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
  • 8
  • Tagged with
  • 8
  • 8
  • 8
  • 8
  • 5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公民教育之研究

繆敏志, MIAO, MIN-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九萬字,計分七章,二十八節,茲將其章節內容分述如后: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計分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文獻探討等五節。 第二章 高職公民教育之理論基礎 本章計分公民教育之哲學基礎、心理學基礎及社會學基礎等三節。 第三章 世界主要國家高職公民教育之探討 本章計分六節,分別探討美國、英國、法國、西德、日本等五國之高職公民教育,並 對五國之高職公民教育作一綜合分析。 第四章 我國高職公民教育之沿革 本章計分六節,分就民國建立以前、民國初年、國民政府成立後、抗戰及戡亂時期、 政府遷臺後的高職公民教育而述之,並對高職公民教育的演進作一綜合分析。 第五章 我國高職公民教育的內涵分析。 本計分三節,分就高職公民科及公民教育相關課程的內涵分析,並對高職公民教育內 涵作一綜合分析。 第六章 我國高職﹁公民﹂科教學現況之調查分析 本章分就問卷與調查表之編製與內容、調查之對象、調查結果與分析等三節而述之。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對本研究發現作一結論,並 對我國高職錢民教育出改進建議。
2

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實踐公民教育經驗之研究

徐一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瞭解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以往的經驗,梳理出辦學人員本身對於理想公民的想像,作為理解永和社區大學公民教育策略的作法與意義。研究目的有三:1.探討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本身公民意識轉化歷程及對於理想公民的想像。2.瞭解永和社區大學在公民教育上的作法。3.探討永和社區大學推動公民教育策略的意義。本文以永和社區大學為研究場域,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以質性研究方式進行。主要資料來源是半結構式訪談,再輔以相關出版品或文件分析佐證。 研究發現歸納為以下幾點: 1. 社區大學行政人員本身必須具有批判意識,對於理念及實踐的過程隨時保持反省與接納意見的態度,在行政的歷程上則以集體決策與理性溝通、協調為原則。 2. 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的理想公民圖像是能體察自身與社會相關聯,具有公民意識;可以與人討論公共議題,具有批判能力;植基於公平、正義、開放及多元的價值觀上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的積極公民。 3. 永和社區大學公民養成的方式是創造一個充滿機會的環境、安全信任的空間、結合真實生活與行動;學校行政人員經由直接接觸學員,將社區大學作為一個民脈網絡,讓學員在其中開展各自的潛能。 4. 永和社區大學推動公民教育的基本價值觀是:公平正義、自由平等、尊重多元、重視弱勢、反省主流。 5. 永和社大的正式課程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是以學術課程引領批判思考、以社團促發學員的改變。社團顧問與課程講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將成員的能力帶出來。 6. 永和社大的潛在課程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亦為運用各種機會培養組織者,將公民教育的層次從個人延伸到組織。 最後,依據結論提出對永和社區大學、對其他推動公民教育的單位及後續研究者的若干建議。
3

