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後李光耀時期新加坡外交政策之研究 (1990 -2004 )鄔國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選擇新加坡這個國家作為本文研究的對象,主要源於新加坡成功的外交政策運用,使其能夠打破「小國無外交」的迷思,不僅得以生存發展而且能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左右逢源,甚至成為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強國之一。
以後李光耀時期的新加坡外交政策做研究,主要在時間點上做一切割,所謂「後李光耀時期」乃指李光耀於1990年卸任總理後至2004年底期間,研究第二代政治領導其執政時期的經驗與作為,可以「李光耀時期」作一時間上之區隔。上臺後的吳作棟正好面對的是冷戰結束後的詭侷國際環境與區域主義的興起,繼任的領袖在其外交政策的作為上受到上一代的影響程度為何?其外交政策是否轉變或延續?則是本文要探究的重點。
對外關係繫乎一國之安危,對於新興國家更是其命脈之根源與建國歷程中的重要基石,新加坡雖小又位於東南亞區域樞紐,區域環境自然對其產生影響,但其對於生存與發展之強烈企圖心卻是不容忽視,藉由對於國際環境變化的體察,靈活地避免本身所遭受的限制,並適時運用內外環境所提供的機會在多次危機中獲得生存的機會,由於上述的影響,本文將先就影響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因素作一分析,後再就新加坡對外關係發展認知之角度,分別從政治、經濟與安全三方面,探討新加坡如何成功地運用其彈性務實的外交政策,與東南亞區域主要國家及國際組織互動關係,發展其繁榮的國家經濟與穩定其國家整體安全。
此外,後李光耀時期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延續了李光耀時期的外交政策,即仍奉行現實主義外交,其外交政策制定在既有良好規畫基礎上逐步完善,但在面對嶄新國內外局勢的威脅與挑戰時,其外交決策仍須針對重點做出適當調適,如掌握國家需要,彈性務實策略、把握國際形勢,靈活外交手段、國家利益為重,全力發展經貿、國防力求自主,完備合作機制等。總之,後李光耀時期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李光耀的李光耀外交政策。
|
2 |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合併與分裂(1959-1965)王麗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李光耀於1954年成立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 , PAP),1959年成為新加坡首任總理,在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之鼓吹下,李光耀同意將新加坡併入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在1962年舉行公民投票之後,終於在1963年7月8日於倫敦簽署「馬來西亞協議」(Malaysia Agreement),馬來西亞聯邦正式於1963年9月16日成立。但由於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在許多議題方面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在短短兩年之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協議分裂。
至今新馬分裂已有41年,雙方當初對於新馬分裂的許多爭議,仍舊延續至今,究竟誰是誰非,仍未有定論。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其中的一州,中央政府為馬來西亞,李光耀卻要求新馬雙方平起平坐,埋下彼此衝突的導火線。由於阿都拉曼在分裂當天對國會解釋新馬分裂的原因在於對新加坡領袖採取鎮壓措施,對付新加坡政府或新加坡領袖,因此更讓大家認為新加坡是被迫離開馬來西亞。新加坡在分裂的決策上的確是處於被動,但是在整個合併的過程中,李光耀是否採取許多讓阿都拉曼不滿的行動,讓阿都拉曼擔憂李光耀將會破壞馬來西亞的和諧,才促使阿都拉曼最後決定將新加坡逐出馬來西亞。因此,本論文將會探討新馬間從合併到分裂的歷史過程,分析李光耀在此歷史階段中的定位,希望為新馬分裂找出一個最適宜的解釋。
|
3 |
西馬來西亞華巫政?V關係之研究(一九五七∼一九七五)V.1楊建成, YANG, JIAN-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主題是討論馬來西亞自獨立建國以來(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七五年),在西馬
來西亞(馬來亞半島)地區兩大種族─華人與馬來人之間政治關係的演化情形。
