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63
  • 1405
  • 155
  • 44
  • 16
  • 3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624
  • 1007
  • 526
  • 395
  • 298
  • 279
  • 267
  • 231
  • 222
  • 221
  • 219
  • 206
  • 202
  • 200
  • 19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臺灣地區農地課稅問題之研究

林尚瑛, LIN, SHANG-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2

台灣區主要電子零件供給與需求之研究

張夢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3

台灣關係企業形成之研究

吳聰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4

臺灣區鋼鐵工業中下游開發潛力之研究

蕭漢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5

台灣國際收支的實證研究

劉錦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6

中外技術合作有效條件及程序之研究-臺灣區機、電、化學、金屬工業之實例

徐金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有三: (一)對技術合作廠家之技術合作實況、技術合作成效、及所具備的各種條件,作有系統之描述。 (二)分析業者所具備之財力、人力、經營績效、技術合作各種措施與技術合作成效之關係,以做為政策建議之基礎。 (三)根據研究所得,提出改進有效技術合作之可行性建議。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研究選擇化學品製造業、基本金屬及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儀器製造業、及電器電子產品製造業四業最近六年(60∼65年)且具有三年以上技術合作經驗之技術合作廠家177家為研究對象。 (二)資料收集:本研究以初級資料為主,次級資料為輔。初級資料之收集以郵寄問卷至樣本廠家,敦請有關人員填妥後利用已貼好回郵之信封寄回,並選擇30家廠商作實地訪問。至於次級資料則以各種研究報告及其他有關之刊物與報導為主。 三、本文內容: 本文計分七章,各章之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之動機、目的、觀念性構架、範圍、方法,及本研究之限制。 第二章為技術合作之概況敘述,說明技術合作之意義及中、日、韓三國技術導入實況之比較。 第三章對技術合作廠家其技術合作成效之實況加以分析。首先選定單位成本變化、品質增進、自製率變化、產品改良或發展、人員訓練成效、市場競爭能力等六項為技術合作成效之指數,逐一分析。其次,再將此六項成效指數綜合成技術合作總成效「指數」,以利於各廠家整體成效之說明。 第四章對本國採行技術合作廠家所具備各種條件之實況加以分析。並選定技術水準、財務狀況、營運能力、人力資源、生產能量等五項為技術合作條件之指數,逐一比較並分析各指數與技術合作成效間之關係。 第五章對技術合作廠商所採行之技術引進程序實況加以分析。並以技術引進之決定,尋覓理想合作對象、合作對象之磋商與合約訂立、技術移轉、技術吸收與發展等五項步驟作為技術合作程序之指數,逐一比較並分析各指數與技術合作成效間之關係。 第六章首先說明我國廠商採行技術合作所發生的缺點,其次說明政府的法令規章及各種鼓勵措施對技術合作之影響,最後表達業者對政府協助技術引進之期望。 第七章為結論—摘要與建議,總結本研究之發現及提出可行性之建議,供業者及政府參考。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之結論與建議詳述於第七章,現僅簡述如下: (一)結論部份: 台灣區技術合作廠家之技術合作成效,除「產品改良或發展」較有成就外,其他在「單位成本變化」、「品質增進」、「自製率變化」、「人員訓練成效」及「市場競爭能力」等項都不理想,猶待業者加緊努力。 在廠商所具備技術合作條件方面,僅「營運能力」普遍較高外,其他在「技術水準」、「財務狀況」、「人力資源」及「生產能量」等項均未達理想的水準,業者應多充實本身的各種條件。 在廠商採行技術引進程序方面,以「技術引進之決定」及「尋覓理想合作對象」兩項執行較為深入,其他在「合作對象之磋商與合約訂立」、「技術移轉」及「技術吸收與發展」等項工作尚須加強。 (二)建議部分: 政府應加強協助業者廣收各項技術情報,並幫助業者引進高級技術;擴大設定專案基金,積極獎勵投資,輔導建立專業化之衛星工廠,並加強高分子化學、材料檢驗、材料分析等人才之專科教育。 業者應加強員工技術訓練,並成立專責之研究發展單位,積極促進技術吸收與改良;同時改變經營觀念,以國家經濟發展及工業成長為目標,引進嶄新之現代化技術,並建全員工薪給及福利制度,實施員工分紅及認股,以降低員工流動率,解決技術人才缺乏之困難。 國人使用者應改變不信任國產品和崇洋心理,共同節省外匯,加速工業建設。
37

