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
  • 15
  • Tagged with
  • 15
  • 15
  • 15
  • 15
  • 6
  • 6
  • 5
  • 5
  • 5
  • 4
  • 4
  • 3
  • 3
  • 3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蔡旨禪及其《旨禪詩畫集》研究

魏秀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旨禪女史及其《旨禪詩畫集》為研究對象,多方蒐集、整理相關 方志及文獻資料,建構旨禪女史生平概略;繼而解讀《旨禪詩畫集》中詩作、畫作,分析作品內涵及藝術成就。依此,將論文內容分為六章,現略述各章綱領如下: 首章〈緒論〉:先敘述論文寫作動機、目的,並針對前輩學者研究成果作一 檢討;其次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困境、研究方法和版本校讎。 第二章〈蔡旨禪女史的生平〉:因地方方志所載旨禪女史的傳記,僅重點式 的簡略記錄,加以目前尚未有女史日記傳世,諸多相關事蹟散見報章雜誌,因此, 就時間歷程的變化,將旨禪女史的生平分成誕生傳說、求學過程、塾師生涯、 落葉歸根四個階段,加上兩度飄洋過海求學(一次從澎湖到高雄,一次從台中霧 峰到福建廈門),以及彰化、霧峰與新竹幾地的設帳生涯,除地方方志記載外, 吾人或可由報章雜誌、詩人詩作中推論詩家當時情懷、感受及經歷,參以文史互 證的方式,歸納、分析、構建女史的生平。 第三章〈《旨禪詩畫集》詩作探析〉:旨禪女史傳世的漢詩五百八十二首,本 章先就詩作內容分類,分成「抒情言志」、「詠物寄懷」、「說佛參禪」、「人情酬答」 以及「其他」五大類,其中「說佛參禪」一類應與旨禪女史特殊的身份-齋女有 關,此類詩作並不常見於同時期女詩人作品中。其次探究詩作的內在意識,歸納 有「生活情緒的標記」、「不俗人格的表述」和「女性意識的自覺」三個方向,前 二者是古典詩具備的興觀群怨的功用,與傳統詩作的創作意識並無二異,然從中 可見旨禪女史嫻熟流暢的詩采;後者則因女史本身身份而發,深具詩家個人色 彩。繼而分析詩作的藝術技巧,發現其可見「詩人畫家身分的應用摭取」與「動 植物意象的寄興託諭」兩大技巧的使用,是傑出詩人與畫家的旨禪女史,善於使 用色彩字和以平日作畫經驗入詩,此等藝術技巧的應用展現乃奠基在詩人畫家雙 重身份的基礎上;另外,又從慣用動植物意象的寄興託諭技巧中,見出女史既出 世又入世的生活實踐及自立奮發、悠遊自得的生命觀。第四節探討女史詩作的藝 術特色,首先歸納出詩作中的風格營造,以「清空沖淡」為大宗;再與日治時期 漢詩詩人常用的諷諭隱誨的象徵技巧相較,此種表達方式,旨禪女史較少使用, 反而多是「直抒白描的坦率無晦」,是女史個性使然,而齋女繡佛參禪的身份亦 是原因之一;另外,其寫作特色還具備了「出世入世的交融自得」。 第四章〈《旨禪詩畫集》書畫探析〉:旨禪女史有「詩書畫三絕」之譽,本章 擬從「書畫」分析驗證之,先論書法,再探畫作。畫作部分,首先歸納其內容, 有花鳥、人物、山水三類,花鳥類計有三十餘幅,數量過半,與閨秀畫家常見的 題材無異,此處可見女史的女性特質,其中,老虎、水牛等大型動物的作品,威 風凜凜、栩栩如生之勢,則不見於一般閨秀畫家;人物和山水類有十餘幅,或畫 放鶴人歸雪滿舟、李白斗酒詩百篇,與閨秀畫家常以家人為題有異。最後綜合分 析女史書畫風格,書法以行草見長,繪畫不刻意追求物象的工麗,無閨閣柔弱之 態,藉筆墨寄託清高節操,旨禪女史的書畫一如其人矣! 第五章 〈《旨禪詩畫集》詩畫的交互指涉〉:首先針對文人氣質的養成討論,女史除了承襲自漢儒文化的薰陶,所顯現的古典傳統文人詩畫風格外,其詩畫中亦呈顯了女性自主的風貌,從漢儒文化、傳統古典的制約中跳脫而出,此等背景正是形塑《旨禪詩畫集》中不凡成就的重要原因。其次就藝術層面探索,發現旨禪女史的詩與畫具「詩畫合一」的特質,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少數直接題於畫作的詩,對於畫境有相得益彰之效;多數寫景描物之詩亦具畫境之妙,詩與畫-兩種不同的藝術創作,在旨禪女史筆下是悠遊相通的。最後再從詩畫內在意涵探究旨禪女史詩畫間的交互指涉,掌握女史詩畫意境互通的面向。 第六章〈結論〉:本文透過蔡旨禪女史生平的建構,以及《旨禪詩畫集》的深入探析,期盼能重新定位「詩書畫三絕的澎湖第一才女」-兼有女兒、塾師、詩人、畫家、齋女的身份,尤其不靠庇蔭、自立更生,才華洋溢、詩畫創作質與量豐富可觀的形象,相較於同時期女詩人毫不遜色,甚至深具獨特性。另,留鴻軒女弟子以詩文聞名者不在少數,如蔡月華、蔡錦雲等,故留鴻軒女弟子群作品以及與其他男性弟子的互動探析,猶有研究價值。
2

