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科技消費性耐久財品牌整合行銷傳播及其績效之研究:品牌接觸點管理觀點任文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高科技產業中消費性耐久財品牌採行高科技產業最常使用的企業品牌策略與副品牌策略時,在IMC的品牌接觸點管理上做法的異同之處,並探討IMC的品牌接觸點管理對於品牌績效的影響,同時亦探討高科技產業特性與產品特性是否會導致特定的IMC品牌接觸點管理做法。
研究結果發現高科技消費性耐久財品牌採用企業品牌策略與副品牌策略對於IMC的品牌接觸點管理的做法確實有影響,並且IMC品牌接觸點管理對於品牌績效能夠產生正面的影響,同時,高科技產業特性與產品特性對於本研究當中任何一種品牌策略在實行IMC的品牌接觸點管理做法上均無特殊影響。
|
2 |
液晶電視品牌接觸點對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的影響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of LCD TV's brand touchpoints吳秀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液晶電視的消費族群特性,以及消費者在購買過程的品牌接觸的經驗要素,並瞭解「品牌接觸點」與「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之間的關係模式,以及不同消費者在「品牌接觸點印象度」、「顧客滿意度」之差異性,與各集群消費者在「購買行為」、「顧客滿意度」的差異。
研究方法主要透過量化的問卷調查,共獲得422份有效問卷,並輔以質化的專家訪談法,進行最後結論與建議。
經量化研究發現,消費者對「品牌接觸點重要性」的認知,可分為「重視功能」、「重視評價」、「重視廣宣」、「重視服務」、「重視方便」、「重視技術能力」等六項因素;消費者對「品牌接觸點印象度」的感受,可分為「廣宣運用程度印象」、「服務體驗與服務品質印象」、「產品功能與產品品質印象」等三項因素。並得知液晶電視的消費者分群可分有「品牌導向者」、「產品導向者」、「自我導向者」三大集群。
研究也證實「品牌接觸點印象度」對「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具有中偏高顯著相關;「品牌接觸點重要性」對「品牌接觸點印象度」也具有中度顯著相關。且不同消費者在「品牌接觸點印象度」、「顧客滿意度」,以及三大消費者分群在「購買行為」、「顧客滿意度」也都具有顯著差異。
另為提供更完整的研究建議,最後並訪談了多年來從事液晶電視品牌研究的行銷研究專家,針對此研究量化結果,提供專業意見,作為實務之行銷策略參考。
|
3 |
台灣「MIT微笑」共同標章知覺品質,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ceived quality,perceived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purchase intention of the joined brand “MIT”黃琇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因應全球經濟貿易自由化趨勢,政府近來積極推動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隨著雙邊貿易自由化,陸製產品的廉價優勢對台灣產業、內需市場帶來經濟衝擊,為此經濟部針對弱勢產業擬定強化輔導措施,規劃並協助國內產業推動台灣「MIT微笑」標章,藉由標章推動,使台灣人民加強對台製產品的辨識、認同與支持。
由於台灣現階段認證標章多以產業各自發展認證機制,消費者在辨識上呈現零散狀態缺乏統合辨識。因此透過台灣「MIT微笑」標章的推動,有助於整合各產業標章,達到消費者一致性辨識效果。本研究由品牌觀點切入,從消費者端出發,藉由質化與量化之研究方法,透過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方式,了解消費者對台灣「MIT微笑」標章的知覺品質、知覺價值,及如何影響其購買意圖及滿意度。另外本研究也加入品牌接觸點的概念,了解消費者品牌接觸歷程,以期提出有效的台灣「MIT微笑」標章推廣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知覺品質、知覺價對購買意願及滿意度皆有正向顯著的影響,其中知覺價值較知覺品質有更高的影響力,消費者偏好MIT標章產品乃在於其在知覺品質中提供的耐久、可靠進一步形塑安全感、品質保障等情感價值、品質功能與價格功能而影響購買意願,社會認同價值在實際購買行為上則作用不大。另外研究也發現,現階段MIT標章推廣面臨的問題在於消費者對於MIT標章的辨識模糊、認知薄弱因此滿意度低,縱使消費者有超過八成的購買意願及偏好度,但在未能正確辨識之下MIT標章所發揮的功能便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以促進消費者認知深度與廣度出發提出MIT標章行銷推廣建議。
|
4 |
品牌承諾影響顧客關係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between brand commitment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陳茂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品牌的崛起,一般的建議是1.建立起令人有豐富且深刻聯想的品牌識別系統;2.以強力的整合行銷傳播建立品牌高知名度,假以時日,就能成為強勢品牌。但以筆者多年擔任行銷顧問的觀察,按表操課的企業未必都能獲得成功,深究其原因,可發現從新品牌開始曝光,消費者就一直拿著放大鏡來檢視打造這個品牌的企業所有的一切作為,是否真的下定決心、義無反顧地想做好品牌。這篇論文正是研究企業究竟要做出什麼承諾,才有取信顧客,讓顧客心悅誠服願意建立關係。
本研究將品牌承諾定義為:「企業為打造品牌所做出重大投入或投資」,並認為品牌承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外部顧客鎖入內部,所以品牌承諾的作用就是促進顧客願意建立長久而穩定關係的意願。
由於品牌與顧客的關係是由一次次的接觸而建立起來,所以本研究由品牌接觸點切入,認為品牌接觸點就是顧客判斷品牌承諾可信與否的線索。並以關係意願取代購買意願來衡量顧客願意建立關係的強度,其原因為許多消費者在沒有能力消費某品牌前,可能已經成為該品牌的粉絲,這些粉絲常常為喜愛的品牌捍衛辨護,尤其在網際網路上。
本研究經實證分析得到以下的發現:
1.單一類型品牌承諾投入愈多,則顧客的關係意願愈高。
2.以品牌接觸點的觀點,將所有接觸點上的品牌承諾加總,承諾愈高,則顧客的關係意願愈高。
3.品牌印象會造成關係意願的顯著差異
4.品牌忠誠者的關係意願較未購買者高。
|
Page generated in 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