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56
  • 322
  • 75
  • 34
  • 10
  • 9
  • Tagged with
  • 450
  • 450
  • 188
  • 82
  • 72
  • 70
  • 69
  • 67
  • 64
  • 64
  • 63
  • 62
  • 59
  • 53
  • 5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工業設計角色變化之個案研究-以研華科技導入Early Design Campaign為例 / A Case Study On the Role Change of Industrial Design - qualitative study of Early Design Campaign Implementation for Advantech

楊立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工業設計發展了幾十年,相較於美國與日本也晚了幾十年,如今,在台灣工業設計盛行的現在,台灣許多產業為了從代工轉型至品牌,紛紛導入工業設計,希望透過工業設計提供的美學價值提升產品的整體價值,連帶提升品牌價值,工業設計就變得受到各界的重視,過去工業設計的價值總是著重在美與外觀上的創造,焦點集中在設計品創造後的成果,較少探討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工業設計所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以個案訪談的方式為主要研究方法,以工業電腦領導廠商研華科技為個案公司,該公司本身特性雖不以外觀、美學為主,卻嘗試導入工業設計,並以Early Design Campaign的Program模式進行產品開發,本研究從該公司產品開發的實務當中,挑選三個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專案進行訪談,同時也針對導入該Program的研華科技與華胄設計的諸關係人進行訪談,了解導入工業設計之原由與過程,發展的方式與產生的問題。從而分析工業設計的角色在研華科技公司的產品開發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變化。 本研究發現在跨領域創新的過程中,視覺化的技能扮演加速創新的過程,也能讓想法能夠更完整的表達,強化過去在文獻中所說屬於工業設計所扮演『觸媒』的角色,並在Early Design Campaign中創造出新型的產品開發模式,不同的產品類型有不同的產品開發模式,而研華科技正處於發展新市場產品的階段,過去傳統的產品開發模式已經不再能夠快速抓到市場的需求,必須透過新型態的產品開發模式才能夠發展出更創新、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過程中知識與技能的擴散同時能夠強化研華原有產品開發模式的能力與績效,連帶影響研華在產品開發的審核機制,整體性的影響能夠慢慢改變研華的創新體質與文化,與過去強調之工業設計價值大為不同。
12

集合住宅設計財務向度的經濟分析─PHYS-FI應用在台灣之延伸 / Physical-Financial Analysis for Housing Design Economy

金群智, chin, chun-c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目的在釐清集合住宅的設計價值,並進一步分析「設計」影響台灣集合住宅「價值」的關鍵因素。本研究以Sharkawy(1994)所提出的「設計經濟中各種決策間抵換模型」(PHYS-FI: A Physical-Financial Model for Design Economy Trade-offs)為基礎,發展適用於分析台灣集合住宅設計的經濟模型。本研究透過十五個業者,包含建設公司、代銷業者、建築師事務所及營造廠,蒐集近三年來北台灣381筆集合住宅大樓資料,對設計經濟作實證分析。實證結果顯示對建設公司集合住宅大樓開發,特定的設計行為(公設比、機房二次施工、柱皮面積、陽台二次施工、陽台設計、雨遮設計、外露樑設計、容積率提高、高度、露台、法定空地專用、室內挑空、景觀配合)對集合住宅開發的經濟價值有不同的影響,可以對建設公司在考量集合住宅開發經濟利益上的設計方式提出一定程度的解釋。經過本文研究,實證模式的整體的解釋力(Adj-R2)達到87.8%,反映出實證資料期間的北台灣集合住宅設計,因為開發商極盡追求開發經濟利益的結果,對於財務價值追求的設計方式已發生非正面的影響情形。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design value of housing project, and analyze further that influences the key design factor of Taiwan housing development valu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Sharkawy(1994) “PHYS-FI: A Physical-Financial Model for Design Economy Trade-offs” to develop the economy model of design for Taiwan housing projects. We collected the data of 381 housing projects from 2006 to 2008 in northern Taiwan. The empirical results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public area, utility room, post areas, balcony, rain hiding, roof beam area, floor area ratio, height, platform, building coverage, and view factors can explain properly the design value of housing proj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sign value of housing development in Taiwan has been distortion through illegal or disappropriate of floor area added.
13

