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日本式管理哲學之研究 / The study of Japanese-style Management Philosophy劉書寧, Liou, Sue N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西方組織與管理學之發展迄今已近百年,它是美國近一百年來成長最為迅速、體系最為完備的一學科。我國管理理論的發展,一向都是依循美國的發展軌跡而演進,吾人縱然自西方的管理思想與制度中獲益良多,但亦陷入某種困境;著重效率、效能與價值中立,使得我國當前的公、私部門多存在組織龐雜,生產力低落的現象,而逐漸顯現出以工具理性主導下組織管理的狹隘不足之處。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相對論」、「量子力學」及「混沌理論」的相繼出現,突破且修正了自牛頓以來的唯物論與機械觀之基本假定,轉而逐漸朝向心物合一之整體觀與重視時間演化之生態觀發展。日本於七○年代所締造的經濟奇蹟,迫使理性主義者反思,因為在促成日本奇蹟的因素中,顯然含有某種與理性無關的成分(即使不是「非理性因素」);第一層面所謂與理性無關的因素,是各種「影響力」的微妙混合體;它能夠因應模糊、不確定、不完美等狀況,並印證「相互依存」為最理想的關係模式;另一層面則是指某些軟性的、可彼此分享的價值觀。主張整體觀之新物理典範的觀點,與日本式管理哲學有許多契合之處,實是值得處於一整體社會環境迅速變動的環境之下的我們予以重視。
因此,本研究於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限制,及管理哲學等相關概念的界說。第二章,探究日本管理哲學的內涵,從文化價值觀切入,再論及禪與儒家思想對日本式管理哲學的影響。第三章,論及日本式管理之特質,以集團主義理念為主,形成一命運與共、採長期觀點及人性尊重主義之有機體式組織。第四章,探討管理新典範與日本式管理哲學之交融,及探討使日本成功之「全面品質管理」的理念。第五章,為本研究的結論,及日本式管理哲學對公共組織與公共管理的意涵,以及其之未來與展望。
|
2 |
管子的管理哲學 / Goan Tzu's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莊錫濱, Chuang, His-P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敘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限制、研究架構,並將重要名詞作一解釋。第二章管子管理哲學之時代背景及思想基礎:首先對管仲其人及《管子》其書作一介紹。其次,探討《管子》一書的時代環境背景,了解其所處的時代所面臨的因境,及為解決此困境所發展出的思想,再透過以上的環境系絡分析,對《管子》管理哲學的思想基礎作一初步探討,以作為瞭解其管理哲學的張本。第三章靜因管理《管子》管理哲學兼納道、法、儒三家之長,本章首先論述其管理哲學之偏向道家部分,《管子》一書近人雖多將之歸列為法家著作,惟其係由道入法,因道全法,因此亦具有相當濃厚的道家色彩。它強調為君之道應以虛靜為本,因循為用,無為而治。認為君主必須去除主觀好惡及成見,保持心靈的虛靜,才能夠因應瞬息萬變的外在環境,而有適時且正確的反應。並且主張君主必須清靜無為,不與臣下競能,臣下才能發揮其長才。第四章法治管理:本章論述《管子》管理哲學之偏向法家部分,《管子》一書大部分篇章成於戰國時代的齊國,當時各國競爭極為激烈,齊國執政者關注的目標為富國強兵、稱王圖霸。因此,施政著重效率。為切合時代需求,《管子》的治國主張富有法家的功利務實色彩,主張君主集權、用人唯才、法私任法、賞罰分明。以客觀的標準,有效的控制,集結全民的力量,作為君主圖霸稱王的資本。第五章德治管理:本章論述《管子》管理哲學之偏向儒家部分,《管子》一書雖強調法治,但也肯定禮、義的積極作用,認為「守國之度,在飭四維」,並注重人民的教化。因此,也兼具儒家德治的色彩。惟其較重「禮」「義」的外鑠功能,對於「仁」「恕」之心的內發性的修持涵養則較為欠缺。第六章結論:根據以上探討結果,嘗試以現代眼光,探討管子管理哲學的現代意涵及其侷限。最後並以行政學演進的趨勢為分析架構,探討目前台灣公共行政面臨的問題,以及管子管理哲學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發。