楊牧散文研究

張家豪, Chang Chia-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楊牧是臺灣當代文壇上少數兼擅新詩與散文的作家,從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葉珊散文集》開始,楊牧便努力地經營他散文創作的道路,在近三十年的寫作歷程中,他不僅能持續不輟地以寫作為職志,同時他也能勇於自我反省,追求突破。因此,他的每一部作品總能達到一番新的成就,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   本論文以楊牧為研究對象,兼採內在與外緣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透過對作者寫作背景、求學經歷、人生歷練之觀察分析,以求明瞭其創作的外緣因素﹔一方面則探討作品本身的內在特性,就其所表現之形式、技巧、主題加以析論,以明其散文之藝術價值,二者互相配合參照,期能藉此對楊牧散文的意義與價值,有更深入而完整的掌握。本文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首先概述研究動機。歷來對於臺灣散文的研究已稍嫌不足,而楊牧既身為臺灣文壇上傑出的創作者之一,然而,學者對於其散文的研究卻僅限於對單一作品探討,較缺乏系統而完整的論述。因此,本論文以楊牧散文為研究對象,期能對其散文作品作一公允而適當的評價。其次則略述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章節架構。   第二章探討楊牧散文的寫作背景與風格轉變。在楊牧的創作歷程中,其成長背景與生活經歷佔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尤其對於其出生地—花蓮—的戀慕之情,亦在其散文作品中屢見不鮮,甚至他以其少年時期成長之體驗,創作了《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一系列的自傳體散文,可見故鄉花蓮在其心目中實扮演著文學原鄉的角色。學生時代,他離鄉背井到東海大學求學,而此時期正是其創作的啟蒙發展期,其第一本散文集《葉珊散文集》中所收錄的作品,大部份皆為此時期的創作。其後他到金門服役,退伍後又出國留學,而後長期定居國外,凡此種種的人生經歷,皆左右了其創作生涯與心靈世界,而為研究其散文創作時所不可忽視的要素。此外,在人生的不同時期,楊牧散文的風格也隨著心境的成長而有所轉變。故本章著重作品的外緣分析,略述作者之生活經歷與創作環境,以及其散文的風格轉變,以為其後研究之根本。   第三章詳述楊牧所秉持的文學理念。楊牧除了身為散文創作者之外,同時本身亦從事文學評論,其間也提出了不少關於散文的理論批評,而此類論述除了收錄於《文學知識》、《文學的源流》等評論集中之外,同時亦散見於其散文集中。故本章即著重探討其散文理論,對於其意見加以整理、歸納,以呈現出楊牧對散文所秉持的理念與其創作觀,並以之作為與其作品相互印證之基礎。   第四章從作品的內部著眼,分析其散文的主題。楊牧是一位不斷追求自我成長的作家,也因此他的創作也隨著他年齡、閱歷的增長,呈現出不同的風貌,而其創作的主題亦往往隨之改變。本章即根據其不同時期所創作之散文,分析歸納出其創作的主題,以「個人情思與成長身世的書寫」、「社會現實與人文精神的關懷」、「文學意義與生命本質的探索」等,概括其基本題材、中心思想,而作更深入之探討。   第五章從作品的外在入手,以修辭的角度分析楊牧散文的藝術技巧。楊牧以其外文系出身的專業背景,加上他深厚的中文學養,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方的語言特性,展現出了散文高度的藝術成就。故本章主要即透過修辭學的角度,針對其散文中所使用的排比、類疊、象徵、寓言等種種技巧,以及語法的融會和描述的手法,加以分析,以審視其語言特性與藝術成就。   第六章根據前面章節所述,總結楊牧散文的意義與價值,以明其在臺灣散文界之地位。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楊牧散文的寫作背景與風格轉變 7 第一節 楊牧文學創作的原鄉 8 第二節 楊牧散文的寫作歷程 14 第三節 楊牧散文的風格轉變 21 第三章 楊牧散文的理論基礎 33 第一節 散文的源流與類型 34 一、現代散文的源流 34 二、現代散文的類型 38 第二節 散文創作的理念 42 一、楊牧的文學觀 42 二、楊牧的散文理論 45 第四章 楊牧散文的創作主題 51 第一節 個人情思與成長身世的書寫 52 一、年少的單純情思 52 二、童年生活的懷想 54 三、故鄉的追憶與感懷 57 第二節 社會現實與人文精神的關懷 61 一、社會現實的批判 61 二、人文精神的發揚 63 三、高尚人格的孺慕 65 四、文化意識的闡發 66 第三節 文學意義與生命本質的探索 68 一、文學意義的探索 69 二、生命本質的思考 71 第五章 楊牧散文的藝術技巧 75 第一節 繁複的修辭技巧 76 一、自然精緻的語言 76 二、變化多端的句式 78 三、豐盈鮮明的意象 81 第二節 融會的語法運用 83 一、語法的融合 83 二、詩化散文 86 第三節 獨特的描述手法 88 一、描寫手法 88 二、敘述手法 91 第六章 結論 95 參考書目 101
3

