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
  • 7
  • Tagged with
  • 7
  • 7
  • 4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臺南市流浪犬捕捉、絕育、回置政策執行成效影響因素之研究 /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p-Neuter-Return Policy for Stray Dogs in Tainan City

薛存鎰, Hsueh, Tsun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流浪犬所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由來已久,然而過去中央及地方政府大多採取捕捉、撲殺的方式,官方收容所流浪動物所內死亡與安樂死數量皆居高不下,這樣的作法不僅沒有成效,亦造成了生命無辜的消逝。2015年初,立法院三讀《動物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通過「零安樂死」政策,零安樂死看似美好,但卻衍生出其他問題,包括收容所爆量、收容所照護人力不足、經費拮据、合適安置場所難尋等問題,可見若單採取收容及認養的方式可能會使得流浪動物的處境更加悲慘。許多動保團體倡議應採取捕捉並進行絕育後回置流浪犬(TNR)的做法,在減量與人到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對此,臺南市政府早在2012便領先全國執行流浪犬TNR,因此本研究以臺南市為研究標的,針對臺南市的動物保護專責機關及相關利害關係人為主軸進行個案研究,就流浪犬TNR政策的執行現況做一個深入的剖析與檢視。本研究以臺南市流浪動物管理之背景脈絡與改制過程為基礎,筆者探討了流浪犬TNR政策的執行成效,並以扎根理論為基礎,來審視何種因素影響政策執行成效,最後分析影響政策執行成效之因素,進而提出政策建議;研究方法上主要運用深度訪談法,其中訪談對象包含政府機關、代議士、動物保護團體、學者專家、獸醫師、里長等六大類,共計訪談10位政策利害關係人。 本研究發現流浪犬TNR政策執行的過程中,政策目標有越來越多元的趨勢,TNR的政策目標已不單單僅有減量,隨著零安樂死政策的迫在眉睫,研究者認為,當前最重要的目標便是要避免零安樂死的弊病出現。另外,相關利害關係人對流浪犬TNR政策成效之看法仍有許多差異,整體來說,大台南地區之流浪犬數量已獲得控制,但TNR之具體成效無法單就收容所數據抑或是受訪者的片面之詞來評斷,此亦為本研究之限制;最後,本研究從臺南市政府及臺南市動保團體之觀點來分析影響臺南市流浪犬TNR政策之關鍵因素;在地方政府方面,雖然在賴清德市長的強力推動下,將TNR納入流浪動物管理藍圖中,但臺南市政府認為TNR不是唯一一條路,僅是眾多流浪犬管理政策中的一環,若TNR犬隻與民眾發生爭議,仍會以其他管理手段來安置流浪犬,將民眾權益擺優先;相較於臺南市政府,動保團體則是高度推崇TNR,認為TNR是解決當前流浪犬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此外,本研究亦發現諸多因素影響了流浪犬TNR的成效,包括了動保人士與臺南市動保處之間溝統產生問題、動保人士與臺南市動保處之分工不明確、動物管制隊的意願與能力嚴重地影響了該政策的效率、流浪犬TNR政策的配套措施仍不及政策施行的速度、民眾觀念不足、絕育補助經費不足等問題。但眾多問題中,本研究認為當前流浪犬TNR政策之「回置」是最大的問題。 本研究給予下述幾項政策建議: 1.目前臺南市政府所應該做的便是教育與說服標的團體,強而有力的宣導TNR的知識及好處,並且說明零安樂死所帶來的後遺症,能將民眾之疑慮降低;另外藉由媒體宣傳策略也能提升民眾對TNR之認知。 2.臺南市動保處應與在地動保人士配合,將權力下放,補助動保人士對回置的犬隻進行控管、照護,便能大幅降低TNR犬隻造成問題的頻率,進而讓市民接受TNR。 3.針對異地回置之爭議,目前最嚴重的弊病便是動物管制隊未能將回置之詳細情形公開周知,讓TNR的成效大打折扣,對此,動保處應公布回置犬隻之狀況,讓動保團體得以進行監督與後續的照料。 本研究旨在探究上述因素如何影響臺南市流浪犬TNR政策之執行,冀望未來能夠作為臺南市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的參考依據。
2