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民主意涵之分析

蔡昀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二十世紀末期全世界最大的討論話題,也是人類政治史上最受人矚目的現象就是「第三波(The Third Wave)」之民主化浪潮。台灣的民主社會現階段所面臨的必要課題並不是民主化,而是如何讓台灣的民主可以達到鞏固,如何使民主政治文化深入民心?一個國家培養民主政治文化需要的是國家的教育,首當其衝的就是公民教育(civic education),因為公民是一個國家民主政治運作的核心且使民主有意義的起點所在。台灣的民主需由全民共同維繫,對一些共同的民主價值與規範倫理需有共同的信守,因此,我們需要一套公民教育(政治理念)來教育下一代。尤其「高中」一直被認為是中等教育的最高階段,學生具有一定之批判思考能力,也可以算是「準公民」,即將到達我國公民的最低年齡標準,隨即便有權利參與政治事務。但在正式參與政治,實踐參政權時,又有幾成的「新鮮公民」能確實掌握並執行公民權呢?在台灣享受民主果實的我們實在應正視「公民教育」的延續問題,若每個高中生都能接受進一步的民主政治文化洗禮,相信臺灣進入民主鞏固國家階段將指日可待。 所謂公民教育簡單而言就是培養現代公民應具備能力之教育,但問題是公民應具備的能力又應為何?我國並未設有正式的政治相關課程,但最為密切相關的即是公民課程。本文將重點放在目前正積極邁向民主鞏固的台灣社會,到底我們的公民教科書當中所列之政治知識內涵是否符合當今社會的期待?在「一綱多本」政策下的民間教科書是否在課程綱要下編輯出符合課程基本核心的政治知識?而我國民國八十四年的高中「公民科」課程大綱和即將通過實施的「公民與社會科」課程標準暫行綱要其中的政治知識內涵是否有所更動?凡此種種均引起研究者興起學習研究之動機。 為使研究更為縝密,本研究限縮範圍在高中公民教科書中的「政治」這一環中,尤其教育部新提出的課程暫行綱要中,已融合相關科目為「公民與社會科」。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將國外民主政治的相關重要關鍵之觀念,結合目前的高中公民教科書各主要版本及九五暫綱的內容,作一統整分析,希望能為台灣教育當局提供一項參考標準。 二、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製作分析類目,作為分析工具以瞭解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當中的政治知識是否符合當前社會培養民主公民所需和現今社會的期待。 三、運用實際訪談瞭解到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程標準暫行綱要之制訂過程,並與過去的課程標準作一比較分析。 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是「內容分析法」,研究的主題是「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的民主意涵」,研究工具分為認知、技能及價值(態度)等三個層面下的主題類目及各次類目。配合本研究主題及目的,本研究內容分析的研究對象為依據九五暫綱所編輯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第三冊,但基於研究限制,所以選取民間使用率較高的三家出版社(龍騰版、南一版及三民版)所出版的樣書作為研究對象以進行分析。 分析的結果如下: 一、 認知層面的分析:民主意涵認知層面的四個主題類目中,以「我國政治體制及其運作程序和發展」排序第一;其次依序為「民主政治的真義及基本原理」和「公民與政治生活」,四個主體類目中所佔比例最低者為「國際政治與全球發展」。