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

蔡淑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眷村,是台灣歷史脈絡下一個相當特殊的時空產物,它不惟標幟著一段戰爭的記憶與身世的懸宕;同時,也以其數十年的真實存在參與了台灣的歷史建構與地理圖繪。而那些生活在台灣大小眷村中的大陸來台人士,尤其是具有軍籍背景的所謂外省人,他們歷經過連綿烽火,在命運時局的撥弄下被迫離鄉背景,輾轉流離到這隅島上「駐足暫居」。他們曾經是如此堅定信念,等著黨、政、軍領導階層帶領著他們打回故鄉,只有那裡才是真正的家園、惟一的祖國。也因此,與「眷村」這一名詞相聯屬的,便往往是一種相當於「後勤」、似戰不戰的半軍事團體生活型態,以及那沉鬱難遣的懷鄉情緒。 然而時移季往,隨著二十幾年來世界局勢與台灣政經社會環境的迭變,反共復國大業、重回故園家鄉已逐漸成為一則失去實踐效力與意義的歷史過往,取而代之的,是眷村與眷村人在各方面都面臨了切身的衝擊。首先是開放大陸探親後,眷村人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鄉,才發現自己在睽違已久的親族眼中,已成了名符其實的台胞;而在生活了數十年的土地上,卻又聽到愈來愈多以「外來者」對其大加指摘的聲音。再者,當本土化漸趨匯為台灣社會與文化論述的主流後,原本偏向於官方立場的眷村逐漸退居邊緣位置,成為所謂弱勢族群的一支。而且由於其身份的特殊性——包括與威權政體的密切關係、以中原漢文化為認同標的的「統派」立場、難以脫盡的菁英心態,以及不認同台灣本土的過客姿態等等——所引致的質疑與批評,都使得眷村與眷村人成為眾多矛頭的焦點。尤其是因應現代化與都市化的腳步,1996年老舊眷村改建方案通過,並且開始逐一施行踐履,眷村被拋擲到時空背後的現實處境,就更得到了進一步的促成,與証實。 種種曲折轇轕的際遇,從移民第一代延伸到了眷村第二代,而且這些身跨截然不同生活情境與時代氣氛的眷村兒女們,其所經歷的震撼與徬徨,可能尚不亞於父母那一輩的顛沛生涯。形諸文學,這也成為許多眷村出身,或與眷村有一定聯繫的台灣當代作家——如朱天文、朱天心、袁瓊瓊、苦苓、孫瑋芒、張大春、張啟疆、張國立、愛亞、蘇偉貞與蕭颯等人,一個極豐富的創作原料。儘管這些在當今文壇各據其位、各擅其長的作家們,均自有其不同的創作風格與終極關懷;而且眷村小說也大都不是他們筆下最主要的寫作主題,但是或深或淺的眷村生活經驗,以及對於現實社會有了較深切的接觸後,由於其眷村背景而屆臨到的相近思維衝擊與遭遇,卻在他們的創作中,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討的空間。 此論文即是以一種回顧的心態,為這一漸漸式微的特殊文學類別作一全面而較深入的研究。此外,綜觀上述幾位重要的眷村小說家,在近幾年來都成為影響台灣文學生態甚深的創作者,甚至帶動了一些不同層面與風格主題的潮流。以此回溯,共同的眷村經驗,究竟在他們的創作歷程中起著什麼樣的影響;而他們彼此之間,對於本身的族群身份又有何不同的情感抒發與思考取向,便成為一個頗值得尋繹的問題。更進一步言,眷村帶著本身特殊的體制結構與族群文化,介入了台灣戰後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歷史建構,並且影響甚深。而其所糾結纏祟的種種歷史因緣與政治情境,形諸文學,便使得眷村小說可預見的,要面臨來自各種不同聲音的詮釋,無論是就文學外緣或內部的、意識型態或非意識型態的。就這個角度言,無論是眷村、眷村小說或眷村小說家,其實都參與了台灣的歷史打造工程。甚至可以說,從其在台灣史上的階段性流變,得以具體而微的觀照出整個時代環境的發展過程。而在這過程中,眷村小說與小說家是以何種姿態介入?他們又與外界形成什麼樣的對話空間?