅資,修復了包括電視臺、廣播電臺、學校、通訊線路在內的公共設施;就憲法草案、總統選舉法草案和議會選舉法草案進行全民公投,從法律上確立了車臣作為俄聯邦主體之一的地位,逐漸向當地人移交權力「以車治車」政治解決車臣問題方案。 (九)反恐合作,即俄羅斯與獨立國協國家的反恐合作,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俄羅斯與中國、中亞等周邊國家的反恐合作,與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反恐合作 。
2

美國因應國際恐怖主義之對策研究 / A study on U.S. counter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policies

蔡馥仰, Tsai, Fu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美國因為超強的國力與道德期許,在國際間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但也因為超強的地位、自由且先進的通信、科技、金融機制,使其淪為發展恐怖攻擊行動的活動基地甚或最具象徵性的標靶。國際恐怖主義形成美國國家安全對策的固定議題,其反恐經驗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各國處理國際恐怖主義的一個典範;即使是國際合作,美國的行動也是反恐議題主要的觀察目標。因此,本文藉由綜整、分析一九七九年以來美國政府因應各次國際恐怖主義之指標性個案,探討美國政府因應國際恐怖主義之對策內容,並旁及其對國內外政經資源與結構之影響。(註:原紙本論文無中文摘要)
3

巴解恐怖主義之研究

劉壽軒, LIU, SHOU-X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五章十節,約九萬字,合為一冊。 第一章 導論。包括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及國際恐怖主義的一般概念。 第二章 巴解恐怖主義的社會基礎。就本世紀統治巴勒斯坦的四個不同政權,在安全 、政治拉攏、及投資三方面政策所表現的人口變遷與社會分合敘述之。 第三章 巴解恐怖主義的發展。分析巴解的恐怖組織及巴解恐怖主義的演變。 第四章 巴解恐怖主義與國際政治。就巴解的外在關係及聯合國的討論兩項敘述之。
4

我國反恐怖行動機制之研究

馬士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1年9月11日美國四架民航機遭受恐怖分子劫持,先後撞擊紐約世貿中心雙子星大廈及國防部五角大廈,造成了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一次的本土人民生命、財產傷亡與破壞,震驚了美國及全世界。 恐怖主義在一般的認知上,是指「一個激進的組織或言行、思想偏激分子,基於自我的民族意識、宗教信仰或是政治理想,藉由各種不同的暴力攻擊或破壞手段,使社會人心產生恐懼,以達成其企求或政治目的」,由於其攻擊、破壞的目標,往往是以無辜的人民為對象,攻擊的範圍亦不限於特定的地區,已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定造成嚴重危害,必須加以防範遏阻。 美國在遭受九一一恐怖攻擊後,聯邦政府除迅速採取各種緊急應變作為,以穩定民心士氣外,也積極制定「愛國者法案」及修正相關法令,並成立「國土安全部」統合反恐事權,迄今美國本土未再遭受大規模之恐怖攻擊,顯示其相關作為已具若干成效;另世界各國亦依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之第一三七三號決議案,紛紛加強各國之反恐措施,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然身為地球村的一分子,仍應全力配合執行反恐怖作為。 我國現行反恐怖行動機制,平時係由國家安全局負責反恐怖情報之整合工作,並由行政院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國土安全政策會報」及「國土安全辦公室」負責指導、推動各項反恐怖工作,各相關部會依權責編組「反恐怖攻擊應變編組」;當恐怖攻擊事件發生時,如果是單一的類型,則由主管之部會成立「二級應變中心」負責處理,二種以上類型發生時,則由行政院臨時召集成立「一級應變中心」統籌處理,此種情報與應變體系分離之「雙軌制」機制,實無法有效因應重大恐怖攻擊事件。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國應記取其他國家遭受恐怖攻擊之經驗教訓,審慎規劃設計反恐怖行動機制,就「法制面」而言,應優先完成「反恐怖行動法」草案之立法,使反恐怖工作能依法行政;其次「制度面」應成立統一反恐怖事權的專責機關-「國土安全部」,專責推動我國反恐怖及國土安全維護事宜;在「執行面」方面,則應精進特勤部隊之反恐專業訓練,強化重要經建設施安全維護、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擬訂各種緊急應變計畫等工作,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5

