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530
  • 2303
  • 841
  • 280
  • 276
  • 220
  • 8
  • 5
  • 3
  • 2
  • 2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3711
  • 1924
  • 947
  • 824
  • 605
  • 599
  • 557
  • 494
  • 488
  • 487
  • 446
  • 427
  • 409
  • 408
  • 36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71

中國農業經濟政策之研究

細木英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十一大」於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北平召開,會議中修改了「黨章」,「新華社」公佈了「黨章」的全文。其「總綱」中揚言,在本世紀內,把中共「建設成為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早在一九七五年初,周恩來在「四屆人大」的「政治報告」中,所喊出的「四個現代化」的口號,在該大會中列入「黨章」。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至三月五日,中共在北平召開「五屆人大」第一次會議,該會議通過一九七八年新憲法,該憲法序言強調:「我國人民在社會主義某個和社主議建設的新的發展時期的總任務,就是要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大路線,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深入開展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註一) 同時華國鋒在「五屆人大」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了一個所謂「發展國民經濟年規劃綱要(草案)」,誇稱要在今後八年內新建和續建一二○個大型項目。(註二) 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等,需要龐大的資金,但中共經濟的基本方針,仍限於「自力更生」的原則。 中國是一個農業的國家,農業是國民經濟底基礎,「沒有農業的發展,也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繁榮。」(註三) 農業是中國大陸整個社會經濟的命脈。(註四)大陸農業生產對其它經濟活動具有決定性之影響力量。 中共透露:「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發展必須以農業基礎,具體說來; (1) 社會主義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需要農業提供必需的生活資料。不論辦工業、辦交通、辦教育、辦任何一項事業,都要以農業能夠提供多少商品、糧食為前題。 (2) 農業是工業的原料基地。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料,除了一部分是由工業本身供應以外,還有一部分是要靠農業供應的。特別是輕工業的原料,更是大部分要靠農業來提供。目前,我國輕工業的原料有百分之七十來自農業,重工業也需要某些農產品作為原料。如果農業不能提供日益增多的原料,工業的發展就要受到極大的影響。 (3) 農村是工業品的廣闊市場。我國農村人口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農村市場是我國工業品的主要市場。農業生產越發展,農業提供的商品糧食和工業原料越多,農民的購買力也就越大。農民不僅對輕工業產品,而且對重工業產品的需要也會日益增長。 (4) 農業是工業和國民輕濟其他部門勞動力的主要來源。發展社會主義工業、商業和交通運輸業等,需要增加新的勞動力。除了這些部門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把節省出來的勞動力用於新的需要以外,新增加的勞動力,一部分來自城市,一部分要來自農村。 (5) 農業是國家資金積累的一個重要來源。農業除了通過農業稅向國家直接提供資金積累以外,還間接通過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為國家提供資金積累。因此,發展農業對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擴大資金積累,支援社會主義建設,也有重要意義」(註五) 基於上述,可知中共國民經濟的成長,實賴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如果農業發展不良,甚至衰退,那麼中共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就會動搖而無保障。由此充分證明農業對中共整個經濟的影響,至深且巨。質言之:農業經濟政策的成敗是整個大陸經濟成敗的關鍵。 因此筆者擇定以中共農業經濟政策之研究做為論文寫作的範圍。 中共在所謂建設祔主義社會過程中,對於農業改革的構想,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進行社會改革,將個體生產改變為集體生產,實現農業機械化。一是進行技術改革,企圖將人力畜力和舊式農具操作,轉變為機器操作,實現農業機械化,進而實行農業現代化。關於農業集體化,經由農業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已大體完成,然而也正因為農業集體化的盲目的推行,消減土地私有和農有,造成農民生產情緒的低落,導致農業生產的衰退,從而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是當前大陸農業問題扔一個基本癥結。 本論文係研究中共農業經濟政策之演變歷程。 欲了解每一特定政策之背景、原因、發展、結果,和影響;須從特定的時間、空間因素和其他主要支配條件中,找出彼此的內在聯繫,就必須使用系統研究法(system Approach);從選定的角度,把許多特定政策貫串起來,一方分析其縱的過程,一方剖視其橫的斷面,從歷史的長期演變中尋求真理,不失為了解史實的坦途,所以歷史研究法是必須採用的。在解釋個別現象時,為求深入本質起見,多採用比較法(Comparative method ),或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比較法用來比較兩件資料的差異,以究明其演變;內容分析法則以簡單的數量方法,解析資料中的重要概念或文句。質言之,本論文乃以系統分析法和歷史研究法為縱貫,比較法及內容分析法為橫剖,目的在從時間上作長期的觀察,和窨上作周延的探討。 關於本文之內容方面,全文約三六萬字;在章節的安排上,除序言外,共分為六章二十四節。 第一章係中共之國家建設理論、農業經濟政策之演變歷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地改運動等。第二章係農業經濟政策之基本構想與實態為主,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與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為輔。第三章係初期農業經濟政策之演變,分析初期農業經濟政策之矛盾與其諸要素、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以及推行農村人民公社之理由。第四章係經濟調整時期之農業經濟政策,分析中共採用農業基礎論之理由、農村人民公社制度之調整以及中共提出農業現代化之理由。第五章係文化大革命後農業經濟政策,文革與經濟之關係、文革以來之農業經濟政策演變歷程。第六間係文化大革命後農業經濟政策、農業生產力量,以及農業經濟政策之困難問題為主,而以分析今後之展望,來作本論文的總結。 在本文研究及寫作的過程中,承蒙陳師森文先生全心指導,詳閱再三,屢予訓勉與教誨,使作者得以完成全文,在此致最深刻的感激。另者國研中心朱師文琳,張師均,尤其是李師天民對作者的垂詢教導及賜予作者之知識知慧,皆令作者感謝不忘。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圖書館,政治大學圖書館及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調查局之資料室,經濟部匪情研究室,皆提供了作者許多方便,在此一併致謝。 作者得以在東亞研究所順利完成學業,係父母辛勤養育之恩所賜,如果本論文能有一點價值,作者將奉之父母,庶幾能報親恩於萬一。此外,東亞研究所三年,特別要感謝曹師伯一在生活上之關照,學識上之啟發。李師多年來予作者在精神上的鼓勵、安慰與特質上之支持皆令作者畢生愛戴,沒齒難忘,本論文之得以完成李師天民功不可沒,在此一併致謝。
172