三個版本的教科書在排行榜中共同出現的重點有:「民主的特質」、「人民主權」、「法律主治」、「國家與政府型態」、「政府與政治制度」、「政治運作」、「兩岸關係」、「政治參與」、「國際組織與國際合作」9個主題,檢視這些主題均為政治教育課程的核心知識。整體說來,三個版本教科書在民主意涵認知層面的主題分配均符合95暫綱的訂定,能掌握重要政治知識主題且正確傳達政治相關概念及理論背景基礎智能,這是值得嘉許的。另外,三個版本的重點較偏向「政治實用性知識」,如:「國家與政治型態」、「政府與政治制度」、「政治運作」,尤其在相關制度及運用上談論甚多,或許這是教科書編輯者認為需傳授這些相關的實用政治知識,使得我們的高中生在畢業之後即可運用在社會上。 二、 在技能層面方面,三個版本共同提到的重點類目是:「可以發揮批判思考的能力」、「具有資訊蒐集與運用之能力」,這和95暫綱想帶給學生思辨能力基本上是符合的,希望學生在吸收學校知識之餘可以多增廣見聞,吸取一些資訊,在整理蒐集之後,必須發揮批判思考的能力去評估這些資訊的正確與否,更重要的是必須有是非辨別能力,進一步去澄清每一項議題,才能使自己的公民意識更加提升。也可以看出:教科書在設計活動方面是較趨向於多元化的,並非只是傳統的做做練習題、填充題、問答題…等「填鴨式」教育,這在教材教法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三、 在價值(態度)層面方面,三個版本共同出現的重點類目是:「關心並願意參與公共事務」、「遵守法律及規則」、「公民德行」及「對民主制度及運作程序的認同」等四個。這個結果是符合我們對公民教育的期待,因為一個國家要邁入民主鞏固階段時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民主能深化到人心,也需要公民的積極且理性之參與。 四、 透過訪談內容,並配合九五暫綱和本文分析類目的對照,可以看出九五暫綱民主意涵的特色如下:(一)凸顯「公民」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二)強調「制度面」的原則及理論;(三)強調「環境面」;(四)強調政治運作的「效能面」而非「操作面」;(五)著重民主政治的「生活面」及「實際面」;(六)結合「永續發展」的概念;(七)在民主意涵的技能層面,加強智力技能及溝通技能。 本研究所提出的建議: 一、 充實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民主意涵的建議:(一)提高「公民責任」的內容比例;(二)加強「憲法人權教育」,從學生觀點強調「社會正義」議題;(三)強調世界公民的觀念與素養;(四)正視臺灣多元族群問題,強調包容與尊重;(五)體認並重視「第四權」﹍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六)加強學生民主生活實踐的能力;(七)認識臺灣的特色及進步,加強學生的鄉土意識及國家認同。 二、 對教學者的建議:(一)教學方法應講求多元化、創新化及生活化;(二)充實公民教育之專業技能,具有編輯及選取民主政治相關教材的能力。 三、 對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的建議:(一)政府需研擬加強公民教育的策略:1、建立有一定共識的課程綱要;2、設置課程研發與評鑑專責單位;3、教師培訓;4、課本編審及評核(二)重視公民教材和教法的改革議題:1、獎勵國內學者鑽研高中職課程;2、強化教師發展課程或研發教材能力;3、摒棄意識型態灌輸式教育,採激發思考的教育模式;4、採議題中心教學法,訓練學生價值澄清的思辨能力。 四、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一)研究對象方面;(二)研究方法方面;(三)研究工具方面。 關鍵詞:內容分析、民主意涵、公民教育、政治知識、教科書、課程綱要
4