我們選擇獨立建國(一九五七年)作研究的期限的起點,其理由是:一九五七年馬來
亞聯合邦制憲獨立由殖民地蛻變成主權國家,當地的居民由殖民政權下的屬民(subje
cts)躍身為主權國家的公民(citizens)。因此,我們把一九五七年獨立憲法作為基準
點,來檢討十八年來西馬地區華巫兩族居民,如何以公民的身份來分享這個國家的政
治權力。
西馬地區除了人數相當的華巫兩族(華人約佔百分之三十七、馬來人約佔百分之四十
九)之外,尚有佔全人口百分之十左右的印度人,及少量的他種人,本論文為了突出
華人和馬來人的關係,在許多地方都忽略了印度人和他種人的表現和動態,這樣是會
影響到研究結果的。但是,這是由於資料來源的限制,使筆者不得不作這種抉擇。
馬來亞的多元社會有兩種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這是一個以華人與馬來人為多數種
族兩極化的多元社會,這兩大種族各有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及社會制度,兩者之間極
端缺乏共同性,很難進行種族同化與融合。第二,這是一個自一九三○年之後逐漸穩
定成形的多元社會,土生的移民後代大量出現,據一九七四年統計所顯示的人口特徵
是馬來西亞(包括東馬西馬)社會全人口百分六十四是二十四歲以下的青少年,是非
常年輕的社會,也可說是精力充沛變化潛能鉅大的社會。
華人和馬來人的政治關係是本論文的主題。本論文中所指涉的政治關係是包括華巫兩
族在政治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交往、競爭和衝突。
本論文的章節安排是參考K. J. Ratnam一九六五年出版的「馬來亞的社群主義與政治
過程」(Communalism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Malaya) 的章節而確定。這本
書是早期研究馬來亞獨立後種族政治關係的重要書籍之一。這本書把華巫之間政治地
位的問題如憲制政府、公民權、馬來人特殊地位、華人合法權益列為專章討論,把政
治活動及選舉中華巫兩族的表現,作為觀察憲制內華巫合法競爭的依據,自一九六○
年代末期起,西馬地區華巫之間產生一連串劇烈的政治爭端;如爭取華文官方語運動
,李光耀提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號召,及一九六九年「五一三」華巫種族血
流大衝突,使得華巫政治關係由和緩平靜變成激烈沸勝。一九七○年之後馬來西亞政
府採行修改憲法、新經濟政策、徹底馬來化教育制度,以及文化同化政策來重新安排
華巫政治關係。筆者試以Ratnam氏所論述的華巫政治關係(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五年
)為基礎,比較觀察經過「五一三」事件之後,華巫政治關係產生怎樣的變化,進而
檢討自建國以來,十八年間,華巫關係演化的經過及原因。
|
4 |
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研究(一九五七∼一九七五)楊建成, YANG, JIAN-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主題是討論馬來西亞自獨立建國以來(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七五年),在西馬
來西亞(馬來亞半島)地區兩大種族─華人與馬來人之間政治關係的演化情形。
我們選擇獨立建國(一九五七年)作研究的期限的起點,其理由是:一九五七年馬來
亞聯合邦制憲獨立由殖民地蛻變成主權國家,當地的居民由殖民政權下的屬民(subje
cts)躍身為主權國家的公民(citizens)。因此,我們把一九五七年獨立憲法作為基準
點,來檢討十八年來西馬地區華巫兩族居民,如何以公民的身份來分享這個國家的政
治權力。
西馬地區除了人數相當的華巫兩族(華人約佔百分之三十七、馬來人約佔百分之四十
九)之外,尚有佔全人口百分之十左右的印度人,及少量的他種人,本論文為了突出
華人和馬來人的關係,在許多地方都忽略了印度人和他種人的表現和動態,這樣是會
影響到研究結果的。但是,這是由於資料來源的限制,使筆者不得不作這種抉擇。
馬來亞的多元社會有兩種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這是一個以華人與馬來人為多數種
族兩極化的多元社會,這兩大種族各有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及社會制度,兩者之間極
端缺乏共同性,很難進行種族同化與融合。第二,這是一個自一九三○年之後逐漸穩
定成形的多元社會,土生的移民後代大量出現,據一九七四年統計所顯示的人口特徵
是馬來西亞(包括東馬西馬)社會全人口百分六十四是二十四歲以下的青少年,是非
常年輕的社會,也可說是精力充沛變化潛能鉅大的社會。
華人和馬來人的政治關係是本論文的主題。本論文中所指涉的政治關係是包括華巫兩
族在政治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交往、競爭和衝突。
本論文的章節安排是參考K. J. Ratnam一九六五年出版的「馬來亞的社群主義與政治