室內設計公司之發展策略研究 -以比沙列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為例 /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Interior Design Firms - A Case Study of Bezalel

張靜峰, Chang, Ching 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人說「室內設計是建築的靈魂,是人與環境的聯繫,是人類藝術與物質文明的結合」,現代人花費約90%時間於室內活動(Höppe and Martinac, 1998),室內環境是否舒適並提供恬適的休憩空間,已成為現代人追求生活品質的主要訴求之一。 「室內設計」概念起源於1904年之美國,至於我國室內設計產業約自1960年代開始萌芽,惟早期多被視為室內裝潢之一環。近數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民眾所得及消費能力日益增加,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亦隨之提高,建築物除滿足基本的居住或辦公功能外,尚須具有美學及提升生活品質之效能,建築物內部空間之規劃設計漸受重視。社會大眾對於建築物功能需求之轉變,驅使室內設計產業逐漸跳脫傳統裝潢業框架,逐漸形成專業領域。 隨著房市發展熱絡及消費者觀念演進,室內設計開始朝向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我國大專院亦相繼成立室內設計相關科系培育人才 。室內裝修及設計市場之快速成長,吸引眾多廠商蜂擁投入該產業,惟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亦迫使經營者面臨如何提升競爭優勢之挑戰。 不同於一般製造業,室內設計屬於高度客製化產業,客戶全程參與建物之設計施工過程,其經營模式及管理策略亦與其他產業大相逕庭,惟國內多數室內設計公司尚無建立系統性之策略管理制度。鑑於近年來我國室內設計產業成長有限,本研究希冀透過產業現況與個案公司之分析,深入瞭解室內設計產業之競爭優勢並提供發展策略,以期作為未來室內設計廠商之經營管理參考。
14

橋梁構造形態の体系化に関する研究 / キョウリョウ コウゾウ ケイタイ ノ タイケイカ ニ カンスル ケンキュウ

久保田, 善明 25 November 2008 (has links)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4226号 / 工博第3010号 / 新制||工||1446(附属図書館) / 26544 / UT51-2008-Q695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都市環境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川﨑 雅史, 教授 河野 広隆, 教授 杉浦 邦征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15

建築設計における創造的プロセスとしてのメタファーの研究

酒谷, 粋将 24 September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9302号 / 工博第4099号 / 新制||工||1632(附属図書館) / 32304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建築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門内 輝行, 教授 神吉 紀世子, 教授 竹山 聖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16

偏差樣本對區間估計的影響

邱瓊慧, QIU, QIO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實務上,由於經費的限制和其他客觀條件的考量下,使得在某些調查中,其樣本通常不是由所要調查的母體A 中隨機抽樣,而是由其子群體A1隨機抽樣,例如:利用電話訪問調查,係以電話號碼作為抽樣的依據,依七十九年主計處統計結果,台灣地區目前電話普及率為92% ,在此一比率下,進行電話調,查以估計變數Y 的母體平均數μ所產生的估計誤差為何,將在本文中有詳細介紹。 以從子群體A1抽樣得到之樣本,估計母體A 之參數為一偏差估計,此樣本稱為偏差樣本;以從母體A 中抽樣得到之樣本,估計母體A 之參數為一不偏估計,此樣本稱為不偏樣本。因不偏抽樣所需花費成本往往較偏差抽樣高出許多,故本文主要的目的在探討偏差抽樣與不偏抽樣對母體平均數作推估時,其精確度與偏差之變動情形,同時亦探討在固定成本下,如何在精確度與偏差間作一衡量,以得到最有效率之抽樣設計。
17