媒體公民教育理論與實踐初探 /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dia citien education

林愛翎, Ai-Ling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主化與商業化在今日的台灣推動著人們與社會之間產生新進的關係,媒體為其中意義的傳遞媒介,在呈現社會真實的同時,也受到商業與政治兩股勢力的影響,並扮演民主社會中第四權的角色。在這交織的傳播網路中,參與式民主社會的公民需對媒體結構之影響及進用權有更深的認識,才能使社會走向民主化,而非全然的商業化或政治化。這樣的知識在現代化的民主國家中被稱為媒體公民素養,冀望透過學校的國民義務教育的課程,讓民主社會中的公民在現有的體制下使用與管理媒介,對媒介本質、管理媒介的物質基礎與結構、以及自身相對於媒體的自主性有所覺醒與認識。但這樣的概念尚未在台灣成熟,尚在萌芽的階段。 本文整理了不同媒體教育典範及分析他國媒體教育實踐經驗,以提供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內涵參考架構。並藉由媒體素養種子教師訓練課程,建立台灣媒體公民教育的本土資料,初探媒體教育者之素養程度,及未來台灣公民媒體素養在學校實踐之變數與可能應變之道。研究結果也發現,台灣的「媒體公民教育」應該朝獨立的課程發展,在現有的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中單獨的一課「認識傳播媒介」並不能完全達成此理想。在學校老師方面,對於商業的傳播制度習以為常,不知道有其他的選擇,缺乏對他國傳播制度的瞭解及現有商業傳播制度營運的方式(特指觀眾、節目 、廣告之間的關係)與資本規模,如何與其生活相關連。就中、長期發展而言,培養媒體公民教育的專門師資以及專門研究人員才是解決之道。 壹、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脈絡與架構、範圍…………………………………….6 一、 研究目的………………………………………………………………………...6 二、 研究問題………………………………………………………………………...6 三、 章節脈絡與研究架構…………………………………………………………...7 四、 研究範圍………………………………………………………………………...9 貳、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媒體、教育與民主…………………………………………………………11 一、 公民社會與民主的實踐-溝通為民主的本質……………………………….11 二、 媒體、教育、公民之關係-以公共性為基點………………………………..14 三、 我國公民教育之現況與檢討………………………………………………….19 四、 台灣媒體公民教育的位置…………………………………………………….24 第二節 媒體公民教育之內涵:以傳播理論與各國教材發展為例……………….27 一、 不同媒體教育典範與媒體素養的概念的發展……………………………….27 二、 對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內涵的想像…………………………………………….36 三、 實例分析:媒體素養教材內涵……………………………………………….39 四、 小結…………………………………………………………………………….56 第三節 媒體公民教育之實踐變數:以澳洲為例…………………………………58 一、 媒體教育的實踐:影響教學策略的變數…………………………………….58 二、 實例分析:澳洲的媒體教育經驗…………………………………………….73 三、 批判教育學與媒體教育的實踐……………………………………………….80 第四節 媒體公民教育的台灣本土意義…………………………………………...88 一、 媒體公民教育之內涵與實踐的關係………………………………………….88 二、 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內涵」之現況………………………………………….89 三、 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實踐變數」之現況…………………………………….89 四、 小結…………………………………………………………………………….96 參、 研究方法……….……………………………………………………….97 第一節 研究設計…………………………………………………………………...97 一、 基本概念解釋………………………………………………………………….97 二、 資料蒐集方式………………………………………………………………….97 三、 研究工具……………………………………………………………………...100 第二節 研究對象…………………………………………………………………104 一、 背景敘述……………………………………………………………………..104 二、 訓練課程簡介………………………………………………………………..104 三、 參與老師資料描述…………………………………………………………..106 第三節 實施程序………………………………………………………………….110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式…………………………………………………………….110 肆、 資料分析……….….…………………………………………………...111 第一節 電視收視習慣…………………………………………………………….111 一、 家中電視的軟硬體設備……………………………………………………...111 二、 電視收視量…………………………………………………………………...112 三、 電視收視興趣………………………………………………………………...114 四、 收視情境……………………………………………………………………...115 第二節 對電視節目的評估……………………………………………………….116 一、 對電視節目的影響的態度與看法…………………………………………...116 二、 對負面電視節目所採取的行動……………………………………………...119 第三節 媒體素養概念的發展-研習前後之比較……………………………….122 一、 台灣電視媒體制度與法規…………………………………………………...122 二、 商業電視制度的工業運作…………………………………………………...126 三、 電視廣告……………………………………………………………………...128 四、 電視新聞……………………………………………………………………...131 五、 對公共傳播制度的了解與台灣傳播制度的期許…………………………...134 六、 對媒體教育的整體目的的了解……………………………………………...136 第四節 媒體教育未來的實踐…………………………………………………….139 一、 媒體教育在中小學實踐的客觀因素………………………………………...139 二、 媒體教育實踐之老師個人因素……………………………………………...148 三、 對未來媒體素養種子老師訓練的意見……………………………………...158 伍、 研究發現………………………………………………………………161 第一節 由老師的媒體素養概況看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內涵…………………….162 第二節 影響媒體公民教育在台灣實踐的老師主觀變數……………………….166 第三節 台灣媒體環境變數對研習教師的影響………………………………….171 第四節 影響媒體公民教育在台灣實踐的客觀環境變數……………………….172 第五節 未來發展的實踐………………………………………………………….174 陸、 結論與建議……………………………………………………………177 第一節 結論…..…………………………………………………………………...177 第二節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180 第三節 研究限制………………………………………………………………….183 柒、 參考書目………………………………………………………………185 捌、 附錄 附錄一:媒體素養問卷……………………………………………………………191 附錄二:媒體素養種子教師深度訪談問卷………………………………………194
5

台灣與韓國國民中學道德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 /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aiwan & Korea of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in moral education