|
3 |
老子領導思想之研究朱光治, ZHU, GUANG-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所討論的為中國式的管理,屬管理哲學的範疇,全文計十章,另附錄一篇,都
廿五萬言,各章及附錄要點如次: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限制等。
第二章老子的生平。對老子的時代背景,書與人作一概括性的探討,以為進一步探究
其哲學的基礎。
第三章老子哲學的方法問題。由對中國哲學作「面」的論述之後,進而探索老子哲學
的雙迴向問題。
第四章領導的一般性概念。討論在老子哲學的體系中,有關領導的定義、領導者、功
能問題。
第五章領導哲學-無為。析論無為的奧義,並據以探討領導之最高境界。
第六章領導者的修養工夫。討論領導者的內聖修為。
第七章領導者的理想人格。論述內聖所呈顯的風貌。
第八章領導的方術。由待人、治世、法制三方面探討領導者的外王之道,大體言,屬
領導之「經」。
第九章領導的權變。老子哲學係在破執,在通權達變,其領導思想也是靈活無比的,
屬領導之「權」。
第十章結論。在道的無限性與人的有限性對比之下,探討即有限而可無限的問題。
附錄:誤解與辯正。是就與領導有關但遭嚴重誤解之主題作一辯正。是本文之「老子
辨」。
|
4 |
易經管理哲學之研究吳嘉欽, Wu, Jia-Q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易經為首要,是六經之首。(癸辭)亦曰: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可知易經之道廣矣、大矣。清康熙皇帝其在為(日講易經解易)御制(序)中,就這樣說道: 「惟帝王道法,載在六經,而極天人,窮性命,開物前民,通變造利,則其理莫詳於(易)。(易)之為書合四聖人立象設卦繫辭焉,而廣大悉備。自音包我、神農、黃帝、堯、舜,王天下之道,咸取諸此。蓋(詩)、(書)之文,(禮)、(樂)之具,(春秋)之行,事罔不於(易)命通焉。漢班固有言,「六藝」具五常之道,而(易)為之原。若乃越諸躬行,措諸事業,有親民設教之方,有通德類情之用。恐懼修身以治身,思患豫防以維世。因而仲之,觸類而長之,而治理備矣。
就當代管理親點亦越來越重視哲學思考能力,Robert B.Denhart認為一個好個管理者與卓越的管理者的區別不在於其專門技術了而在於對自我及其環境的見識,此一見識只能透過深思熟慮的反思,經由理論才可推導出來。因此,卓越管理者所需要的技術已超過「專門技術」(Technical skill) ,這種能力是只有透過理論的素養及哲學思考才能獲得,此即「概念的技術」。易經的哲學思想就能加強此一能力的培養。在未來的管理者所面對的是一個充斥著不定變數及瞬息萬變的複雜環境,對管理工研究生而言將無疑是項艱鉅挑戰,然吾人深信管理者是可透過易經哲學思想來達到更清楚的解析,因為易經就是以簡單的支卦來作整體把握及清楚認識這宇宙中萬事萬物,透過易經哲學可以清楚認識管理問題上所面對的複雜情境,且亦提供一套整體思維及組織中自我的修養。
本文的撰寫,著重在第三章易經人文內涵作發揮,我們提出全人及內省與自覺精神及尚中和的發揚以解決當前組織所碰到的問題,然這些論點亦是當代管理者所需具備的內在修為。全人的觀點作為組織中人修養的目標,其背後所借用的易經哲學思想中的道德修養以及整體的概念。從內在的自我,強調超越個人的自我,由自我越向大我,來論述人本身應有的自我認識,經一此認識人能不被外物所役,發揮主動性,真正發揚人文的精神,並能夠真正體會到存在的真正本質與工作意義。其次以易經中的內省與自兔精神,在管理人員內在的思想形成一種主體的自覺與內省及憂患意識,透過此一的心觀點,擺脫外在制度的束縛及對組織人員心態的壓迫而形成物化及僵化的思考。憂患意識的產生方可帶來行政人員責任感的養成。冉以尚中和的觀點,持及制度與自主的均衡、主體與客體的和諧相對於行政人員主客對立的思考等視點的探討。吾人等所討諸易經哲學的人文精神是對當前人與組織之間的所產生種種弊病具有拯治性的啟發和建議。第四章就以易經中的陰陽對待之內涵,就管理中理性與直覺的相整合,陰陽反思的辯證法,能讓管理者處理事物擺脫舊有的框架,並提供管理者不佳要看到事物問起顯性的一面,亦要能察覺出潛在的隱性面,並能有陰陽相依的整體看法。再是以易經整體觀內涵作為論述,並將此觀點與混沌理論與系統理論作一連結,並再由混沌理持及系統理論,延伸到管理上的運用,以使在處理組織事物問題上不流入偏斷的思考,能把握整體的宏觀及微觀。最後變之管理觀點,引述了易經變的觀點,從組織的受及管理者面對變所應持的觀點,文中提出所謂動態思考以茲因應。