這都是此論文意圖加以勾勒爬梳的複雜文學脈絡,也是筆者自我期許能夠盡力釐析與建構的終極研究目的。        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  論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 ………………………………………… 1 第二節 研究現況考察 …………………………………………………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 11 第二章 眷村的形成建構與文化情境 …………………………… 17 第一節 似戰不戰,非軍非民——眷村的形成建構 ………………… 17 第二節 想像前身——眷村的文化認同 ……………………………… 20 第三節 城邦裡的中原過客——眷村的生活情境 …………………… 26 第三章 眷村小說的成長啟蒙與現實意識 ……………………… 35 第一節 清新如花露的成長——眷村小說的童騃記憶 ……………… 35 第二節 走出伊甸園——眷村小說的掙扎轉折 ……………………… 41 第三節 竹籬笆在台灣——眷村小說的社會關懷 …………………… 46 第四章 眷村小說的國家想像與族群自覺 ……………………… 53 第一節 告別前朝舊事——自由化與本土化的時代變局 …………… 53 第二節 陸沉□□——眷村小說的國家想像 ………………………… 61 第三節 漂流之島——眷村小說的族群自覺 ………………………… 74 第五章 眷村小說的相關議題 ………………………………………85 第一節 去聖邈遠,寶變為石——眷村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意識 …85 第二節 陽性注視下的陰性靈魂——眷村小說的性別議題 ………… 99 第三節 神話的瓦解——眷村小說的政治訴求 ……………………… 113 第六章 結語:眷村小說的時代消長 …………………………… 123 參考書目 ………………………………………………………………… 129
4

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

劉采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王文興,一個精雕細琢的作家,秉持苦修精神從事文學創作。閱讀是他最大的興趣,寫作則是他一生的職志,速度之緩慢或許堪稱台灣文學之冠,然五十年來從未輟筆,堅持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使他的小說備受爭議,無論題材或語言體製,都為閱讀者帶來震撼,構成個人獨特的小說面貌。 走過政治社會上的思想箝制與獨裁統治,王文興希望藉由小說中形式與內容的自由,以掙脫現實的枷鎖。極端尊崇西方文學的王文興,也相對映照出對中國文學的憂心,透過編輯《現代文學》雜誌積極引進西方技巧並加以改造革新,發展出最適合書寫他時代的語言。王文興的小說,強調隱微內心的探究,善於描寫青少年成長的陰鬱,勾勒命運的無奈與沉重,刻畫強烈的衝突性,展現與體制抗衡的極致力量,尤其擅長捕捉那生命中的不圓滿,如同宗教的超脫精神帶領讀者由苦難、覺悟進而獲致人生的成長。語言的獨特與激進,藉視覺與聲音的結合以豐富字義、創新字詞,並以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技巧融入小說形式,來進行小說的立體化工程,一新讀者耳目。透過王文興非小說及散見報章雜誌的創作,可見其強調文學藝術功能的文學觀,展現宗教情懷與人道關懷,探悉架構於現代主義思考下的小說創作觀。 王文興勇於挑戰傳統,融合中西文學之勝,雜揉鄉土與現代的特殊寫作形式,著重書寫個體生命及生存困境,發揮更積極的小說意義與價值,已然為台灣文學開闢新道路。
5

