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企業網路公共關係策略、工具、效益之關聯性研究-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例呂沐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主要有二,其一是重新檢視Grunig所提出的優越公關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是否能夠被實踐;其二是想透過調查所有網路工具被應用的情形,試圖建構出一個完整的網路公共關係效果評估指標。基於要進一步詳細討論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希望達成下列之研究目的:
第一,本研究希望能初步探討台灣地區網路公共關係的應用概況。第二,本研究希望能透過審視公共關係策略與網路傳播工具進一步闡述網路科技是否有助於達成優越公關。第三,提出網路公共關係效果的評估指標。第四,綜合理論與實務界研究結果的兩相對照,進而提出適合企業使用的網路公共關係架構。
研究結果可以分成以下四點簡述之:
第一點,網路公共關係策略,公關人員經常使用資訊中介策略、雙向溝通略、對等溝通策略,其中資訊中介策略和雙向溝通策略可被視為同一種策略。由此可得知,公關可人員能是有可能透過網路公共關係使用雙向對等溝通策略,進而達成優越公關的。另一方面,在網路公共關係中,公關人員很少使用人際溝通策略。
第二點,公共關係策略與網路傳播工具關聯性,資訊中介策略與全球資訊網、部落格呈現正相關;雙向溝通策略與網際即時通訊系統、部落格呈現正相關;對等溝通策略與全球資訊網、網際即時通訊系統、部落格呈現正相關。換言之,公關人員如欲透過使用雙向、對等溝通策略達成優越公關,或許可以考慮使用全球資訊網、網際即時通訊系統、部落格等傳播工具。
第三點,網路公共關係效益,公關人員認為網路公共關係有助於媒體曝光、組織和公眾間關係和組織聲譽。總結言之,網路公共關係有助於公共關係的直效價值。另一方面,公關人員認為網路公共關係對於促進市場營收、危機管理/衝突解決方面的功效並不顯著。
第四點,企業如果欲藉由網路公共關係實踐雙向對等溝通,有三個因素是一定要具備的,第一是要有獨立的公關部門,第二是要讓公關人員受較多的專業公關訓練,第三則是在傳播工具的選擇上必須善用網路即時通訊系統和部落格。
|
2 |
組織文化與組織公共關係行為相關性探討陳蕙芬, CHEN, HUI-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組織公共關係行為模式與組織文化相關聯的情形。研究可分兩步驟:首先依美國學者古魯尼與杭特(Grunig & Hunt, 1984) 所提出的公關四模式量表,將由國內企業界所挑選出的十二家企業組織,依四模式運作特性區分為三種類型群,分別是:偏媒體宣傳模式群、偏雙向不對稱模式群和偏雙向對稱模式群。第二
步驟是在三群中各找一家組織代表該行為模式(共計三家),依丁虹(民七十六年)發展的企業文化問卷,測度其企業文化。
這十二家組織的選取方法是,根據中華徵信所民國七十六年所編「中華民國大型企業排名」,在服務業前一百大和製造業前一百五十大的名單中,調查其公關業務狀況,並據此選取已成立正式公關部室的包括聲寶等十二家企業。
本研究所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集群分析,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F考驗,t考驗,雪費事後檢定,皮爾森相關和典型相關等。
主要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依SAS套裝軟體中集群分析的群內最小變異法(華滋法),可將由國內企業界挑選出來的十二家組織分為三種類型群─「偏媒體宣傳模式」群,「偏雙向不對稱模式」群,和「偏雙向對稱模式」群。
二.各群代表組織,組織文化各有其特性:
甲公司(代表媒體宣傳模式):
公司實際的情況是,較偏向傳統式權威管理,不太重視個人生活和經驗,而員工從欲的情況是,傾向公司能有一種人本主義的導向,和主動影響法政環境的精神。
乙公司(代表雙向不對稱模式):
公司實際的情況是,重視「具理想、務實際」的價值觀,偏向團隊參與式的管理方式,並不贊成要順從主管觀點;而員工所欲的情形是,對各個所欲的文化因素都有接近於「同意」的程度。
