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
  • 10
  • 2
  • Tagged with
  • 12
  • 12
  • 9
  • 6
  • 6
  • 5
  • 5
  • 5
  • 4
  • 4
  • 4
  • 4
  • 4
  • 4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開放經濟體系互賴性與總體政策分析

楊森, YANG, 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三萬字,擬分四章、十節。 本論文嘗試設立兩國開放經濟之最適成長模型,以為探討總體政策最適水準之決定問 題。全文擬分四章:首章為緒論,介紹基本概念及相關文獻;第二章設立新古典成長 模型,並包含開放經濟商品貿易之特性,並求其解;第三章說明體系參數與解之關係 ,並進一步分析當政策目標具有衝突時,最適政策水準之決定原則。末章為結論。
2

條件利他媒體娛樂模式: 探討雙方好惡相反對於個人決策與媒體娛樂感之影響 / The Conditional Prosocial Enjoyment Model: The influence of dyadic preference conflict on media content selection and anticipated enjoyment

康耕輔, Kang, Keng 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在雙方偏好相異的媒體娛樂情境中,人際關係類型和情境因素如何影響個人的選擇以及預期娛樂感,且背後的心理機制為何。本研究規劃三個系列實驗,從不同的媒體娛樂情境(一起收看談話性節目、去電影院觀賞藝術電影)來探討進行。 本研究從人際互賴理論(Kelley et al., 2003)中的互賴困境來概念化雙方偏好相異的決策情境,並根據依附理論提出,兩人之間的關係類型可能透過關係中的依附安全感影響個人決策的利關係程度,再影響預期娛樂感。其中,利關係決策傾向透過提高彼此之間的連結感之心理機制,來影響預期娛樂感。而雙方對於「媒體娛樂內容好惡相反與否」可能調節關係類型對於個人決策利關係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後續的預期娛樂感。 三個實驗結果發現,當雙方對於媒體娛樂內容好惡相反時,個人做出利關係程度愈高的決策,並不會產生愈高的預期娛樂感。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之下,也就是當雙方對於媒體娛樂內容好惡接近時,個人做出利關係程度愈高的選擇,會因為感覺該媒體娛樂可以提高雙方的連結感,因而產生愈高的預期娛樂感。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條件利他媒體娛樂模式」,來說明人際之間的關係類型和「媒體娛樂內容好惡相反與否」之情境因素,會交互影響個人在情境中做出決策的利關係程度,並透過提高彼此之間連結感機制,來影響後續的預期娛樂感。 /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dyadic relationship types and media content influence personal selection and anticipated enjoyment in dyadic preference conflict situ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This study conducte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 the laboratory to investigate the dilemma from different media entertaining scenarios. This study conceptualized the dilemma situation from Interdependence theory (Kelley et al., 2003), and using attachment theories to propose that dyadic relationship types may influence the pro-relationship level of personal decision through sense of attach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pro-relationship level of personal decision may influence subsequent anticipated enjoyment through enhancing connectedness between each other. Moreover, dyadic preference conflict may moderate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ship types on the pro-relationship level of personal decision, and subsequent anticipated enjoymen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when dyadic preference is conflicted, making more pro-relationship decision doesn’t produce more positive anticipated enjoyment. Only in the conditional which dyadic preference is closer, making more pro-relationship decision produces more positive anticipated enjoyment because of enhancing their connectedness. The study proposed one new model called “The Conditional Prosocial Enjoyment Model” to explain how dyadic relationship types interact with preference conflict to influence personal selection of media content, and subsequent anticipated enjoyment thought interpersonal connectedness.
3