過程」(Communalism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Malaya) 的章節而確定。這本
書是早期研究馬來亞獨立後種族政治關係的重要書籍之一。這本書把華巫之間政治地
位的問題如憲制政府、公民權、馬來人特殊地位、華人合法權益列為專章討論,把政
治活動及選舉中華巫兩族的表現,作為觀察憲制內華巫合法競爭的依據,自一九六○
年代末期起,西馬地區華巫之間產生一連串劇烈的政治爭端;如爭取華文官方語運動
,李光耀提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號召,及一九六九年「五一三」華巫種族血
流大衝突,使得華巫政治關係由和緩平靜變成激烈沸勝。一九七○年之後馬來西亞政
府採行修改憲法、新經濟政策、徹底馬來化教育制度,以及文化同化政策來重新安排
華巫政治關係。筆者試以Ratnam氏所論述的華巫政治關係(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五年
)為基礎,比較觀察經過「五一三」事件之後,華巫政治關係產生怎樣的變化,進而
檢討自建國以來,十八年間,華巫關係演化的經過及原因。 /
|
5 |
李光耀時期新加坡外交政策之研究(1965-1990) / The Foreign Policy of Singapore(1965-1990)游嵐屏, Lan-ping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政治向來是由大國主導,傳統觀念中總認為小國必然是逆來順受的一方,也就是說,在國際無政府的狀態下,一個國家的命運將取決於這個國家所擁有的權力資源之多寡與大小,弱肉強食成了國際現實的生存法則。但小國真的如此宿命嗎?我們從新加坡今日的發展及其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的表現,看到了最好的反證。
新加坡由於位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頻繁的國際航道必經之地,為其贏得「東方直布羅陀」的美譽,加上地扼麻六甲海峽航運線,在戰略及貿易路線上均具有影響區域政治的能力。基此樞紐性的關鍵地位,使新加坡在經濟上得以很自然的發展成為東南亞各國工商之輻輳中心、航運中心及金融中心。
對於這個面積約等於大台北地區,並只有香港一半大小的國家,其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卻令人無法忽視。在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國,如果問新加坡人生存發展成功之道是什麼?最常聽見的答案可能就是「務實」這兩個字。因為務實,使新加坡經貿實力在亞洲四小龍常保領先地位;因為務實,使得其國家雖小,但在國際舞台上的聲音卻遠超過其他領土比它大好幾倍的國家。
對於新加坡領導者來說,影響其外交政策制訂最重要的考量就是新加坡的脆弱性。自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PAP)組黨以來,它一直不認為一個獨立的新加坡可以好好生存下去,畢竟它實在太小,人口也太少,加上缺乏天然資源,根本沒有獨立的條件。因此在被迫與馬來西亞分離後,如何在周遭並不友善的馬來海洋中求生存,是對新加坡領導者智慧最大考驗。
然而,在經過人民行動黨第一代領導者三十多年的帶領下,不僅實現了國家的現代化,更讓新加坡成為小國成功的最佳例子。至今,新加坡已是電子、造船、精密機器製造、光學機器、煉油和電腦零件等高科技發展中心,此外,它也是東南亞金融中心及國際航空、電訊與旅遊會議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成為東南亞轉口貿易中心,並同時也是世界最繁忙的海港之一。優秀的人才與技術,讓新加坡的海域鑽油塔建造業直逼美國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並獲得「東方的休士頓」美譽。
對外關係繫乎一國之安危,對於新興國家更是其命脈之根源與建國歷程中的重要基石。新加坡只是一個蕞爾小國,其所以能在國際舞台上生存甚至特立獨行,必有其獨特之道。而其外交政策運用之成功,也讓這個小國能在接二連三的驚濤駭浪中,從容的發展其繁榮的經濟與解決其社會問題。
雖然李光耀已於1990年退休,交棒給新一代的領導者,但新加坡可以說是在李光耀任內建設完成的。在其任內,李光耀不僅致力於國內經濟的重建,對於國家外交政策更是深謀遠慮,為小國外交立下良好的典範。李光耀為新加坡打下深厚的基礎,也讓新加坡成為第三世界新興國家學習的對象。
新加坡雖小,但其對於生存與發展之強烈企圖心卻是不容忽視。新加坡得以在面對強敵壓境的情況下,藉由對於國際環境變化的體察,靈活地避免本身所遭受的限制,並適時運用內外環境所提供的機會在多次的危機中獲得生存的機會,化不可能為可能,創造出今日的「新加坡奇蹟」。
傳統對於外交政策的研究多半將重心置於大國身上,而傳統上所謂的外交多半只注重依靠軍事手段及政治權謀來達成國家的利益,即所謂的「高政治(high politics)」。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殖民地紛紛獲得獨立,新興小國遂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加上國際經濟組織的成立,經濟議題逐漸成為國際舞台的重心,也大大降低了軍事的傳統地位,這種發展對於小國尤其有利。
