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
  • 7
  • Tagged with
  • 7
  • 7
  • 7
  • 7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探討Podcasting採用因素與使用行為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odcasting Adoption and Usage Behavior

賴郁淇, Lai,Yu-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Podcasting被譽為繼Blog之後最受歡迎的個人化媒介,具備了RSS、可攜性、個人隨選性、內容草根性等特性,在全世界已經帶起一股風潮,尤其在美國更是受到極大的重視與歡迎,而Podcasting在台灣未來的發展又會如何呢?任何新科技的發展都必須回歸到使用者身上來討論,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影響目前使用者採用Podcasting因素與使用行為。Podcasting的使用行為主要包含兩類型,一為下載收聽Podcast,二為自行製播Podcast。因為目前純粹下載收聽Podcast的使用者為多數,因此本研究以此族群為主要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援引UTAUT理論加上「認知有趣性」與「PIIT」兩構面,試圖形成更完善的解釋模型,進行量化研究。此外,輔以深入訪談方法,以了解Podcaster(又稱播客)製作經驗以及對Podcasting發展的看法,豐富量化研究之討論,並歸結出台灣發展Podcasting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對Podcasting未來推廣之方向與建議。研究發現影響使用者採用Podcasting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知有趣性」,如果使用者在收聽Podcast過程中得到樂趣,則越會想要去使用。「績效期望」、「PIIT」亦皆正向顯著影響「使用意向」,「社會影響」對於「使用意向」則無顯著影響。而「實際使用行為」方面,「使用意向」為最重要的影響構面,「有利條件」則無顯著影響。此外,從訪談資料中得知,影響使用者收聽行為還包含內容的豐富度、建置完善的節目集散平台,影響使用者製作行為則有個人心態問題、節目製作難易度、是否有合適的頻寬與免費(或便宜)的網路空間、音樂智財權等問題,這些問題亦都是發展Podcasting上重要的關鍵。當然,Podcasting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可朝向相當多元面向的應用。 / Podcasting is known as the most popular personal media while Blog is previously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al media. There are many attractive traits of Podcasting including RSS, portability, personal on demand, grassroots content. Podcasting has already become a hot trend in many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America. What will be the future of Podcasting in Taiwan? When it com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we should go back to the users’ level to find the answers. Thu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odcasting users’ acceptance and their behavior. The main objects of the study are the users who only download and listen to Podcasts because they are the majority in Taiwan so far. This paper is based on UTAUT theory adding "Perceived Playfulness" and "PIIT" in an attempt to form a more perfect interpretative model to do quantitative research.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the whole research, I also adopt in-depth interviews in a qualitative way.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users’ intention is "Perceived Playfulness". Regarding "Use Behavior", "Behavior Intention" is not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the interviews, the causes which lead to influence the users’ behavior are the diversity of the content and the maturity of the platforms. What influenced podcasters making podcasts are podcasters’ personality, ease of production process, the availability of suitable bandwidth and free (or cheap) network space, music and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All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dcasting. Of course, Podcasting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so we can expect that there will be multi-oriented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2