東南亞區域安全之研究

周禮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東協(ASEAN)自1967年成立以來,即有其獨特的安全觀。根據東協曼谷宣言,東協成立的主要目的在於「促進區域安全與穩定」,並透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與科技等各個層面的合作,達成未來形成共同體意識,而非透過組成軍事聯盟、以武力來解決彼此爭端。隨著「911事件」及「巴里島爆炸案」後,美國超強地位進一步向前推展,視東南亞為其全球反恐的第二戰場, 2001年東協與中共達成於10年內籌設雙邊「東協-中共自由貿易區」之協議,將成為涵蓋20億人口,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其影響極為深遠。本文主旨在探討東協具備成為亞太政治大國的必要條件,善用集體安全合作機制,提高身價,主導議事,及積極從事經濟與安全區域整合,目前為何沒有達到維持東南亞區域安全之目的。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揭示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文獻探討及論文架構等。第二章為「東南亞概述」,從東南亞地緣政治及政經情勢變遷,經由區域主義的形成,探討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立與發展。第三章「東南亞區域安全」,探討東協如何藉由新自由主義之互賴理論推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合作,並揭櫫「綜合性安全」的觀念,使成員國之間擺脫安全困境加強各項安全合作,如何利用東協區域論壇 (ARF)為核心和載台,展開與外部大國之間的多邊安全對話,逐漸擺脫其邊陲的地位,進而維護東南亞區域的和平與穩定。第四章「影響東南亞區域安全潛在的衝突熱點」,針對朝鮮半島、臺海兩岸及南中國海等問題,探討東協所主導東協區域論壇在亞太安全熱點的行為角色。第五章「未來的展望」,探討東南亞國家經由經濟區域整合,預定2020年前完成安全、經濟及社會文化的「東南亞共同體」的願景。第六章為結論。 近年來東協在區域整合的進展上頗有成果,2001年在汶萊的東協高峰會中,東南亞國家領袖與中共總理朱鎔基同意在2010年成立一個世界最大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2002年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東協高峰會中,討論加強東南亞地區經濟合作以及加快東協形成共同體的問題。而東協高峰會議後所舉行的東協十加三高峰會議中,東協和中共在柬埔寨簽署一項關於中國南海有爭議地區內避免衝突的劃時代協議「南中國海各方行為宣言」。會議中另一個重要的決議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簽訂了「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正式啟動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進程。在2003年10月份召開的巴里島高峰會,東協領導人共同簽署「巴里島協定Ⅱ」,追求政治、經濟、安全及社會文化整體化的「東南亞共同體」,東協為東南亞地區及整個東亞地區的經濟政治整合畫出美麗的藍圖。
4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互賴關係-全球傳播理論架構分析(1979-2005) / Trade dependenc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from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 theoretical framework (1979-2005)

羅娜, Ilona Aleksejev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Introduction Global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is shaped b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sector and expansion of a multinational (and increasingly global) network of private corporations. Increased trad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mote civil and political freedom directly by opening society to new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and democracy. It appears that global communication links are widespread and growing among economic and scientific elites.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ho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helps to lower transaction cost, enhance more trad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nd furthermore generate impact on political arena. As a Taiwan’s economic policy toward China, as a China’s economic policy toward Taiwan influenced by the corporate interests of the business groups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promotes economic interests. Both, China and Taiwan have become major economic play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owever, Taipei and Beijing have little formal direct dialogue, but they communicate using a public diplomacy , Internet (B2B e-commerce) and mass media.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 a possibility for business elite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o communicate and create a great amount of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the two sides. Trade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last decade, because both Taiwanese and Chinese share the same language, customs and culture – and this factors save transaction costs.
5

臺北捷運公私部門聯合開發制度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institution of Taipei MRT public-private joint development

蕭淑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社會與環境的快速變遷,政府傳統的單一權力控制模式已經無法有效解決公共問題與滿足民眾需求,因此世界各國政府改造趨勢多以治理取代過去由上而下的統治與管理思維,並且尋求政府體制以外的非政府夥伴加入公共事務管理與公共服務產出的行列,而公私協力治理模式之運作更是廣受學界與實務工作者的關注與重視。 本研究試以臺北捷運聯合開發制度檢視我國公私協力之運作執行,透過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萃取相關學者與實務工作者的參與經驗,探討我國公私部門在捷運聯合開發之協力過程中所產生之限制與問題。 研究發現我國捷運聯合開發過程中的公私夥伴關係僅建立在制式化的契約基礎上,並無法有效回應開發作業所呈現的複雜動態變化,同時合作雙方也缺乏具體的協商機制與行為共識,因此本研究建議我國政府在政策規劃與設計階段必須將各行動者的參與動機和參與目的納入考量,同時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雙方亦須透過協商互動來確保彼此的合作意願,透過資源共用和權力互賴而完善我國捷運聯合開發之公私協力治理模式。 / With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 rapi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authority has been not solved the public problem. Hence, every country toward the governance to replace the top-down and seek for non-governments to be public administrators. Therefore,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s popular for scholar and practice workers. This study aims to review the 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MRT) System with the respec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We will discuss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imits and problem in MRT joint developments through the references and deep interview, gaining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scholars and practices workers. This study finds out that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MRT joint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basic on the contracts. It could not respond efficiency the complex dynamic and both sides lack negotiation systems and arrangement at the same time. Consequence,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ountry have to consider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from 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form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both side have to ensure cooperation willing through the negoti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perfec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rough the resource dependence and interdependence of power in the MRT joint development.
6