對發展中國家優惠關稅制度之研究

施錫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在探討優惠關稅制度對擴張發展中國家之貿易,促進其經濟發展所產的效果,共分六章,漸次闡明優惠關稅制度之源起及其內容、主要國家之優惠關稅制度、優惠關稅制度效果之評估,最後並就我國利用美、日兩國優惠關稅之情形加以分析。玆將各章內容略述如下: 第一章:主要在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優惠關稅制度乃在以貿易代替援動,協助發展中國家之經濟發展,在國際間的多邊貿易談判上,是一項突破性的進展。然優惠援予國家為兼顧其本國之利益,將許多涉及發展中國家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產品,排除於之優惠待遇範圍之外;此外,現行先進國家依據其本國立法所採行的優惠關稅方案,均設有種種自衛措施,優惠關稅制度是否能發揮其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之效果,乃有加以探討之必要。 第二章:主要在闡述優惠關稅制度之源起及其內容。發展中國家之輸出以初級產品為主,而初級產品之輸出有先天性的弱點,和工業產品相比較,其貿易條件總是較為不利,且由於歷史環境與經濟條件的限制,使發展中國家推行工業化極端困難。總協定歷次的關稅減讓談判,又基於惠及等值減讓之原則,發展中國家無法獲得實益,發展中國家乃另設立「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對發展中國家之優惠關稅制度乃逐漸形成。 第三章:主要在說明三種主要方案即歐洲共同市場、日本和美國方案之內容特徵,並予批評和檢討。目前對發展中國家實施優惠關稅制度之工業先進國家,先後已有十九國(保加利亞、捷克和匈牙利未包括在內)各國所採行的方案內容不盡相同,本文僅對上述三種主要方案加以探討。 第四章:主要在對上述三種方案所產生之效果作一評估。就優惠關稅制度之貿易利益而言,由於享受優惠關稅之產品範圍相當狹小,其貿易利益,自屬有限,就最高限額措施之存在而言,實足以妨礙發展中國家貿易擴張誘因之產生。再對一九七七年日本所提供之優惠關稅限額加以分析,發現有不少產品之限偏低,以致易於滿額,而限額較高之產品,又多無法利用。就最惠國關稅進一步減讓而言,發展中國家因此獲得之利益,仍大於優惠關稅差額之侵蝕所造成之損失。就優惠關稅貿易利益之分配而言,主要貿易利益仍由十餘個較為先進的發展中國家獲得,其貿易利益之分配至為不平均。 第五章:主要就我國利用美、日兩國優惠關稅之情形加以分析。目前對我國授予優惠關稅之國家有美國、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和奧地利五國,由於我國和美國、日本之貿易金額較大,本章僅對我國利用美國和日本優惠關稅之情形作一分析。 第六章:結論與芻議。指出未來優惠關稅所宜作的改進方向,俾發展中國家能獲得實益。
173

