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5
  • Tagged with
  • 5
  • 5
  • 5
  • 4
  • 4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

羅淑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五○年代一個巨變的時代,在以往都以單一論述與觀點審視之,如今多元文化的出現,必將為其開發不同面目的思考,張秀亞與艾雯就是一個例子。在五○年代的女性散文當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範式,分別是張秀亞所建立的「詩化散文」,追求散文的「純粹性」與艾雯建立的「私密散文」,追求散文的「私密性」。她們都以「美文」的方式書寫散文,成績有目共睹。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將概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方法,提供台灣文學史的書寫另一視角,且開拓女性散文的美學新版圖。   第二章兩位作家的生平與文學中,試圖以時代背景為經、個人生平為緯,劃出二位女性作家的歷史座標,並介紹這兩位作家的文學生命。   第三章將就張秀亞散文的藝術造詣深入探討,分別以主題類型、散文創作的理論與實踐、及散文藝術技巧的錘鍊建構之。張秀亞的主題類型大抵以身邊近物或個人經歷著手,展現了她對人生的關懷。張秀亞的散文文本中有很多對於文藝問題的探討,將其彙整分析,可建構其散文文學觀,並以其散文觀驗證其文本。張秀亞散文的藝術技巧可從四點分析,一為使用凝鍊的文字經營散文。二為多用獨語式的告白用語,屬自我的靈魂對話。三為多採靜態、微物的述寫視角,細膩深刻。四是則是她將意識流小說的概念引入散文,使得傳統散文開始產生質變。   第四章則以艾雯的散文為對象,分析她的散文主題,大抵不出在地的人生小景,刻劃出台灣的風土民情;溫柔敦厚的母愛,散發出母性的光輝;詠物寄情,闡發哲理;田園牧歌,展現恬淡的心境;懷舊憶往,表現對故鄉的眷戀;旅遊書寫的嘗試,為女性散文旅遊書寫留下了楔子。第二節將討論艾雯的散文創作意念與實踐。艾雯少有專論散文的篇章,但其散文觀可從其散文文本中琢磨而出。艾雯散文技藝的追求中,將提及其以詩為文的精神,強調美的內蘊。而閑話式的晤談用語,讓讀者更貼近作者,讀其文章有如與老友話家常。至於詠物溶化哲理的述寫視寫,可以看出艾雯將哲理化入生活的用心。   第五章將以這兩位作家的書寫特質與意涵成為分析的焦點。張秀亞與艾雯在書寫上有其共同的特質與意涵:永恆的鄉愁指的是她們對往過歲月的依戀,而家鄉與往過歲月成為一個特殊的時空,任何的事物都有它特殊的意涵。「在地化」與「家台灣」的寫作視角,「在地化」表現出女性特有的「空間感」,而「家台灣」使台灣成為女性寫作空間的隱喻,其背後的意義是我們不得不注意的。在尚屬於女性主義初萌期的五○年代,兩位作家利用母性的暈開與渲染,使得傳統的「母性」與前衛的「女性」,得到了兼容並蓄的調和。最後是真實生命的感悟,在她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她們對「真善美」境界的追求,而這些都透過對真實生命的感悟表現出來。   最後結論將提出在五○年代女性散文中的兩個範式,這兩個範式在美文的基礎分別由張秀亞與艾雯所建構而出。張秀亞的美文書寫為其建立起一個範式,這種詩與散文結合的「詩化散文」,是美文最極至的表現。而艾雯在寫作散文時大量運用日記體與書信體,這種私密性極高的散文體裁,為其建立了「私密散文」的範式。
2