產業環境對合作策略選擇之影響──資源依賴觀點 /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y Environment to The Choice of Coopera- tion Strategy :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陳在揚, Chen,Tzay-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合作策略」已是近年來實務界頗為流行的風潮,也因此引起學術界的廣 泛討論;然而過去的研究多未將環境特質與各種合作策略間的關係加以釐 清;本研究的目的,即嘗試以資源依賴論為基礎,將廠商所面對的產業環境 對其合作策略型態選擇的影響作一有系統的整理,期能找出每一種產業環 境下最適當的合作策略。自變數包括產業成長率、需求波動性等,中介變 數為廠商所面對的互賴關係,應變數則為合作策略之型態。由於相關課題 尚無十分成熟的架構,同時許多變項資料難以結構化或量化的問卷訪談蒐 集,本研究係採個案撰寫的方式進行,依不同的產業環境特色,分別選擇汽 車業、水泥業、旅行業與微電腦業為研究對象,在觀察各產業的產業環境 特性與具代表性的合作策略型態後,歸納產業環境與一般廠商可採行的合 作策略間之關聯,並利用中介變項推論其可能原因,將此類現象化約為較具 一般性的通則。本研究之發現為:當廠商間的競食性互賴與共生性互賴均 強時,以採用「垂直分工」型的合作較佳,以汽車業為代表;二者均弱時,「 聚沙成塔」型的合作較佳,以微電腦業為代表。前者強而後者弱時,以「波 動網路」型合作較適合,此以旅行業為代表;反之,當後者強而前者弱時,則 以「免戰協議」型的合作為佳,水泥業是代表性之產業。
7

從中共崛起論台灣應有的安全戰略

楊長政, Yang,Chang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崛起」是國際社會在討論中共1990年代以來的變化所使用的概念。影響臺灣國家安全的因素雖然很多,但中共政權始終是臺灣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中共崛起」後,伴隨其綜合國力的成長,及其擴張的戰略企圖,臺灣問題已經從以往民族情感的統一需求,提升為中共向外擴張的戰略需求,而造成臺灣在安全方面的更大挑戰。 雖然世人對「中國崛起」是否成為威脅的看法分歧,現實主義者認為他是潛在的威脅,主張藉由赫阻等手段維持權力平衡;自由主義者認為讓中國接受國際機制規範,可降低與之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建構主義者認為與中國正面的互動會走向和平,但負面的互動會走向衝突;但就臺灣的安全而言,在中共不放棄以武力犯臺的原則下,中共的和平宣示、現實主義、自由主義、乃至建構主義對「中國崛起」的看法與主張,只能當作臺灣在策定國家安全戰略的分析與參考,畢竟中國是否為「和平崛起」需要經過諸多檢驗,臺海安全只能當作國際上對中共行為與和平宣示的驗證;就臺灣本身而言,我們必須堅信中共是我們最大的安全威脅來源。 本文的論述主要從中共崛起的戰略意涵及中共對於未來的戰略企圖,從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層面,解構中共崛起後,臺灣安全威脅的變化,分析臺灣如何在「中共崛起」、「國際、區域」局勢更迭中,從國際、兩岸關係、臺灣內部的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層面,建立臺灣應有的認知共識,與具體的戰略思考。以選擇臺灣「避戰爭之兇、趨和平之吉」的最好方法。 / Many of the ideas of the rise of the PRC come from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which was formulated by thinktank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unnity in the mid-1990s. Concerning unification, China is the single most threat to Taiwan’s survival. Spatial expansion, a result of rising China, is gathering momentum to impact Taiwan security. There are controversial arguments. Rationalist argues that China need to be contained through deterrence. Liberalist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reduce potential conflict, China can be tamper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norms. Constructionist argues that China could be bad or behaving boy. Regarding Taiwan security, these arguments are irrelevant to contemporary Taiwan security. As long as China not to exclude the possibility to use force in the unification, China is the single most threat against Taiwan. Regarding Rising China, this paper exams its implications and her strategic intentions. Finally, facing the threat 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the most feasible strategy in the regional/global environment with economic, political, military,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8

