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
  • 10
  • Tagged with
  • 10
  • 10
  • 10
  • 10
  • 7
  • 5
  • 5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銀行從事銀行保險業務之合作策略分析 / Analysis on the business strategies performed by domestic banks in bancassurance

陳炫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我國銀行保險蓬勃發展,成為我國壽險業最主要的銷售通路來源。過往以銀行保險為研究主題之文獻頗多,但甚少以量化方式探討彼此合作深淺關係的選擇與影響因素;兼且觀察實務界之發展,發現銀行於銀行保險之合作關係中,扮演了關鍵性之角色。因此本研究從銀行端之角度,借取市場集中度指標,以量化方式探討銀行與保險公司的業務合作緊密程度與影響因素。 初步觀察2006年至2009年間雙方合作關係的增減,結果發現,我國近幾年來銀行與壽險公司之合作關係沒有呈現集中或分散之趨勢。接著本研究以最小平方法回歸模型來探討銀行從事銀行保險業務時,所採取之合作策略及影響因素為何,結果發現,以「合作廣度」而言,銀行分行數越少、為本土銀行、銀行保險市占率越低、用人費用越高、逾放比率越高之銀行皆傾向採取分散策略;從「合作深度」來看,銀行分行數越多、為外商銀行、隸屬於金控底下之銀行、銀行保險市占率越高、用人費用越低與逾放比率越低之銀行皆傾向採取集中策略。 接著,比較銀行與保險公司在合作策略之選擇上有何不同,結果發現,以資源的角度來檢視,當銀行資源越豐富(分行數越多),越傾向採取集中策略;而壽險公司資源越豐富(資產規模越大),越傾向採取分散策略。在公司型態方面,當銀行為外商銀行,則偏好採取集中策略;而外商壽險公司,則偏好採取分散策略;在市占率方面,銀行在之銀行保險之市占率越高,越傾向採取集中策略;而壽險公司之保費市占率越高,越傾向採取分散策略。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在銀行或是壽險公司之角度,當其隸屬於金控底下,皆偏好採取集中策略。 最後,本文探討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時,是否具備風險篩選之功能。採取壽險公司之保費收入標準差、風險性投資比率與槓桿比這三項變數,衡量壽險公司本身之風險性高低。結果未能發現銀行具有風險篩選之功能。
2

組織間的合作利益管理方式 / The Managerial Types of The Cooperative Benefits Between organi- zation

蔡博文, Tsai,Bo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組織間的合作行為,利用個案研究法針對國內的幾個 受到熱烈討論的合作案例和同一個產業內合作頻繁和方式多樣的旅行業為 個案。將實例中每一個合作利益的特性和合作成員的特性加以分析,並利 用利益特性和成員特性的不同可以找出每一個個案的合作情境的複雜程度 和合作成員的投入程度的高低;接著以這兩個程度的高低將合作分為簡單 重諾型?複雜重諾型?簡單輕諾型和複雜輕諾型等四種形態;再觀察這四 種形態的合作利益管理方式,發現可用這兩個構面可以分析管理方式的幾 種不同類型。經過分析可以得到四種主要的合作管理方式,分別是核心管 理式?共同管理式?代表管理式和交互管理式。這四種管理方式的區分構 面是組織間活動的正式化程度和中心成員的涉入程度,這兩個構面是將分 析管理方式中的變項綜合而得。分析合作管理方式的構面有合作前的準備 方式?組織間的關連方式?業務執行方式和事後利益分配方式。本研究所 得到的結論是合作情境複雜程度越高,評估選擇伙伴的標準正式化程度越 高?組織間互動程度越高?運作法則的正式化程度越高以及事後利益的分 配程度越低。合作成員的承諾程度越高,中心成員選擇伙伴的投入心力越 高?組織間會以中心成員為主的關連方式?中心成員的執行權威程度越高 ?中心成員參與分配利益的程度越高。而當事後利益分配程度低時,對於 保留利益的處理方式有兩種,當合作成員的承諾程度高時,中心成員會以 保証採購或產品品質的方式與其他成員分享;當合作成員的承諾程度低時 ,各成員會憑藉個人的能力來爭取保留利益。最後,並以本研究的架構提 出對採行合作策略的廠商在合作過程中的管理建議,以及後續研究方向的 建議。
3