五○年代的孟瑤

黃瑞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孟瑤的寫作歷程由1950年5月7日發表在《中央日報》〈家庭與婦女〉版〈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這一篇短文,到1991年完成了最後一本風雲傳為止,她一生花了四十餘年的時間,寫下了包括長、短篇小說、散文、史傳小說、文學專論、劇曲劇本、童話等,總共78部作品。 五○年代是孟瑤寫作歷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在五○年代她的創作十分豐富,共約三百多萬字,是她一生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作品刊載近二十家的報紙與雜誌。在五○年代這個特殊的年代中,孟瑤龐大的作品量,往往透露出女作家在時代動亂中,時、空變換的轉折;在女性意識的開啟與歷史學的素養下,孟瑤所創作的小說作品,確實有她的特殊性值得探討,她應該擁有她的文學位置,而不應該如此地孤寂地凋零。 本文探討在五○年代的女性文學的國度裡,在官方與男性權力掌握的罅隙中,女性文本跨越傳統的份際,展現其獨立開創的新人生態度。同時深入孟瑤在五○年代的文本中,所隱含的深刻意義。孟瑤的小說常在言情故事的遮掩下,不經意地流露對女性主體意識的宣揚,展現其素樸的女性意識。同時在小說藝術追求上,繼承五四感時憂國的文學傳統,在五○年代的寫作中,展開女性大河小說的寫作企圖。孟瑤的小說藉小人物在家國動亂中,立身的悲哀與無奈,訴說踽踽獨行的異鄉客,在故去的家園與永遠的鄉愁下,漸漸滋生的在地感情。孟瑤在五○年代堅持而勇敢地為女性而發聲、為立根於台灣新故鄉而執著,並在歷史中留下見證的一角。
3

尋找自己的位置──羅蘭散文研究

李貞儀, Zhen Yi Lee January 1900 (has links)
自一九四九年以來,臺灣女作家人數之多,如同璀璨的文學星群,不斷照亮臺灣文壇的半邊天下。然而,如此豐沛的臺灣女性文學創作,在臺灣文學史的建構過程中,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以羅蘭的作品,不論是在過去或是現在,以欣賞或是讚譽的讀者居多,但研究者和評論者相對的就比較少。以臺灣而言,截至目前,雖已有為數不少的單篇評論,但專論羅蘭作品的專書卻是付之闕如。研究的對象,也僅只於一些的簡單評析,尚缺有體系的全面探究,因此,本論文以羅蘭散文為研究的主題,希望能為羅蘭散文架構一個較全面的體系。 本論文擬從文本出發,以主題的取向與敘述的策略相結合,兼具作品內在與外緣的探討與比較,從而進一步辨義羅蘭散文的書寫在現代散文中的意義與位置。除了主題與敘述為兩大主軸開展之外,作者的身份所造成的條件性書寫,及其相關的文獻資料也是本論文所關注的重心。希望透過「基礎的文本整理與詮釋」、「論文研究資料解讀」、「時代變遷對作家的啟發」和「文本分析」為研究的策略,將時代變遷對羅蘭的影響與啟發等面向做一通盤的分析、比較與歸納,藉此結果來論證出本論文所要研究的中心議題──羅蘭作品在當代女性散文中的位置,並試圖建構其在散文史上的意義,且根據各章的研究成果,總結歸納羅蘭散文中所呈現出的風格特色與美學內涵,企圖辨義其在散文史上所代表的意義,以補臺灣文學史史頁中──「當代臺灣女性散文研究」之不足。也希望能把羅蘭的創作和時代變遷建立關聯性,並能透過本研究建構一個臺灣女性當代散文研究的觀察脈絡與文化視角。 / 摘要 i 目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0 第三節 範圍界說與研究方法 ………………………………………………15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安排 ……………………………………………………18 第二章 她的故事──羅蘭自傳研究 ……………………………………………20 第一節 走過歷史的橋樑 ……………………………………………………22 第二節 尋根溯源的身世拼圖 ………………………………………………27 第三節 一趟返「家」的旅程 ………………………………………………39 第四節 「消失的存在」與「存在的消失」 ………………………………44 第五節 小結 …………………………………………………………………52 第三章 她的理想與異想──羅蘭生活散文研究 ………………………………53 第一節 彩繪日記 ……………………………………………………………55 第二節 生活中的「小」風景 ………………………………………………59 第三節 美麗的夢想? ………………………………………………………72 第四節 小結 …………………………………………………………………84 第四章 她是這樣感悟人生──羅蘭小語研究 …………………………………85 第一節 她和廣播結緣 ………………………………………………………85 第二節 哲理與智慧並存的獨到見解 ……………………………………91 第三節 羅蘭小語的美學意涵 ……………………………………………103 第四節 小結 …………………………………………………………………112 第五章 結論:羅蘭散文書寫的特質與意涵 ……………………………………113 第一節 家台灣的生活圖景與認同 …………………………………………113 第二節 感官體驗的召喚 ……………………………………………………116 第三節 生命的感悟與自我追尋 ……………………………………………118 第四節 總結 …………………………………………………………………119 附錄…………………………………………………………………………………122 參考書目……………………………………………………………………………129
4