中國與馬來西亞兩國雙園合作的外交戰略:複合互賴理論的分析 /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Sino-Malaysian Cooperation on Industrial Parks: Perspectives of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吳九穎, Wu, Jiou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中國與馬來西亞合作的雙向園區作為例,為全球首創雙向合作的工業園區,探究中國與馬來西亞藉由兩國雙園產業配置的政治運作邏輯。本文發現中馬兩國雙園中設置不只是雙邊國家利益的展現,更是雙邊在地利益團體的結合,因此以「複合互賴理論」作為分析方法,觀察中國和馬來西亞如何透過產業園區的設置,把雙邊國家利益轉化成雙邊國家政策,並結合在地利益團體的目標,最後消弭中馬兩國雙邊矛盾,實行中馬兩國的國家合作計畫。最後,雙園的合作不在只是雙邊經濟的交涉,更是雙邊國家外交戰略的實行,變相成為在地利益團的建立、強化,甚至到雙邊國家關係的聯繫。 / I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hina-Malaysia Twin Industrial Parks as an example, is first two-way cooperation of the industrial park in the world. It explore that China and Malaysia's the political operation logic through the each industry park. This thesis finds that the China-Malaysia Twin Industrial Parks are not only the show of bilateral national interests, but also the combination of bilateral interest groups, this research conducts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called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Theory.This approace is used to observe how China and Malaysia through the industrial park set up the interests of bilateral countries into bilateral policy, combined with the interests of the interests of groups, and finally eliminate the bilater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countries of the national deevelopment program.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not only for the b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s, but also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bilateral countries diplomatic strategy.
9

後威權時期台灣國家社會關係—國家能力與社會自主性

王世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民黨執政期間國家社會關係為上對下威權統治關係,而後威權時期台灣國家社會關係最突出的現象為社會自主性的提昇,國家社會關係轉變為平行合作伙伴關係,經濟自由化促進政治民主化,表面上「民意」成為台灣政經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但支持台灣後威權時期民主政治發展之多元制度卻仍付之闕如,促使台灣發生類似民主民粹化現象。高漲的民意反噬民主政治賴以建立的根基—多元化民主,政治一元化論述撕裂了民主社會應有的基本共識與互信,並造成國家認同問題,筆者認為,民主民粹化現象使後威權時期台灣國家社會關係反而回到國家社會衝突對抗關係,多元與互補性認同是撫癒此種社會裂痕的主要關鍵。而缺乏制度性安排是造成此種緊張關係的主要原因,國家社會鑲嵌性不足,聯帶影響台灣整體國家能力。 後威權時期台灣所臨的困境主要在於如何以制度性安排重建國家社會鑲嵌性,社會需求、想法能循正常制度管道完全供輸至公部門,而公部門在制定重大政策時能同時整合私部門的需求與想法,但切忌以國家基礎建設能力為祭品,讓行政官僚體系無法發揮應有的效能,不僅社會鑲嵌性出現問題,也使貧富差距加大,造成社會不穩定。 台灣正處於政經轉型階段,如何以正面適切的回應解決來自全球化的挑戰,是政府和民間社會必需共同面對的問題,制度若無法成為民主政治的主要屏障,則民主化不必然保證多元社會的出現。
10

