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3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共群眾路線之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個案分析 / A study of mass-line of Chinese communism--case stud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吳黎明, Wu, L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六○年代毛澤東為防止中共黨內資本主義復辟,維護建國當初黨的純潔性,以走出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以「文化大革命」名義,發動群眾力量進行一場權力鬥爭,使大陸陷入一場空前的浩劫,並影響日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文革」至今仍存有許多疑惑與爭議的問題,而中外學者對「文革」的探究也不遺餘力,但研究焦點幾乎都擺在政治權力及意識型態的鬥爭上,而忽略「文革」的群眾基礎。因此,著者選擇從「群眾路線」的面向切入,研究「文革時期」「群眾運動」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從中瞭解中共「群眾路線」群眾政治的本質,提供研究中共問題者,對瞭解中共政治增加一些觀察的角度。本論文共分成六章十七節,各章內容大致如下:第一章:緒論。介紹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與方法及研究分析架構。第二章:「文革」初期的群眾路線與群眾運動。首先介紹「文革」發生前的社會背景,以及如何發生動亂,進而分析紅衛兵運動的興落。第三章:「文革」時期群眾路線之關係。分析紅衛兵之間的武鬥,瞭解群眾運動與工農群眾之間的關係,以及譚震林等革命元老如何反擊群眾運動。第四章:「文革」時期政府秩序的破壞狀況,毛澤東如何建立臨時權力機構「革命委員會」,並改造黨幹部。第五章:「文革」後期的群眾運動。析述「批林批孔運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及「天安門事件」等三大群眾運動。第六章:結論。介紹研究過程所發現「文革」群眾運動的特色,並觀察日後中共統治者與群眾的關係。
2

中共共青團之研究( 一九五七- 一九六六)

唐勃, TANG, B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於政治系統理論,運用政治參與及政治社會化的概念,透過歷史制度研究法 的陳述,分別對中共「共青團」的理論基礎、歷史沿革、組織工作、群眾運動與政治 教育加以探討。同時選擇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六年間作為時限,因為,這段期間正是 中共推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時期,也是「共青團」組織與活動高度發展時期。 第一章導論闡明論文使用的概念與方法,第二章、三章、四章以歷史制度法說明「共 青團」的理論、歷史與組織,第五章、六章以第一章所取之概念架構,分析群眾運動 、政治教育。而在第七章結論中,將前面數章的分析結果做綜合的結論。從而分析「 共青團」在中共政治系統中的角色地位,探討群眾運動的相關變數,評估政治教育的 功能,進而探索「共青團」未來的動向。
3

中共群眾路線之研究──以「計劃生育」個案為例(1978-1988年)

張蕙燕, ZHANG,HUI-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整體結構大致分為理論、實踐與檢證三部分,全文共有六章: 第一章,導論中除說明與本論文研究有關的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外,還對經常為 人混淆並等同視之的群眾路線與群眾運動,列入概念界定一節中加以釐清。第二章, 從馬克思、列寧及毛澤東的原典著作、講話中著手,篩選出三人對群眾的觀點,並歸 納出其認識群眾的特點,以便探索中共發展出一套特有的群眾路線的思想源流與理論 基礎。 第三章,從群眾路線的內容、運作方式與功能等方面觀察、分析及歸納出群眾路線的 理論意涵,並分析出群眾路線的動員五步驟:幹部下基層聯繫群眾、訊息傳達與溝通 、典型試驗或典型引路、全面動員、總結評估。本章還運用歷史研究法將群眾路線的 實踐經驗分為政權建立前、毛澤東時代和1978年後三個階段,探討群眾路線發展經歷 以及78年後決策環境的變遷對群眾路線的影響。 第四章,分析1978到1988年間中菜有關計劃生育的出版品、文獻、講話和會議資料中 ,是如何運用群眾路線組織部署計劃生育工作,以及如何利用動員群眾的五步驟執行 節育計劃。 第五章,以質的研究法觀察、蒐集和分析計劃生育執行方式的調查訪問資料。本章研 究發現由於群眾路線在城市與農村執行的條件不同,致使計劃生育執行的方式與結果 也大不相同,農村依舊採用「土政策」的做法,與中共各種文獻資料要求改進之處六 相逕庭。 第六章,結論,總結本論文研究結果,發現在公有制籠罩下的中共組織單位對群眾的 控制,是群眾路線能否發動的關鍵性因素。再將研究結果結合中共現況,評板群眾路 線未來可能前景。
4

台灣政治群眾運動之研究

潘隆澈, PAN,LONG-C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群眾運動的本質是一種集體尋求變革的勢力, 其運動方式是藉群眾聚集展現力量, 迫 使政府改革或讓步, 以達其變革之目的。群眾的聚集具有高度的危性, 尤其當衝突涉 及政治權力分配或意識型態之爭時, 其手段特別激烈, 因此, 如無充份必要與保護, 以這種方式作為抗爭手段宜格外謹慎。 臺灣經濟的成長, 有目共睹, 唯政治的進步, 顯然不能與經濟的成長一樣, 獲得同樣 的評價與肯定。國民黨政府遷臺以來, 一向堅持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及國 民黨對臺灣社會的主導地位。因此制度結構的安排呈現「戡亂與行憲」并行的雙軌制 度, 實際實行的結果又是戡亂體制凌駕憲政制度之上, 其次, 國民黨堅持其主導地位 , 因此造成一黨獨大, 反對勢力無法與之抗爭。 臺灣社會在國際有利環境下快速發展, 但民國六十年代開始, 國際政治環境的轉變, 及國內社會結構的蛻變, 在一連串的外交挫折下, 內政改革的要求, 急需迫切。改革 固然是朝野共同的體認, 但改革的層次、輻度, 顯有歧見, 反對運動開始出現, 唯社 會上缺乏競爭的場所, 致使反對勢力運用群眾運動作為抗爭方式。「中壢事件」使部 份反對人士認識到群眾的力量, 誤以為群眾可用, 終因「美麗島事件」主要份子悉遭 逮捕, 反對運動轉往議會路線發展。 七十年代初期, 隨著政治結構的轉化, 運動成本相對降低, 群眾運動再度作為抗爭方 式, 值得注意的事, 運動目標由政治結構改革, 提升到國家認同層次, 運動頻率急速 上升, 警政署統計, 臺灣地區政治性聚眾活動, 75年406 件, 76年873 件, 77年900 件, 78年1 至10月1520件, 再者, 由於運動的「內在交替性」使得社會性運動轉變為 政治性的抗議運動。 本文試圖從社會結構及群眾行為探討臺灣政治群眾運動之發展。

Page generated in 0.02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