<<星星的旅行>>---兒童劇劇本創作 / The journey of the stars

陳逸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分為四個章節。前言部分做創作動機的論述,接著針對流浪動物跟街友議題做文獻回顧,然後延伸到此次創作的構思以及劇本創作的文獻處理,最後則是劇本的呈現。 此次兒童劇本創作主要鎖定國小高年級小朋友及其以上的族群,以便對於社會議題有些認知,也較得以吸收相關的概念。文本內容部分,則針對街友和流浪動物議題做結合和脈絡式的劇情鋪陳,提供小朋友們從小建立對於社會議題的概念,從觀賞戲劇的趣味中,進一步達到教育劇場的效果。 / The main audience are upper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who are aware of some social issues and this play could help them absorb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 script mainly contains two subjects, homeless people and stray animals. This story makes children and adults learn these concepts. The aim of this play is to hope children can have fun from the theater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theater.
3

中國大陸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的形成 / One Step Ahead:Peasant Migrants Under China Reform

鄭怡雯, Cheng, Y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

多變量TAR模型分析及其在預測流浪教師數的應用 / Multivariate TAR Model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the Vagabond Teachers’ Forecasting

蔡佳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流浪教師問題是目前教育界中ㄧ重要問題,流浪教師數的預測精準與否,將會影響教育政策的裁定。本研究中,使用多變量門檻自迴歸模式,預測100年度到103年度的流浪教師數量。結果顯示,多變量門檻自迴歸模式較ARIMA模式更能顯現數列的趨勢,對於預測上有極大的幫助。且多變量門檻自迴歸模式的可用範圍很廣,因為一般的時間數列中或多或少都會有結構改變的現象,時間數列的資料普遍存在有非線性現象,且同時受到多個變數影響,此時加入多個外生變數作為考量,更能精準分析資料和做預測。 / The vagabond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 accurate forecast of the number of vagabond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may heavily affect educational policy. In this thesis, we use multivariate TAR model analysis to forecast the number of vagabond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Area during a period from 100 to 103.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multivariate TAR model perform well for prediction. Multivariate TAR model can be widely used 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especially complicated situation. As far as common time series data is concerned, it has change point or change period occurs.Structural change of a non-linear time series is auniversal phenomenon. Selecting suitable data variables and using exogenous variables to be a threshold, we could obtain better predictable effect by multivariate TAR model.
5

從媒介生態更迭中再出發-八位記者的流浪紀實 / The jobless journalists in Taiwan:True stories

許麗珍, Hsu, Li-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傳播科技快速變化,不但社會型態因此產生鉅變,新科技更也打破了媒體界線進而產生科技滙流,使得平面媒體、廣電媒體、共同載具、有線電視及網際網路的藩籬、角色、定位都逐漸模糊。 而當平面媒體處於麥克魯漢所說的「淘汰」螺旋後,自一九九九年開始整體廣告盈收呈現負成長,二○○六年台灣報紙一口氣有六家熄燈打烊,數以千計的記者失業。受此影響,記者專業角色嚴重貶值,從監督社會的無冕王淪為商業化與科技化雙重衝擊下的現代報業媒體工人,大量遭解雇的記者形成「流浪記者」現象。 本文訪談八位記者發現,一旦對媒體產業的未來失去信心,連帶也對自己失去信心,喪失了新聞工作的認同與熱情,「一輩子當記者」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選擇以生存作為工作心態。這樣的氛圍型塑出平面媒體記者「集體灰暗時代」,嚴重影響其專業角色。 然而以「媒體四大律」分析,紙張形式的報紙雖逐漸遭到網路媒體之「淘汰」卻不會消失,而是需要「轉化」。記者創作撰寫新聞「內容」的能力不因報社倒閉而消失,社會對記者的需求更將永無止境,記者應隨社會環境與新科技改變進而轉變並提升自身核心能力。 / The media landscape in Taiwan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because of the emergence of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ransition of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globally. For one thing, the newspaper industry’s circulation and readership continue to decline and advertising revenues keep on shrinking since 1999. As a resul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many newspapers have experienced huge deficits; six were shut down in 2006 alone and thousands of journalists lost their job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epth interviews of eight so-called “jobless journalists” who left or considering to leave the newspaper industry, this study finds many of these professional reporters are experiencing a crisis of confidence, no longer believing in themselves as well as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st of all, they predict that the fate of newspaper has been doomed and journalism is hopeless and futureless. The study records their true stories of how to rebuild confidence while facing the hardship both of the career and the profession.
6