從整合理論分析反分裂法對兩岸統一之影響

江敏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民政府遷台後,兩岸分治五十幾年是客觀的事實,長期以來各自發展不同的政治體系,經濟行為,意識形態。台灣早期的威權時期,對大陸政策固然保守,大陸方面尤其毛澤東時代更是封閉,兩岸關係在動員戡亂時期是全然隔離,軍事的敵對,影響了經濟、人文的聯繫。兩岸關係解凍後,政治緊張的現象依然存在,國際上互相拉扯,舉世皆知,外交競爭更是激烈。 二十一世紀開始,中國大陸累積實力,國家生產力大增,經濟發展向前跨越,外貿吸引各國,外匯增加速度實不容小視,不論是和平崛起還是霸權抬頭,已足以影響世局。兩岸關係也因而突顯其重要性,政界、國內學者莫不投入精力研究。 從整合理論的角度切入,探討兩岸發展,應有其意義。雖然整合理論最初被運用在1950年代,主要涉及對象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而南、北韓交流的互動模式來看也頗類似。整合理論具有規範性,它是以國家的統合作為目標,和分裂國家有很大的相似點。 而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出爐後,引起國際間的關切,儘管事後加以解釋,世界各國大都抱著存疑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到「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政治爭議問題,依然沒有理性科學的解構和整合。「反分裂國家法」的訂立,對台灣人民的感情期待與實質認同,究竟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甚或是否直接影響到台灣人民的感情,及是否會產生不利因素?都是非常值得關注問題。 雖然反分裂國家法橫立兩岸之間,我們是否可以試著從整合理論分析兩岸統合策略及面臨的困難。兩岸關係又具有相當錯綜複雜的特性,分歧問題甚多,如何找出一個平衡點,努力以新的觀念思維和智慧來化解的對立衝突危機,是我們應該深思的。 關鍵詞:整合理論、歐盟整合、德國統一、反分裂國家法、兩岸統一 / Upon the relocation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o Taiwan, the separate governanc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for over fifty years were an objective fact. For decades,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s, economic behaviors, and ideologies had been separately developed. For the authoritative period in Taiwan at the early stage, although a conservative stance was instituted by Taiwan on the Cross-Strait policies, it was a much more explicitly closed society on Mainland China during the Mao Tse-Dong Period.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were thoroughly frozen during the Communist Rebellion Period. The military antagonism toward one another had impacted the economic and human contacts. Upon the liberation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unsettling political struggles are still observed to be in existence. The political wrangling between both parties at the global stage is well known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diplomatic competitions are even far more sever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Mainland China has been accumulating competencies and increasing the national productivity profoundly. Many forward stride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s; the foreign trade has attracted other countries, with the foreign reserve increasing at a staggering rate that cannot be easily ignored. Whether China is rising peacefully or as a super power, it is already capable of influencing the world. It has thus projected explicit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Politicians and domestic scholars are unable to not to devote any energy and efforts in this area of discipline. Investigating the Cross-Strait develop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theories should be accompanied with the relevant implications. Although the integration theories were initially applied in the 1950’s, with the post-World-War-II Europe as the main entity involved. Further, the interactive exchange model adopted by North and South Koreas also exhibits a certain degree of similarity. The integration theor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normality, which positions the integr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as the objective and exhibits points of profound similarity with the secession of the country. The disclosure of the Anti-Secession Law enacted by Communist China caused concer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lthough further elaborations were instituted afterwards, a major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till exhibit suspicious attitudes.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Anti-Secession Law still lacks the rational scientific de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controversial Cross-Strait political issues. Whether the enactment of the Anti-Secession Law, in terms of Taiwanese people’s expectations for and substantial identifications with Mainland China, would indeed be a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r even directly affect the feelings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or generate any disadvantageous factor is a relatively critical issue for concern. Although the Anti-Secession Law has been lai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we may consider whether we could attempt to analyze the integration strategies and existing obstacles for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theories.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moreover, exhibit relatively intertwined, complicated characteristics and myriad issues of difference. How to find a balance point to resolve the standoff, conflicts, and crises by applying the new concepts, thoughts, and wisdom is what we shall consider with profoundness. Key Word: Integration Theory, European Union Integration, German Unification, Anti-Secession Law, Unific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3

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之研究

梁震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10個國家中的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8個中、東歐國家。自1989年東歐劇變,中、東歐國家就提出了回歸歐洲的口號,具體而言就是申請加入歐洲聯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依1993年6月歐盟訂下的「哥本哈根標準」,實施政治經濟改革,從此中、東歐國家就開始踏上了漫長的入盟之旅。 歐洲的整合有其歷史的淵源,除了在政治、經濟及地理上的考量,最重要的還是基於安全上的因素。希望藉由整合謀求歐洲的永久和平,所以進行制度上、理念上的改革與嘗試,從經濟的合作到有關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內政與司法的合作,使歐洲的關係愈來愈緊密的結合,藉由整合理論分析歐盟深化與廣化的進程中,所採取不同的整合概念與內部機制運作的變化;並以歐盟四次擴大經驗的成就與影響,作為研究第五次擴大脈絡之依據。 中、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最廣受世人矚目者,莫過於極權統治的共黨政權,竟然出現和平演變,轉型成為新興民主國家。經過了十五年的改革,各國政局和社會相對穩定,多黨議會體制已基本成型,黨派間的鬥爭雖仍相當激烈,但基本上能按憲政架構所建立的議會民主制度執行,成為共同合法化的政治規則。經濟發展已漸趨好轉,少數國家甚至已超過或接近劇變前的水準。目前,中、東歐各國現在仍處於過渡時期,要完全成為西方所要求的「民主體制」式的國家和市場經濟社會,對大多數國家來說,仍要走相當一段路程。 歐盟抓住冷戰結束後的天賜良機,向中、東歐國家擴張,實現了大歐洲夢想的第一步。就歐盟方面而言,所有成員國都認為整個歐洲的穩定、安全和繁榮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東擴乃是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雙重選擇的結果。東擴對歐盟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同時,東擴是歐盟穩定周邊局勢的最佳選擇。此次擴大所接納的新成員國與歐盟原成員國間存在著巨大的經濟發展差距,歐盟新、舊成員國間將有面臨一個艱難的磨合時期。同時藉擴大的契機,能找出一個能平衡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而在調整權力結構和提昇機構運行效率方面,如何使機制運作與政策之執行能順遂,都是歐盟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另歐盟最後的邊界在何處?可接納成員國的能量範圍?歐洲防務的自主與整合?都是後續值得關注的議題。
4