我國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之調查研究

楊英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是: (一)探討地方教育行政人員、國中校長、國中行政人員和國中教師等教育人員,對當前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的看法,是否隨其職別、服務地區及服務年資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二)瞭解國民中學在辦理社會教育的過程中,彼等認為比較有效的作法和實際遭遇的困難;並且分析這些作法和困難,有無隨學校所在地區、班級數多少及學校成立年限長短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三)根據有關教育人員的意見和當前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的實況,加以分析整理並提出建議,作為有關當局今後推展社會教育的參考。 貳、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本研究係以自編的「態度量表-對於『我國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的看法」暨「我國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之調查問卷」為調查工具進行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地方教育行政人員、國中校長、國中行政人員和國中教師,樣本的選取,採普查法與分層隨機抽樣法,態度量表部份選取一、二二○人,實際收回卷數一、○○二份,收回率達百分之八二.一三;調查問卷部份選取二二三所國中,實際收回卷數一八二份,收回率達百分之八一.六一。 資料處理,態度量表部份,係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和杜凱法多重比較,來探討四種不同職別的教育人員,對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的看法,是否達到顯著差異水準。調查問卷部份,一般問題(一-四題)係以卡方(X2)考驗法加以處理,至於有效作法和遭遇困難問題(五-二十題),則先以積差相關係數(r),分析學校所在地區、班級數多少及成立年限長短不同的學校,在各題每個項目上的相關是否顯著,然後再以t值考驗,檢定各項目平均數之間差異的顯著性。 參、研究的結果和建議 本研究的結果,主要發現如左: (一)對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的看法,地方教育行政人員表示贊同的程度,顯著的高於其他三種職別的教育人員,尤其與國中行政人員的差異更加顯著,至於其他三種職別之間卻相當一致,沒有顯著的差異。 (二)不同地區和不同年資的教育人員,對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的看法相當一致,差異並不顯著。 (三)目前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工作,主要係由訓導處負責,大部份都訂有工作計劃,但是編列預算和成立社會教育推行委員會的學校則很少,尤其城市國中更少。 (四)國民中學在辦理社會教育過程中,認為比較有效的作法和實際遭遇的困難,絕大部份並未隨學校所在地區、班級數多少及學校成立年限長短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目前國民中學辦理社會教育最感困難的項目依次是:(1)缺乏經費。(2)人員不足。(3)項目太多,顧此失彼。 基於前述研究結果,爰提五點建議,以作為有關當局和國民中學今後辦理社會教育的參考: (一)溝通教育人員的觀念。 (二)編列學校辦理社會教育經費。 (三)健全組織,增加人員編制,並成立社會教育推行委員會。 (四)依據學校特性,擇要辦理社會教育。 (五)鼓勵研究實驗,並將辦理社會教育列為考核項目。
174