工作犬計畫執行成效及關鍵因素分析─以A市為例 / Effectiveness and Crucial Affecting Factors Analysis for Working Dogs Program Execution in City A

陳筠凡, Chen, Yun F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17年,零撲殺政策在未考量國內現況下貿然實施,造成收容所過度擁擠、收容品質驟降。為舒緩收容壓力及兼顧動物權益,中央政府積極提倡多元認養政策作為地方施政重點。然而認養行為涉及民眾觀念、意願及資源,難以在短期內提升成效,加上家戶飼養能量似瀕臨飽和,未來發展成疑。 A市以「工作犬計畫」為推動流浪犬認養之策略,且短期內認養率升幅最高,率先達成零撲殺目標,故本文以此為個案,藉「由下而上」政策執行分析途徑,透過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問卷調查及焦點團體訪談等研究方法,了解工作犬計畫之內容及執行過程、工作犬佔個人認養率之比例與後續飼養品質等情形,並剖析影響前述成效之關鍵,以供其他縣市參考。最後總結上述發現,對相關政策行動者提出建議,並就整體流浪犬政策議題提出未來研究思考方向。 / 英文文獻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1-39),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Barrett, S., & C. Fudge (1981). Examining the Policy-Action Relationship. Fudge & Barrett, Policy and Action: Essays on the Implementatino of Public Policy (pp.3-32). London: Methuen. DeLeon, P. (1999). The Missing Link Revisited: Contemporar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Policy Studies Review, Vol.16, 311-338. Downey, H. & S. Ellis (2008). Tails of animal attraction: incorporating the feline into the family.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61, 434–441. Friedmann, E., S.A. Thomas, P.K. Stein, & R.E. Kleiger (2003). Relation between pet ownership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healed myocardial infarcts.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Vol. 91,718 –721. Gerston, L. (2010) . Public Policy Making: Process and Principles (3rd Ed).M.E.:Sharpe.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Hirschman, E. C. (1994). Consumers and their animal compan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20, 616–632. Parslow R.A., A.F Jorm. H. Christensen, & B. Rodgers (2003). Pet Ownership and Health in Older Adults: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2,551 Community-Based Australians Aged 60–64. The Gerontology : Oxford Jornals. Vol. 51,40–47. Hupe, P., (2014). What Happens on the Ground: Persistent Issues in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Vol. 29(2), 164-182. Majone, G., & A. Wildavsky (1984). Implementation as evaluation in Jeffrey L.Pressman and Aaron Wildavsky. Implementation. (3rd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rston, L. C., P. C. Bennett, & G. J. Coleman (2005). Adopting shelter dogs: Owner experiences of the first month post-adoption. Anthrozoos, 18, 358-378. Mazmanian, D., & P. Sabatier. (1983). Implementation and Public Policy. Glendale, IL: Scott, Foresman. McLaughlin, M. W., (1976). Implementation as Matual Adaptation: Change in Classroom Organization. Teacher College Record,Vol. 77(3) : 339-351. Mjern, B., & C. Hull. (1982).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as Empirical Constitutionalism.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Vol. 10(2), 105-115. Raupp, C. (1999). Treasuring, trashing, or terrorizing: Adult outcomes of childhood socialization about companion animals. Society & Animals, Vol. 7(2), 141–149. Smith, T.B., (1973).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licy Sciences, Vol. 4(2), 203. Soto, F. R., F. Ferreira, S. R. Pinheiro, F. Nogari, M. R. Risseto, O. de Souza, & Amaku M. (2005). Adoption of shelter dogs in a Brazilian community: assessing the caretaker profile. The Journal of Applied Animal Welfare Science, Vol. 8(2), 105-116. Van Meter, D. S., & C. E. Van Horn (1975).