太平洋經濟共同體之歷史淵源與理論基礎

陳忠正, CHEN,ZHONG-Z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二章探討「太平洋經濟共同體」此一概念之形成過程、發展背景。往前追溯到二次 大戰前之「大東亞共榮圈」、戰後六○年代此概念之提倡、以及七○、八○年代之發 展。援具體數據資料交代論証假設命題是否成立。 第三章探討「太平洋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共同體」相較下之特質。並列述其成立「 共同體」之有利及不利因素為何,並論証假設命題二是否成立。 第四章旨在探討,面對既存「太平洋經濟共同體」成立不利因素 (障礙) ,如何加以 克服? 「共同體」未來的發展方向應如何? 為說明此點,試圖從以下理論中尋找實踐 之依據及可遵循之軌跡:地緣政治上的「浮區理論」(Pan-area or Pan-reg ion )、 依賴發展理論(dependent-development Theory)、整合理論(Intergration Theory)( 政治上與經濟上的) 、及集體 (公共) 財貨理論(Collective or Public Goods)。並 著力於後者。 第五章探討將理論與實際加以結合。試圖從第四章的集體 (公共) 財化理論中對「共 同體」現存之障礙,找尋顧服之途徑。 第六章結論中,則評估以「集體 (公共) 財貨理論」作為「太平洋經濟共同體」成立 理論依據之適用性。並試提出有關「共同體」未來發展之假設命題。本文歸結
5

國內政治與歐洲整合研究 / Domestic Politic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Studies

陳慶昌, Ching-Chang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始於有感民族陣線在當今法國政壇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勒班效應」也使得1980年代中期後極右主義的風潮在西歐蔓延開來,因此吾人在研究歐洲整合的過程時,似應考慮到會員國國內這些反歐洲化的政治現象的發展。然而,主流的國際關係理論認為國際體系構成單位的層次分析並不重要。雖然國際關係體系論的建立被視為是本學門邁向「科學化」的重要嘗試,惟其亦使得學者在研究區域整合時面臨了見林不見樹的困境,本文的研究目的也就在試圖證明會員國國內政治不能被歐洲整合研究所忽視。 本論文以法國極右主義與歐盟移民政策之關聯為例,透過二重賽局的分析架構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法國右派政府為了爭取極右派選民的票源而吸納民族陣線的反移民訴求,不僅反映在該國自1980年代中期以降的移民政策對非歐盟國家移民的趨於排斥,亦顯現於法國政府在歐盟移民政策共同體化之前與其他會員國協調移民政策時的保守立場。本研究指出,法國極右派在國內層次的影響能夠經由政府的利益匯集過程而到達歐盟層次,從而說明學者不宜貿然分割國內與國際政治研究。另一方面,案例亦顯示政府領袖的偏好在形成後仍有可能發生轉變,因此做為跨層次分析工具的二重賽局尚有修正其架構的必要性,如何發展有效連結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的理論途徑與分析架構,對於區域研究學者實屬緊要。
6

中共對港政策之研究:1997∼2000 / The Research of People of China's policy to Hong Kong: 1997-2000