乘著日常生活的列車前進──以戰後二十年間的《暢流》半月刊為考察中心 / Boarding the “Everyday Life” train: a study on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 during the first two decades in postwar Taiwan

張毓如, Chang, Yu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附屬於台鐵的《暢流》半月刊(1950~1991)是一本為火車乘客、鐵路員工發行的綜合性雜誌,講求「消閒」與「興趣」,內容五花八門,包括詩詞、遊記、書畫金石、人物軼聞、歷史掌故、文化探源、海外新知、文學創作等,堪稱一般大眾居家旅行必備良伴。本研究藉由細讀《暢流》,管窺戰後二十年間的文學文化生產的情況,一方面爬梳《暢流》的發展史及其週邊,一方面由文學研究的角度出發,指出《暢流》的特色、文學史上的定位,以及《暢流》所代表的美學取向。   本研究首先交代《暢流》刊史,分從:一、組織面上,說明《暢流》發行單位與歷任主事者的更迭與改組;二、經營面上,說明《暢流》的行銷方式、普及情形、售價調整、叢書出版等概況;三、編輯面上,點出編輯和作者的互動關係,闡釋編輯方針、刊物內容、讀者反應之間的交流與影響。接著,本研究聚焦《暢流》的形式與內容,追溯其承襲日本明治末期及中國民初以來鐵路附屬雜誌之脈絡,並在與同時代報刊的各種功能、類型對比下,照見《暢流》的綜合性。   本研究的第二部分,著重以「日常生活理論」分析《暢流》的旅遊書寫與生活新知。在外省人士以「由景點至風景線」的趨勢逐步認識台灣的同時,旅遊活動的頻繁複寫,使我們見到個體在現代的日常世界中,藉著「移動」所呈現的豐沛活力。另外,差異性不斷地展現在《暢流》的旅遊書寫中,展現在旅人對異地風俗、景觀的敏銳感知當中,於是,旅遊書寫的「非常」意義也由此展開。更重要的是,文本中橫貫公路、福隆海水浴場這些「地點神話」的建構過程裡可以得見,隨著五○年代中期以後台海情勢緊張、反共話語沸騰,同時期的《暢流》卻因為滿眼盡是遊山玩水的旅人,遂勾勒出一個現代化社會的輪廓:即連長年備戰的離島空間,都褪去反攻戰略跳板的色彩,而更接近於現代性不斷滲透、施展其神力的實驗場。另一方面,《暢流》的生活常識、科學新知則是時人在濃厚現代性的環境下,對「日常」萬象的期許與再現。   承上,本研究的第三部分由日常生活理論提示的「變動」、「流動」出發,析論《暢流》的文學作品內涵及其美學特徵。第一,本研究標舉「日常生活書寫」作為思考五○年代台灣文學的新框架,其具體文本內涵則包括購物活動、鄰里角力、社群關係的解散或重組、對愛情的質詰、以及寫實的社會百態等。第二,《暢流》的日常生活書寫顯示:所謂「反共」集體意識很可能是一種虛張聲勢,當脫去政治框架,「日常」仍將獲得普遍的關注。另外,在現代性的介入使日常不斷流變的歷程裡,「懷鄉」不再只是政治話語的附屬品,而成為日常書寫的同質異構體。   對《暢流》的全面探析,有助調校關於五○、六○年代社會實況的刻板印象。在看似政治掛帥、反共聲浪不斷的外象之下,現代性的滲透、現代生活的浮現,一一成為不宜忽略的面向。由此,五○、六○年代台灣文學的文藝美學、活動板塊、評價定位等,將再次走入評家論者的視野,亟待進一步的詮釋。 / With the research strategy of close reading and the methodology of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1950-1991) to discover its developmental history,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presentative position in modern Taiwanese Literature. Aiming at the staff and the passengers,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 is an affiliated comprehensive magazine to the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which includes classical poetry, travel notes,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graphic arts, anecdotes, general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verseas experience, literary works and creative writings, etc.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thesis explicates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 in three aspects: 1, at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2, at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3, at the editing level. The second part of study borrows a lot from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to analyze the travel notes and the common knowledge in the Chang-Liou. While the mainlanders build a gradual understanding into Taiwan by the sequence which is named as “from scenic spots to landscape”, the frequent replication of tourism activities shows rich vitality in the course of moving and commuting. In addition, we can indicate a strong “non-everydayness” from the observation on local scenery and customs out of the travel notes. Above all, the emergency of “location myth”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Cross-Island Highway and the Fulung Beach for example reflect a modern image and also reveal a modern atmosphere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general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verseas experience all together outline the “everydayness” in the Chang-Liou. The third part of this thesis, Chapter 4, discuss the mea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text feature of the literary works especially those written by women writers. In view of “flowing” and “changing” hinted by Everyday life Theory, literary works in the Chang-Liou present a distinctive array of themes including shopping, neighborhood wrestl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 restructuring, questioning love, and investigating social issue. Besid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veryday life writing”, the widespread perspective on taking the 1950s Taiwanese literature as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requires further reading and revaluation. Therefore, so-called nostalgic prose is no longer the product of political discourse, but another type of practice on Everyday life writing. Studying the Chang-Liou on the Everyday life Theory basis improves the formation of railway magazine history and helps recognize how modernity influences everyday life during the first two decades in postwar Taiwan, so as to urge existing interpretations of 1950s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modern Taiwanese female literature to make certain alterations. Although purpose of the magazine is for leisure and for interests, the Chang-Liou expresses serious concern on literature, culture, and society, that is definitely a key no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5