台灣整廠輸出廠商合作策略之研究 / The Cooperation Strategy of Turnkey Project of Taiwan's Firm

蔡孟哲, Cai, Meng-Z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60年代初期約近20年間,台灣經濟蓬勃發展,成為開發中國家經濟楷模,造就了世人稱羨的『台灣奇蹟』,其契機在於以進口替代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方向,轉變為以出口擴張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方向。關於這個論點至今已無異議。我國產業過去一向以民生工業為主要發展重點,利用既有的工業基礎,除了能提供國內本身的產業需求外,我國亦有能力將所生產的機器設備、生產技術等專業知識輸出國外,加上台灣於工業發展過程中累積的機械製造能力,使得『整廠輸出』活動獲得良好的支援。除此之外,當產業因經營情勢變化而外移時,整廠輸出的貢獻可不致造成國內產業的空洞化。同時,當這些設備、技術、知識的輸出時,有如產業發展時的新陳代謝,非但提昇產業的國際形象,也可提高產業的發展活力。由於『整廠輸出』為一種特殊的出口方式,所牽涉到的層面和活動較一般的貿易型態複雜。過去的研究多著墨於各國拓銷方式之比較或實務上的契約問題,而較缺乏針對廠商從事整廠輸出時合作問題之研究。所以,如何提昇我國整廠輸出的能力與效率以加強其競爭力是十分迫切需要的。而本研究的動機及著眼於利用探索性的研究,嘗試發掘造成影響整廠輸出活動的可能原因,並整理出目前的合作型態,然後歸納出可行的合作策略以資因應。
4

影響跨國企業合作模式相關因素研究

楊宗亮, YANG,ZONG-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新專案開發金額日趨龐大,技術涵蓋領域愈來愈廣,且產品生命週期愈 來愈短,是以各企業為降低風險,逐漸以合作代替對抗,合作策略已取代傳統競爭策 略的觀點。 但以往學者多僅探討不同產業環境下所對應之合作類型,運用之合作策略,或所獲得 之合作利益,片斷而零星。實務運用上容有貢獻或價值,但未能對企業之策略行為有 較深入之瞭解。因此本研究擬針對合作利益、合作策略、合作模式三者相關性做深入 探討,瞭解廠商基於何種目的一合作利益,應採取何種手段一合作策略,及其具體作 為一合作模式。 因本論文目的僅在於了解現有狀況,進而建立理論模式,故採取探索性研究,以深度 訪談方式,選擇汽車、個人電腦及廣告業等三種產業做為研究對象。由第二章之文獻 探討,學者所提出之重要策略構面作為半結構式訪談的參考架構,透過對此三種產業 的發展歷程、產業現況,個別廠商之策略性作為較深入瞭解分析後,導出本論文之理 論雛形,建立產業特質、合作利益、合作策略、合作模式之相關性命題。 本研究結果可供企業經營管理當局擬訂合作策略參考之用。後續研究者,亦可以此基 礎做為實證性研究,或進行合作模式與組織績效等相關性問題之更進一步研究。
5

產業生命週期與合作策略關聯之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evolution and cooperative strategy