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Vol. 6(5), 445-488. Virués-Ortega, J., & G. Buela-Casal(2006). 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HumanAnimal Interaction: Theoretical issues and long-term interaction effects.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Vol. 194(1), 52–57. Weng, H.Y., P.H. Kass, L.A. Hart, & B.B. Chomel (2006). Anim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aiwan: Taiwanese attitudes toward the animal protection law and animal shelters. The Journal of Applied Animal Welfare Science, Vol. 9(4), 315-326. Zasloff, R.L., & A.H. Kidd (1994). Loneliness and pet ownership among single women. Psychological Reports, Vol. 75, 747-752. 中文文獻 王順美、任孟淵、趙雅慧(2017)。動物保護教育架構之內涵。臺灣動物之聲,64。臺北:關懷生命協會(官方網站電子期刊)。 王佩雯(2010)。臺北市民眾飼養與棄養寵物行為之探討。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華懋(譯)(2013)。我要牠們活下去─日本熊本市動物愛護中心零撲殺10年奮鬥紀實(初版)(片野ゆか原著)。臺北:本事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王鎮宏(2007)。寵物犬在休閒生活之角色-探討飼主飼養之動機、行為與阻礙,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甘雅嵐(2005)。花蓮地區大學生對同伴動物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丘昌泰、李允傑(2007)。政策執行與評估(第二版)。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 朱家德、黃英蘭(2006)。出國考察報告:英國動物收容所管理運作及動物保護措施及作法,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余瑋翎(2016)。收容所進狗數與認養率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市。 李奧森(譯)(2016)。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二版)(Hal Herzog原著)。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盈瑩(2010)。寵物飼養意願研究─消費者社會化、消費者資源與動機之應用。中興大學行銷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鴻昌(2007)。“寵物≠寵物”:家庭休閒與寵物的新共生關係。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邱思云(2011)。兒童與同度動物的連結關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余惠文(2010)。我國動物保護之研究─以流浪動物領養問題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臺北:五南圖書。 林怡君(2015)。動物莊園─英國動物福利市場。窩抱報,2,20-22。 林慧敏(2010)。處理流浪犬政策之研究─以桃園縣公私協力的觀點。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周怡伶(譯)(2016)。貓狗的逆襲─荊棘滿途的公民之路(初版)(Davic Grimm原著)。新北市:新樂園出版。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初版)(Robert K.Yin原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宗憲(2010)。臺南市動物保護政策態度調查研究。臺南市政府委託專案研究,未出版。 吳宗憲、黃建皓(2011)。論道德政策所引起的民主治理危機─以臺南市民流浪動物政策態度為例。建國百年的公共管理思潮:趨勢與挑戰,臺南。 吳宗憲(2012)。道德政策理論之應用:臺灣寵物業管理政策之個案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54,121-164。 吳定(2002)。公共政策。臺北市:華視文化事業。 吳英明(1996)。公私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書局出版社。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臺灣經驗。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新沛、吳明峰(2010)。寵物認養網站會員認養寵物意向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23(3),39-60。 高美芝(2007)。從休閒效益角度看伴侶動物對銀髮族的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丹薰(2004)。流浪犬領養者行為意向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志明(2007)。國內外動物收容所組織管理及教育現況與國內收容所改善策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桂森(2004)。荷蘭動物保護現況簡介。農政與農情,141,96-71。 黃宗潔(2017)。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臺北市:新學林。 張清良(2004)。