論蘇偉貞小說與戰後台灣文學史建構的關係

施佳瑩, Shih, Chia-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所以討論蘇偉貞小說與戰後台灣文學史建構的關係,是因為關於蘇偉貞小說的評論已經不少了,這證明蘇偉貞小說有其重要性。但是目前就筆者所見到的台灣文學史,如果有談到一九八○年代左右興起的女作家作品,對於蘇偉貞小說幾乎只以一個名字帶過,可以說是忽略她的存在。這樣的落差是很大的,於是本論文便想探討,文學史對一個重要女作家小說的忽略,其中的原因何在,並進一步探求如何為蘇偉貞小說在文學史上定位,給予適當的評價。 但是一九八○年代以後興起的女作家小說受到忽略的不止蘇偉貞小說,而本論文認為蘇偉貞小說之所以有討論的價值,有兩個原因:第一,蘇偉貞小說從一九七九年至今,多次獲得文學獎,創作品質得到肯定;第二,關於蘇偉貞小說的討論已經不少,並且在同一議題上,評論者常有對立的兩派意見,這就挑戰了文學史對作家作品的定位與評價。例如談到小說中的女性意識,有些評論者認為蘇偉貞小說中相當缺乏女性意識。可是也有論者在承認蘇偉貞小說中有父權思想的同時,認為她的小說並不是全然沒有女性意識的。此外,有些評論認為蘇偉貞小說表達出的特色是和鄉土文學不同的,它們是從新的角度來觀看社會現實。但是也有評論認為蘇偉貞小說不能反映現實,反而像在〈陪他一段〉的小說中,傳達了少女心靈的純潔性與理想性,這是現實所沒有的,是讓少女在面對現實時能擁有暫時的迷醉。 本文所採用的方法,首先是找出筆者所能見到的戰後台灣文學史,找出它們的史觀。這是因為文學史選取作家作品的標準,涉及作家作品會不會被納入文學史的問題,而文學史選取作家作品的標準,又與其建構文學史的史觀有關,因此找出史觀,就能找出文學史選取作家作品的標準,然後才能找出蘇偉貞小說被忽略的原因。經過分析,本論文認為這些文學史的文學史觀,幾乎就代表了史家的政治史觀,因而作家作品的選取及詮釋,同時也要能為史家的政治立場發聲。而史家賴以建立文學史觀的政治史觀,又是在男性社會下形成的,也可以稱之為男性史觀,因而在選取女性作家作品時,作家作品能不能為男性史觀所用,便成為文學史在納入女性作家作品時的考慮因素。因此本論文得到的結論是,戰後台灣文學史的建構,往往有它的政治立場和性別立場。 在了解建構戰後台灣文學史的方式涉及史家的性別與政治立場之後,接下來便檢討蘇偉貞小說如何表達其性別與政治立場,以探討其與文學史之間的關係。 談到蘇偉貞小說如何表達其政治立場的部分,本論文認為小說表達了國族認同、土地認同和身分認同的態度。在國族認同方面,她出身眷村及曾為軍人,使她的小說中有軍人及其眷屬的出現,或以眷村為背景,甚至是帶有反共意識。而蘇偉貞與三三文學集團之所以發生關係,乃是他們站在認同國民黨反共意識形態的立場,認同這樣的意識形態,往往也就意味著認同他們所塑造出來的國族認同意識。不過,張愛玲小說影響了蘇偉貞小說的細節敘事,這一點使小說將軍人的職業氣質表現在日常瑣事上,這種作法則使軍人做為鞏固國家領土之工具的英雄光環消解。此外,張愛玲反共小說從人性面來反共,也影響了蘇偉貞反共小說的寫法,而從人性面寫反共,便消解了國民政府反共所賦予的國家使命,因此,雖然蘇偉貞認同國民黨反共意識形態,但這些都無意間使反共懷鄉之想失去其為國族而戰的神話性,也使蘇偉貞小說之政治立場漸與國民黨反共意識形態悖離。 而蘇偉貞身為一個眷村出身的作家,小說也表達了一個第二代眷村子弟對台灣土地的認同過程,從《有緣千里》到《離開同方》到〈老爸關雲短〉,小說是逐步表現出對台灣的土地認同,〈使者〉持續這樣的看法,但是對第一代眷村居民,之所以懷鄉的心態,則進一步產生理解和同情。 