李性淑, Lee, Seong-Suk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台灣與韓國國中道德教育課程標準與現行教科書為主要論點。研究重要結論如下: 一、從課程標準之沿革看國中道德教育之目標,兩國均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及民族意識,其背景理念同為儒家思想與現代市民倫理。 台灣自民國五十七(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以來歷經四次的課程標準修訂,其初以道德教育為主的「公民與道德」教學,從民國七十二年的課程標準之後,則強調未來公民須知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及文化之知識教育。民國八十三(1994)年公佈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裡,表明國中階段的教育目的的培養,而缺乏價值判斷能力之培養。 韓國自 1954 年第一次教育課程以來經歷了六次的修訂,其教學重點仍以生活擴展理論做為準則,基本上以個人、社會、國家及反共、統一為主題。 1992 年所公佈的現行第六次教育課程則區分為個人生活;家庭、鄰居、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國家、民族生活等四個範圍,其特點以強化禮節教育試圖維持社會秩序。道德科從 1973 年正式成為獨立一門學科之後,一直保持學校教育中的首要科目,並扮演民主市民教育、價值觀教育、統一教育。近年來社會各層面時常發生價值衝突現象,因此道德價科書中以多引述兩難困境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從以上的論述,可知韓國的道德教育也含蓄公民教育。 二、國中道德教育教科書方面: 1.台灣公民教育與道德教育合併為一科,故教科書之名稱為『公民與道德』,韓國則將『道德』獨立成為一學科,而以『社會』科負責公民知識教育。 2.教科書之編輯重點,台灣以教育、社會、法律、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為教學重點,按各主題編一冊,共六冊,故每冊章與章間相互關聯,自成體系。韓國則以個人生活、家庭‧鄰里‧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國家‧民族生活等分四大範圍,各學年應用一本,因而各學年間,課本的內容有系統的編排。 3.課文中道德內涵的呈現,台灣雖比以往減少然而還是以引用孫中山和蔣中正的話語占得多。韓國則以現實生活中常遇到的具體實例和故事來顯示。 三、未來發展趨勢:現行課程標準係預備二十一世紀而設計的,因此兩國均重視人性化、本土化、世界化的精神,加強鄉土教育和世界觀教育。隨著社會變遷兩性平等逐漸實現,因此兩性教育也被受注目。 道德教育途徑的多樣化,突出反映在德目主義和全面主義相結合。像台灣與韓國雖然有獨立的一門學科,然而亦重視「潛在課程」及環境薰陶。其餘教學方法上,運用多樣的教學法來補救傳統注入德目教條式教學的弊端。
6

論公民科的學科理論基礎:重返政治 / On the Subject Foundation of Civics:Back to Politics

彭如婉, PENG, JU-W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一個國家(或是地區)都是依據其國家(或地區)的理想來形塑其公民的,由這個理想而生的理念,則奠定了公民的角色、政府的制度,以及公民與政府之間關係的三個公民教育面向的定位。換言之,這個人民所賴以共同生活的憑據則塑造了其特定的公民教育型態。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要探討關於公民教育的問題時,不能不理解其國家(或地區)所追求的共同理想為何,或者是說,不能不碰觸到關於建構其共同理想所依賴的理據。 台灣社會雖然和許多邁向民主化的拉丁美洲國家有著相似的發展過程(Huntington,1994:139),但台灣社會卻有其獨特性。台灣社會自威權體制瓦解後,個人自由以及平等社會的要求不斷擴張,從開放黨禁、報禁到總統直選,原住民、客家委員會的相繼成立,在九○年代初期,整個社會對於公民身分與族群認同的關注,以及這種關注力量展現在主體性的創造與追求,以及族群、國家的認同上可見一斑。