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
  • 7
  • Tagged with
  • 7
  • 7
  • 7
  • 7
  • 3
  • 3
  • 3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共對青年的政治教育

莊成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目的在研究中共政治教育上的理論根據、運用方式及其內容,藉以探討中國大陸上青年一代的政治態度。政治教育一詞在意義上並不包括含任何褒貶意味,事實上,這是任何政治體系為促進政治團結,尋求政治穩定的必要手段。惟中共在政治教育上的運用,已逾越一般公民教育的範疇,此種特殊型態的政治教育,引發筆者進一步研究的動機。 由於政治教育本身是一個學習的歷程,因此筆者在撰寫時,會引用社會科學中政治社會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論,有選擇性地用作考察中共政治教育的參據,為了避免遷就政治社會化的概念、模式,而至歪曲了中共政治教育的具體事實,本文還採取了內容分析法,謹慎地除去中共資料中的虛偽宣傳部分,力求客觀地認識這個問題的真相。 第一章,透過對公民教育演進情形的描述,說明公民教育-政治上忠順心理-政治體系目標三者的密切關連。公民教育若要成功,必須與社會其它方面協調一致,才能收效。共產國家的政治教育卻完全以威迫方式,灌輸共產主義理論、勞動教育和集體思想,以求達到思想控制的目的。 第二章,就中共政治教育的三個理論基礎:(1)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2)勞動改造。(3)政治挂帥。分別加以辯駁,筆者認為其不僅與共產主義的唯物觀有異,更由於中共實際上專了無產階級的政,因此,這些政治教育的原則,只是為中共黨官僚統治提供「合理化」統治的藉口。 第三章,首先將毛澤東培養接班人的意圖作一剖析,以瞭解何以中共對紅旗下成長的青年並不信任。中共藉口防止修正主義復辟,強調對新生一代的政治教育,其實際作法是由黨過共青團的運用,對學校青年、下鄉青年在課堂、生活工作上進行無所不包的思想教育。 第四章,經由對「中國青年」雜誌一九五七年-一九六六年期間的內容分析,探討中共政治教育的重點。中共為配合一九五八年反右派鬥爭,其政治教育的比重驟增,至一九六二年所謂修正主義時期,政治教育轉趨緩和,至一九六三年底,政治教育的要求又昇高,這種一緊一鬆的手法運用及政治教育所代表的真實意義,可由文章篇數的比例及對選樣的文章所作的分析而獲得瞭解。 第五章,對中共的政治教育作一評估。中共利用嚴密探制的方式,作有計劃的政治教育,通常在「集體的依賴心理」、「政治的權威的心態」、「攻擊性的鬥爭」等方面,暫能顯現其效果,但是青年對政治課的反感、痛恨組織探制、反集體主義、反政治掛師、排斥生產勞動等,都足以顯示大陸青年政治態度的轉變。 本文取材是以中共文革前較為「正規化」的政治教育為背景。由於這個階段有教育革命的激烈措施,也有「修正主義」的偽裝,其間曲折複雜,固然有奪權的因素在內,但也不容否認其政治教育的一貫性,很少改變基本方向;文革風暴過後,中共已顯露回復文革前修正主義的傾向,就是證明。因此,本文對文革前政治教育的研究,乃是期望對研討中共今後政治教育之動向,提出二點淺見,謹供參考。 研究中共往何處去的問題,必須先分析當前中共如何教育其新生一代,然後才能確實掌握大陸青年的政治思想與趨向,這應是當前認識中共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才疏學淺,在學識不夠成熟以及相關資料仍嫌不足的情況下,作此論文,疏漏必定難免,尚祈師長、先進指教,並容日後增益補損。 本文撰寫期間,承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政大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調查局、匪俄中心等單位提供有關參考資料,深為感謝。在學習過程中,蒙東亞研究所曹主任伯一在生活、學習上的輔導,指導教授汪師學文先生對論文的悉心指正,在此謹表謝忱;內人儔美女士為本文謄寫、校對,對她的辛勞與耐心,使論文得以順利付梓,特此致謝。 莊成炎謹識 民國六十八年元月
2