洪一權, Hung,Yi 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競爭策略的風潮,在80年代由Porter帶入了最高峰。但是隨著企業組織的 日漸龐大、區域整合的盛行和國家競爭的日趨激烈,使得合作策略成為組 織購併、內部成長及市場交易外另一種取得所需資源的策略性選擇。在合 作策略風起雲湧的同時,靜態和比較性靜態的合作理論已不足以去解釋合 作此一課題的重要性,其並無解釋合作在時間的變化下如何去演進,以及 如何去協調、轉變和終止。然而為了去解釋廠商間的合作關係如何去因應 環境之變化,動態理論是需要的。而產業生命週期理論是劃分動態演進的 工具之一,因此本研究以產業生命週期的觀點來觀察合作策略演進的情況 。本研究採用定性的個案研究法,透過文獻整理出與合作動機有關的環境 構面以及合作策略的構面,去觀察環保產業、IC產業、重電機業以及成 衣業中合作策略的演進情形,從而得到以下發現: 1.在不同的產業生命 週期階段,會有不同的風險、市場潛力及關鍵成功因素。 2.風險的高低 ,會影響到合作的結構程度、期間、依賴程度以及統治類型。 3.市場潛 力的大小,會影響到合作策略的方向。 4.合作策略的形態將會與產業之 關鍵成功因素相配合。 5.不同的產業生命週期階段,將適用不同的合作 策略。在策略涵義上,廠商應隨著產業生命週期的演進,調整自己的合作 策略,以因應風險、市場潛力以及關鍵成功因素的變化。合作是借力使力 的好方法,但是仍要謹慎使用,在有限的資源下選擇最適的合作策略,才 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6

醫療產業中跨組織合作關係類型與管理機制之研究

彭朱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關策略管理領域中,合作策略已漸成為競爭策略的另一選擇,同時在資源統治結構方面,介於市場結構與層級結構間的跨組織合作關係,為近年來組織理論中的重要研究議題。本研究主要探討跨組織合作關係類型及所採用的管理機制,並選定以醫療產業進行研究,限定以醫院評鑑合格之不涉及股權的跨組織合作關係,採實證方式來驗證理論觀點。 解釋跨組織合作關係之理論觀點,最常見者有資源依賴理論及交易成本理論,而此理論皆從經濟觀點出發,由於本研究所探討之醫療產業,其跨組織合作關係中多數係非以經濟觀點為考量,因此本研究補充社會交換理論加以闡述,期能從合作關係中投入與產出之明確性來區分經濟交換關係及社會交換關係。另因過去對於國內醫院間互動之相關研究指出,從醫院等級來看,發現醫院間的互動多為不同級之單向支援關係,同級醫院之合作很少,因此本研究捨棄醫院層級性角度,另外從每個合作關係之權力及互惠等實質面來觀察合作關係之對等性。 另外對於跨組織合作關係之管理,一般多沿用組織內的管理控制方式。而文獻指出組織間的管理機制包括市場機制、科層機制及關係機制,此三種機制係採結合方式加以應用。 本研究依文獻探討建立初步的研究架構,再經由個案實務分析加以修正,將跨組織合作關係依投入可明確衡量程度、產出可明確衡量程度及合作關係對等性三構面分成八類。另提出四種管理機制組合方式,包括:1.結合市場機制與科層機制。2.結合關係機制與科層機制。3.結合市場機制、關係機制與科層機制。4.單採用關係機制。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針對八十六年度評鑑合格醫院之不涉及股權合作關係進行研究,採分層抽樣,其中醫學中心(10家)及區域醫院(38)全部抽樣,地區醫院(166家)抽樣30家,問卷寄發單位以醫院之科別部門為單位,共計回收有效樣本155筆。 另外分別從理論推導及個案觀察提出六個研究假設,其中假設一至假設五為原理層次,主要從理論推導而得,採用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法加以檢定,結果顯示假設一至假設五皆獲得支持;假設六為應用層次,又包括八個子假設,主要從個案實務觀察再配合理論推論而得。採用樣本比例分析法檢定,結果顯示八個子假設中,有三個得到支持,其他五個則未獲支持。依實證調查發現結果,對於跨組織合作關係類型及管理機制之關係,提出下列結論: 1.當跨組織合作關係的投入可衡量程度愈明確時,對於選擇市場機制的傾向大於選擇關係機制。 2.當跨組織合作關係的產出可衡量程度愈明確時,對於選擇市場機制的傾向大於選擇科層機制。而對於選擇市場機制的傾向亦大於選擇關係機制。 3.當跨組織合作為不對等關係時,對於選擇關係機制的傾向大於選擇市場機制。而對於選擇關係機制的傾向亦大於選擇科層機制。 4.當跨組織合作關係之投入與產出皆可明確衡量,且為不對等合作關係時,會傾向同時結合併用市場機制、科層機制與關係機制來管理。 5.當跨組織合作關係之投入不可明確衡量而產出可明確衡量,且為不對等合作關係時,會傾向同時結合併用市場機制、科層機制與關係機制來管理。 6.當跨組織合作關係之投入與產出皆不可明確衡量,且為不對等合作關係時,傾向單採用關係機制來管理。
7