地方政府執行九年一貫課程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穎綺(譯)(2014)。狗:狗與人之間的社會學(初版)(John Homans原著)。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游威倫(2008)。臺北市流浪犬管理政策分析─公私協力互動模式觀點。中華行政學報,5,245-262。 詹勝利(1996)。臺灣地區家戶寵物飼養之初步調查。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費昌勇(2002)。動物倫理與公共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費昌勇(2003)。92年度公立動物收容所評鑑計畫結案報告。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局。 費昌勇、楊書瑋(2011)。動物權與動物對待。應用倫理評論,51,75-103。 林明德(2012)。臺南市流浪犬政策之回應性評估。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岳庭(2009)。臺灣民眾寵物飼養行為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華娟(2011)。氣質卡小狗學堂。臺北:圓神出版社。 陳光陽(1998)。畜主選擇寵物犬條件對往後主從關係之影響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8-2412-H-002-008),未出版。 陳美如(2011)。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合作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街貓絕育回置方案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皓雯、張國慶(1999)。大臺中地區民眾的寵物飼養習慣。寶貝寵物雜誌,2,128-132。 陳穎芃(2010)。影響民眾到公立動物收容所認養犬隻之因素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芳樺(2005)。德國動物收容所現狀及相關法律問題。載於葛克昌、王曉彤(編),公立動物收容所委託民間經營管理之可行性評估與先期規劃作業。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藍當傑(2010)。臺灣公立收容所動物福利概況(2008-2009)。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鄭和萍(1999)。健康狀態之生活品質相關與養有寵物間的關聯性。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劉清華(2000)。社區老人擁有寵物對其健康狀況及生活品質影響之相關性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 劉威良(2014)。借鏡德國:一個臺灣人的日耳曼觀察筆記。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劉珈延(2004)。動物保護法立法前後公私協力關係之研究─以棄犬問題處理為個案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簡妤儒(2002)。寵物商品化與價值變遷:分析1950年代後犬市場的形成與變遷。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至欣(2007)。臺北市流浪犬處理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的分析。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網路資料 大學報(2015)。【社論】杜絕流浪狗 政府應禁止寵物買賣,2016年8月12日,取自:大學報http://www.unews.nccu.edu.tw/unews/%E3%80%90%E7%A4%BE%E8%AB%96%E3%80%91%E6%9D%9C%E7%B5%95%E6%B5%81%E6%B5%AA%E7%8B%97%E3%80%80%E6%94%BF%E5%BA%9C%E6%87%89%E7%A6%81%E6%AD%A2%E5%AF%B5%E7%89%A9%E8%B2%B7%E8%B3%A3/。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09)。臺灣「奇蹟」─悲傷326!公布全臺326縣市鄉鎮流浪犬貓捕捉、收容現況調查控訴政府集體、大規模虐待流浪犬貓,2016年8月14日,取自: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官方網站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285。 臺灣防止動物虐待協會(2016)。零撲殺倒數3個月 全台公立收容所大調查,2016年12月2日,取自:官方網站http://www.spca.org.tw/press-releasel653063864625778275782049825976199772049126376-20840214882084431435259102348125152228233551926597.htm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6)。105年度施政計畫,2016年6月5日,取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504460。 李依融(2015)。德國沒浪浪、毛孩搭巴士!飼主帶愛犬上課 棄養罰90萬,2016年8月12日,取自:東森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027/586536.htm。 李娉婷(2014)。千萬元絕育補助 擲對地方了嗎?,2016年7月17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5946#sthash.Ff831fTV.dpuf。 李娉婷(2015)。北市籌設動物養老院 遇到難題,2016年9月4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7828。 李娉婷(2016a)。流浪狗分三種?政策需”因狗制宜”,2016年7月17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10070。 李娉婷(2016b)。零撲殺配套 TNVR確實可行嗎?,2016年7月17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10406。 李娉婷(2016c)。動保政策矯枉過正 害死獸醫師?,2016年7月24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10471。 