白堊記憶: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集體記憶的保存、復甦與重建 / White Memory -- The White Terror in Taiwan in the 1950s: Preservation, Rise,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葉怡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探討的是,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政治案件的「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保存、復甦和建構的社會過程。 自1949至1987年,我國在戒嚴體制的控制下,「五○年代白色恐怖」的集體記憶曾經長期受到抹黑及消音,當時受難者及其團體在此一記憶的保存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透過他們私下的集結與聯絡,在團體的脈絡中鞏固了此一記憶。 解嚴前後,過去被壓抑的許多記憶浮上檯面,透過紀念儀式、平反活動、修改法令、保存歷史地標等活動,各方主體重新召喚、組織、競爭詮釋集體記憶,端賴資源不同,決定了競爭結果。但是由於五○年代白色恐怖蘊含的意識型態和國族認同,不完全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因此並未馬上進入國家論述。 隨著舊政權逐漸退出執政集團,新的國民黨政權有「建構新國家」認同的需要,同時遭受地方反對黨政府的強烈挑戰;配合社會控制鬆綁,文化媒介的傳播,民間記憶更加浮現。最後在「朝野大和解」等現實環境的配合之下,受難者團體採取迴避意識型態的論述策略,發揮了臨門一腳的功效,終於讓此一集體記憶進入正式論述,新的「人權論述」的建構和認同也在這個過程中悄悄的重構、凝塑。 但是目前呈現的集體記憶仍是經過篩選、組合後的結果,紀念碑的概念如「人權」、「民主」等,已獲得這一波國族建構的認可;但是相對的,由於兩岸的僵局未解,左翼思潮和運動仍然被排除在外;少數族群、弱勢性別的詮釋權也相對被忽略。目前各種不同主體,仍在互動中持續移動建構,或許下一次大規模的記憶召喚,隨時可能在適當的時機,再度出現在公共論域。

Page generated in 0.03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