產業環境對合作策略選擇之影響──資源依賴觀點 /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y Environment to The Choice of Coopera- tion Strategy :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陳在揚, Chen,Tzay-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合作策略」已是近年來實務界頗為流行的風潮,也因此引起學術界的廣 泛討論;然而過去的研究多未將環境特質與各種合作策略間的關係加以釐 清;本研究的目的,即嘗試以資源依賴論為基礎,將廠商所面對的產業環境 對其合作策略型態選擇的影響作一有系統的整理,期能找出每一種產業環 境下最適當的合作策略。自變數包括產業成長率、需求波動性等,中介變 數為廠商所面對的互賴關係,應變數則為合作策略之型態。由於相關課題 尚無十分成熟的架構,同時許多變項資料難以結構化或量化的問卷訪談蒐 集,本研究係採個案撰寫的方式進行,依不同的產業環境特色,分別選擇汽 車業、水泥業、旅行業與微電腦業為研究對象,在觀察各產業的產業環境 特性與具代表性的合作策略型態後,歸納產業環境與一般廠商可採行的合 作策略間之關聯,並利用中介變項推論其可能原因,將此類現象化約為較具 一般性的通則。本研究之發現為:當廠商間的競食性互賴與共生性互賴均 強時,以採用「垂直分工」型的合作較佳,以汽車業為代表;二者均弱時,「 聚沙成塔」型的合作較佳,以微電腦業為代表。前者強而後者弱時,以「波 動網路」型合作較適合,此以旅行業為代表;反之,當後者強而前者弱時,則 以「免戰協議」型的合作為佳,水泥業是代表性之產業。
8

新銀行董監事連結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 The Directorate Interlocking and Performance - the 15 New Banks as Case Study