兩岸軍隊政治教育之比較研究

陳興國, CHEN,HSING-K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軍政戰制度自一九二四年「黃埔建軍」以來,即與國軍戰力之強弱息息相關,亦與國脈民命之興衰密不可分。蔣中正在「剿匪成敗與國家存亡」一書中指出:要剿滅赤匪必須用「三分軍事,七分政治」,足見政治作戰在戰爭領域中所佔的份量。 國軍政戰制度與共軍政工制度,雖均源自蘇聯的紅軍制度,然走的却是不同的路線。由於兩岸的長期隔離,復以中共始終未放棄以武力犯台的企圖,致使兩岸仍處於軍事對峙的態勢。基於政治作戰與軍事作戰所處地位的不可替代性,而政治教育又為政治作戰中思想戰最關鍵的議題,故對兩岸軍隊之政治教育從事比較研究,確有其學術與實用價值。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共軍在面對改革 開放及高技術戰爭的同時,軍隊仍不斷強化政治工作,精進思想政治教育,以達其武力犯台,統一「中國」的意志。故本論文係以文獻分析法及比較法,運用兩岸現有的官方文獻 ,學者專家著作,及兩岸軍隊面對內外社會環境的因應,以分析、比較兩岸軍隊政治教育制度的演變,進而比較雙方政治教育目標、內容及其特點與弱點,期師敵之長,去己之短,達到克敵制勝之目的。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兩岸軍隊政戰(工)制度,雖同根同源,惟事實證明,誰強化政戰(工)制度,誰就能落實政治教育;誰能落實政治教育,誰就能厚植精神戰力,獲致戰爭最後勝利。蓋「人」乃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而主導人類行為者乃思想意念,故軍人能否效忠國家,戰勝敵人,端賴平日的政治教育。 五十多年來,中華民國之所以能屹立於世界,與中國大陸相抗衡、匹敵,主要的是靠政治教育所累積的無形力量。經訪談國軍政治教育主事者,及各階層負責政治教育之主管結果,均一致肯定政治教育對國軍、對國家的貢獻,而一般基層政戰幹部咸認莒光日政治教育有不被重視的感覺。因此 ,面對積極加強政治教育的共軍,國軍尤應持續強化政戰制度功能,精進政治教育效果,以為因應;切莫僅重視軍事訓練,而忽視政治教育;僅專注於武器裝備的更新,而忽略了精神戰力的蓄養。 本論文研究範圍,係以兩岸軍隊面臨重大內外社會環境變遷的挑戰為指標,即以兩岸在國內或國際上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做為論述的重點,其餘演變過程,僅做概略性背景說明。另筆者因受個人身份限制,暫時無法前往中國大陸蒐集資料,及實施訪談,故對共軍政治教育部分,僅止於國內外文獻資料的分析,猶待爾後繼續研究,深入探討。
3

中共共青團之研究( 一九五七- 一九六六)

唐勃, TANG, B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於政治系統理論,運用政治參與及政治社會化的概念,透過歷史制度研究法 的陳述,分別對中共「共青團」的理論基礎、歷史沿革、組織工作、群眾運動與政治 教育加以探討。同時選擇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六年間作為時限,因為,這段期間正是 中共推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時期,也是「共青團」組織與活動高度發展時期。 第一章導論闡明論文使用的概念與方法,第二章、三章、四章以歷史制度法說明「共 青團」的理論、歷史與組織,第五章、六章以第一章所取之概念架構,分析群眾運動 、政治教育。而在第七章結論中,將前面數章的分析結果做綜合的結論。從而分析「 共青團」在中共政治系統中的角色地位,探討群眾運動的相關變數,評估政治教育的 功能,進而探索「共青團」未來的動向。
4