施逸銘, Yi-Ming S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論文中藉由整合理論探討中共對港政策的緣起、決策的黨政結構、影響決策的因素、政策執行概況、實施效果評估等層面。歸納出: 一、 中共對港政策反映中共領導人對香港的政治考量。 二、 中共對港政策受國際、大陸本身、香港本地政經結構以及對台統戰考量等因素之影響。 三、 以「一國兩制」模式整合大陸與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面,至目前而言,大致順暢,惟有些許個案對未來整合的影響,有待觀察。 四、 國際對「一國兩制」香港模式,大致持正面評價,惟較擔憂司法獨立遭破壞。 五、 港人對「一國兩制」模式雖不滿意但無奈地接受。 六、 在中共對台統戰考量之下,台港關係易因政治議題受阻,經貿往來較易合作。 七、 多數國人對「一國兩制」模式適用在台灣仍持反對,惟台灣及大陸的經濟發展情況、大陸對香港及台灣的友善與否,影響台灣居民對「一國兩制」模式的支持與否。 亦即中共領導人對香港的政治考量主導對港政策的制定。這些考量包括大陸對本身政經結構是否能吸納香港不同體制的衝擊、大陸在國際社會中欲扮演的角色、香港在大陸國力發展進程的角色與作用、香港在兩岸關係的角色與作用等層面。 而政治考量主導中共對港政策最明顯的當屬對台統戰考量因素。中共領導人不諱言香港採一國兩制是要給台灣作為垂範的樣板,也因而在台灣未與大陸統一之前,香港的一國兩制模式應仍是中共對港政策的主軸。惟論文中也藉由實例舉出一國兩制在理論設計上及實務執行上的缺失。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理論與研究機構……………………………………………………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中共對港政策之歷史背景……………………………………………… 10 第一節 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時期:一九四九~一九七九…………………… 10 第二節 「一國兩制」理論形成時期:一九七九~一九八四………………… 13 第三節 組織推動時期:一九八四~…………………………………………… 17 第三章 中共對港決策過程與機制……………………………………………… 21 第一節 參與對港決策的黨組織系統…………………………………………… 21 第二節 參與決策的政府組織系統……………………………………………… 23 第三節 黨政組織的權力運作…………………………………………………… 45 第四章 影響中共對港政策之因素……………………………………………… 51 第一節 國際政經結構因素……………………………………………………… 51 第二節 中共政經結構因素……………………………………………………… 55 第三節 香港政經結構因素……………………………………………………… 62 第四節 對台統戰考量因素……………………………………………………… 68 第五章 「一國兩制」實施的評估………………………………………………… 72 第一節 政治社會面的整合……………………………………………………… 72 第二節 經濟文化面的整合……………………………………………………… 97 第三節 國際對香港移交後情勢之評估………………………………………… 107 第四節 港人對香港移交後之民意趨向………………………………………… 119 第六章 中華民國對「一國兩制」香港模式的反應: 對台統戰之評估………………………………………………………… 123 第一節 中共處理「九七」後香港涉台問題原則……………………………… 123 第二節 中共利用香港對台統戰之原則及管道………………………………… 126 第三節 我方對一國兩制之評估………………………………………………… 144 第七章 結論………………………………………………………………………… 146
7