不完全集區設計之研究

賴守仁, Lai, Shou-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先就一般不完全集區設計模型加以分析,分析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集內分析, 另一是集間分析,以探討「處理」間是否有顯著差異,若有顯著差異,其差異有多少 ,並求其信賴區間。然後再就兩種特殊設計,推導出計算公式,此兩種設計,一是平 衡設計,另一是偏平衡設計。最後研究如何建立這兩種設計,建立平衡設計之方法有 四:(一)有限投影幾何方法,(二)有限歐幾里得幾何方法,(三)對稱重複差數 法,(四)垂直系列。建立偏平衡設計之方法亦有四:(一)基本設計,(二)分群 設計,(三)三角設計,(四)拉丁方格設計。 總而言之,本論文探討如何分析,如何設計。
18

我國經濟設計機構發展之研究

唐齊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所編制最接近的一年,亦即一九九七二年資料顯示,自由世界人口超過五百萬的六十個國家,我國平均國民生產毛額居於第二十五位;對外貿易出口金額亦居於第二十五位,進口金額則居於第二十七位。若與亞洲開發中國家相比較,則無論每人平均生產毛額及每人平均貿易額,我國均高居第一位。此種經濟力的統計比較,正足顯示我國開發的程度及其在國際間經濟貿易方面的地位。 創造此種經濟發展上優異的地位,除了全國國民孜孜不倦,勤奮努力的精神所致外,政府諸般措施的配合與有效的指導,更是達成今日經濟高度發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所能發揮的作用,經濟學家見仁見智,不盡一致,但大體上都承認,在開發中國家,有效率的政府對於資源的運用,可以發揮其指導匡範的功能。雖然,經濟學家對於諸多條件缺欠的開發中國家,政府實施經濟計劃,能有多少的實效表示懷疑,但也不完全排斥政府對於總供需趨勢作適當的預測,而釐訂一定經濟建設計劃的意義。因為,至少,政府可以由此更清楚的了解經濟發展的動向,而確定財經金融政策,並且可以積極的運用政府的投資,來創造或改進整個投資環境。 在筆者認為,經濟建設計劃,對於一個決心進行經濟開發,而資源貧乏的國家來說,是一條達成經濟快速發展的最佳途徑。而經濟建設計劃有效的擬訂與推動,則和經濟設計機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國自民國四十二年起,成立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即以連續執行經建四年計劃的方式,積極從事經濟發展工作,其間設計機構歷經改組,經建計劃也進入第六期的第二年。如果仔細的分析與觀察,我國經濟設計機構的歷次改組,正代表了我國以經濟發展的各個不同的階段。我們可說我國經濟設計機構的發展史,也正是我國的經濟發展史,要談經濟發展,便不能不注意經濟設計機構的發展。 鑑於以上我國經濟設計機構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連關性,乃觸發筆者對我國經濟設計機構研究的動機。 本文共分六章,逾十二萬言。第一章為「緒論」,在闡明經濟設計機構設置的理由及經濟建設計劃的意義、發展的歷史、類型及主要內容。第二章為「中央設計機構之組織與職能」,逐節討論設計機構的組織與職能的一般理論,以為我國設計機構比較研究的基礎。第三章為「我國經濟設計機構發展沿革」,係討論我國實施經建計劃的原因,及經設會以前各期設計機構的成立背景、組織與任務。第四章為「我國現行經濟設計機構的組織與職能」係就我國現行經濟設計機構-經設會的現況加以說明。首先述及經設會的成立經過、地位及與其他機關間之關係。繼之就其組織及職能加以詳論。第五章為「我國各期四年經建計劃的擬訂與推動」係就各期四年經建計劃,詳述其主要目的及內容。由此以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過程。第六章「結論」,先就經建成果以檢討各期四年計劃之成效。再就研究所得,提出對於目前我國經濟設計機構的期望。 筆者資質駑鈍,學識譾陋,初涉研究工作,雖兢兢業業,殫心竭智,仍不免有力不從心之感,益以有關資料奇缺,蒐集匪易,致眼高手低,撰寫工作倍覺艱辛 ,幸蒙杜師文田於百忙中予以殷切之指導修正,前經合會諸賢達的懇切指導,並賜予各種資料,使筆者受惠良多,謹此致最誠摯之謝意。惟筆者才疏學淺,闕漏舛錯,必不能免,幸祈諸位師長嚴予教正,藉匡不逮。
19

