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灣IC設計業中技術知識特質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賴建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從「組織為知識流動、創造與蓄積的媒介與載體」的角度出發,探究:1.IC設計業是否具有獨特的技術知識特質。2.IC設計業的廠家如何進行知識管理。3.台灣IC設計業是否具有「台灣專屬」(Taiwan-specific)的競爭優勢。本研究以個案訪談法為主要的研究進行方式,共訪問了八家IC設計公司。研究發現如下:
1.技術知識特質對於組織創新的含意,必須再加以細部區分。
技術知識特質可以分成產業變項、產品變項、廠商變項與自發變項等四種。產業變項的技術知識特質,代表此種技術知識特質在「此產業裡具有一致的現象」;包含技術知識的變動程度快、技術知識的外額程度高。產品變項的技術知識特質,代表此種技術知識特質會「因產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現象」;包含技術知識的標準化程度與可切割程度。廠商變項的技術知識特質,代表此種技術知識特質是「廠商可以自行操控的變數」;包含技術知識的模組化程度與組織專質性程度。自發變項的技術知識特質,代表此種技術知識特質具有「在同產業中無一致的現象,非因產品的不同而變化,亦非廠商所能操控的變數;純因技術自身的發展使得此項變數產生變化」的特性;包含技術知識的路徑相依度與系統複雜度。
組織在進行創斯時,必須注意到:這些歸屬於不同變項的技術知識特質,對於創新命有不同的含意與影響。
2.不同種類的知識,對於組織與外界知識網路互動的含意不同。
在IC設計業中,IC設計業在資訊知識的獲取上,與標準規格訂定廠商或客戶的互動較密切;在技術知識的獲取上,與製造廠商及同業的互動較密切。因此,組織會因所需的知識種類不同,而與不同的外界知識網路成員進行互功。
3.組織動態能耐可以分成知識吸收能耐、知識創造能耐與知識蓄積能耐三種。
在知識吸收能耐上,可以將之分成常態吸收機制與專案吸收機制兩種方式。對於資訊知識或路徑相依度高的技術知識,多以常態吸收機制為主要吸收方式;對於路徑相依度低的技術知識,多以專案吸收機制為主要的吸收方式。
在知識創造能耐上,知識創造能耐可以分成輕型出隊與重型團隊兩種類型。對於路徑相依度高的技術知識,知識創造多以輕型團隊的運作為主;對於路徑相依度低的技術知識,知識創造多以重型團隊的運作為主。
在知識蓄積能耐上,知識蓄積能耐可以分成人員蓄積機制與文件蓄積機制兩種類型。蓄積在人員身上的內隱知識,多以師徒傳承的方式,將知識擴散。蓄積在文件的外顯知識,會藉由專案的運作,將知識擴散。
組織必須留意這些不同類型的動態能耐,以使組織對於知識的管理能更順暢。
4.分析台灣IC設計業的獨特競爭優勢,必須從產業層次與廠商層次的不同角度去檢視。
台灣IC設計業之獨特競爭優勢可以分成產業層次與廠商層次兩部份。三業層次的獨特兢爭優勢在於:台灣IC產業分工體係的完整、矽曾優秀華人眾多。廠商層次的獨特競醉優勢在於:廠商具備多元的知識吸收能耐。
對於台灣個別的IC設計廠家而言,廠商層次的獨特競爭優勢是廠商自己較能掌控的變數。因此,他們必須更去注意廠商層次的競爭力如何提昇,以使得這些廠家在面對國際競爭的同時,也塑造台灣IC設計同業之間的競爭力。藉由同業競爭,帶動台灣整體IC設計業的蓬勃發展(Porter,1990)。
|
2 |
台灣IC設計業研發效率與影響因子分析楊美蘭, Yang,Mei-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是第一篇針對台灣IC設計業的研發活動進行效率分析的論文。文中對研發的投入及產出變數作深入的探討,不僅以研發資本而非研發費用及加權研發人力為投入並且加入公司知識累積存量的概念。其中自有知識存量以自有公司前期累積專利申請數為替代變數。而產出部分也不僅考慮當年申請專利數核准數量還包括下一年度營業毛利。使用兩階段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研發投入的運用效率。第一階段使用投入導向DEA-CCR與DEA-BCC模式評估2000年到2002年台灣上市上櫃IC設計業者運用研發資源能力所得出的研發效率值並作差額變數分析,第二階段採用Tobit迴歸分析尋找可能影響研發整體效率影響因子。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管理者及未來研究給予建議。
實證結果發現,〈聯發科〉是連續三年被評估相對整體效率為1的廠商,〈威盛〉與〈立錡〉為表現其次的廠商。就整體產業而言,三年的研發效率呈現低效率狀況,表示其研發資源有嚴重浪費與錯置的情形。效率分析中可看出研發資本(RK)對加權研發人力(RL)比值相對高的廠商,相對整體效率值呈現逐年負向趨勢。經過Tobit迴歸參數推估檢定本研究六大假說,人力素質、每人年約收入及研發人力密集度都與研發效率成正向關係。而員工平均年資與研發效率值呈現負向關係,與研究的預期關係不同。為第一線晶圓代工廠(聯電或台積電)轉投資的IC設計公司,研發效率並不因此網絡關係而有所影響。公司規模大小也不影響研發效率的表現。
|
3 |
台灣IC設計業全球化競爭策略分析 - 以威盛公司為例韓飛, Han, F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藉由研究單一的IC設計業者,蒐集、分析IC產業的生態環境與競合關係,藉以認識台灣IC半導體產業目前所處之全球戰略地位,並瞭解產業實際面臨的困境,進而探討關鍵要因,規劃並建構出將來中、長期,在全球化過程中可以努力的策略目標。
在研究架構方面,從宏觀面參照麥可•波特的「鑽石理論架構」,對整體IC產業在國家層次,進行全面性、比較利益型態的探討,並且以時間軸著眼,分析過去至目前的發展歷程,再預估未來可能遭遇的機會與挑戰。其次運用波特所提出的「五力分析」,解構台灣IC設計業的生態環境,瞭解產業內既有的競爭者、潛在進入者、可能替代品所分別擁有的競爭能力與相應策略,再從供應商、消費者的角度探討彼此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
最后,以單一公司 (威盛公司)為案例,運用波特的「競爭策略」、布蘭登柏格與奈勒波的「競合策略」理論方法,進一步探討,發生在台灣業者本身的實際案例,進而歸納出未來值得努力的方向。希望能在眾多數本土產業逐漸西移的趨勢下,為台灣的IC設計產業找尋出一條與眾不同、可長可久的前進道路。
|
4 |
台灣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技術知識連結關係之研究-以系統單晶片(SoC)為例蔡博文, Michael Tsai, Po-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台灣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技術知識連結之影響,主要的研究問題包括:(1)IC設計業者內部技術知識連結與知識流通之影響?(2)技術知識特性與IC設計業者跟FAB廠技術知識連結之影響?(3)IC設計業者跟FAB廠技術知識連結與知識流通之影響?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共訪問六家IC設計業者及兩家FAB廠,主要的研究結論如下:
壹、IC設計業者內部技術知識連結對其知識流通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當專案組織結構的不同,IC設計業者知識的蓄積有所不同。