在身分認同方面,蘇偉貞小說一直相當肯定身為眷村子弟及軍人的角色。 再說到蘇偉貞小說的性別立場,原本,蘇偉貞小說在興起之初是服膺國民黨意識形態,也就是由男性主導的意識形態,雖然如此,性別意識原本不夠強烈的蘇偉貞小說,仍可說以其題材瑣碎、或大量以愛情為題材等被視為相當女性的特色,而在性別立場上與男性不同。然而它逐漸浮現的女性意識,仍使蘇偉貞小說在性別立場上漸漸與男性中心文學史觀衝突。在這一點上,本論文認為張愛玲仍然發揮了她的影響力。首先是使蘇偉貞小說中惡毒母親的形象重覆出現,並且使它們具細節敘事的色彩,這不但影響了蘇偉貞小說的政治立場,也影響其中女性意識的逐漸強烈。又因為女性意識的逐漸強烈,使小說後來對女性身體的關注漸漸多了起來。 綜合以上討論,本論文認為蘇偉貞小說在性別立場上是由服膺男性中心思考逐漸轉移到具女性意識,在政治立場上則由服膺國民黨反共意識到不再書寫反共懷鄉,並且認同台灣土地對一個眷村子弟的重要性。 已經完成的、男性中心文學史觀下的戰後台灣文學史,很明顯的和蘇偉貞小說所呈現的東西對立,然而目前尚為主流文學史觀的後殖民文學史觀,要如何面對已經發現的這個現象?如果蘇偉貞小說有其被討論的價值的話,那麼後殖民文學史觀該從那個角度去把握蘇偉貞小說的價值,並且仍站穩後殖民的立場?其實,後殖民文學史觀標榜的去中心權力的宰制,並且建立主體意識,是後殖民文學史觀在面對作家作品時可供來者借鑑之處,蘇偉貞小說的呈現以及轉變,也是其主體意識的展現。如果能從這個角度對蘇偉貞小說在意識形態上的轉變做同情的理解,文學史才能真正做到具後殖民的史觀。這也就是本論文在第四章所說的,要把握住文學史觀的後殖民立場,但是在思考作家作品的意義時,要有後結構的思考。 本論文認為後殖民史觀應當注意的是一個外省的、眷村的、軍人的、女性作家小說,如何在政治及性別立場上,呈現其從服膺殖民到具後殖民思考的歷程,這也是蘇偉貞小說的價值所在。特別是在今日,將蘇偉貞小說納入文學史的考慮,富有其時代意義。過去,劉心皇的《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和尹雪曼的《中國新文學史論》把戰後台灣文學視為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國文學的傳承,稱台灣文學為中國文學的一部分,而枉顧本土發展出的台灣文學傳統。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綱》和彭瑞金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便以對立於國民政府文藝政策的思考方式,加意強調台灣文學史的寫作,必須要有台灣意識。為了使台灣本土文學傳統不再受到壓抑,他們勢必要以這樣極端而對立的姿態來反抗。 如果能意識到,書寫台灣文學史時,以台灣意識對抗國民黨反共的中國意識是一種階段性任務,而現在台灣本土文學傳統因為這樣的努力也不再被漠視之後,文學史的下一步,除了繼續主體建立的過程,還應注意到主體內部不同構成因素的差異性。否則,文學史的建構仍然只是以一個中心取代另一個中心,甚至是以一個霸權取代另一個霸權。這就是為後殖民文學史觀注入後結構思考的時代意義。我們檢視小說家如何在這樣多重邊緣的位置發聲,對她的政治與性別立場加以思考,以致其思考帶有後殖民的意味,這些相對於男性或本土意識論者是一個對照。而強調政治與性別立場的文學史觀,也可透過不同政治與性別意識形態的呈現,豐富文學史的內容。
6