丙公司(代表雙向對稱模式):
公司實際的情況是,偏向團隊參與式管理,重視「具理想、務實際」和「就事論事、追求創新」的精神,不贊成要順從主管觀點;員工所欲的情形是,傾向公司能有人本主義的導向和彈性分工,上級協調的精神。
三、三家公司互相比較之下,結果發現:
公司實際的情況是,除「就事論事、追求創新」和「主動影響法政環境」和「保專集權」因素外,其餘五個因素在不同的公司上都有顯著的差異。甲公司最傾向傳統式權威管理,最不「具理想、務實際」,最順從主管觀點。乙公司最傾向於「具理想、務實際」,最重視個人生活、經驗,丙公司最傾向於團隊參與式管理,最不重視個人生活、經驗。
員工所欲的情況是,除「彈性分工、上級協調」因素外,其餘七個因素在不同的公司都有顯著的差異,且其差異均達0.01以上的顯著水準。乙公司最不重視「人本主義導向」,最「重視個人生活和經驗」和最重視「各盡本份」,較丙公司重視「秉公持」和「主動影響法政環境」。丙公司最不重視「理性權威」和「視人為工具」和「各盡本份」。
四.當以公司為單位,作組織內員工組織文化因素與公關四模式之相關探討,簡單相關和典型相關的結果,顯示了都沒有相關。而由員工對公關模式的評分居中的趨勢看來,似乎可推測公司員工對公司公關運作的情形並不甚瞭解。
五.為了瞭解公司內,員工與公關人員對公關看法有無差異,將各公司內員工與公關人員在四模式上的平均分作t考驗,結果發現,只有甲公司(代表媒體宣傳模式)在媒體宣傳模式上,員工與公關人員有顯著差異。丙公司(代表雙向對稱模式)在雙向對稱模式上,員工與公關人員有顯著的差異。不一致的原因有兩種可能,除了員工對公關運作可能不甚瞭解之外,另一種可能是公關人員可能高估了自己的工作。
最後,綜合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若干建議,以供進一步研究與實務界參考。
|
3 |
臺糖公司公共關係制度之推行與檢討賴茂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糖公司自民國四十三年設立公共關係部門,推展公共關係業務,協助公司業務發展以來,至今已有十六年的歷史。本論文即在研究該公司在這十六年□,推行公共關係的經歷過程。
第一章緒論,首先解釋本論文所稱公共關係的定義,及其與企業管理的關係;並說明筆者研究本論文的動機、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介紹台糖公司。台灣糖業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潛力、與台灣之經濟、社會關係至為密切,但因國內蔗作推廣環境日益艱難,國際糖價無法把握,致成無法穩定經營的難題,台糖公司基於經營上的需要,並在政府倡導、輿論指責下,設立公共關係部門,以協助公司發業務,凡此本章均作詳細介紹與說明。
第三章描繪台糖公司現行之公共關係制度的輪廓。台糖公司的公共關係,組織散漫、事權不專。秘書室設公共關係組,雖名為公共關係,卻不是推行公共關係業務的惟一機構;事實上,人事處、業務處另負責企業界二大群眾—員工與顧客—的關係,只是其本身不自覺,筆者特加以提醒。
第四章說明台糖公司如何向有關大眾推展它的公共關係業務。有關大眾中,以員工與蔗農與該公司關係最為密切,特以較多篇幅加以討論並冠以其名,以示其份量特重。
第五章□提出筆者在研究該公司之公共關係制度的過程中,所發現之應加以改進的組織散漫、事權不專、人員素質不高、偏重親身接觸方式等現象,並進而提出筆者認為該公司公共關係制度,為適應公司未來發展,應更為重視顧客關係、重新調整組織、提高人員素質、多利用大眾傳播媒介的看法。
第六章結論,為台糖公司十六年來推行公共關係的成果,作一總結。筆者以為台糖公司的公共關係制度值得商榷、改進之處不少,但在公共關係在國內尚未蔚成風氣的情形下,該公司能確實致力推行,不僅是幾分耕耘有幾分收獲,且足以使它成為國內公共關係界的老大了。
所謂公共關係,實即意見溝通的過程,為企業發展業務的一種管理職能。作者在學校研習大眾傳播學,對所謂意見溝通,能講得頭頭是道,但欠缺企業(或機關)組織與管理的學養,故對企業機構管理階層如何將公共關係,轉換為管理職能的實際運作情形,不甚了了,成為本論文寫作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幸好作者指導教授楊博清師為台糖公司公共關係實際負責人,不時給予指教,或給予觀念上的啟示,或親為說明制度的運作情形,使作者遇著之難題,都能迎刃而解;該公司主管公共關係的副主任秘書張在山先生,以其豐富的學養與經驗,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啟示,為作者擬訂大綱的主要依據。謹在此向二位師長致最大的謝意。