當專案組織結構採重量型團隊時,IC設計業者主要將知識蓄積在人員身上,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C公司、個案F公司。
當專案組織結構採自主性團隊時,IC設計業者除了主要將知識蓄積在人員身上外,還將知識蓄積在文件上,例如:個案B公司、個案D公司、個案E公司。
二、本研究發現當團隊成員解決問題透過面對面(包括正式或非正式)溝通方式、分享經驗,有助於IC設計業者知識在共同化過程中創造,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B公司、個案C公司、個案D公司、個案E公司。
貳、技術知識特性對其IC設計業者跟FAB廠技術知識連結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當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不同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之互動方式有所不同。
當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低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的互動方式採共同開發模式,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D公司、個案E公司。當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高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的互動方式採早期投入模式,例如:個案B公司、個案C公司、個案F公司。
二、本研究發現當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不同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對FAB廠服務經驗的要求有所不同。
當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低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對FAB廠服務經驗的要求高,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D公司、個案E公司。
當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高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對FAB廠服務經驗的要求低,例如:個案B公司、個案C公司、個案F公司。
三、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不同之產品開發專案,不會影響IC設計業者在設計初期搭便車搭便車(Shuttle Bus),其在驗證最新的設計,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B公司、個案C公司、個案D公司、個案E公司。
四、本研究發現當技術路徑相依度不同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良率管理有所不同。
當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低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採系統式良率管理,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D公司。
當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高之產品開發專案,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採隨機式良率管理,例如:個案B公司、個案C公司、個案E公司、個案F公司。E公司由於只是採成熟的製程技術,技術複雜度不高,而且良率比較高,所以不需要系統式的良率管理。
參、IC設計業者跟FAB廠技術知識連結對其知識流通之影響
一、本研究發現當FAB廠提供豐富的服務經驗時,有助於IC設計業者技術知識的創造上有效的整合,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B公司、個案C公司、個案D公司、個案E公司、個案F公司。
二、本研究發現當IC設計業者在設計初期時搭便車(Shuttle Bus)時,有助於IC設計業者建立知識創造上的原型,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B公司、個案C公司、個案D公司、個案E公司。
三、本研究發現當IC設計業者與FAB廠間良率管理採系統式時,有助於IC設計業者知識的吸收上培養跨越疆界者,例如:個案A公司、個案D公司。
|
5 |
台灣地區IC設計業公司圖書館(資料單位)經營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Libraries (Information Cent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 Corporate in Taiwan楊舒萍, Yang, Su-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繁忙的工商界,資訊代表一種情報、一種利器,如何掌握商情資訊,是企業界提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IC設計業為一知識密集產業,有鑑於資訊流通、知識管理的重要性,IC設計公司成立公司圖書館(資料單位),以便於有效地保存資料,迅速提供資訊服務。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法,以18家IC設計業公司圖書館為研究對象,目的在瞭解IC設計業公司圖書館的經營狀況,以及在公司知識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調查發現,IC設計業公司圖書館尚屬於起步階段,需協助公司進行品質管理,參與ISO9001的認證,所以主管單位為品保部門;人員編制少,多為一人圖書館,但服務對象卻涵蓋全公司、客戶與晶圓廠;公司圖書館蒐集資料的來源包含客戶、晶圓廠、研究機構以及公司的內部文件與研發資料,並為公司圖書館內的資源製作索引,以提供查詢、借閱。在知識管理的角色扮演上,目前IC設計業公司圖書館已掌握的資源為技術知識,以及公司內已經外顯化的知識,對於資訊知識與內隱知識,尚缺乏管理。
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以下五點建議,供IC設計業公司圖書館經營之參考:1.進行文件管理,協助品質認證;2.加強專利資料的蒐尋,實行專利、智慧財產權的管理;3.加入館際合作組織,彌補資源不足的現況;4.強調知識管理的理念,為IC設計公司整合圖書資訊系統;5.館員需要培養主動積極的態度,以知識管理者自居,經常與外界接觸,思考公司圖書館未來經營的方向,並爭取主管與工作同仁的支持與認同、協助蒐集資源。此外,在圖書資訊學系所課程部份,應建立建教合作的關係,重新規畫專門圖書館教育的課程,使圖書資訊學的專長,能運用在公司企業的資料管理。
|
6 |