美國反恐法制之研究-以幫助恐怖主義犯罪為中心 / Study on USA anti-terrorism legislations

李璨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1年美國遭受911事件恐怖攻擊後,反恐即成為全球熱門議題,而國內相關反恐法制之建構乃反恐戰略中不可或缺之一環,聯合國及各地區聯盟業已制定相關反恐公約,各國亦制定相關反恐立法,然身處東亞戰略中心的台灣,在反恐立法的制定,可說是以不變應萬變,目前僅有尚未通過的「反恐行動法草案」,且立法研擬時間過短,相關討論的質與量上均有所不足。 故如何切斷恐怖分子與他人所提供的資金、聯繫及各種幫助,使其喪失發動恐怖攻擊的能力,亦是當今預防性執法的戰略下的一大課題。 而美國由於多次遭受恐怖攻擊,或可說是久病成良醫,在此方面的立法經驗或有值得我國借鏡之處,且自911事件之後,美國國會制定了愛國者法案,被各界認為是強而有力的反恐手段,在刑事實體法上,預放性追訴及協力反恐的思想亦處處可見,這些改變將使美國在反恐刑法運作與普通刑法之交錯部分將產生何種影響,亦值得討論。本文擬以美國法為中心,分析美國相關反恐刑法、憲政上的討論、及實際案例之適用問題、加上美國在反恐法制上大量運用的「指定」制度,所衍生的相關爭議,作為我國反恐立法制定上的借鏡。 最後本文亦將回頭檢視國內現行立法,首須衡量我國未來遭受恐怖攻擊之可能性,並檢討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及我國現行刑法及反恐法草案是否可作為對抗恐怖主義的武器,及是否足以處理當代恐怖主義的相關問題,而是否在處罰範圍及內容上有修改之必要。 / After 911, anti-terrorism is an hot topic around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already established and co-signed several anti-terrorism conventions. Although we still keep silence on this subject.,regarding to globalization and Taiwan’s importance in East Asia, our anti-terrorism legislation should not be ignored.. Who is terrorist?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information, there are over 200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terrorism at present. People always say “one man’s terrorist is another’s freedom fighter.” We have found many “double standard” cases existed in the government’s ruling whether someone is terrorist or not. Our priority subject is to find a general accepted definition of terrorism. Regard to other countries anti-terrorism legislation, because of having much experience on suffering terrorist attacks, the USA have expertise in this matter. Not only taking military actions, they also established many regulations and statues to stop and exhaust terrorism, such as the PATRIOT Act. After 911, they have completely realized that preventing terrorist attack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prosecuting terrorists after they have committed the offenses. 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 Acts and regulations to punish someone supports terrorism, such as the conspiracy of penal code, RICO, IEEPA, America still need a more powerful weapon against terrorist. “18 U.S.C. 2339B”, which is promulgated as part of the AEDPA in 1996,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useful tool to prevent terrorism. 2339B prohibits someone to provide material support to designated foreign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prosecutors also have intensified their efforts to bring criminal prosecutions as part of the war on terror after 911. In the process of indictment and trial, the mens rea of 2339B is always a controversial issue between the judgements of the courts. The vagueness of the statute is a dispute all the time. Many people also concerned that 2339B will infringe on the right of association guaranteed by constitution. Some professors even called the USA had back to “McCarthyism Era”, because 2339B grants the government to designate foreign organizations as the terrorists. Desipte 2339B has much contribution on law enforcement, in virtue of lacking due process, some people afraid government will designate dissent-opinion party as the FTO. By the above-mentioned examples, we can realize it is not easy to keep balance between the anti-terrorism and human rights. Finally, thanks to ou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ircumstances is different from USA, Taiwan should not completely copy their anti-terrorism legislation.
6

