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9
  • 84
  • 15
  • Tagged with
  • 99
  • 99
  • 42
  • 34
  • 31
  • 28
  • 24
  • 22
  • 22
  • 21
  • 20
  • 19
  • 19
  • 18
  • 1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期貨交易發展現況與管理之探討

陳金生, CHEN,JIN-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期貨交易在目前投資管道不足,及社會游資充斥、氾濫情況下,如雨後春筍般快 速成長。由於政府未立法予以有效規範,乃產生了話多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 不良的影響。然而,正規的期貨交易,對一國之經濟發展,亦有其不可抹殺的正面功 能。故本研究之目的,乃是希望藉由探討我國期貨交易之現況與所衍生之問題,以及 介紹美國期貨市場的組織與交易制度,以尋求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之道。 本研究獲得以下數點結論: 1.開放期貨交易對我國整體經濟之影響,實利多於幣,故應儘快開放期貨交易,使之 合法化。 2.我國應全面開放期貨交易,亦即不僅開放商品期貨交易,且須同時開放金融期貨之 交易。 3.我國發展期貨市場,宜採階段性方式進行,目前初期階段發展重點,應僅就利用國 外期貨市場,來開放期貨交易。俟適當時機,始設立我國自己的期貨交易所。 4.應儘速成立期貨交易專責機構,制定期貨交易管理法,以導引期貨交易於正途,使 其能進一步發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2

兩岸期貨市場之比較研究

徐志文, Hsu ,chih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近幾年的經濟快速發展,在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當下衍生出許多新的需求,諸如價格的制定權及避險的需求,期貨市場即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在兩岸均加入WTO後要面對開放國際市場及廠商的競爭,如何能夠與國際性公司競爭而存活,對兩岸期貨業者均是重要考驗,對於主管機關而言,如何能構建一個公平、公正及公開的環境更是重要。 兩岸期貨市場的發展有各自的背景因素,基於歷史背景不同,經濟體制不同,是以彼此間的差異頗大,本研究希望藉由分析比較兩岸期貨市場的環境及制度,可以了解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並針對其目前所遇到的問題給予建議,以提供期貨業者或從業人員或對兩岸事務有興趣者來參考。 本研究首先由兩岸期貨市場的歷史發展開始探討,再分別對兩岸期貨市場的現行體系、主管機關、期貨交易所、交易結算制度等做一分析,經過上述的探討後,將兩岸期貨市場的相關討論議題做一比較,從而發掘其問題,最後據以上的比較分析對兩岸期貨市場提出具體之結論及建議如下: 一、 結論 1、以職權功能來說,大陸的證監會較台灣金管會多了調查權及任免權,在現今智慧型犯罪愈來愈高明的情形下,賦予市場主管機關擁有主動出擊調查權力是值得肯定與期待的。 2、大陸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仍採會員制,應可考慮朝公司制期貨 交易所型態發展。而兩岸也都各自面臨到市場成長所帶來的問題,尤其是期貨交易品種及市場參與者的問題,這些都須要從市場面或制度面去改善或調整。 3、台灣相關的投資人保護法規及機構已建立並實行多年,大陸則於2007年才發布相關法規,保護機構至今尚未成立。為使投資人得到應有的保障及申請訴願管道,宜儘速成立保護機構。 二、建議 1、對台灣期貨市場的建議 建議主管機關開放槓桿交易商、開發個股期貨合約、強化主管機關調查權以及積極培養風險控管人才、更開放的大陸政策。 2、對大陸期貨市場的建議 建議大陸主管機關儘速建立專業投資機構管理規範、擴大期貨市場參與者、加速開放期貨服務事業以及加速推出新品種期貨合約並加強人才培育及公司治理。
3

期貨課稅問題之研析

施恬, SHI, T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

我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之研究─投資期貨及選擇權交易之可行性

唐志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內容係針對國內保險業龐大資金可能運用之途徑與所衍生之主要問題,作探討分析。保險業資金來源大部分來自各種責任準備金提存,而責任準備金,係來自社會大眾所繳納之保險費用,運用是否得當關係著保險公司及投保大眾之權益甚鉅。再則,近年我國保險市場為因應政府之自由化與國際化政策逐漸開放,以致資金迅速增加而造成投資管道壅塞,因此如何擴大投資範圍以利保險業資金有效運用及提升資金運用續效為保險業需正視之課題。論述範圍旨在介紹保險業資金運用之一般途徑:存款、債券、股標、不動產及放款;修正後保險法規中國外投資:外幣存款、國外有價證券、投資組合及國外放款;及尚未列入規定之期貨與選擇權交易等。 全篇根據政府所頒佈各項條例規章、參考相關書籍及課常上所研讀資料,經過整理、歸納、分析後,對保險業資金運用提出如下建議。有關保險業資金運用方面,在一般途徑方面即保險業應注意放款業務,尤其國外放款業務更值得加強。此外,在新投資工具方面,保險業在投入國外投資之初,不甚熟悉投資市場,似可利用金融期貨及選擇權交易而達到避險功效。惟仍需配合修正後保險法之國外投資項目,增加期貨及選擇權交易項目,使保險業投資範圍更為寬廣及便於國外投資之進行。同時,有關如何加強投資專業人才遴選與培訓及暢通完善之資訊管道等均為保險業在提高資金運用效能下需慎謀之處。
5