運用知識模組化與再用發展平台經濟性創新理論之研究-以軟體元件與矽智財為例 / Economies of platform innovation theory through knowledge modularization and reuse: The cases of software components and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ies(SIPs).吳明機, Wu, Ming J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在探索作為產業組織核心之「公司」,將其知識以公開或特定之標準或程序加以模組化(modularization)後,進行公司內部與外部以產品開發為主之知識分工(division of knowledge)與再用(reuse)活動,因而衍生的組織與管理問題,以及公司間知識移轉與學習問題。並希望藉由產業實證,發展以「知識模組化與再用」為基礎之技術創新理論。
研究過程採取紮根理論,針對了軟體產業四家公司與半導體設計業四家公司,分別就其採取軟體元件與矽智財之模組化創新現象進行深入訪談研究,進行編碼過程,將觀念類別抽象化為「績效與競爭力」、「研發知識模組技術力」、「知識模組再用力」、「知識模組平台演進力」、「組織政策與文化」、「產業基礎模組主導者之引導力」、「市場異質性」、「知識模組交易/交換成熟度」及「產業中介組織推動力」等九項。
根據實證發現,知識模組創新公司企業常規為(1)採取知識模組再用平台為核心之產品/服務創新模式;(2)以平台為考量之組織構型設計;(3)建立四項公司內部重要能力—包括研發知識模組技術力、知識模組再用力、知識模組再用平台演進力、及組織政策與文化。至於影響產業知識模組交換/交易之因素,則為(1)開放之平台知識模組來源;(2)營造利於知識模組再用之供需脈絡;(3)妥善運用產業網絡。
有關理論之建構,本研究選擇「平台經濟性」作為核心類別,並以「知識模組動態組合價值性」作為演化準則,經由主軸編碼與選擇編碼等程序,發展出九項命題,藉以建構「平台經濟性創新(economies of platforms innovation)」理論。根據該理論,本研究指出知識模組創新公司,可依據能力審視、能力構築、能力持續等三階段,建構其動態核心能力。
本研究最後針對產業與政府等實務界,提出綜合性建議如下:
一、對產業界之建議
應注意與學習辨識所處產業是否正進入後產業化階段之分合(dis-integration)過程所產生之知識分工趨勢,並參考本研究所提出之「平台經濟性創新理論」,研擬以「平台經濟性」為基礎之知識模組化創新策略。同時,應積極運用知識模組供需脈絡與產業網絡之力量。
二、對政府產業政策之建議
針對協助個別企業提升內部能力方面,可加強輔導企業發展以知識模組再用平台為基礎之研發計畫,並且建立標竿案例與最佳實務,以提供企業導入「平台經濟性創新策略」之參考。同時,針對有主導潛力之知識模組創新企業,協助其深化發展產業主流平台。
此外,與國際相較,台灣知識型企業之規模仍屬偏小,政府輔導機制可加強推動國際級產業基礎模組主導者與國內業者結盟、輔導建立夥伴廠商體系(e.g.旗艦計畫)、輔導建立知識模組交易/交換機制、協助釐清知識模組之智慧財產權爭議、以及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訂,並快速擴散相關資訊與技術供產業參考等。 / Knowledge modularization is a popular phenomenon in knowledge-based industries. This study explores issues related to companies, which use open or specific stan-dards/procedures to encapsulate their knowledge into modules, and then use such mod-ules to pursue internal and/or external division of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reuse activi-ties,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products. The said issues includ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ssues, as well as knowledge transfer and learning. Through the process of empirical field investigations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ne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knowledge modularization and reuse.
This study adopted the Grounded Theory, together with case studies, as the main methodology to guide the research process. Eight companies were selected as case stud-ies, which included four companies from the software industry and four design houses from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We interviewed these companies to discuss in-depth modularization innovation concerning software components in software industry and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SIPs)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The collected data is differentiated into nine conceptual categories, which are the (1)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ness, (2)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for developing knowledge modules, (3) capabili-ties for reusing knowledge modules, (4) evolution of knowledge module platforms, (5) organization policy and culture, (6) leadership in terms of basic industry modules, (7) market heterogeneity, (8) maturity of knowledge module transactions/exchanges, and (9) promotion of intermediary industry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study's findings, knowledge module innovation companies usually adopt the