國際反恐政策與作為之研究

許榮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恐怖主義是國際公害,其不僅威脅國際社會大多數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造成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更使一些國家引發嚴重外交糾紛,造成區域長期動盪不安,直接威脅各國、各個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安全與穩定。「911事件」促使全球體認恐怖主義已成為人類和平與安全重大威脅。國際社會對國家安全威脅的防範日益迫切,而加強建立國際合作以防制恐怖主義。 國際恐怖主義活動近來顯現:恐怖活動呈現全球化;恐怖組織呈現跨地區、組織間連結與合作;組織活動更為隱蔽及更難追踪;恐怖份子的經濟實力更強,活動目的更明確;活動手段日趨多樣化;攻擊目標以「軟性對象」為主;攻擊方式以自殺炸彈及汽車炸彈較常見;電腦網路成為恐怖活動的新領域等現象之趨勢。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威脅整體表現在,恐怖活動國際化、多樣化、廣泛化、隱形化、殘酷化、網絡化等態勢。 美國反恐怖主義政策,「911事件」後係以「全球為中心」。反恐政策思維三階段為,先確立「反恐畫線」的外交政策、 再以「邪惡軸心」論為標誌;後提出「先發制人戰略理論。反恐現為美國維護國家安全之最高戰略目標,指導反恐戰略的四項長期政策原則係:不對恐怖主義份子作任何妥協,交換任何條件;恐怖主義份子將為犯下的罪行被繩之以法;孤立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並對其施加壓力,迫使其改弦易轍;幫助同美國合作的國家,提高其反恐怖主義的能力。 國際上目前進行國際合作反恐,雖多數國家的反恐作為有所不同,但原則已漸趨一致。反恐行動之目標,概歸為四個重點,即第一、終結國家對恐怖主義之支持;第二、建立與維持一種打擊恐怖主義之負責任的國際標準,以確認地方性之努力、提供行為之評估基礎、擴大資訊交流及持續追尋互惠政策;第三、強化與維持打擊恐怖主義之國際努力,第四、制止與破壞對恐怖主義之物質的支援等,特別是關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飛彈擴散等方面。 台灣雖未受國際恐怖主義及其活動之荼毒,但不能忽視當前國際恐怖主義所可能產生之「暗示性」、「示範性」、「傳染性」作用。證諸台灣社會陸續發生仿效性之恐怖主義暴力行為事件,雖不能歸屬於恐怖份子,但其類似引起恐慌之手法,殊值國人關切重視。審視後911事件時期台灣的國家安全處境,政府針對國際合作反恐最新情勢發展,應在參與國際關係、及國土安全反恐作為方面,採取必要應對之政策措施,以確保國家利益與安全。
7

911事件後約旦反恐政策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Jordan's anti-terrorism policy after 9/11

潘孝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911事件後,為有效打擊恐怖主義,美國開始積極全球戰略布局,尤其在中東區域的戰略部署更顯重要。約旦身為美國在中東區域堅定盟友,雙邊合作關係已超過60年,911事件後美國提高對約旦經濟與軍事援助,目的希望能透過約旦在反恐工作努力,有效打擊恐怖主義對美國威脅。 約旦位於亞西地區版圖的心臟地帶,被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所包圍,境外移入人口龐大,地緣位置特殊性使得恐怖攻擊事件自1950年代初即伴隨在國家歷史中。約旦歷代政權為因應恐怖攻擊發生不同目的與時空背景,採取不同態度與策略,以維持國家生存為首要目標。 本文首先回顧約旦恐怖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約旦政權為打擊恐怖主義所制定規範與採行策略,藉以對照911事件後,約旦如何在反恐上作更多法制面與體制面上的調整,並透過當局反恐思維轉變,凝聚國人愛國意識,並謹慎處理以巴問題,成功降低恐怖攻擊在約旦發生的可能性。 約旦為維持國家穩定,在諸多規範上仍違反國際人權標準,但因國家注重民意發展,同時輔以高效能的情報網絡,促使約旦人民慢慢改變對恐怖主義看法,能依政府政策與國際局勢轉變而不斷調整。特別是2005年發生約旦安曼旅館爆炸案,人民深刻體認到恐怖主義對國家威脅,也改變民眾對911事件看法,將該事件視為恐怖攻擊。 未來約旦反恐政策成功仍要更多關注民意發展,政治面上小心處理以、巴問題,經濟面上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水準,藉由美國在反恐工作上持續支持與援助,維持國家穩定及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8