此一時期,政府的制度不但從威權走向民主,社會也從一元變為多元。而多元社會體現的背後,則代表了社會中每一個公民對於其個體自主性意識的提昇。公民的角色從過去的被統治者轉成為自我管理者;公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也從壓抑、服從逐漸轉為自主與批判。 因此,在自由民主憲政體制下的公民教育,如果以政治社群的共善為考量,要求每一個公民都積極的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與決策,並且期待公民體現符合社群共善的目標,則個體的自主性有被消弱或侵害的危險,許多強調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社會主義等型態的公民教育理論即是如此;而以個體自主性為考量,企圖彰顯出公民教育的核心意義即是發展個體的自主性及尊重族群的差異性,則社群的共善又有被忽略的可能性,在宣稱以自由主義為其教育根基的國家即長期面臨此一困擾10。不論如何,公民教育的目的在個人和群體之間的光譜一直是教育哲學所需抉擇或面對的問題,因此,想要釐清公民教育的定位,就不得不面對公民教育中關於個體自主性和社群共善這兩個概念之間所存在的鴻溝。而處理這個鴻溝的重要性,在於其決定了我們的社會如何看待作為一個公民的角色,以及公民的角色和政府之間的關係之爭議。 惟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是,衡諸現今台灣的公民教育內涵,在諸如教材的編撰等實踐面上皆已同時涵括了這兩個在理論上看似相互衝突的概念,然而,卻不見系統性的論述來論證這兩個概念何以可以同時作為公民教育的內涵卻不陷入理論的謬誤中。這個現象雖然反映出個體自主性和社群共善皆是台灣社會所需求的「公民科」內涵,但另方面卻也再次凸顯了台灣的公民教育長期以來所存在的某種拼湊式的實踐性格。因之,在理論上尋求二者的調和,應是公民教育的理論發展所必要的途徑。 所幸最近幾年開始有學者試圖發展出調和二者的理論建構,其中達傑(Richard Dagger)、鮑伯(Benjamin R. Barber)和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即是箇中翹楚。即便這些調和理論目前尚未形成一個整全性的論述,但其共同正視這兩個概念鴻溝及所面臨關於民主弱化的問題,以及企圖克服這個鴻溝及問題所提出的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作法,非常值得從威權解體邁向民主化發展,並想要努力深化民主未來的台灣社會借鏡。這種審議式的民主理念,在理論上不但能做為個體自主性以及社群共善調和的依據,關於公民參與的強調在實踐上又能做為跨越二者鴻溝的橋樑。故探討這種審議式的民主理念作為調和公民教育理論中關於個體自主性和社群共善這個爭議的論證,不但是研究台灣公民教育的理論基礎建構,更是關心公民教育課程發展與定位的同好所需共同關心的議題。 故筆者擬先從教育目的討論中,探究關於公民教育最根本的兩個教育目標,即個體自主性和社群共善的發展,並透過當代民主社會中兩種不同的公民觀傳統,指出一個以自由主義理論作為基礎,且調和個體自主性以及社群共善的公民觀是當前比較可行的做法,並透過這兩個概念在政治意涵上的演變以及發展,說明其乃相互關聯和互相補足的概念。爾後,筆者則透過達傑的「共和主義式自由主義」(republican liberalism)、鮑伯的「參與民主理論」(participatory democracy)以及哈伯瑪斯的「溝通理論」(discourse theory),論證調和的可能性以及其所共同導向的審議式民主理念及其具體做法,並指出一個以公民參與作為調和依據的關鍵。其次,再藉由這個調和理論的鋪陳,分析「公民科」獨立設科前後相關的公民教育論述以及其對往後「公民科」獨立設科的影響,並透過歷史的分析來還原「公民科」其學科課程的基本架構及理念,企圖透過上述的論證與分析,指出「公民科」乃是一個以〝政治〞為核心主旨的學科,並導引出一個〝重返政治〞的學科課程理念。最後,再以安吉兒(Ann V. Angell)和韓恩(Carole L. Hahn)對於英國、日本和丹麥三個國家的比較研究,作為「以〝重返政治〞為『公民科』的學科理論基礎」這一論題將有助於民主深化的佐證。
7