張錦源, Chang,Chin Yu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企業的經營環境逐漸由封閉走向開放的同時,對於外部環境的管理就益 發突顯其重要性;而臺灣地區金融機構在長達數十年的封閉後,終於在民 國八十年十五家新銀行的開放設立,邁開自由化之途,所以此番十五家新 銀行的開放設立,對於臺灣的金融發展深具意義。此外,在企業對於外部 環境的各種管理方式中,董監事連結可能是最具彈性且最易施行的方法之 一。因此,本研究乃以此十五家新銀行為對象,研究新銀行的董監事連結 行為,研究目的主要有四:一、了解十五家新銀行董事、監事的組成,以 及新銀行與外部組織間的董監事連結型態。二、了解新銀行董事會規模、 組成、以及董監事連結型態間之關連性。三、了解新銀行組織特性,對新 銀行董事會規模、組成、以及董監事連結型態的影響。四、了解新銀行董 監事連結型態,對新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利用次 級資料的蒐集與適度的人員訪談,以獲致十五家新銀行的董監事連結與研 究所需的其他相關資料。其次,利用敘述性統計技術,對新銀行的董監事 連結行為進行內容分析,以了解新銀行設立初期的董監事連結行為。最後 ,更透過相關、迴歸、及分組變異數分析等技術,對新銀行董監事連結與 組織特性、經營績效間之關係進行驗證。本研究主要發現與結果有:一、 新銀行存有相當程度的董監事連結行為,而且個別銀行間在董事會規模、 組成、以及董監事連結上,亦存有相當大的差異。二、新銀行的董監事連 結對象,以國內大型企業或集團為主;不過,與其他金融機構間的董監事 連結(水平連結)情形並不顯著。三、新銀行董事會規模、組成、以及董 監事連結等連結行為變數間並無顯著的關係存在。四、新銀行的組織規模 與董事會規模及組成無顯著的關係存在;不過,卻與董監事連結成正向的 關係,尤其是方向性連結。五、新銀行的股權集中度與董事會規模成顯著 負相關,不過與董事會組成及董監事連結間卻無顯著的關係存在。六、以 中南部地區為營運重心的新銀行,董事會規模和外部董事比例均較以北部 為重心的新銀行為高,但是內部、專業董事比例、及董監事連結卻反而較 低。因此,由於各銀行地理營運重心的不同,將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董監 事連結行為。七、新銀行董監事連結與各經營績效指標間,除了與金融卡 發卡量存有較顯著正向關係外,其餘各項經營績效指標與董監事連結間並 無顯著關係存在。
9

競爭與合作之間的平衡策略--以某一供應鏈網絡為例 / The strategies for reaching balance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 The example of a supply chain