由歐洲整合論海峽兩岸整合可能模式

梁華傑, Hua-Chieh 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建構與發展海峽兩岸的整合可能模式,涉及層面至深且廣,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社會、心理等諸多面向,這些因素又交互影響、彼此牽引。整合理論用來探討海峽兩岸整合時,對如何實現、預測、或解釋整合現象,應具備那些變數,無論是聯邦主義學派(federalism)、交流學派(communication)或新功能主義學派(neo-functionalism),迄今仍無一致性看法。因此,運用各學派的整合理論,在時空環境的配合,發展適用於海峽兩岸整合的理論架構與邏輯,排除解決影響整合的主要變數,始能朝海峽兩岸整合發展。 海峽兩岸從1991年起,開展了「民間性、事務性、功能性、技術性」的交往與協商,卻無顯著突破與進展,兩岸間仍充滿敵意,尤其在1995年、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然針對中華民國發動導彈威懾,使海峽兩岸關係急劇倒退,幾導致軍事衝突危機。 以「和平方式」進行的整合,歐洲可說是國際整合最成功的案例,由歐盟整合進程所得經驗顯示,會員國間成立的不只是功能性的「專門機構」,同時包括一般性和政治性的「超國家機制」,如歐洲議會。質言之,是以經濟整合帶動政治整合。 綜合整合理論觀點,並參照歐洲整合進程,可將歐洲整合的途徑歸納為「共同體途徑」、「政府間合作途徑」及「不同速度整合途徑」三個途徑,而歐洲整合成功的主要關鍵又可歸納為「超國家主義與政府間主義的整合機制」、「求同存異的整合原則」及「階段性整合模式」。 在借鑑歐洲整合經驗時,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每年均大幅成長,但政治關係卻未同步發展,緊張情勢也無改善跡象,整合理論的「外溢」效應,無法解釋海峽兩岸關係的變遷。回顧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間的爭議,國家定位與統、獨立場,是必須首要釐清的問題。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承傳,從歷代王朝的更迭興替史實,可以具體發現,都是以興兵作戰方式,以達江山統一的政治目的。對人類歷史來說,以「和平方式」所發展的「非武力」式整合,是創造人類最大的和平與安全。海峽兩岸整合的建構與發展,「歐洲整合」是值得參考與借境的。歐洲各國可以基於人類的和平與安全發展需要,以一種「非武力」方式來進行歐洲的整合工程,台海兩岸中國人,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以中國人的智慧,應該也可以創造一種「非武力」式的整合。因此,在推動海峽兩岸整合工程,就有些基本原則必須遵循,一是「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問題」,二是「共同追求海峽兩岸的經濟繁榮」,三是「共同努力維持和平穩定環境」。 「一國兩制」是1970年代設計產物,雖可運用於港、澳地區,但港、澳是條約割讓地收回問題,與台海兩岸的問題性質完全不同。為促進海峽兩岸的雙贏、互惠、互利,應先「擱置主權爭議問題」,共同以「構建海峽兩岸整合為目標與願景」,將主權爭議留在未來的時間去解決。 從政治與經濟面向探討海峽兩岸整合時,如果兩岸真的要「合」在一起,而不是五十餘年來所謂的「統一問題」或「一個中國原則」問題,就要在「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共同追求經濟繁榮與發展」、「共同努力維持和平穩定環境」大原則下,來創造海峽兩岸整合的能動性,並以「第三種主體樣態」為整合發展的追求願景,在「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趨同力量下,共同推動海峽兩岸的整合工程。 「綜合性安全(comprehensive security)」已漸為亞太區域所重視,其安全面向已擺脫傳統的軍事安全,包括非軍事因素,將「綜合性安全」觀念,運用在海峽兩岸的整合發展,將極有助於外交與軍事面向的整合,使海峽兩岸整合呈現出「跨越式」發展。 國際因素自然會影響海峽兩岸的關係,其中又以美國因素最為重要,但外部因素都比不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彼此間的互動來得重要。假如海峽兩岸政府都有準備接受一個妥協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定要完全滿意的方案作為過渡措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言,應有足夠的共識供其稍加軟化其堅持,以做為會談的開端,而非一味主張中華民國不願也不會接受的「一中原則」。讓雙方得以展開協商的妥協性基礎,可以藉由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受中華民國正式宣布不尋求獨立的承諾,只要雙方能找出一個取代「一中原則」的會談前提。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應努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談判,直到達成協議為止,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都必須承諾不使用武力,且對協議的達成不應設有時間表。 長遠的解決方案必須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整合模式」,且所構成的新政治單元(第三種主體樣態)中的兩個既存政府,均得以擁有海外代表,並與他國建立關係。將來可能達成的整合模式,必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雙方的同意,且任何一方都要有75%以上人民的同意,才能生效。 自1979年始,近二十年的交流互動所呈現的事實,海峽兩岸的交流互動會受到政治因素及其他突發狀況之影響而出現上升或下降的變化。因此,政治因素是海峽兩岸推動整合工程影響極大的因素,交流互動的發展,若無政治因素的支持,是無法呈現正成長的。 