轉型期中國政治社會化策略與挑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案研究

賴穎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中共陸續推動一系列的黨員思想教育運動,如「三講」、「保先」等,顯示隨著時代改變,黨員的思想已發生變化,大學生身為國家未來的中堅份子,其政治思想是否如中共官方資訊所言如此樂觀。本研究的研究問題,是想了解在社會轉型時期,中共是否能繼續透過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大學生的政治態度;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會化效果;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除了了解現今中國大學生的政治態度和中共對於大學生政治思想的掌控能力外,還能藉由觀察學生的政治態度,預測中共未來的政治改革方向。 政治社會化,是個人獲取政治態度,學習政治文化的過程,一般國家為了灌輸民眾符合自身利益的政治文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藉由對教育資源的掌控來達到此目的,中共也不例外,稱之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校園裡,執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關是學校的黨務部門,方法則是四門十四學分的必修課,稱之為公共課,以及其他由黨團支部辦的各種活動。 本研究以田野調查的方式,對上海復旦大學學生進行深度訪談,以了解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執行結果。本研究發現,影響學生政治思想及態度的,不是家庭背景、不是地區差距、不是年級差異、亦不是入黨與否,而是整體時代環境及社會風氣。整體而言,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和政治生活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隔離和疏遠;政治態度現實多於理想、理性多於感性、消極多於積極。而本文欲檢視之中共的思想掌控能力則因網路的存在今非昔比。 總結而言,當今學生多是以實際政績來評價中共,沒有偏激的反對或愚昧的支持,進行政治改革雖是普遍的要求,但是維持現狀也沒什麼不好,大家一致的目標,就是發展經濟。最後,本文就研究結果對中共提出建議,為了符合中共長期執政的利益,中共應該將公共課由思想政治教育的訴求轉變為公民素質的培養,使公民素質隨著經濟發展提升,以擴大政治參與,降低政治疏離感。
5

我國軍事院校政治教育課程之研究-軍隊與國家、軍隊與社會關係取向的內容分析 / The Orientation of Military & State and Military & Society: A Content Analysis to Political Education Programs of Military Academies of R.O.C.

紀光陽, Chi Kuang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在內容分析上是以Janowitz所提政治教育的三種信仰模式為依據,分析「軍隊與國家」、「軍隊與社會」,在「政治意識型態」、「愛國主義」、「公民意識」上所呈現出的關係。所以資料在立意取樣上必須能夠符合Janowitz的研究架構。而國防部在八十七年度所頒的「國軍軍事院校政治教育課程基準表」的教材中,許多科目在實際內容上偏向一般通識教育課程,較不符合本文的研究架構。 因此,本內容分析在資料的取樣上,是以國防部所頒十三門政治教育課程(國文、國際關係、中國現代史、國父思想、中華民國憲法、中國通史、法學緒論、人生哲學、共黨理論釋評、民主憲政與政黨政治、國軍建軍思想)為母群體(popu1ation),再將課程內容依政治教育相關題材,分為四個指標(直接有關、間接有關、少許有關、毫無關係),給予不同的指數(如表1-1);之後則以Jonowitz所主張政冶教育的三個指標(政治意識型態、愛國主義、公民意識)為立意取樣的依據,來檢驗與政治教育「直接有關」的四門科目(國父思想、共黨理論釋評、民主憲政與政黨政冶、國軍建軍思想),我們發現「直接有關」的四門政治教育課程中只有國父思想、民主憲政與政黨政冶、國軍建軍思想三門科目,是符合Jonowitz提出政治教育的三個指標。因此,本研究最後是以Jonowitz的三個指標為架構,對國父思想、民主憲政與政黨政冶、國軍建軍思想三門科目做內容分析,來探討目前軍事院校政治教育課程中有關「軍隊與國家」、「軍隊與社會」所呈現的關係取向,此關係取向在「政治意識型態」、「愛國主義」、「公民意識」的優先順序為何?則是本內容文析探討的重點。 我國軍事院校政治教育課程之研究-「軍隊與國家」、「軍隊與社會」二者關係取向的內容分析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文獻分析 第三節、研究理論與研究假設 第二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文獻分析法與內容分析法 第二節、資料選擇與類目分析單位建立 第三節、信度分析 第三章、國軍政治教育的功能與演變 第一節、政治教育的定義與緣起 第二節、國軍政治教育階段性作法 第三節、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國軍政治教育的改變 第四節、當前三軍六校政治教育與一般課程施教背景 第四章、國軍政治教育課程定量分析 第一節、「軍隊與國家」關係取向的定量分析 第二節、「軍隊與社會」關係取向的定量分析 第三節、權威類目、來源類目定量分析 第四節、綜合比較 第五章、國軍政治教育課程定質分析 第一節、「軍隊與國家」關係取向的類目分析 第二節、「軍隊與社會」關係取向的類目分析 第三節、「政治意識型態」、「愛國主義」、「公民責任」 三者內涵的綜合比較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研究結果 第二節、研究檢討與建議
6