江鎮安, Chiang, Winsto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兩兆雙星產業的誕生正式宣告了面板產業將在台灣市場中造就無限的商機,在此商機的背後隱藏著一個交錯而複雜的供應鏈;期間為搶奪商機爭取訂單,供應商之間競爭關係日益激烈且多變,然而有一現象逐漸受到重視,即是有條件地在競爭狀態中尋求可能合作的部份,藉以找到彼此各自的商業利益,達到雙贏的目標。本研究是以探討各廠商在面對供應鏈上下游廠商之不同關係,如何採取因應的平衡策略使其商業活動的綜效達到最大。 現今的供應鏈關係網絡之中,普遍發生既競爭又合作的現象,而此現象又不斷地交錯伴隨此產業的成長,其競爭與合作的模式必然存在著許多關鍵因素,影響並發展出各供應廠商間的最大商業利益的綜效,因此找出其間存在的競合策略思維是本論文所要探討的重點。而本研究則從各廠商的觀點切入,探討在面對供應鏈網絡中的競合關係變化及因應之道,據此提出六個研究問題。 本研究針對面板供應鏈之現況為例,收集原材料供應商(M公司)、原有加工廠商(A公司)、新加工廠商(B公司)與主要客戶(C公司)的互動為研究對象,針對其目前之供應鏈聯合狀態進行訪談,並透過所設計之問卷進行面談採訪,收集質化分析之第一手資料,透過產業訪談結果歸結相關的研究結論如下: 1. 在此聯合關係的研究當中,共計有16項聯合關係,其中有8項關係為過度聯合關係,而另8項關係為聯合不足;顯示供應鏈中確實存在聯合關係為過度或不足之情況。 2. 當過度聯合時,原材料商通常採取「差別取價」、「控制關鍵市場訊息」及「客製化服務」;新舊加工廠則常用「尋求替代品或供應商」及「客製化服務」之策略;最後以主要客戶則採取「控制市場訂單」與「控制市場關鍵訊息」策略。 3. 原材料商之「產品技術能力」及「產品研發能力」的資源條件通常伴隨「差別取價」策略,用以調整聯合關係狀態,而加工廠之「價格競爭能力」與「客戶關係能力」則較常促成「尋求替代品或供應商」策略的形成,此狀況在加工廠商為焦點公司時最為頻繁。 4. 廠商間為快速調整聯合關係,短期也通常以降低成本或售價的策略,因此供應鏈中的成員若要思考如何達成企業的最大商業利益,掌握或增進具競爭差異的資源條件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5. 當二元關係之「相對技術能力」、「相對客戶關係」及「相對重要性」較高時,通常採取「差別取價」或「尋求替代品或供應商」策略。 6. 在策略選項中「獨家壟斷」及「供貨限制」較少被採用。 關鍵字 面板產業、供應鏈關係網絡、平衡策略、競爭策略、競合策略、合作策略。 / The two trillion and twin star business be created in Taiwan means the display industry will provide a inestimable business opportunity. LCD was announced as the most infinite business potential while semi-con and LCD industry booming in Taiwan. However, this business potential brought a complicated supply chain. In order to gain more share, the competition situation among the suppliers became server and diversified. One phenomenon was highlighted that how to find a coworker with certain criteria to benefit both party, then make the win-win situation. This assay was to study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which suppliers faced to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players. And how to take a balanced strategy to maximize business synergy is our main lesson learnt in this assay. It is normal to find the phenomenon of competition with cooperation in current supply chain network. Since the industry grows with the phenomenon continuously, there should be some critical factors within the model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se will impact and influence the synergy of maximum business interests among the suppliers. Therefore, finding out the methodology of coopetition is what we want to discuss in this assay. The study will start form business point of view in each suppliers. Then discuss how to react to the change of coopetition among supply chain networks. We studied from the example of current LCD supply chain. M company was one of the raw material suppliers, B company was a new converter in the value chain, and C company is main customer to use the materials. Then arranging interviews to figure out alliance condition within the relationship and to collect 1st hand qualitative data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interviews and studies should be as following: 1. There are 16 relationships in alliance relationships. 8 among those 16 are over-alliance; while the other 8 are under-alliance ones. It shows that there really are over and under alliance situation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2. When it comes to over-alliance, raw materials supplier often takes “price differentiation”,“control critical market information” and “customized service” to face the situation. Meanwhile, the converters use to take “find out a 2nd source material and supplier” and “customized service”. And main customer might “control the orders” and “control critical market information” as the reaction. 3. The resource condition of raw materials supplier such as “product technology skill”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skill ”always bundle the“ price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It is helpful to regulate the coopetition situation. Again,the converters usually adopt the “find out a 2nd source material” strategy due to they have the resource condition of the “price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 ability”. 4. To regulate the coopetition situation, there are many companies usually adopt the strategies such as cost down or reduce the selling price. On average, it is the key to increase the resource condition that have the differentia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if the company of this supply chain want to know how to gain the most business advantage. 5. The strategies of the“price differentiation”and “find out a 2nd source material and supplier” always be adopted due to the company possess the relativity relationship that are “relativity technology ability” 、” relativity customer relationship” and “ relativity importance”. 6. The strategies such as the “engage of business without competition” and “Control the distribuotion of goods” are less be adopted in this business. Key words : Display Market, The network of supply chain, Balance Strategy, Competitive Strategy, Coopetition Strategy, Cooperation Strategy
10

傳統招牌材料經銷商與新式噴畫材料經銷商之競爭與合作策略比較 / Comparison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strategy between traditional signage distributor and fashion graphic distributor