股價指數期貨與現貨之關聯性研究--新加坡摩根台股指數期貨實證分析

吳易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新加坡摩根台股指數現貨與期貨價格之領先-落後關係。研究期間從 1998年 3 月 1 日至 3 月 18 日,選取現貨指數與最近月份(3月)之期貨契約每 5 分鐘成交價格,總共有 506 比觀察值。在分別以 Engle-Granger ( 1987 )的兩階段估計法與 Johansen ( 1988 )的最大概似法做共整合檢定之後,發現期貨與現貨價存在「共整合現象」,因此以 Granger ( 1986 ) 所建議的誤差修正模型檢定期貨與現貨價格的領先-落後關係。 實證結果如下: 1.在檢定期貨與現貨價格的領先-落後關係上,以兩種共整合檢定方法為基礎得出的誤差修正模型,獲得一致的結論,也就是發現期貨價格領先現貨價格,「 Granger 因果關係」亦顯示,兩數列有單方向「因果」關係,表示摩根台股指數期貨價格是現貨指數的「因」,而現貨指數則不是期貨價格之「因」。 2.在期貨價格領先現貨價格的時間方面,期貨價格大約領先現貨價格達 15 分鐘前的期貨價格資訊對當期限貨價格有影響力。 3.上述「期貨價格領先現貨價格」的結論與大部份學者研究結論相同,但與研究同樣商品的賴瑞芬 ( 1997 ) 不同,推論主因應為 SIMEX 摩根台股指數期貨支成量擴增,交易越來越頻繁,使期貨市場日漸成熟之故。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of SIMEX MSCI Taiwan Index futures and spot prices. The sample period is from 1998/3/1 to 1998/3/8. From the two cointegration tests of Engle-Granger's (1987)“Two Step Estimation” and Johansen's(1988)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I find a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t and futures prices. And then, I use the “error correction model”to test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1.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estimates suggest that two error correction models from different cointegration test have the same conclusion:futures prices lead spot prices. From Granger's causality tests, there is an unidirectional causal relationship: futures prices Granger-cause spot price. 2.Futures prices lead spot prices about 15 minutes. In other words, 15 minute-before futures prices have an influence on present spot prices. 3.The conclusion of lead-lag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t and futures prices corresponds to most empirical results, but conflicts with Lai(1997) who investigates the same futures contract. I think the “volume”is the dominant factor.
6

期貨交易中不正行為規範之研究--以市場操縱為中心 / The Unfair Trading in Future Markets--Manipulation

劉俊良, Liu Chin-L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期貨交易為現今我國金融市場之新興交易。由於期貨交易具有使商品持有 人避險及價格發現、風險移轉等功能,因此在世界各國均漸有蓬勃發展之 勢。但是一但期貨市場可由人為方式加以影響,則必然使期貨交易的功能 儘失,而淪為與賭博行為無異。由於美國在期貨交易方面的歷史最為悠久 ,規範也最具領導地位,所以本文即以美國法上對於市場操縱之規範做為 探討的主要依據。本文的重點主要是以市場操縱行為之囤積(Corner)及 擠壓(Squee- ze)行為做為探討重點,另外再加探討其他市場操縱之類 型,諸如以其他實際交易操縱市場之模式、散佈虛偽不實消息之模式、及 虛偽交易模式等;希期能做為我國新興發展中的期貨交易規範之參考。
7

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現況與市場開放 / China's futures market and its market access

趙坤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近幾年的經濟快速發展,在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當下衍生出許多新的需求,諸如價格的制定權及避險的需求,期貨市場即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在兩岸均加入WTO後要面對開放國際市場及廠商的競爭,如何能夠與國際性公司競爭而存活,對兩岸期貨業者均是重要考驗,對於主管機關而言,如何能構建一個公平、公正及公開的環境更是重要。 兩岸期貨市場的發展有各自的背景因素,基於歷史背景不同,經濟體制不同,是以彼此間的差異頗大,本研究希望藉由分析比較兩岸期貨市場的環境及制度,可以了解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並針對其目前所遇到的問題給予建議,以提供期貨業者或從業人員或對兩岸事務有興趣者來參考。 本研究首先由台灣期貨市場的歷史與發展現況進行探討,再針對中國期貨市場的現行體系、主管機關、期貨交易所、交易結算制度等逐一分析,經上述探討後,最後針對台資期貨商進入中國期貨市場,在MOU、ECFA的架構下以及香港CEPA的經驗下,探討中國期貨市場的開放現況。
8