郁達夫在台灣:從日治到戰後的接受過程

羅詩雲, Lo, Shih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文學的實質內容包含了地域性、意識型態、立場論述三大部分。而本文的研究範圍從中國新文學作家郁達夫為出發點,擬從其已結集出版的作品、文學活動史料、相關評論進行探究,視之為東亞視角下連結整個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鎖匙,以考察一個殖民時期中、日、臺文化圈的互動脈絡與發展。論文考察期間涵蓋將近一半的日治時期和戰後台灣,以郁達夫的文學文本研究範疇而論,時間上涵蓋1911年開始創作舊體詩始,直至1945年作家逝世為止;文化史料記載研究上,時間軸則起一九二○年代迄今。因此郁達夫各種文化活動的史料及報導,旁及其傳記與相關之文學、生平評論,都為本文研究之範疇。研究場域則以殖民時期郁達夫實際從事文化活動的中、日、臺三地為主要討論空間,並著力建構戰後台灣對於郁達夫的各種資料引介上,企求郁達夫文學與台灣文學之間相互作用的時空場域,解析各時期的文學生態環境和價值取向之內涵。 本文所討論的不僅是郁達夫本身的文學成就,其與日本近代文學、台灣文學的內外在聯繫與受容亦是本文所論述的焦點。將台灣文學結合中國新文學作家的研究,藉由當時代報紙、期刊的文學討論、評論、編輯記事、文學活動消息等,輔以當時及其後作家的回憶文字,及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進行探討。首先,探討具有多重文化經驗的郁達夫其人其事,並對其文學歷程作一介紹,進行作家作品閱讀,搭配戰後台灣出版的單行本以及選集、作家合集;次者,分析殖民時期郁達夫的人文活動,以當時台灣主要的史料報刊,對中國新文學的譯介概述為背景討論,接續郁達夫與日本近代文學、台灣文壇之間的共時關係,就所屬的文學書寫意識進行解析;再者,討論郁達夫在戰後台灣的文學接受歷程,分從戰後解嚴前、後史料與相關討論資料上,鋪敘郁達夫個人形象在台灣的形構;最後,綜述郁達夫於台灣各時期文化環境之中的受容脈絡與對話。進一步將中國作家郁達夫放置東亞視角下的台灣文學之延伸範疇中,說明郁達夫或中國文學對台灣文學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以間接證明台灣文學與東亞各地域乃至與西方論點的跨界交流與對談。
7

台灣報導文學獎傳播現象研究(1970-2010) /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of literary reportage awards in Taiwan(1970-2010)

林家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期以來的報導文學研究傾向將「台灣報導文學」視為一個統一的完整文類來進行歷史源流上的討論,卻不免忽略「台灣報導文學」這集合名詞下的多樣異質性,因此僅單純從線性時間做發展史的斷代切割並不足夠,更需要從各個時間點切入,來釐清台灣報導文學文類內涵的不停變動,進一步解釋為何直至今日我們仍無法對「什麼是報導文學」做出確切的答案。而報導文學作為一個與社會緊密連結的實用型文類,顯然必須被放置在更複雜、多重的文學傳播網絡之中,從「影響」與「被影響」的文學社會學模式著手,方能看出其千絲萬縷的發展脈絡。本論文以台灣報導文學獎為線索,分析台灣報導文學在不同時期、不同勢力的介入之下,從繼承中國報告文學傳統的宏篇巨製、主題明確的軍中報導文學,進展到副刊推動時期較為輕薄短小的議題設定模式,再到兩大報文學獎時期以結構完整的散文形式書寫台灣風土歷史與民情,乃至傳媒發達後由專門性雜誌如《人間》充滿圖文搭配的專題模式,最終進展到地方性、社區性的各地文學獎與在地文史書寫──台灣報導文學的內涵意義隨著四十年的時間遷移以及文學場域內部的權力轉移隨時發生著質變,並不斷在文學的場域中變換其位置,持續地發聲。
8