「中央」、「聯合」兩報塑造的日本映象研究—中日外交關係友好時期與斷交時期比較

凌澤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關係的緊張,影響國際間相互的瞭解,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我國政府宣佈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這一劇變帶來的緊張,是否影響中日兩國間的相互瞭解? 報紙是一般民眾最常接觸的傳播媒介之一,且是瞭解國際事務的主要消息來源,報紙塑造的日本映像,無疑將影響中日兩國間的瞭解和友誼,因此研究報紙塑造的日本映像,在中日外交關係上,佔著重的地位;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探討及比較「中央」、「聯合」兩報友好□斷交時期塑造的日本映像及其差異。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探討「中央」、「聯合」兩報友好及斷交時期塑造的日本映像的內容,另外以計算內容出現的頻數,以瞭解「良好」與「不好」日本映像強調的主題重點,進而比較其差異。 本研究發現: 一、「中央」、「聯合」兩報在中日關係友好時期,傾向塑造「良好」的日本映像,斷交時期則傾向塑造「不好」的日本映像。 此一發現證實外交關係的變化,影響我國報紙塑造的他國映像,此將影響中日兩國間的瞭解。 二、在中日關係友好時期「中央」、「聯合」兩報塑造的良好日本映像中。傾向強調日本人生活形態方面的主題;塑造的不好日本映像中,傾向批評日本的經濟、貿易政策。 此一發現,吾人可以瞭解在「中日外交關係」尚未成為兩國政府及人民共同關心的問題之前,我國輿論對日本的態度,同一事件,報紙可將之塑造為「良好」映像,亦可將之塑造為不好映像,此時期,「中央」、「聯合」兩報塑造的良好日本映像中,包括了「日本是個經濟成長率高的國家」,但經濟發展並未成為良好映像中最強調的主題,於此足以顯示我國輿論對日本的審慎與保留態度。 三、斷交時期「中央」、「聯合」兩報塑造的良好映像中,傾向強調日本人民反共,對我友善合作,塑造的不好映像中,傾向批評日本政府對匪之外交政策。 此一發現顯示:「中央」、「聯合」兩報在斷交時期均將中日外交關係視為重點。 本研究發現「中央」、「聯合」兩報在塑造日本映像方面的一致性,亦證實「國際關係的緊張,影響國際間相互的瞭解」。
175

黃公度詩之研究

嚴貴德, Yan, Gui-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全一冊,字數近八萬字,分為六章。 第一章敘公度生平,第二章敘其時代背景,第三章論公度詩主題思想,又分 七節來探究,第四章論公度詩語言問題,探討公度詩之用語與節奏的特色,分七 節。第五章公度詩的結構分析,以結構殊詩為研究對象,第六章。各家對公度詩 的評論及結論。本論文研究詩為目的,所以重點放在公度詩本身而略論其生及時 代背景。
176

李義山詩意象之研究-以天文為探討對象

朴柱邦, Pu, Zhu-B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學為傳道的工具,文章必源於經典、文章以義理為先,文辭次之,散文最 本論文計一冊,約七萬字以上,其章節目次如左: 序。 第一章緒論:李義山生平述略,李義山詩之特徵,詮釋詩之意象一詞,概述 李義山對詩之意象之運用,研究之方法與步驟等共五節。 第二章李義山之詩中天之意象詮釋,導論,自然之文,概念之天,天之人格 化,天之神格化,其他,分析,結論等共八節。 第三章李義山詩中日之意象詮釋:導論,單言日者,日光,日之方向,四季 之日,日之典故,其他,分析,結論等共九節。 第四章李義山詩中月之意象詮釋:導論,月之空間意象,月之形態變化,月 之典故,分析,結論等共六節。 第五章李義山詩中星之意象詮釋:導論,星之統稱,星之單名,天河與七夕 神話,分析,結論等共六節。 第六章李義山詩中其他天文之意象舉例:導論,風,雲,雨,露霜雪,煙霧 霞虹霓,雷電,分析,結論等共八節。 第七章結論。 以上共七章四十二節。 本論文因限於篇幅,故只研究李義山詩中天文之意象,餘者容後擴充補足。 又本論文以科學方法處理,首先就李義山詩中之名詞分析歸類之,而後綜合 歸納得其旨意,則其名詞所代表之意象,明白可見。
177