由歐洲整合論海峽兩岸整合可能模式

梁華傑, Hua-Chieh 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建構與發展海峽兩岸的整合可能模式,涉及層面至深且廣,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社會、心理等諸多面向,這些因素又交互影響、彼此牽引。整合理論用來探討海峽兩岸整合時,對如何實現、預測、或解釋整合現象,應具備那些變數,無論是聯邦主義學派(federalism)、交流學派(communication)或新功能主義學派(neo-functionalism),迄今仍無一致性看法。因此,運用各學派的整合理論,在時空環境的配合,發展適用於海峽兩岸整合的理論架構與邏輯,排除解決影響整合的主要變數,始能朝海峽兩岸整合發展。 海峽兩岸從1991年起,開展了「民間性、事務性、功能性、技術性」的交往與協商,卻無顯著突破與進展,兩岸間仍充滿敵意,尤其在1995年、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然針對中華民國發動導彈威懾,使海峽兩岸關係急劇倒退,幾導致軍事衝突危機。 以「和平方式」進行的整合,歐洲可說是國際整合最成功的案例,由歐盟整合進程所得經驗顯示,會員國間成立的不只是功能性的「專門機構」,同時包括一般性和政治性的「超國家機制」,如歐洲議會。質言之,是以經濟整合帶動政治整合。 綜合整合理論觀點,並參照歐洲整合進程,可將歐洲整合的途徑歸納為「共同體途徑」、「政府間合作途徑」及「不同速度整合途徑」三個途徑,而歐洲整合成功的主要關鍵又可歸納為「超國家主義與政府間主義的整合機制」、「求同存異的整合原則」及「階段性整合模式」。 在借鑑歐洲整合經驗時,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每年均大幅成長,但政治關係卻未同步發展,緊張情勢也無改善跡象,整合理論的「外溢」效應,無法解釋海峽兩岸關係的變遷。回顧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間的爭議,國家定位與統、獨立場,是必須首要釐清的問題。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承傳,從歷代王朝的更迭興替史實,可以具體發現,都是以興兵作戰方式,以達江山統一的政治目的。對人類歷史來說,以「和平方式」所發展的「非武力」式整合,是創造人類最大的和平與安全。海峽兩岸整合的建構與發展,「歐洲整合」是值得參考與借境的。歐洲各國可以基於人類的和平與安全發展需要,以一種「非武力」方式來進行歐洲的整合工程,台海兩岸中國人,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以中國人的智慧,應該也可以創造一種「非武力」式的整合。因此,在推動海峽兩岸整合工程,就有些基本原則必須遵循,一是「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問題」,二是「共同追求海峽兩岸的經濟繁榮」,三是「共同努力維持和平穩定環境」。 「一國兩制」是1970年代設計產物,雖可運用於港、澳地區,但港、澳是條約割讓地收回問題,與台海兩岸的問題性質完全不同。為促進海峽兩岸的雙贏、互惠、互利,應先「擱置主權爭議問題」,共同以「構建海峽兩岸整合為目標與願景」,將主權爭議留在未來的時間去解決。 從政治與經濟面向探討海峽兩岸整合時,如果兩岸真的要「合」在一起,而不是五十餘年來所謂的「統一問題」或「一個中國原則」問題,就要在「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共同追求經濟繁榮與發展」、「共同努力維持和平穩定環境」大原則下,來創造海峽兩岸整合的能動性,並以「第三種主體樣態」為整合發展的追求願景,在「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趨同力量下,共同推動海峽兩岸的整合工程。 「綜合性安全(comprehensive security)」已漸為亞太區域所重視,其安全面向已擺脫傳統的軍事安全,包括非軍事因素,將「綜合性安全」觀念,運用在海峽兩岸的整合發展,將極有助於外交與軍事面向的整合,使海峽兩岸整合呈現出「跨越式」發展。 國際因素自然會影響海峽兩岸的關係,其中又以美國因素最為重要,但外部因素都比不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彼此間的互動來得重要。假如海峽兩岸政府都有準備接受一個妥協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定要完全滿意的方案作為過渡措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言,應有足夠的共識供其稍加軟化其堅持,以做為會談的開端,而非一味主張中華民國不願也不會接受的「一中原則」。讓雙方得以展開協商的妥協性基礎,可以藉由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受中華民國正式宣布不尋求獨立的承諾,只要雙方能找出一個取代「一中原則」的會談前提。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應努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談判,直到達成協議為止,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都必須承諾不使用武力,且對協議的達成不應設有時間表。 長遠的解決方案必須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整合模式」,且所構成的新政治單元(第三種主體樣態)中的兩個既存政府,均得以擁有海外代表,並與他國建立關係。將來可能達成的整合模式,必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雙方的同意,且任何一方都要有75%以上人民的同意,才能生效。 自1979年始,近二十年的交流互動所呈現的事實,海峽兩岸的交流互動會受到政治因素及其他突發狀況之影響而出現上升或下降的變化。因此,政治因素是海峽兩岸推動整合工程影響極大的因素,交流互動的發展,若無政治因素的支持,是無法呈現正成長的。 