李娉婷(2016d)。收容所大調查 澎湖、屏東糟透了!,2016年12月2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11663。 何宜(2014a)。動保法修法有疑慮?農委會怎麼說?,2016年6月12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4746。 何宜(2014b)。借鏡德國 動物保護入憲法,2016年8月11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5575。 林佩怡(2014)。獸醫從缺 收容所成動物墳場,2016年10月20日,取自: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0000379-260102。 吳宗憲(2016)。【動物當代思潮】吳宗憲:殞落了一位年輕獸醫師之後,2016年7月24日,取自:天下雜誌獨立評論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83/article/4306。 社團法人臺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2016)。流浪犬問題之分析及對策,2016年7月17日,取自:社團法人臺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網站http://www.hotac.org.tw/board_read.asp?board_id=395&action=page。 社團法人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11)。改善動物福利及增進流浪犬社會功能系列計畫二-2「收容所動物福利與實務」系列工作坊(二):「動物收容所設計與管理」,2016年7月29日,取自社團法人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369。 社團法人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11)。改善動物福利及增進流浪犬社會功能系列計畫二-3「收容所動物福利與實務」系列工作坊(三):「專業動物收容所設計與建築」,2016年7月29日,取自社團法人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383。 高雄市關懷流浪動物協會(2016)。賣相不好.打入冷宮.高雄市收容所毫無制度一團亂,2016年8月6日,取自:高雄市關懷流浪動物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kcsaa.org.tw/Joomla_159/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704:20160802&catid=603:20168&Itemid=1129。 徐珍翔(2016)。戶口名簿紀載貓狗數量?曹啟鴻:可一起普查,2016年12月3日,取自:ETtoday東森新聞雲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616/717644.htm?feature=profile_007&tab_id=322。 黃天如(2016)。流浪動物零撲殺》「臺灣人領養挑三揀四」怎麼為毛小孩找到新家?,2016年12月2日,取自:風傳媒http://www.storm.mg/article/169853。 黃文博(2009)。流浪狗結紮放養 兩派吵翻天,2016年6月9日,取自:動物新聞資料庫http://www.meetpets.org.tw/book/export/html/111。 黃意淨(2016)。死了47隻狗之後─談民雄收容所事件,2016年7月26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10339。 郭璇(2015)。動保觀念,討論流浪動物問題之前的第一道學問:流浪狗有三種,2016年7月17日,取自:流浪者的流浪狗之歌網站https://TN(V)Rvolunteerbeyondborder.wordpress.com/2015/06/07/%E3%80%90%E5%8B%95%E4%BF%9D%E8%A7%80%E5%BF%B5%E3%80%82%E8%A8%8E%E8%AB%96%E6%B5%81%E6%B5%AA%E5%8B%95%E7%89%A9%E5%95%8F%E9%A1%8C%E4%B9%8B%E5%89%8D%E7%9A%84%E7%AC%AC%E4%B8%80%E9%81%93%E5%AD%B8%E5%95%8F/#more-169。 葉力森(2000)。良好的公立動物收容所,取自: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id=147。 報導者(2016a)。零撲殺政策,流浪動物的新天堂樂園?,2016年12月1日,取自: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animal-protection/。 報導者(2016b)。不願面對的真相──公立收容所獸醫師的困境,2016年12月3日,取自: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protect-animal-veterinarian。 報導者(2016c)。零撲殺政策——流浪動物的新天堂樂園?(上),2016年12月3日,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protect-animal-no-killing-ch1。 報導者(2016d)。零撲殺政策——流浪動物的新天堂樂園?(下),2016年12月3日,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protect-animal-no-killing-ch2。 蔡丹喬(2012)。德國的動物領養制度,2016年8月11日,取自:旅居德國個人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uliou/twblog/130588534-%E5%BE%B7%E5%9C%8B%E7%9A%84%E5%8B%95%E7%89%A9%E9%A0%98%E9%A4%8A%E5%88%B6%E5%BA%A6。 蔡丹喬(2005)。為什麼德國沒有流浪狗(德國動保聯盟會),2016年8月11日,取自:http://cn.hkfreezone.com/thread-349906-1-1.html。 窩團隊(2015)。窩專題:我就不愛牠們不行嗎?。窩抱報,2,30-59。 德國之聲(2016)。