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自清修辭理論與實際陳清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摘要
本論文的寫作主旨在於探究朱自清修辭理論與其實際應用的整體觀照,並分析朱自清運用修辭理論的藝術特色;盼能一窺朱自清散文的風貌,並能對朱自清的研究開展出另一嶄新的空間。茲將本論文的章節架構略述提要如下:
一、第一章〈緒論〉
揭示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
二、第二章〈修辭理論〉
第二章分成「修辭原則」和「修辭手法」兩節來研究。第一節「修辭原則」的部分,先對「意在表現自己」、「運用活的口語」及「主張文字作畫」三項修辭原則作探討,再分從「原則溯源」、「原則說明」作論述。第二節「修辭手法」的部分,則分成「互文」、「逐層遞進」、「排語」、「感覺印象」、「感覺聯絡」、「比喻」六類來探討,先分述各修辭手法的定義、成分、分類、原則或作用,再將各修辭手法與一般修辭專書的修辭手法作對應,並進一步將該辭格的界定、意涵和美感效應作一番的補充;其中特別說明:朱自清「互文」修辭手法與現代「互文」修辭手法二者的不同界說,並提出朱自清「互文」修辭手法對現代「互文」修辭手法的影響;另外也將朱自清所提出的「比喻」修辭手法與一般修辭專書中的「譬喻」或「比喻」修辭手法(含台灣、大陸學界的說法)作一比較與說明,並提出朱自清「比喻」修辭手法所獨有的特色。
三、第三章〈修辭理論的應用〉
第三章分成「修辭原則的應用」、「修辭手法的應用」及「作品採用其他修辭手法」三節來探究。此三節均先進行應用實例的操作,一一作文例的分類與探析,接著視修辭理論的性質不同,嘗試結合美學或心理學的角度,進一步歸納各修辭理論應用的藝術特色。其中有關「作品採用其他修辭手法」的部分,茲分成「設問」、「引用」、「轉化」、「映襯」、「譬喻」、「倒反」和「類疊」七類來討論,先分別說明各修辭手法的定義及分類,接著再探究採用各修辭手法的應用情形,最後以美學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就採用各修辭手法的藝術特色作一剖析論證。整體而言,有關「修辭理論的應用」嘗試結合美學或心理學來探討,包括各修辭手法的定義內涵及藝術特色的歸納。
至於朱自清「修辭應用」的範疇——「修辭原則」、「修辭手法」、「作品採用其他修辭手法」,並非單一局限的:「修辭手法」及「作品採用其他修辭手法」都是各以「修辭原則」為精神指標,互相會通,相得益彰,得以展現詩情畫意、清新自然的作品特色;朱自清在運用字句修辭時,其「修辭手法」的呈現也並非單一的形式,常常兼用其他的修辭技巧,展現其修辭應用的靈活與傳神之美。
四、第四章〈結論〉
總結上述各章節的論證探析,歸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展望,茲分成「修辭理論的影響」和「修辭應用的價值」兩節作為總結,以展現散文大家朱自清修辭理論的整體藝術。其中特別說明未來的研究展望,可以繼續朝向篇章修辭的範疇開展,以兼顧表現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修辭堂奧。
|
2 |
法、論證與修辭學--Chaïm Perelman新修辭學法理論之研究王效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3 |
韓非 子連珠體修辭探微周娟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韓非子》連珠體修辭探微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國文教學碩士班
論文題目:《韓非子》連珠體修辭探微
研究生:周娟娟
指導教授:蔡宗陽教授
全書共 631 頁,約 31 萬字。
【論文提要】
本論文寫作的主旨乃在探究《韓非子.內外儲說》的「修辭」,並進而分析韓非運用篇章修辭及字句修辭後對文章產生了何種特色和變化,期能管窺《韓非子.內外儲說》「修辭」的堂奧。茲將本論文的提要略述如下:
一、第一章 〈緒論〉
首先揭示本論文的研究動機,鑒於歷來研究《韓非子》書相關的書籍及碩博士論文,大都以韓非思想作為評述的要點,本論文希望能藉由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研究範圍主要限定於《韓非子.內外儲說》。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篇章修辭,一為字句修辭。
二、第二章 《韓非子.內外儲說》篇章修辭
此章研究的重心在於探究《韓非子.內外儲說》篇章的修辭。因內容篇章繁複,故依《韓非子.內外儲說》六章目次逐一探討:〈內儲說上〉、〈內儲說下〉、〈外儲說左上〉、〈外儲說左下〉、〈外儲說右上〉、〈外儲說右下〉。
各篇研究的方法是先逐一列出各篇原文,再探討各篇的主旨,接著呈現各篇的結構表,並於其後詳細闡述其章法結構的運用,最後以「作者的心理基礎」或「作品的美感效果」角度分析各篇章法結構的特色,若其篇章修辭對後世影響甚遠,亦一併列入此章節探討。
三、第三章、第四章 《韓非子.內外儲說》字句修辭(上)(下)
《韓非子.內外儲說》字句修辭,因作者辭格運用的廣泛,故分形式美妙的修辭(上)與傳情達意的修辭(下)兩章分別敘述。第三章先論形式美妙的修辭,包含了:類疊、對偶、排比、頂針、層遞;第四章傳情達意的修辭,涵蓋了:設問、引用、譬喻、映襯。此兩章均先分析《韓非子.內外儲說》中每一辭格的運用情形,接著再就作者的心理基礎、或作品的美感效果來深究韓非運用此辭格對文章產生了何種的藝術特色。
四、第五章 結論
總結以上各章節之探析結果,整理歸納出本論文《韓非子.內外儲說》篇章修辭及字句修辭研究的成果及其價值,最後以研究展望及期許作結。
|
4 |