在推動海峽兩岸整合工程,建構與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的基本前提,是海峽兩岸都有極強烈的意願,以「和平方式」來推動整合的進程,彼此間的任何衝突,是透過談判、協商的方式來解決,海峽兩岸間要建立這個共識,首先要結束敵對狀態,共同在國際間宣誓,並以國際締造和平的一貫方式-「簽署海峽兩岸和平協定」,以為海峽兩岸開展和平整合工程的進程,最低限度應以「類國際關係」或「域際關係」以做為推動整合工程的關係架構基礎,並以「第三種主體樣態」來共同建構與發展未來海峽兩岸整合的願景。至於要用多少時間來達成這個「政治願景」,則應視整個整合的進程與共識而定。因此,不論「政治願景」的建構時間有多長,台海地區的安定、和平是必然的基礎,同時更可為穩定亞太地區情勢,做出極大貢獻。 美國政府鼓勵海峽兩岸從事有助於兩岸的對話,並為這種步驟背書,主要著眼是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台海兩岸地區的重大利益;然美國的利益絕無法超過海峽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利益,故就維護海峽兩岸彼此間的利益言,海峽兩岸是須要和平穩定的環境,以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因之,由和平對話進展至「海峽兩岸和平協定」的簽署,將是符合國際體系的期望與利益。為解決這種情況,海峽兩岸整合應堅持以和平方式,並採「經濟整合與政治整合的雙軌並行非等速」的整合模式與進程,並應先簽署「海峽兩岸和平協定」,以確保整合工程是以和平方式進行。 關於「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句語,到底是指「主權歸屬」的涵義,還是指的是「領土完整」的涵義。對一個傳統的國家而言,「主權」與「領土」兩者是重疊的,但是對於分裂國家而言,則不必然重疊,對分裂國家言,台灣屬於中國的主權,但是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等於中國。台灣與中國大陸都屬於「整個中國」的一部分,而「整個中國」的主權屬於兩岸所有的人民。「台灣屬於中國,但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中華民國的政府固然不能代表整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無權代表整個中國;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地區均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等於中國大陸地區加上台灣地區」。「誰的中國?」,應該是「中國是海峽兩岸人民的中國」。 有沒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獲得主體性,但是又不會造成「整個中國」的分割?傳統平面的「主權排他性」思考,是不可能找出答案,但如果用「垂直性思考」,可能就會找到建設性的答案。如果了解在WTO架構中,歐盟十五個國家卻擁有十六個會員體,這第十六個就是「歐洲共同體」,從WTO實際運作中,就可以了解這個「第十六個主體」所具有的法律意義。 台海兩岸用整合的方式來追求未來,在相關的領域中建立共同體,一方面可以使海峽兩岸在「合」的方面建構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國際間解決海峽兩岸的共同出現。如果海峽兩岸能夠達成協議,創造一個除了海峽兩岸以外的「第三種主體樣態」,也就是在國際組織中海峽兩岸有三個主體存在,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是中華民國,另一個就是由海峽兩岸所共組成的「第三種主體樣態」。「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意義是海峽兩岸對對方的主體尊重,但又展現出共屬一主體的雙重思維。換言之,就是「互為主體、共享主體」的觀念。如此海峽兩岸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展開合作,共同創造海峽兩岸整合的能動性。 「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權利與義務,是否會隨著海峽兩岸整合的程度而逐漸加重?是否會隨著雙方整合的深廣化,由「第三種主體樣態」逐漸取代海峽兩岸的主體性?畢竟整合進程是充滿能動性的動態發展,則留待未來的時間去證明。 海峽兩岸願意朝整合發展,並承諾共同建構與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自然要相互依存與信任共識。中華民國必須做出不從「整合式的中國」分裂出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必須承諾放棄以武力解決其所稱的「台灣問題」,並以和平方式建構「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整合式的中國」。海峽兩岸的相互依存與信任,是海峽兩岸整合催化劑,建立一個「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海峽兩岸整合方向,是雙方所能達到的最佳平衡點,是海峽兩岸共同創造雙贏的戰略機遇,而「第三種主體樣態」與「整合式中國」的概念,就是海峽兩岸雙贏的基本點。 在借鑑歐洲整合經驗探討,並輔以整合理論從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社會、文化等面向探討海峽兩岸整合可能模式時,所顯現的事實上是「惟有海峽兩岸在趨於一同,甚或整合為一個『第三種主體樣態』時,在全球化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始有具有競爭的充分能動性,方能成為全球範圍內的首要競爭者;若走向永久分裂及兵戎相見,均將弱化競爭效能,甚且倒退二、三十年」。因此,海峽兩岸的整合具有「合者兩利、分者兩害」關係,必須揚棄「統」、「獨」鬥爭,並放棄「一個中國原則」,以建構、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為追求整合願景,在「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動態整合進程,創造屬於海峽兩岸人民的世紀。

Page generated in 0.084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