設計計劃預算制度之研究

王貴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代國家之支出日趨龐大,而能使用之資源卻極為有限,如何使有限之資源作最效率化之使用,乃是執政者夙夜以求之鵠的,設計計劃預算制度即是解決此問題之產物。 設計計劃預算制度,英文原名為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 System,簡稱PPBS。其主要精神係綜合設計、計劃、預算三個程序為1整體之制度;先確立政府各機關所應履行之目標,並運用系統分析法,以求在達成該目標之不同方案中加以抉擇,而後運用長期規劃精神編制預算。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總論,綜述設計計劃預算制度之淵源與意義,以及系統分析應用之情形。第二章,全章專論系統分析運用之五個程序。第三章,計劃結構和多年計劃與財務方案,剖析資源需求及估計產出成果。第四章,設計計劃預算制度之實行,敘述預算之配合,及制度推行時,管理機構之系統和電子計算機之應用。第五章,結論,係綜合全文,及整個制度未來之發展趨向。
20

產品經理制度於實務應用之研究

王伯達, Wang,Alex Unknown Date (has links)
Peter Drucker在管理的實務一書中提到:「正確的組織結構是績效的先決要件。」一個優秀的企業絕不只是少數高階經理人員的功勞,而是整體組織的良好運作所致。台灣的產業發展在過去幾十年間,不論是結構、種類與規模上都有相當大的改變。然而,國內關於組織結構與設計的研究文獻卻相當的缺乏。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希望透過個案公司的實際訪談與觀察,了解產品經理在實務界的運用機制,希望探討不同的產業特性、企業特性與產品特性之間會對於產品經理制度產生什麼影響。此外,也希望藉由觀察企業界產品經理制度的實務運用,增加研究者本身的實務經驗,並強化對於組織結構、組織設計理論的體認。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透過文獻的探討建立起研究的初步架構,並佐以實際個案的訪談,試圖瞭解實務界產品經理制度的運用與過去文獻的研究是否有所不同。同時比較個案之間在產品經理制度的運作上是否有所差異,並提出合理的解釋與推論。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發現,產業、企業與產品這三種變數對於產品經理制度的運作確實會造成影響。實際上,這三個變數之間彼此也會產生影響。因此,一個產品經理制度的形成與制定,並不是分別由三個方向的思考所構築而成的,而是一個綜觀整體的思考模式。 也正因為如此,本研究的分析與建議將不若過去文獻中的做法,將產品經理分作不同的類型,再針對各種不同的狀況,「指派」特定類型的產品經理人。而是瞭解產業、企業、產品中有哪些變數會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些變數「如何」影響整個制度,並在本研究中提出具體且符合邏輯的解釋。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讓企業界能更精確的分析,在何種情況之下,組織的設計應隨著作調整,並且瞭解應該如何調整。雖然,這樣的做法無法像過去的研究把經理人分門別類,以模組化的方式讓企業界容易瞭解、應用,但卻提供了更細緻的分析,讓企業界得以針對自己的狀況來量身訂制一套適合的產品經理制度。 這也說明了,企業若想採行產品經理制度,就必須對於產業特性、企業特性以及產品的特性有非常熟悉的瞭解。了解在不同的組合之下應該作出什麼樣的組織設計,如此一來才能對產品經理的結構、功能權責、角色、績效評估方式以及選取的資格條件有更明確的定義,並隨著不同的狀況作出適當的微調,讓組織、經理人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運作,為企業帶來最大的貢獻。

Page generated in 0.019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