作者並感謝台糖公司的許多朋友,尤其是秘書室公共關係組組長施振雄先生。本論文大部份資料皆係施先生代為收集提供,並撥冗為作者填覆「公共關係有關資料問答」,使作者撰寫工作得順利進行,熱誠可感。
最後感謝本論文摧生者閻沁恆老師。作者初以我國國營企業公共關係制度為研究對象時,曾請教閻師意見,蒙閻師贊許、勉勵再三,並代為引介有關資料,啟導作者研究重點與方向,後作者雖改以台糖公司為題,仍師承其意,為本論文的參考。
|
4 |
行政機關運用公共關係之研究方胡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5 |
企業網路公關之研究陳怡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分析對象為「天下雜誌」2002年公布的台灣前五百大服務業,針對這五百家企業的網站內容,做一個整體性的內容分析,並從樣本中選取17個涵蓋各產業類型的樣本進行深度訪談,以及另外尋找5個媒體調查公司、公關公司等專業人士進行深度訪談,期望能運用質化調查來輔佐量化調查,獲得更深入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問題有:(1)台灣企業網站利用網路來推動公關實務工作的現況為何?(2)台灣企業網站公關效果指標可區分為哪些面向?其面向為何?(3)企業的組織性因素與其網路公關應用程度之相關性為何?(4)企業網站呈現公共議題的比例以及與組織相關的因素為何?(5)不同產業類型企業網站實際在推動網路公關上的方式有何異同?本研究的公關效果指標,以Kent& Taylor(1998)列出的網路公關效果五大原則為衡量基礎,並參考Kent, Taylor& White(2002)的衡量組織網站互動性評估方式為參考基準,列出三個研究假設:(1)組織性因素(產業別、員工人數、營業額)與企業是否建置網站有顯著關連。(2)組織性因素與企業網站是否有討論公共議題有顯著關連。(3)企業網站的公關效果指標可分為:介面人性度、資訊實用度、創意/吸引度等三大面向。
研究結果發現,「介面人性度」和「資訊實用性」為重要的網路公關效果面向。其中「資訊實用性」更以目標公眾為區分標準,分為:一般消費者資訊實用性、媒體資訊實用性和投資人資訊實用性等。本研究也發現,營業額比較高的企業有較多的資源配置於對外溝通的企業網站,因此溝通效果較佳。在深度訪談的結果也顯示,網路的內容多由公關負責,網站維護多由資訊部門處理,網路已經企業對內及對外溝通的重要工具,大多數企業期望網站發揮「建立企業形象」與「拓展業務」的功能。而在網路發展迅速之下,網路公關效果的評估越來越受企業所重視。
|
6 |
桃園縣不同規模國民中學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李汝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首先,經由文獻探討閱覽有關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之相關文獻,並擬定研究架構。進而,以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主任、兼任組長、教師為取樣對象、實施調查,並訪談校長、主任、兼任及專任組長、教師等10人。根據資料分析結果與討論,提出結論及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學校行政領導、學校教職員工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綜上所述,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不同規模國民中學在整體內部公共關係和各層面,皆屬於「中」到「中上」程度的表現,在五個層面中學校成員知覺以「訊息傳達程度」為最佳。訪談結果顯示,受訪學校成員皆認為學校應安排多元性質的各項聯誼活動,以利增進同仁間之情誼。在調查研究與訪談中發現,學校成員對於學校事務的參與態度,是屬於積極的;但是能參加的機會卻偏少,許多的決策是由少數人所決定,學校成員會因不瞭解與認知不足而排斥,造成政策或計畫之執行與推動上遭遇困難,學校行政單位應重視此一現象與問題。