郭豐誌, Kuo, Norm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60年代開始,戶外招牌相關的產業跟著經濟的發展而蓬勃了起來。但隨著環境與科技的進步,噴畫材料本身的耐候度大幅改進,新式的彩繪招牌技術幾乎取代了傳統的戶外招牌。傳統招牌材料經銷商正面臨經營的困境。而市場對於新式經銷商有利,但因其面對新舊兩個截然不同的產業市場,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待克服。目前學術界有許多關於產業的研究,但卻沒有以戶外廣告招牌業為對象的相關研究,但是在實務上,戶外廣告招牌業者存有許多策略及經營管理議題,因此本研究以策略的角度進行此產業的研究,深度分析同時存在於現今的市場新舊材料經銷商其面臨的外部環境特性、內部的規模及結構因素,以及公司的資源構型如何影響所採取的競爭及合作策略。本研究深度訪談七家戶外招牌經銷商,包含三家傳統招牌材料經銷商與三家新式噴畫材料經銷商,以及另一家由傳統轉型至新式的傳統經銷商為對照組。依據本研究所提出的七個研究問題,經深度訪談結果分析而得相關的研究結論如下: 1. 從資源構型分析傳統與新式材料商的差異,顯示雙方並未有太大的差異,而傳統經銷商略具優勢的資源有組織資本、關係資本與財務資本,新式經銷商在人力資本與實體資產上略優於傳統廠商。 2. 傳統招牌經銷商與新式噴繪經銷商其所面臨的外在環境不同,雖然傳統經銷商所面臨的外在環境比新式經銷商更加艱辛,但他們普遍都不覺得。 3. 以內部的組織規模而言,雖然在員工數量上兩者並無太大的差異,但傳統經銷商的員工平均年資則高於新式經銷商。 4. 在策略方面,傳統經銷商比較傾向採用「以大量進貨取得較便宜的單價」競爭策略,及「願意與其他廠商換貨與調貨」之合作策略。新式經銷商最常使用「與客戶的採購人員保持良好互動」之 競爭策略,及「願意與其他廠商換貨與調貨」之合作策略。 5. 傳統經銷商由於其年度營業額較高比較傾向採用「大量進貨取得較便宜的單價」的競爭策略。新式經銷商由於其人力資本以業務人員的數量較多,所以最常採用「與客戶的採購人員保持良好互動」之競爭策略。傳統招牌材料經銷商由於關係資本較佳,所以最常採用「願意與其他廠商換貨與調貨」之合作策略。新式彩繪材料經銷商由於在人力資本及實體資本上較具優勢,最常採用「願意與其他廠商換貨與調貨」之合作策略。 6. 傳統招牌材料經銷商因外部環境競爭較強,因此最常採用「運用3M業務人員,要求招牌商配合採購」、「與客戶的採購人員保持良好互動」之競爭策略,以及擇「願意與其他廠商換貨與調貨」的合作策略。新式彩繪材料經銷商由於外部環境競爭較弱,為了與客戶建立長期關係,故採用「與客戶的採購人員保持良好互動」為主要的競爭策略,以及「願意與其他廠商訊息交換與分享」為最常使用的合作策略。 7. 傳統經銷商的組織規模較大、庫存量足,故採用「完整的庫存因應客戶的需求」為競爭策略。而傳統經銷商的員工較資深,故願意採用「願意與其他廠商統一專案價格」為主要的合作策略。新式經銷商因規模較小且因企業結構中人員的資歷較資淺但學歷較高,故較常使用「願意與其他廠商訊息交換與分享」為主要的合作策略。 / The Taiwan outdoor signage market had growing up with Taiwan’s business market at 40 years ago. In this 20 years the most popular material is traditional maerial that include banner substrate with color film cover with protect film. Now because of the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printing material had improved its durability so much, so they can print color on the banner directly by printing machine. New fashion graghic sign almost replace traditional outdoor sign to become ths most popular material in the market. Traditional signage material distributor is losing their market lots. Although market trend is good for new fishion graphic signage material distributors, but the new style material distributors face that old and new different market. It still has much difficulty to solve. Now there are have no paper atudy about Taiwan’s outdoor signage market before, but outdoor signage business still have lots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issue need to study. So this paper will study Taiwan’s outdoor signage market and divide it into traditional signage material distributor and new fashion graphic signage material distributors. This paper will study in to three area about that the outside market environment、 the company inside scale an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is paper the student had interview 7 corporations 3 is tradition distributor and 3 is new fashion distributor and one distributor is from tradition changing to new style distributor. Finally we got 7 results after the study.

Page generated in 0.41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