Peter J. Katzenstein在研究西歐小國因應全球市場所採取的策略後,認為這些小國的成功之道在於經濟彈性的平衡(balance of economic flexibility) 與政治穩定(political stability),新加坡顯然就是依循這種發展模式。由於能充分運用其地理位置的優勢,加上吸引外資投入的強烈誘因,使得新加坡迅速成為區域和國際商業的中間經濟體,成為東南亞及國際性的製造與服務業中心。對於新加坡外交政策之研究,也許理性決策模式(ra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l) 可作為一個有用的模式。
新加坡可以說是研究小國外交相當好的一個對象,在台灣面臨外交困境的時候,我們常問:「小國是否無外交?」由新加坡對外事務的表現中,我們得到了答案。因此本論文也將針對國際關係理論長久以來所忽視的課題-小國外交來作一探討。
本論文將探討李光耀執政時期,對於國家定位、國家發展的理念及對外的政策與觀點,並將分別敘述新加坡對國際政治與區域組織的參與及立場。
李光耀時期新加坡外交政策之研究(1965-1990)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9
第四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影響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因素
第一節 國內歷史層面…………………………………………… 12
壹、歷史背景……………………………………………… 12
貳、地理環境……………………………………………… 26
參、人口及社會結構……………………………………… 28
肆、政府因素……………………………………………… 31
伍、經濟因素……………………………………………… 33
第二節 國際環境層面…………………………………………… 44
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國際情勢………………… 44
貳、東南亞區域組織的成立………………………… … 48
第三節 決策者因素…………………………………………… 56
第三章 新加坡外交政策取向與國家角色
第一節 外交政策取向…………………………………………… 68
第二節 國家角色………………………………………………… 80
第四章 新加坡與區域國家的關係
第一節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 91
第二節 新加坡與印尼………………………………………… 104
第三節 新加坡對柬埔寨問題的態度……………………… 119
第五章 新加坡與東南亞國家協會的關係………………………132
第六章 新加坡與列強的關係
第一節 新加坡與英國……………………………………………154
第二節 新加坡與美國………………………………………… 162
第三節 新加坡與中共………………………………………… 176
第四節 新加坡與蘇聯……………………………………………197
第七章 結論…………………………………………………… 220
參考書目………………………………………………………… 234
附表
表2-1 人民行動黨選舉得票率(1959-1988)…………… 25
表2-2 新加坡種族人口變化表………………………… 30
表2-3 新加坡對外貿易(1965-1990)…………………… 42
表2-4 新加坡對外貿易出口國(1966-1989)…………… 42
表2-5 新加坡主要進口來源國(1966-1989)………… 43
表2-6 1988年新加坡的十大貿易伙伴………………… 43
表4-1 印尼與新加坡海空軍聯合演習…………………118
表4-2 蘇聯經濟援助越南金額統計表(1976-1975)……123
表5-1 東協五國區域內貿易量佔區域內貿易總額百分比.……… 148
表5-2 東協五國區域內貿易額與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 149
表5-3 東協與新加坡的貿易額及佔本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149
表6-1 新加坡與英國總貿易額…………………………161
表6-2 美國與東協國家經濟的往來(1990)……………169
表6-3 新加坡與中國大陸貿易概況表(1970-1990)……194
表6-4 東南亞各國人口、獨立年代與中共和前蘇聯建交日期…… 195
表6-5 新加坡主要進口來源國(1984-1990)……………196
表6-6 新加坡出口主要目的地(1984-1990)……………196
表6-7 新加坡與蘇聯之貿易往來………………………218
|
Page generated in 0.01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