非傳統安全威脅之台北衛戍區反恐作為研究

何雍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恐怖主義份子攻擊事件。這樣的攻擊過程,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珍珠港事件」,象徵著「不對稱作戰」的具體示範。另一方面,美國即使在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中,以高科技武器,展現了,截然不同的科技戰爭,顛覆了傳統戰爭的軍事戰略思維。近十年來的恐怖攻擊行動在中東、中亞、北美、東南亞、俄羅斯等區域持續擴張發展,爆炸事件頻傳;其間真理教施毒、金融風暴、販毒集團、網路破壞、非法移民、武器擴散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對國家社會的危害,往往不亞於一場戰爭,新的戰爭思維已不再單純以傳統安全威脅迫使敵方接受自己的利益,而是用非傳統安全威脅型式,強迫敵人自己利益。 換言之,國家安全威脅的延伸已擴及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科技及心理層面並呈現複雜多元「綜合性安全」的概念,各國均採取了多管道具體防範措施,以對抗含恐怖主義在內之多樣的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例如,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第一三七三號決議呼籲各國共同合作制止恐怖行動,聯合國各會員國紛紛依該決議,通過相關反恐作為或制定相關法律,我國亦依相關決議,完成各項具體反恐怖主義措施。 年來兩岸交流頻繁,人民往來熱絡,雖造就兩岸互通和緩的跡象,但亦間接提供中共利用各種管道,對我進行滲透和情報蒐集之有利環境。目前藉由偷渡、觀光,以及其他各種名義來台滯留的人數正持續增加中。此外,面對未來中國解放軍有可能以彈道飛彈、巡弋飛彈,配合快速反應的特戰部隊,進行搶攻的「斬首行動」。據研判,共軍將一旦決定對台進行「斬首行動」,將有四種可能模式,一是類似美國對付格達費時直接飛彈攻擊總統府或官邸,二是由特種部隊滲透進行人員擒殺,三是由正規部隊攻克台北控制政軍經中心逼降,四是運用民航機機降突襲、奪佔機場等模式。使國家整體安全面臨挑戰與潛在威脅。不可否認的,對台北衛戍區安全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與威脅。 就非傳統安全威脅角度來看,於93年3月20日,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大選前一(19)日當時候選人陳水扁先生、呂秀蓮女士在台南掃街拜票時,遭槍擊事件,嚴重影響人身安全。另根據衛戍區情報蒐集網情報顯示,於93年5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當日,不法份子可能以遙控飛機、肩射武器、滑翔機或無人載具機攻擊正、副元首人身安全等情資,均顯示非傳統安全威脅已有日趨擴大之勢。 此外,近年來由於總統府的空間解嚴及開放參觀政策,四週除有繁忙的交通動線包圍外,定期均有民眾進府參觀,並於府前廣場舉辦各種大型民間活動;再者,總統府也曾發生多起車輛衝(闖)事件或者於周圍道路放置爆裂物、縱火等安全威脅情事;另於92年6月期間,遠東、中興民航機及直昇機亦曾發生闖入博愛限航區等情事,更加突顯出如何強化「台北衛戍區」反恐能力與作為的重要性,亦是本文研究最重要目的。 本論文研究結果有以下幾點: 一、研究心得 (一)「九一一事件」後,應調整我國原有因應恐怖攻擊思維與作為 (二)迅速通過修訂「反恐行動法」,研擬各類應變計畫 (三)現行維安體系指揮二元化,可朝向「指揮一元化、權責明確化」 二、建議與展望 (一)針對評估為重要攻擊目標區,建立情資通報聯繫機制 (二)運用「科技設施」建立整體防護機制 (三)強化第一時間各類反恐打擊力量與防護能力 職是之故,針對各國所採取之反恐作為,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目前我國整合行政與國安兩階層之反恐處理機制,行政與國軍亦同時參與聯合反恐演習,面對未來非傳統安全威脅增加趨勢,國軍與行政部門,勢必要有更多的互動與協調,並調整現存之體制與運作及相關法律檢討與修正,逐步規劃,研究與整合,才可能以較佳措施,因應我國可能遭受安全威脅,確保安全與維護國家利益。
9