在推動海峽兩岸整合工程,建構與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的基本前提,是海峽兩岸都有極強烈的意願,以「和平方式」來推動整合的進程,彼此間的任何衝突,是透過談判、協商的方式來解決,海峽兩岸間要建立這個共識,首先要結束敵對狀態,共同在國際間宣誓,並以國際締造和平的一貫方式-「簽署海峽兩岸和平協定」,以為海峽兩岸開展和平整合工程的進程,最低限度應以「類國際關係」或「域際關係」以做為推動整合工程的關係架構基礎,並以「第三種主體樣態」來共同建構與發展未來海峽兩岸整合的願景。至於要用多少時間來達成這個「政治願景」,則應視整個整合的進程與共識而定。因此,不論「政治願景」的建構時間有多長,台海地區的安定、和平是必然的基礎,同時更可為穩定亞太地區情勢,做出極大貢獻。 美國政府鼓勵海峽兩岸從事有助於兩岸的對話,並為這種步驟背書,主要著眼是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台海兩岸地區的重大利益;然美國的利益絕無法超過海峽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利益,故就維護海峽兩岸彼此間的利益言,海峽兩岸是須要和平穩定的環境,以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因之,由和平對話進展至「海峽兩岸和平協定」的簽署,將是符合國際體系的期望與利益。為解決這種情況,海峽兩岸整合應堅持以和平方式,並採「經濟整合與政治整合的雙軌並行非等速」的整合模式與進程,並應先簽署「海峽兩岸和平協定」,以確保整合工程是以和平方式進行。 關於「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句語,到底是指「主權歸屬」的涵義,還是指的是「領土完整」的涵義。對一個傳統的國家而言,「主權」與「領土」兩者是重疊的,但是對於分裂國家而言,則不必然重疊,對分裂國家言,台灣屬於中國的主權,但是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等於中國。台灣與中國大陸都屬於「整個中國」的一部分,而「整個中國」的主權屬於兩岸所有的人民。「台灣屬於中國,但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中華民國的政府固然不能代表整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無權代表整個中國;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地區均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等於中國大陸地區加上台灣地區」。「誰的中國?」,應該是「中國是海峽兩岸人民的中國」。 有沒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獲得主體性,但是又不會造成「整個中國」的分割?傳統平面的「主權排他性」思考,是不可能找出答案,但如果用「垂直性思考」,可能就會找到建設性的答案。如果了解在WTO架構中,歐盟十五個國家卻擁有十六個會員體,這第十六個就是「歐洲共同體」,從WTO實際運作中,就可以了解這個「第十六個主體」所具有的法律意義。 台海兩岸用整合的方式來追求未來,在相關的領域中建立共同體,一方面可以使海峽兩岸在「合」的方面建構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國際間解決海峽兩岸的共同出現。如果海峽兩岸能夠達成協議,創造一個除了海峽兩岸以外的「第三種主體樣態」,也就是在國際組織中海峽兩岸有三個主體存在,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是中華民國,另一個就是由海峽兩岸所共組成的「第三種主體樣態」。「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意義是海峽兩岸對對方的主體尊重,但又展現出共屬一主體的雙重思維。換言之,就是「互為主體、共享主體」的觀念。如此海峽兩岸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展開合作,共同創造海峽兩岸整合的能動性。 「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權利與義務,是否會隨著海峽兩岸整合的程度而逐漸加重?是否會隨著雙方整合的深廣化,由「第三種主體樣態」逐漸取代海峽兩岸的主體性?畢竟整合進程是充滿能動性的動態發展,則留待未來的時間去證明。 海峽兩岸願意朝整合發展,並承諾共同建構與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自然要相互依存與信任共識。中華民國必須做出不從「整合式的中國」分裂出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必須承諾放棄以武力解決其所稱的「台灣問題」,並以和平方式建構「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整合式的中國」。海峽兩岸的相互依存與信任,是海峽兩岸整合催化劑,建立一個「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海峽兩岸整合方向,是雙方所能達到的最佳平衡點,是海峽兩岸共同創造雙贏的戰略機遇,而「第三種主體樣態」與「整合式中國」的概念,就是海峽兩岸雙贏的基本點。 在借鑑歐洲整合經驗探討,並輔以整合理論從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社會、文化等面向探討海峽兩岸整合可能模式時,所顯現的事實上是「惟有海峽兩岸在趨於一同,甚或整合為一個『第三種主體樣態』時,在全球化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始有具有競爭的充分能動性,方能成為全球範圍內的首要競爭者;若走向永久分裂及兵戎相見,均將弱化競爭效能,甚且倒退二、三十年」。因此,海峽兩岸的整合具有「合者兩利、分者兩害」關係,必須揚棄「統」、「獨」鬥爭,並放棄「一個中國原則」,以建構、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為追求整合願景,在「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動態整合進程,創造屬於海峽兩岸人民的世紀。

Page generated in 0.027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