國民中學公民教育教材與活動中的民主價值觀—「公民與道德」教材八十七年版之分析 / Democratic value in the civic educaiton teaching plan and exercise—1998「civic and morality」curriculum analysis

鄧俐俐, Lily D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人研究現行國民中學公民教育的民主價值觀,是因為我國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的實施,為有意識的公民教育的一環,國家希望透過此一社會化過程,讓國中學生學習及獲取民主價值,此社會化過程影響學生成年後政治價值之取向及政治行為的模式。中學教育是一種「國民教育」,從民族意識、國家觀念的培養,乃至基本法律常識、政治過程、權利義務及自治能力的訓練,目的是希望培養學生成為服務社會的好國民。 基於國中公民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所負有的意義,本研究希望藉由對於現行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所做的民主價值觀分析,達到以下的目的: 1. 探討民主價值觀在正式課程的「公民與道德」科教材實施中,所呈現的意義與評價。 2. 探討民主價值觀在非正式課程的「公民與道德」科活動運作中,所呈現的意義與評價。 3. 本研究以國中公民教師為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探討現行國中公民科教材編定及活動進行對學生民主價值觀念的影響程度。 4. 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教育當局改進的參考。 本研究對現行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教材進行民主價值觀分析時,適逢民國八十七學年度公民教材改版的時期,原本國中一至三年級均使用七十八年版一至六冊「公民與道德」的教材,改編為現行八十七年版適用於二至三年級使用的一至四冊「公民與道德」教材,並且在課程安排及教材編寫方面均較以往有很大的改變。教育部預計在九十年度計劃實施九年一貫的國民義務教育,教學科目調整為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科技及綜合活動七大領域的整體化教學,現行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科在教材編輯及活動設計上亦做了配合性的調整。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為:現行國中公民教材的編排內容十分強調民主信念、人民主權、公民責任感及法治運作的民主價值觀念,此結果說明公民教育藉由學校課程的社會化過程,強化學生民主、人權、責任及法治的概念使學生能早日成為身心發展均衡的健全公民,相較之下,現行國中公民教材的編排內容在政治參與及國家認同的民主價值觀念則有加強的必要,因為在民主社會的政治發展過程中,公民的參與行為及認同態度對於民主政治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建議在往後的教材修訂過程中能多加強公民在政治行為及國家認同觀念的課程內容。此外,在現行國民中學公民活動的進行過程中則十分注重民主信念、公民責任感及政治參與的民主價值觀念,其次則為人民主權及法治運作的民主價值觀念,國家認同的觀念則有加強的必要。此結果說明現行國中公民活動的進行,可以培養學生對於民主運作程序、公民權利責任及政治參與態度的瞭解程度。藉由公民活動的順利推行,使學生能清楚明瞭身為現代公民應注重民主理念、公民責任及參與行為的重要性,其次,在活動進行中應強調人權及法治的觀念,特別是團體認同觀念的建立在公民活動中尤應重視。總之,民主信念的價值觀念在現行國中的公民教材及公民活動均十分強調及注重,而國家認同的價值觀念在現行國中的公民教材及公民活動中,則有應再加強的必要性。此外,學生在現行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教材方面、公民活動方面及教學方法方面均提出應改進的建議,提供教育當局作教育改革的參考。
8

轉變中的臺灣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有關學校公民教育問題面向及其發展趨勢之研究 / Civil Society and Civic Education in Changing Taiwan:Concerning the Analysis of School Civic Educational Problem Dimensions and Developmental Tendencies

莊富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一九八Ο年代威權體制開始解體以來,臺灣的公民教育已然進入另一個新的蛻變階段,而其所賦予的積極意義,乃在於反映並凸顯出對以往整體公民教育的價值取向、概念論述、典範遞移、課程內涵、以及課程決定等有關問題面向所作的一種審視與反思,從而標舉一個能以「公民社會」理念作為建構總體教育目標時代的正式來臨。影響所及,值此一轉變關鍵的時刻,國人如何循由對「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社會多元化、文化本土化、以及意識主體化」等五大價值取向的認知與涵養,結合民主教育、法治教育、倫理道德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四大核心課程內涵的深化與落實,並在致力於涵蘊「公民社會」為其學科典範遞移最高指標的同時,能進一步以強調「差異的(或多元的)公民資格觀」的概念論述及推動「公民參與」的課程決定方式,藉以充實及強化公民教育的運作機制和功能,業已成為今後公民教育責無旁貸的重要發展趨勢所在。 關鍵詞:公民教育、公民社會、價值取向、課程內涵、概念論述、典範遞移、 課程決定、公民資格、科際整合、顯著課程。 / Since the authoritarian system was began to fall apart during 1980’s in R.O.C.(Taiwan), civic education at school has gone into an another new transformation stage and bestowed a progressive meaning too, it is so necessary as to make a review and self-examination that reflect or manifest the totality of problem dimensions about value orientation, conceptual discourse, paradigm shift,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for the past. Thus much to construct and mark a period of “civil society” concept of the macro educational goal is coming formally. Due to the impact, especially it happened just changing time, we need how to recognize and nourish the five value orientations of “democratization to politics, freedom to economics, plural to societies, localization to culture, and subjectivity to conscious”. Combine with the four codes of curriculum content about democracy of education, law-related education,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experiential education that must be deepened and practiced for the citizen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devoted to cherish the conceptual of “civil society” to be the highest characteristic of a paradigm shift of the civic education course. Moreover, it is obliged to emphasize the “differential or plural citizenship” and push the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the “civic participation” that its operational machinery and functions could be fulfilled and competent. In summary, there is no passing buck to these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tendencies of civic education in the changing future. Key Words: civic education, civil society, value orientation, curriculum content,conceptual discourse, paradigm shift,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citizenship,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evident curriculum.

Page generated in 0.04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