|
5 |
莊子之管理哲學 / Chuang Tzu's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張媁雯, Chang,We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敘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架構。第二章莊子思想背景與基礎:首先對莊子思想形成之背景及其生平作一般性介紹,續而探討莊子管理思想之哲學基礎,以求綱舉目張,以簡御繁,有助於探索莊子整個思想領域。並以現今科學研究新趨勢及當代管理的困境,說明莊子管理思想之現代意義與必要性。第三章莊子管理哲學之人文精神:
對「人」的關注是莊子管理哲學的根本,基於對被管理者的維護,莊子對管理者所應具備的理想人格相當重視。管理者透過心齋坐忘的工夫,消融自身的成見與偏執。「我執」泯除,群我關係自能建立在更自由平等的基礎上。而自由與平等的對待,是組織創意與彈性的來源,正是組織面對當今變局的利器。本章末節將莊子之人文精神統整於「齊物」觀點之中,主張萬般個性,各適其適,道通為一,世間之物縱使千差萬別,但終為道體幻化,其價值不應有高低之別。第四章莊子之管理藝術:莊子「道」的呈現與藝藝心靈的呈現相似。透過精神的作用,使心靈的自由與清明常現,游刃有餘的自在,造就管理者一體多面的應變力,使其「以環中之道,應無窮之變」。此即莊子管理哲學妙用之所在,概可將其內涵歸納為四個主題:淡泊權位、環中調和、技與道、無為而治,以進一步探討莊子管理藝術的境界。第五章結論:探討莊子哲學對於超越西方理性型模管理與方法論上的啟示,並闡述其對超化權力慾望的貢獻,期以莊子藝術化的思想為「管理」的範疇添注美學的意涵。
|
6 |
系統研究法的組織理論之分析彭文賢, Peng, Wen-X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所謂組織理論,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觀察、解釋、預測、或控制組織現象的概念模式
。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透過對各種先系統組織理論的批判,來認
識系統研究法組織理論的起源與發展,並對各種系統模式下的組織理論作一系列的討
論。二是透過對系統組織理論內涵的瞭解,進一步申論其對組織分析的影響,並對各
項系統特質的真實性及其實用性,作一評論性的分析。本此目標,本論文在架構上共
分八章,依次論述。
第一章為「先系統研究法組織理論的精義」,乃是就幾個對於系統研究法之組織理論
的基本架構,具有啟迪作用之先系統研究法時期的組織理論,作一描述性的說明。
第二章為「先系統研究法組織理論的檢討」,乃是就前章的論述,檢討其在現代組織
環境中的適用性,並從而影射出系統研究法組織理論的時代需求性。
第三章為「系統研究法組織理論的模式」,主要是論述社會的系統模式、社會─技術
的系統模式,以及整合性之系統模式的基本內涵。
第四章為「系統模式下組織理論的剖析」,主要是根據第三章的論述,試從輸入─轉
換─輸出和反饋的角度,作一剖析性的探討。
第五、第六及第七章,依次為「系統研究法與組織規劃」、「系統研究法與組織領導
」,和「系統研究法與組織控制」。
第八章為「系統研究法組織理論的評價與展望」,乃是綜合所有的討論,除了縱論系
統研究法之組織理論的優異性及其限制性之外,並對組織理論的未來展望作一提示性
的透視。
|
Page generated in 0.02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