俄羅斯與中國反恐之研究–以別斯蘭事件與新疆莎車事件為例 / A Study of Anti-terrorism in Russia and China:The Cases of Beslan and Shache

許德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作為一種古老的政治鬥爭方式,恐怖主義不僅破壞了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同時也給予國家社會極大的損害,甚至讓國家與人民陷入互不信任的狀態,最後則導致社會動盪和分裂。在美國911恐怖襲擊後,恐怖主義逐躍昇為一個重大的國際問題。並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網路的普及等,形成所謂的國際恐怖主義,國際恐怖主義依靠地緣政治擴張逐步擴大其影響及勢力範圍,並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但是,由於各種條件限制的差異情況,如國家制度的差異,政治精英的配置,國家反恐戰略的不同,將導致反恐帶來不同的結果和影響。本文將深入研究國家反恐制度、政策,並利用恐怖攻擊案例討論的形式,來對反恐政策造成的影響作討論。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反恐政策影響到國家政治的反饋,並採用政治系統理論為分析框架,討論反恐的影響和反恐政策對各不同體系帶來的變化。在個案討論上,本文將使用俄羅斯和中國的恐怖活動為例證。採用恐怖攻擊案例作為輸入項目;討論俄、中兩國的反恐政策等作為輸出項目;最後,則建立出反恐輸出帶來的反饋影響及效果。以討論造成其回饋不同的政治環境之相關變數。
10

高鐵運輸反恐作為之研究─以台灣高鐵為例 / The Research of Counter-Terrorism Action in THSR as the Case

簡勇君, Chien, Yung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1年當美國發生「9.11事件」之後,國內各行政與情報機關所完成之各種反恐想定,「台北101金融大樓」被一致公認為是最可能遭受恐怖攻擊之想定目標,其原因在於它是台灣當下最重要的地標之一,由於目標顯著一旦遭受恐怖攻擊,對於國內經濟與社會民心都將產生極大的震懾效果。直到2007年初,台灣高速鐵路正式營運通車,三鐵共構的台北車站與高鐵運輸系統,也被同時列入可能遭受攻擊的目標之一,並連續三年成為行政院「金華反恐演習」兵棋推演或實兵操演的想定攻擊目標。這意味著無論是在國內、外,都已意識到全球恐怖主義的攻擊型態正逐漸朝向大型交通運輸系統蔓延。 本研究的目的試圖歸納當前高速鐵路可能面臨的威脅與挑戰,並參酌世界先進各國在高速鐵路面對恐怖威脅所擬定之反恐策略與做法,與國內高鐵之現行措施加以對照,來進一步提升台灣高鐵運輸安全防護,以提供國內致力於反恐工作的先進,作為提升反制應變能量之參考。 本研究的重點即在於探討高鐵安全防護的特性,由預防、應變及復原的角度,借重外國的長期經驗,從制度、組織、策略、法令及實務作為進行分析,本研究經過多方比較發現,國內高速鐵路面對恐怖攻擊在基本防護與緊急應變能力上,與世界先進各國在高速鐵路所投入的資源是明顯不足的。 縱然,台灣高鐵在BOT的架構下,在安全防護上有其侷限性,台灣高鐵仍應本於民營企業所需承擔的社會責任與政府攜手合作,共同逐步完備具體可行的反恐機制與災防應變體系,筆者更期盼藉由本研究,能讓國內對於反恐之個案研究上能再增加一項多元的議題。

Page generated in 0.028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