況周頤蕙風詞話研究

丁千惠, Zheng, Qian-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蕙風詞話一書,素受詞家名輩推許,究其論詞旨趣,乃間雜於零章散則中, 然蛇灰蚓線,自有理脈可尋,爰為排比歸納,構架系統,本篇論文主旨如是。 全篇分六章: 第一章簡介作者,分生平簡歷與性情學養二節,並附年譜簡表。 第二章探討著述之背景,分著述動機、成書經過與年代、其書版本與體例二節。 第三章探討其論詞之基本觀點,並溯厥源流,亦分二節。 第四章探討其創作論,分原理與方法二節,學詞之道亦見此章。 第五章探討其批評論,分批評之法與角度、歷代詞家述評二節。 第六章結論,述本書之特色,且略加批評。 共為一冊,計六萬字。
178

孟子趙注與朱注之比較研究

顧健民, Gu, Jian-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因限於篇幅,故只研究李義山詩中天文之意象,餘者容後擴充補足。 本論文計壹冊,約八萬字,分四章,第一、二、三章均各分二節,第四章為 結論。 本論文乃將孟子歷來最重要之二注家,即漢代之趙歧與宋代之朱熹,就二家 注書由外在之體製與內在之內容加以分析比較,以求得二家之異同,一蘄出諸平 心,不敢妄為軒輊,蓋三家注皆有其特色,亦有其偏重,然均足以顯示二家所處 時代之學術風尚也。此似牽涉所謂「漢、宋之辨」,惟本論文並不強調此點,蓋 恐由成見而生偏心,由偏心而蔽真理也。 撰者切望經由二家之比較,吾人不將可知歷代孟子學發展之概況,尤蘄使吾 人經由比較分析,能更深入而正確的瞭解孟子,則亦撰者之微意也。
179

詩經中有關男女情感問題之探詩與分析

鍾洪武, Zhong, Hong-W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書一冊,約六萬字,分上下二篇。上篇探討未婚男女之情感問題,計五章 。第一章相思之苦,第二章期會之情,第三章情海之變,第四章堅貞之愛,第五 章待嫁之心。下篇探討已婚夫婦之情感問題,計七章:第一章新婚之樂,第二章 佳偶之和,第三章征人之思,第四章閨婦之念,第五章怨婦之歎,第六章棄婦之 哀,第七章悼亡之痛。全書共收詩七十餘首,每首詩皆羅列詩序以下各家有關請 旨之異說,然後為之辯證疏通。既不墨守一家,亦不標新立異,總之,以融通合 理為要。再則就整首詩,分章敘其大旨,及寫作技巧,前人之說,能助吾等賞析 者,并錄不棄。至個人或有偶得,然以才疏識淺,所論必有謬誤失當處,倘祈博 雅君子有以教我也。
180

孔孟之道述義

伍安娜, Wu, An-N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部分 緒論分兩章 第一章 「釋道」。證釋「道」字由本義引申至各義之情形以明道字意義之 遞演 第二章 論孟中之「道」。舉論孟書中具代表意義之道字詮釋之。 第二部分 本論「孔孟之道述義」分三章 第一章 「所用名詞之闡釋」闡明文中所用諸名詞之意義 第二章 「內聖」。此章與下章外王為全文重心,孔孟之道期於完成人間達 「厚生」之實,欲達厚生必須端正人之行為,而人之行為根源於其 心之意念,故本章即由內心之意念展開: 第一節「道德主體之建立」立仁義禮道德主體以見「應然之理」(仁)發 為萬善之行。 第二節「德性之沉穩」明人之所以不能彰顯其固有之德性者是因為私欲障 蔽之故。 第三節「德性之學之工夫」說種種修養工夫。 第四節「成德之進程」依工夫之淺深,而有種種人格境界,其極致為「聖 人」,乃最理想最圓滿者,此為個人之成就所謂「內聖」者是。 第三章 「外王」。孔孟之道不僅止於內聖「成己」還須「成物」自近以及 遠,以德化之,開物成務,利濟天下,此之謂外王而在孔孟,乃 經政治實現之,故此章分兩節,分述孔子孟子之政冶思想。 第三部分 結論。總結以上以作結束。

Page generated in 0.01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