「六四」以後中共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Communist China's Thought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olleges after "June 4"

黃寬裕, Hwang, Kuan Yu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六四」以後中共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藉此瞭解中 共四十餘年來意識型態教育失誤的原因、特徵及影響,並對未來中國前途 與大陸青年學生追求民主運動的展望作一預估。本論文約計二十八萬字, 共分六章:第一章,導論。說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方法與範圍、問題 與限制,而為從整體觀點(Holistic)透視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與概況 ,加列兩節,即「高等學校與政治社會化」和「意識型態與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理論背景的探討。說明中共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準 據,並從歷史沿革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徵,進而指出中共正面臨 「大氣候」與「小氣候」的種種衝擊,此乃留給「六四」後中共保守派整 頓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藉口。第三章,戰略方針的取向。透過對「四 項堅持」、「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愛國主義 」和「反和平演變」等思想教育發展戰略的方針,發現此五項工作的方針 取向,仍延續中共傳統的意識型態教育為政治服務的手段。第四章,變革 措施的提出。說明中共為了降低一九八九年學生民主運動的衝擊,特從意 識型態防線的重建、高等教育政策的調整、領導管理體系的整頓、思想政 治理論的再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的更落實,與校園文化環境的控制等六方 面,強化中國大陸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五章,實際成效的評估。 透過對中共實施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果分析,以瞭解其教育理論、 政策與實踐的落差。換言之,中共在改革開放路線和思想箝制的矛盾環境 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經不起考驗的,且其癥結始終未解開,同時更對中國 大陸高等教育造成不良的影響。第六章,結論。首先從檢視中國大陸教育 何以落後四十餘年,其主因是中共指導思想的失誤,以致教育危機日趨嚴 重;其次,反思近四年來中共對高等教育政策所採行的變革措施,乃在箝 制高校師生的思想與行為,如此背道而馳的作為,只會加深大陸教育更多 的失誤;最後,探討中共高等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亦即跳出馬列 教條的框框,走民主中國的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道路。
7