廣義修辭在中六中文科實用文之敎材設計李志文, 01 January 1996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5 |
俄漢翻譯中俄語詞彙之修辭問題朱子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詞彙的修辭成份屬於較難或無法翻譯的部分,造成不少翻譯上的等值問題。本論文以帶有修辭色彩的俄語詞彙為研究對象,從俄語詞彙學與修辭學的既有架構出發,搭配翻譯等值與轉換理論,探討詞彙的功能語體限制以及情感評價成份對翻譯造成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主旨,在於突顯詞彙修辭色彩的重要性。並試圖從修辭功能的角度,來補償翻譯過程中,原詞彙修辭與情感評價色彩上的損失,以建立原文與譯文之間的功能等值。
|
6 |
中國語文特性造成文學遊戲性質之研究--從遊戲觀點探討運用中國語文特性的文學修辭現象陳姿蓉, CHEN, ZI-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的目的在於發掘運用中國語文特性的文學修辭趣味及其遊戲性質,從而強調
中國語文特性對於文學的影響。
本文一冊,計十五萬字,共分七章二十節。
第一章,中國語文的特性概說。旨在分析中國語文特性的形成及其影響。
第二章,中國語文的特性與中國文學的修辭現象。旨在說明中國語文特性與中國文學
修辭現象之關係。
--以上一、二章為本文概論部分。
第三章,運用中國字形特質的文學遊戲趣味。
第四章,運用中國字音語音特質的文學遊戲趣味。
第五章,運用中國字序語法特質的文學遊戲趣味。
第六章,運用中國字序語法特質的文學遊戲趣味。
--以上三、四、五、六章為本文主論部分。旨在探討運用中國字形、字音語音、字
義詞彙、字序語法特質,所造成的文學修辭趣味及其遊戲性質。
第七章,結論。總結本文並提出餘論。
|
7 |
俄語感嘆詞的詞彙意義與句法功能分析-以果戈里、謝德林、左申科作品為例陳怡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感嘆詞在文學作品和口語中,佔據不可忽略的地位。因為感嘆詞本身帶有特殊的表現力和鮮明的情態意義,可以用來表達人類的情緒、感覺、態度、主觀評價,賦予話語生動的表現力,所以感嘆詞也可視為一種特別的修辭手法。儘管感嘆詞在口語和文學作品中佔有一席之地,但因其在現代俄語的詞類系統中,處於較模糊的地帶,對於感嘆詞的研究也相對比其它詞類少,因而教學上受限於研究文獻的不足,辭典中也常因部分感嘆詞的多義性及解釋的簡化而造成外語學習者的困擾。感嘆詞在俄語詞類系統中地位特殊,它既不屬於實詞,也不屬於虛詞,在詞彙文法意義上自然也有別於實詞和虛詞。大部分的感嘆詞在句中不屬於句子成分,此時其語意若是作為句子既有的整體情感或意志意義的輔助,便很容易被外國讀者或譯者所忽略;但事實上卻減損了作品中的細微情感表達而不自覺。有鑑於此,筆者挑選感嘆詞作為研究客體,希望藉由感嘆詞的研究,能使無論是俄語教學者或學習者,對於感嘆詞的說明或理解都能夠清晰明確。本論文的目的是歸納出感嘆詞在俄國幽默諷刺作品中的詞彙修辭意義及句法功能特徵,並針對字典中感嘆詞釋義提供之不規則性或不明確性,尋找本詞類系統化的解釋方法。
|
8 |
從神聖奧義到語言對話:奧古斯丁語詞理論與高達美哲學詮釋學 / From Mystery to Dialogue: the Augustinian Theory of the Word and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郭書玲, Kuo, Shu-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題目是「從神聖奧義到語言對話」(Vom Mysterium zum Dialog),副標題是「奧古斯丁語詞理論與高達美哲學詮釋學」(die augustinischen Verbumlehre und Gadamers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這「語詞理論」(Verbumlehre),又譯「聖言論」,指的是基督教哲學中最重要的奧秘:「道成肉身」(Verbum Incarnatum)。在奧古斯丁的《論三位一體》中,這奧秘是由人的心靈活動、由內言與外言的關係來解釋的;而在《真理與方法》中,高達美則轉而由道成肉身的比喻去解釋對話的普遍性。
語詞理論──這由奧古斯丁所確立的神學思想如何在哲學詮釋學中發生作用,即是本論文所進行的研究主題。本書透過四方面來展開這份研究:首先,探討高達美哲學詮釋學的對話論述;第二,說明奧古斯丁神學對詮釋學語言的影響;第三,探究路德宗神學對奧古斯丁思想的保存與發展,藉此闡明修辭學傳統如何作為詮釋學的普遍方面;最後說明奧古斯丁神學與修辭學之關聯,討論詮釋學經驗的語言性如何能表述世界。
|
9 |
"孟子"的修辭藝術探討 = The discussion of rhetoric in Mengzi / Discussion of rhetoric in Mengzi;"孟子的修辭藝術探討"鄒瑜 January 2007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
10 |
澳門作家寫作語言的本土特徵 :以寂然為例 = The local features of Macau author's writing language / Local features of Macau author's writing language符策偉 January 2017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Art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
Page generated in 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