二、不同規模國民中學學校效能就整體學校效能和各層面而言,均達「中上」程度,在六層面中以「師生的互動關係」最佳、其他依序為「成員在職進修」、「行政溝通與協調」、「成員的工作滿意」,而「學校氣氛與文化」「學生學習與行為的表現」表現較差。小型學校較其他規模學校對學校成員經常談論調校或離職它就的事感受強烈,小型學校多位於桃園縣偏遠之山區或海邊,交通不便,學生學習意願低,教師在小型學校取得任教資歷後,每年5、6月及忙於學校調動與介聘。中型學校則因班級數適中,學生人數較大型與特大型學校少,學校成員對師生之間之相處感受到融洽
特大型學校各項會議其會議功能不彰。除此之外在受訪者之訪談中亦表示,學校會議多數為代表制,常無法代表多數成員的意見,學校成員無法直接參與意見,會後之決議常與多數成員之意見與想法不符合。
三、不同「人口變項」的學校成員,在不同規模國民中學內部公共關係量表與學校效能量表的得分與差異各有不同,以職務、年資與年齡較顯著。在整體及各層面的表現,均屬「中上」程度的得分表現。
四、不同規模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整體學校效能及各層面具有高度密切的正相關。整體學校內部公共關係之各層面對學校效能各層面之相關影響顯著,不因學校規模不同而有所不同。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表現程度愈高,學校的效能也愈佳。研究結果顯示:小型、中型學校之內部公共關係表現優於大型、特大型學校。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幾點建議:
一、因應學生人數逐年遞減,教育當局整併學校時,應整體考量學校之規模以利學校內部公共關係之推展,創造溫馨、和諧之學習環境。
二、為營造溫馨校園增進同仁間之情誼,應將學校內部公共關係之具體活動與工作列入校務評鑑項目中,如此方能落實促進內部公共關係之活動確實執行。
三、應編列預算計畫性之辦理有關公共關係知能研習,以幫助同仁在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之增進。
四、建立師徒制;資深年長之教學優良教師,協助帶領新進教師認識教學場域之相關事宜,幫助新進、資淺教師熟悉教學相關事務,增進同仁情誼。
五、攸關學校成員之學校政策或措施,應架設意見溝通平台,充分溝通、彼此瞭解,透過民主方式決議,公告週知後方能執行,以避免校內衝突之發生。
關鍵字:學校內部公共關係、學校效能
|
7 |
公共關係人員訓練移轉態度之研究楊聖怡, Yang, She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8 |
企業公共關係規畫程序之研究 / Planning Model of Corporation's Public Relation黃美娟, Huang, Regin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關係」這個名詞在台灣已被誤用多年,經過許多專業人士、專業機構的大力釐清,因而受到企業界的重視,將公共關係視作企業營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許多學者企圖提出一份完整的公關運作程序供實務界按圖索驥,但是這些模式或流程都偏向於執行過程的探討,所以本研究加入了組織文化與高階管理者之價值觀與理念兩項因素,希望該規畫程序能提供企業界更多的助益。
本研究的目的有五,分別為:一、在傳統的公關規劃模式中加入組織文化及高階管理者的理念與價值觀後,希望能夠發掘這兩項因素對公關運作決策的影響力,並且引起學術界對人文精神面的進一步探討;二、藉由實務界對公共關係的實地操作,探討產業特性這項因素對公關活動的影響;三、以企業為主體,研究組織文化與高階管理者本身的價值觀與理念對公關運作過程的影響,因而建立一套含括組織文化、高階管理者的價值觀等構面的公關規畫程序,希望能適於國內實務界的運作,提供企業作為公共關係整體規畫之依據;四、希望能透過個案分析後之彙總整理,說明公共關係實際操作時所應該考量的因素與所遭逢的困難點,提出適當的建議給企業界參考;五、檢視本架構與實務界所運用之方法間的差異性,探討造成差異的原因,以供後續研究者做進一步的探討。