德國街頭為什麼很少看到流浪狗?,2016年8月11日,取自:天下雜誌file:///C:/Users/Shalian/Desktop/%E5%BE%B7%E5%9C%8B%E8%A1%97%E9%A0%AD%E7%82%BA%E4%BB%80%E9%BA%BC%E5%BE%88%E5%B0%91%E7%9C%8B%E5%88%B0%E6%B5%81%E6%B5%AA%E7%8B%97%EF%BC%9F%EF%BD%9C%E5%9C%8B%E9%9A%9B%EF%BD%9C2016-06-01%EF%BD%9C%E5%BE%B7%E5%9C%8B%E4%B9%8B%E8%81%B2%EF%BD%9C%E5%A4%A9%E4%B8%8B%E9%9B%9C%E8%AA%8C.html。 劉盈如(2016)。幾個數字告訴你寵物登記的真相:總量管制、犬貓入籍已勢在必行,2016年7月25日,取自關鍵評論網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2490。 賴亦德(2014)。當TNR和捕捉移除的效果遇上棄養。2018年1月21日,取自:http://pansci.asia/archives/60533。 賴亦德(2017a)。談2017年TNVR入法(1):說明前七點怎麼就有這麼多的疏漏害我囉唆這麼久。2018年1月21日,取自:http://yitelai.blogspot.tw/2017/09/2017tnvr1.html。 賴亦德(2017b)。談2017年TNVR入法(2):談2017年TNVR入法(2):要學保加利亞動保法就學徹底一點可以嘛?。2018年1月21日,取自:http://yitelai.blogspot.tw/2017/09/2017tnvr2.html。 賴亦德(2017c)。談2017年TNVR入法(3):最後三點終於出現比較合理的修法建議了。2018年1月21日,取自:http://yitelai.blogspot.tw/2017/09/2017tnvr3.html。 賴亦德(2017d)。談2017年TNVR入法(4):法條新瓶裝舊酒,三年前的問題現在也還在。2018年1月21日,取自:http://yitelai.blogspot.tw/2017/09/2017tnvr.html。 賴亦德(2017e)。談2017年TNVR入法(5):我不反TNVR但反對這樣的入法,更討厭不誠實的倡議。2018年1月21日,取自:http://yitelai.blogspot.tw/2017/09/2017tnvrtnvr.html。 鄧仲華(2003a)。流浪動物收容及政策檢討─認領養問題。2016年7月29日,取自關懷生命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lca.org.tw/book/670。 鄧仲華(2003b)。流浪動物收容及政策檢討─收容所管理問題,2016年7月29日,取自關懷生命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lca.org.tw/book/672。 關懷生命協會(1997)。犬殤專題之一:步履「犬殤」。2016年8月6日,取自關懷生命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934。 關懷生命協會(2000)。步履犬殤─八十七年臺灣公立收所現況調查報告及具體改善建議。2016年8月6日,取自關懷生命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937。 關懷生命協會(2001)。公立流浪犬收容所體檢報告。2016年8月6日,取自關懷生命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942。 關懷生命協會(2015)。動保網站評比:《為牠找個家─臺灣各縣市動物收容業務網站分析報告》,2016年8月5日,取自關懷生命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lca.org.tw/news/node/5781。 關懷生命協會(2016)。公民觀察收容所 開拓動保心思路。2016年8月6日,取自關懷生命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lca.org.tw/avot/6000。 盧思岑(2016)。誰會是下一位自殺的前線獸醫師?,2016年7月25日,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veterinarian-suicide。 陳佳利、紀岳君(2012)。【我們的島】街頭的救贖,2016年6月5日,取自: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pnn.pts.org.tw/main/2012/01/16/%E3%80%90%E6%88%91%E5%80%91%E7%9A%84%E5%B3%B6%E3%80%91%E8%A1%97%E9%A0%AD%E7%9A%84%E6%95%91%E8%B4%96/。 國際伴侶動物管理聯盟(2007)。人道犬隻族群管理指南,2016年7月17日,取自:http://www.icam-coalition.org/downloads/ICAM_Co_Humane_Dog_Population_Management_Guidance_Chinese.pdf。 蕭士塔(2015)。TN(V)R促成零撲殺?動保處不認可,2016年6月2日,取自:臺灣動物新聞網http://www.tanews.org.tw/info/9152。 A市政府動物防疫保護處:http://www.tainan.gov.tw/ahipo/default.asp。 政府資料 監察院(2011)。流浪狗調查報告。100年2月17日院台財字第10022300770號調查報告,未出版。 農委會(2014)。104至107年度加強動物保護行政效能計畫。未出版。 期刊雜誌 林洧楨(2016)。模範城市─動保最成功在臺南,連童子賢都按讚《賴清德數字管理學 流浪犬三年少一半》。商業周刊,1496,50-52。
7

寵物社群電商三合一平台商業模式規劃 / Plan on the 3-in-1 business model for pets, social network , and e-commerce

竇立德, Tou, Lit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計劃因應台灣地區大量適婚年齡男女未嫁娶與少子化,所以許多人將寵物視為家庭的一份子,讓台灣寵物市場穩定成長,因此計劃打造一個以寵物為主題的行動平台,本平台將建立一個結合交友、社群與電子商務的綜合產業生態圈。 本計劃規劃的執行方式為藉由App的方式,讓會員免費使用交友與社團服務,建立以寵物為共同興趣的大型社群;再透過大數據與LBS機制(Location-Based Service基於位置的服務)進行寵物用品與食品相關的電子商務與廣告媒合。 本計劃預期效益為三年內產生8千萬元台幣營收與締造會員30萬人;針對個人方面,本計劃為對寵物有興趣的男女進行交友媒合,並為其建立實體與線上的交流社團;針對廠商方面,本計劃為大型寵物食品用品廠商建立行銷廣告通路,為小型寵物食品用品與文創商品廠商建立銷售通路。在商家方面,本計劃為寵物用品店、寵物醫院、寵物旅館、寵物美容院、寵物餐廳等等建立與客戶連絡與溝通管道。

Page generated in 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