論公民科的學科理論基礎:重返政治 / On the Subject Foundation of Civics:Back to Politics

彭如婉, PENG, JU-W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一個國家(或是地區)都是依據其國家(或地區)的理想來形塑其公民的,由這個理想而生的理念,則奠定了公民的角色、政府的制度,以及公民與政府之間關係的三個公民教育面向的定位。換言之,這個人民所賴以共同生活的憑據則塑造了其特定的公民教育型態。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要探討關於公民教育的問題時,不能不理解其國家(或地區)所追求的共同理想為何,或者是說,不能不碰觸到關於建構其共同理想所依賴的理據。 台灣社會雖然和許多邁向民主化的拉丁美洲國家有著相似的發展過程(Huntington,1994:139),但台灣社會卻有其獨特性。台灣社會自威權體制瓦解後,個人自由以及平等社會的要求不斷擴張,從開放黨禁、報禁到總統直選,原住民、客家委員會的相繼成立,在九○年代初期,整個社會對於公民身分與族群認同的關注,以及這種關注力量展現在主體性的創造與追求,以及族群、國家的認同上可見一斑。此一時期,政府的制度不但從威權走向民主,社會也從一元變為多元。而多元社會體現的背後,則代表了社會中每一個公民對於其個體自主性意識的提昇。公民的角色從過去的被統治者轉成為自我管理者;公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也從壓抑、服從逐漸轉為自主與批判。 因此,在自由民主憲政體制下的公民教育,如果以政治社群的共善為考量,要求每一個公民都積極的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與決策,並且期待公民體現符合社群共善的目標,則個體的自主性有被消弱或侵害的危險,許多強調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社會主義等型態的公民教育理論即是如此;而以個體自主性為考量,企圖彰顯出公民教育的核心意義即是發展個體的自主性及尊重族群的差異性,則社群的共善又有被忽略的可能性,在宣稱以自由主義為其教育根基的國家即長期面臨此一困擾10。不論如何,公民教育的目的在個人和群體之間的光譜一直是教育哲學所需抉擇或面對的問題,因此,想要釐清公民教育的定位,就不得不面對公民教育中關於個體自主性和社群共善這兩個概念之間所存在的鴻溝。而處理這個鴻溝的重要性,在於其決定了我們的社會如何看待作為一個公民的角色,以及公民的角色和政府之間的關係之爭議。 惟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是,衡諸現今台灣的公民教育內涵,在諸如教材的編撰等實踐面上皆已同時涵括了這兩個在理論上看似相互衝突的概念,然而,卻不見系統性的論述來論證這兩個概念何以可以同時作為公民教育的內涵卻不陷入理論的謬誤中。這個現象雖然反映出個體自主性和社群共善皆是台灣社會所需求的「公民科」內涵,但另方面卻也再次凸顯了台灣的公民教育長期以來所存在的某種拼湊式的實踐性格。因之,在理論上尋求二者的調和,應是公民教育的理論發展所必要的途徑。 所幸最近幾年開始有學者試圖發展出調和二者的理論建構,其中達傑(Richard Dagger)、鮑伯(Benjamin R. Barber)和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即是箇中翹楚。即便這些調和理論目前尚未形成一個整全性的論述,但其共同正視這兩個概念鴻溝及所面臨關於民主弱化的問題,以及企圖克服這個鴻溝及問題所提出的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作法,非常值得從威權解體邁向民主化發展,並想要努力深化民主未來的台灣社會借鏡。這種審議式的民主理念,在理論上不但能做為個體自主性以及社群共善調和的依據,關於公民參與的強調在實踐上又能做為跨越二者鴻溝的橋樑。故探討這種審議式的民主理念作為調和公民教育理論中關於個體自主性和社群共善這個爭議的論證,不但是研究台灣公民教育的理論基礎建構,更是關心公民教育課程發展與定位的同好所需共同關心的議題。 故筆者擬先從教育目的討論中,探究關於公民教育最根本的兩個教育目標,即個體自主性和社群共善的發展,並透過當代民主社會中兩種不同的公民觀傳統,指出一個以自由主義理論作為基礎,且調和個體自主性以及社群共善的公民觀是當前比較可行的做法,並透過這兩個概念在政治意涵上的演變以及發展,說明其乃相互關聯和互相補足的概念。爾後,筆者則透過達傑的「共和主義式自由主義」(republican liberalism)、鮑伯的「參與民主理論」(participatory democracy)以及哈伯瑪斯的「溝通理論」(discourse theory),論證調和的可能性以及其所共同導向的審議式民主理念及其具體做法,並指出一個以公民參與作為調和依據的關鍵。其次,再藉由這個調和理論的鋪陳,分析「公民科」獨立設科前後相關的公民教育論述以及其對往後「公民科」獨立設科的影響,並透過歷史的分析來還原「公民科」其學科課程的基本架構及理念,企圖透過上述的論證與分析,指出「公民科」乃是一個以〝政治〞為核心主旨的學科,並導引出一個〝重返政治〞的學科課程理念。最後,再以安吉兒(Ann V. Angell)和韓恩(Carole L. Hahn)對於英國、日本和丹麥三個國家的比較研究,作為「以〝重返政治〞為『公民科』的學科理論基礎」這一論題將有助於民主深化的佐證。

Page generated in 0.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