本研究採用計質法中之深度訪談,針對十二家公司所呈現的公關活動,由專責人員、或者高階管理者描述活動進行的過程以及納入考量的環節,用以檢視本觀念架構與企業實際運作的吻合度。經過樣本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組織文化影響內部公眾的態度、行為,對於公關活動的投入程度、活動型態等有所影響。
二、高階管理者的理念與價值觀對於公關活動的類型、活動涵蓋的範圍、投入資源的型態、活動期間的長短、媒介與方法之運用等皆有影響。
三、產業特性可能影響公關的規畫過程。例如,百貨業的促銷活動頻繁,可能跳過「方案選取」步驟;非營利性組織可能忽略「績效評估」部份。
四、組織的生命週期可能影響公關運作的層次。處於成長期的企業可能視公關為行銷工具之一,偏向於「行銷公關」;企業已達成熟期者,可能偏向於以「公益贊助」的形式執行公關活動。
五、組織所提供的產品愈趨於有形者,可能藉助公關活動連結產品,促進銷售成長;產品愈趨於無形者,可能透過公關活動,塑造「企業形象」以增進相關公眾的信賴度。
本研究對企業界、非營利性組織、學術界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進一步的建議。
|
9 |
企業公共事務策略之實證研究-由企業形象的觀點黃尹洲, HUANG, YI-ZH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多元化社會的興起,公共事務(Pubic Affairs )、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s )與企業形象(Corporate Image )已逐漸受到國內企業的重視,不過,
縱觀國內企業在這兩個領域的作為,卻大都仍停留在表面的功夫,例如:企業識別體
系的規劃、或從事企業捐贈。而未考慮不同企業間內外因素的差異,因此,所獲得的
績效實在有限。
依據國外相關文獻的探討;與企業在此領域的實際作為,可以發現,公共事務(公共
關係)與企業形象有其策略層次的考量,綜合國外的研究,本研究認為公共事務、企
業形象與一般的企業策略一樣,均受到「產業特質」「企業特色」與「社會趨勢」的
影響,同時「公共事務策略」則是企業塑造其形象的主要手段。
在正合研究過程中,本研究將公共事物策略的形態分成六個構面:1.活動特色與類型
;2.活動對象;3.活動的主要執行機構;4.相對的業務比重;5.活動影響所及的範圍
;6.活動所憑著的主要企業資源。而在企業形象方面則分成:1.產品形象;2.公司形
象;3.社會形象,三個層次。做為研究的依據。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國內數家在公共事務與企業形象上有顯著績效的企業,依據文獻探
討所得到的觀念性架構,進行深入訪談,並將訪談的結果,一方面編成個案;一方面
希望從其中獲得相關的命題,作為未來繼續深入探討之用。
|
10 |
企業公共關係--台電公司的實例研究仇慶芳, GIU, HING-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在說明台電公司的公共關係制度,並檢討其推行成效。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共分四節,第一節公共關係的定義、第二節公共關係的職能、第三節公共
關係與企業、第四節研究動機與方法。第二章約略簡介台電公司。第一節台灣電力的
發展、第二節台電公司的現況、第三節台電公司的地位及貢獻、第四節台電公司推展
公共關係的背景。第三章介紹台電公司的公共關係制度。第一節組織系統、第二節專
責機構。第三節探討專業化的功能。第四章說明台電公司主要的公共關係業務,分為
新聞界關係、民意代表關係、用戶關係,其餘對外關係、員工關係的說明。第五章對
台電公司公共關係業務的檢討、分為制度的檢討、新聞界關係的檢討、社區關係的檢
討、用戶關係的檢討。第六章結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2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