台北市戶政事務所行政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

王玉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工作滿足研究主要係以心理學研究途徑為基礎,來從事組織成員對工作情境的感受之研究。通常從事此項研究有一個基本的假設,乃是認為人是趨利避害的,因此組織必須提供成員以相當的報酬,來滿足組織成員的需要。吾人暫且不論此一假設是否完全正確,但有一點可以完全地肯定,即在從事組織成員工作滿足研究時,必然可以發掘出機關組織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有了此一研究結果,則對於管理措施上的改進更易正確與奏效。戶政為庶政之母,對於國家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各方面影響甚矩,但目前戶政事務所存在著許多問題,有急需加以解決的必要。基於以上的認識,所以乃有台北市戶政事務所行政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 本論文共分六章,約八萬餘言。 第一章為緒論,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從事此一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二節說明研究的題旨與範圍,第三節說明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為工作滿足理論剖析,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工作滿足研究的發展,並對工作滿足此一概念的意義予以澄清;第二節說明工作滿足的理論基礎,其中包括有動機理論、公平理論及人性理論;第三節說明工作滿足與組織行為的關係。 第三章為工作滿足的測量,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測量工作滿足的方法;第二節說明工作滿足的構面;第三節說明本研究問卷設計的方法與其內容。 第四章為戶政人員工作滿足之分析,分為五節。第一節說明調查樣本的特性;第二節說明戶政人員工作滿足的程度;第三節對於台北市各戶政事務所工作滿足的程度做一比較;第四節說明工作滿足各構面間的關係;第五節說明個人變數與工作滿足的關係。 第五章為戶政人員對工作滿足各構面的分析,分為六節。各節依次說明戶政人員對工作本身、升遷、工作條件、薪俸、監督及同仁關係的滿足情形,及個人變數與這些工作滿足構面的關係。 第六章為結論,分為兩節。第一節研究發現,用來說明戶政人員工作滿足程度所以形成的原因;第二節為改進建議,乃針對上述的問題,提出一些具體可行的建議,以供有關單位做為改進的參考。 本論文在構思階段蒙姜師占魁啟示不少觀念,及台北市警察局第六科范科長彥對於戶政問題瞭解的幫助,特致謝意。在資料蒐集過程中,蒙鄧師裕坤慨借資料,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林學長克昌贈予資料,特致謝意。在問卷及訪問進行中,非常感謝各戶政事務所主任、秘書及工作同仁的協助。大姊及小弟幫助整理初步的問卷資料,本校教育研究所丁與祥及統計研究所沈金祥兩位同學指點統計方法,非常感激他們。當然,對於本論文給予幫助最大者乃是指導教授張師潤書,若非張師提供觀念,及批閱初稿並祥加指正,則本論文實無法順利地加以完成。此外,本論文接受台北市政府的補助,使得本論文的經費問題得以解決;對於促成此一研究計劃的朱師堅章、林議員鈺祥及劉學長義周,特此致謝。 由於筆者學識能力所限,文中錯漏之處必然甚多,尚祈師長、專家惠予指正,俾做日後研究之改進。
38

發展台灣圍網船團漁業之研究

黃宜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型圍綱船團是由一艘綱船、兩艘燈船和兩艘運搬船所組成的,每艘漁船各具特色,聯合作業以發揮最大的效果,是捕獲上層洄游魚類的一種有效作業方式,不但捕魚技術進步,而且捕獲量也大。臺灣近年來由於遭受石油危機的衝擊,使得漁業作業成本增加,而沿海資源的遭受破壞,更使漁獲量減少,再加上各國相繼實施二百海浬的經濟海域;使近海漁業的發展面臨嚴重的考驗。因此發展大型圍綱船團漁業在臺灣是一種解決目前巾著綱漁業危機和因世界各國相繼實施二百海浬專屬經濟區後我國漁業漁獲量減少的一種有效途徑。 本文共分五章十八節,主要是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來估測臺灣大型圍綱船團漁業的漁撈成本與漁獲量,並測定其最低漁價水準。其次,利用問卷實地訪問各相關業者,測定相關業者對大團綱船團漁業的了解程度,和對投資圍綱船團漁業的意願、條件與對利益的評估。本研究所得的結果主要有兩點: 1.估計臺灣現行大型圍綱船團的的年漁獲量該在2,400公噸到3,200公噸之間,而其最低漁價水準必須維持在每公斤12.23元到17.48元間,方能使該公司達到損益平衡。依據臺灣現行大型圍綱船團漁業公司在其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八日的經營計劃書中對各項成本的估計,可測出為維持該公司的經營損益平衡,必須其年漁獲收入達到三千九百萬元到四千二百萬元。若就臺灣現行大型圍綱船團的規模;以日本圍綱船團漁的歷年產量,可估計出臺灣現行大型圍綱船團的年漁獲量該在2,400公噸到3.200公噸間;而在此產量水準下,其最低漁價水準必須維持在每公斤12.23元到17.48元方不致產生虧損。 2.各相關行業業者對大型圍綱船團漁業的了解程度相當高,但投資意願卻偏低。本研究在對高雄、基隆和宜蘭地區的巾著綱漁業、遠洋漁業、水產加工業、漁船製造業和漁綱漁具製造業者進行調查訪問時,發現平均有84.21%的相關業者都曾聽過大型圍綱船團漁業,而且他們咸認為發展大型圍綱船團漁業可以解救目前巾著綱漁業的危機;亦有補充臺灣蛋白質供應之不足的功用;更可以與日本大型圍綱船團漁業相抗衡。但卻發現只有4.737% 的相關業者願意無條件投資圍綱船團漁業,48.947%的相關業者在附有條件下願意投資,而46.316%相關業者則不願意投資。此乃因為大型圍綱船團漁業的投資過於龐大,非一般業者財力所能負擔,加上風險太大,遇有海難發生時生命財產便沒有保障,而且沒有成功的先例,所以業者不敢冒然投資。
39

台北市住宅房屋購買行為之研究

彭新淼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0

台灣地區擴大推行合作外銷途徑之研究

李仁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138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