期貨經紀商與客戶間法律關係之研究 / 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s and Customers

蔡惠如, Tsai, Huei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期貨交易之集中市場自一八四八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成立以來,不論交易商品種類及合約成交量均日漸成長,並提供避險者及投機者規避價格變動風險及賺取價差之機會。學說與實務不斷地發展與研究,於法律規範與經濟分析之面向亦臻成熟圓融之境界。反觀國內,此套精密設計的交易制度並未導入正軌,而淪為體制外交易,地下期貨公司濫設,假期貨交易之名行之多年,加以國人不成熟之投機心態,整個期貨市場上瀰漫賭博之氣氛,與國外期貨契約市場相差甚鉅,單憑數簡陋之行政規則實無法收取任何成效,如何導正此不正常現象,實乃當務之急。幸而,立法院於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十日三讀通過「國外期貨交易法」,始賦予期貨交易合法之法律上地位;至八十三年四月,許多期貨經紀商正式營運,樹立我國期貨交易制度嶄新的里程碑。本論文共分五章,茲簡述各章內容:第一章「緒論」,述及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主要是有鑑於國外期貨交易法之公布,提供國人從事國外期貨交易之準據,擬探討期貨經紀商與客戶間之法律關係。第二章「期貨交易制度之簡介」,介紹期貨交易之沿革、意義、流程、法律性質與當事人,期能就期貨交易制度有概括之輪廓。第三章「期貨經紀商」,主要針對期貨經紀商之意義、期貨經紀商與客戶間之法律關係與期貨仲裁制度,配合美國法之相關規定,斟酌國外期貨交易法之各項問題。第四章「期貨經紀商之民事法律責任」,以損害賠償責任為對象,比較我國法(包括國外期貨交易法及民法)與美國法之差異。第五章「結論」,綜合歸納上述四章之見解,扼要地整理總結。
9

台灣專營期貨商獲利率之研究

謝夢龍, HSIEH, MENG-L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2002至2004年,23家計68筆資料完整之台灣專營期貨商為研究對象。採用二階段研究方式進行。首先,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投入導向模型評估每家期貨商之經營效率;然後,以複迴歸模型探討可能造成期貨商之間獲利率差異的影響因素。 技術效率評估結果顯示:(一)在不同投入產出組合下,期貨商整體的技術效率平均值介於82.70﹪與88.16﹪之間,代表台灣專營期貨商在投入資源運用上之改善空間仍相當大。在產出不變下,平均而言,可以節省11.84%至17.30%的資源使用量。(二)規模效率平均值近乎於1,顯示造成其技術無效率之原因,主要歸咎於資源浪費。複迴歸實證結果顯示,(一)技術效率與獲利率為正向關係。(二)營業家數與獲利率為正向關係。(三)交易輔助人家數與獲利率為負向關係。(四)是否從事自營業務與獲利率為正向關係。(五)錯帳佔總營收比率與獲利率為正向關係。(六)是否具證券商背景與獲利率為正向關係。 依據實証結果,針對專營期貨商提高獲利率的經營策略建議如下: 一、 經營策略上應做下列項目調整 (一)凸顯企業的差異化,增加業務的附加值 (二)重視顧問業務,轉型為知識型服務業 (三)低利潤、低風險的管理思維 (四)規劃網路業務,強化未來競爭的利器 (五)跳脫經紀業務的窠臼,爭取集團綜效(synergy)的產生 二、 管理能力上應做下列項目的改進 (一)強化領導素質 (二)建立標準作業程序加強流程管理 關鍵字:期貨商、技術效率、獲利率
10

台灣期貨市場操縱

林倢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期貨市場收盤價的操縱現象並不明顯,推論可能的理由為收盤時採用不連續的搓合機制,使有意操縱收盤價的交易者的操縱意願降低。報酬與操縱呈現負相關,可能的原因為操縱者在不同市場間進行操縱,即使在某一市場虧損,仍能在另一市場獲得更多的報酬。激發操縱交易行為的因子最顯著的解釋變數為交易者的平均累積部位成本,而非收盤價的變動。 / This paper uncovers the trade-based manipulative trading in TAIFEX with the detailed trade-level data. The manipulation of closing prices is rather unremarkable. The call auction may be the reason. Revenue and manipulation have a negative remarkable relation. One of the reasons could be that a manipulator trades between different markets at the same time. He can ear more return in one market to cover the loss in another market. The other possible reason is that the informed trader wants to mislead other trader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the most explainable motivation of manipulation is the cost of the held position. The outcome supports the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revenue and manipula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1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