following procedures : (1) use knowledge module reuse platforms as the core of product/service innovation models; (2) organization structure design based on platforms; establish four internal capabilities, including (i) enhance the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for developing knowledge module, (ii) reusing knowledge modules, (iii) speed up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module reuse platforms, (5) establish organization policy and culture. As for factors impacting industry knowledge module exchanges/transactions, these include 1) knowledge module sources for open platforms, 2) create supply and demand beneficial to knowledge module reuse, 3) making good use of industry networks.
Regarding the formation of a theory, the “economies of platforms” are used as the core category, and develop the “dynamic combination value of knowledge modules” as a criterion of evolution. Through axial and selective coding, nine propositions are devel-oped to support and construct the theory of "economies of platform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 study finds that knowledge module innovation companies can build their dynamic core capabilities through three phases, including capabilities positioning, building up capabilities, and sustaining capabilities.
The study also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1. Suggestions for the industry:
Companies should closely watch and learn to recognize whether the structure of the industry in which they operate is entering a dis-integration process leading to division of knowledge. If so, the companies can refer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es of platform in-novation", to take action on knowledge module innov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economies of platforms. Meanwhile, they should utilize the power of the sup-ply-demand of knowledge modules and industrial networks.
2.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s industry policies:
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individual firms raise their capabilities, the government could improve R&D assistance programs focu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knowledge module reuse platforms. The government can also establish benchmarks or best practice cases as references for companies who would like to adopt innovation strategies for economies of platforms. Furthermore, knowledge module innovation companies with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industry leaders can be further assisted in developing mainstream industry platforms.
Besides, compared with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the scale of knowledge-based companies in Taiwan is small.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can strengthen its efforts in promoting allia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industry leaders and Taiwanese companies, help Taiwanese companies to establish strategic partner networks, assist companies in establishing transaction/exchange mechanism for knowledge modules, clarify issues re-late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of knowledge modules,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odies, and provide up-to-date and relevant market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Page generated in 0.017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