季季及其作品研究

李麗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季季作品文質量俱佳,但並不常被論者論及,本論文意圖藉由作家生平的整理、主題內涵的探討、藝術表現的分析,以及文學系譜的爬梳等幾個面向的探討,使季季的文學價值得到恰當的評價。以下簡述本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一章是緒論,首先在概述研究的動機和目的,以說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預期的成果。其次設定研究的範疇及說明研究的方法,最後彙整有關的文獻資料,及勾勒本論文的組織架構。最後並附各章提要,點明其餘各章重點。 第二章是寫季季的生平經歷、文學啟蒙、文學開展與文學創作。季季沒讀過大學,但這並沒有妨礙她成為作家。她的文學興味是在虎尾女中胚胎萌芽的。漸漸的以職業作家嶄露頭角,知名度在台灣文壇攀升打響。文章見於報紙、雜誌、專欄,且持續在進展中。 第三章是在說明季季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而她的小說作品大都集中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九年,大約有十年的時間。在同輩的女作家中,季季是才華出眾的一位,在她的作品中,對社會現象有多樣性的觸角,且在她龐大的作品群中,約略可以看出她作品的四種不同的發展軌跡:第一類是充塞著現代主義色彩的描寫;第二類是自傳性頗為濃厚的作品;第三類是摻雜著浪漫與寫實。第四類作品是充滿幽默和嘲諷的寫實主義作品。 第四章主要在說明季季的散文觀點。她的散文是喃喃向內傾訴的心語,醇厚細膩。從散文裏,可以看出她的思想及個性。此外,她的散文很能發揮對現實的透視力,字字句句都緊扣著生命的脈動,在文字技巧及內容思想上已具相當水準。 第五章是在說明季季在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方面,皆能有所涉獵,創作出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此外,她還身兼編輯,並與臺灣文化界的關係異常緊密,在文壇上有相當的成就,也為臺灣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良多。 第六章是結論,總整了本文研究心得,並針對季季的作品作一全面性的觀照,同時簡論季季在編輯、小說、散文等方面的成就,冀望能藉由釐清季季的文學定位及意義,對季季文學藝術予以適度之評價,進而為季季在現代文學史上做較為恰當的定位。
9

林占梅園林生活之研究

徐慧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題目:<林占梅園林生活之研究>,題目是針對林占梅之園林生活有所闡發。本文主要分四部份,園林生活之背景、園林景觀、園林生活、園林生活之意義加以探討。 園林生活之背景部份,分別以時代背景、家族裁成、文化浸淫及個性與涵養,來探討林占梅何以能築潛園,何以能悠游於園林生活之原因。 園林景觀部份,則先整理潛園興建之沿革,並分別以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來探索潛園之建築,企圖重現潛園之景觀。 園林生活,是林占梅之居家生活,而此生活可分兩個層面,一是雅集,是屬於占梅園林生活公領域的部份,由其所雅集之騷客、紳商、政要,可窺視當時的詩壇的文化圈及其活動網絡。其次是潛居,是屬於林占梅園林生活私領域的部份。由其審美之生活方式,有助於了解占梅在園林建築、詩歌、音樂、書畫的成就。 園林生活之意義,先就林占梅個人生活的特質探討,以理出園林生活對其本身的意義﹔次則是文藝呈面作探討,探索其在園林生活中所產生之詩歌、園林、音樂、書畫之成就。再則探討其文化層面之意義,以觀察園林生活對其個人、竹塹地域社會及整個文化傳承之意義。
10

存在與欲望:七等生小說主題研究

張雅惠, chang , ya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七等生或許可稱為戰後台灣文學史上最孤獨的行者。他像個長期處於青春期的反叛青年,堅守個人的文學信仰,期待能保有個人的「殊異之性」。長達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外在的批評、讚賞或冷落,都無法干擾七等生的創作,他不斷地以現代主義的精神創作小說,不斷地在文本中探索真實生命的意義。   這篇論文的第二章、第三章,主要討論七等生與現代主義的關係。六○、七○年代,台灣文壇在受現代主義的同時,也存在著抗拒現代主義的力量。本論文將對於七等生正負兩極化的評價,置放在這個矛盾的歷史脈絡中來討論,期待能釐清七等生作品之所以引發爭議的原因及爭議的焦點。   七等生三十多年的創作中,小說形式雖然不斷地在改變,但是他小說中的主題意識卻是不變的。「真實生命」的追求,一直是七等生小說中所關注的焦點。因此,這篇論文從主題意識出發,分別從「存在」與「欲望」探索七等生小說中的內在思維,而這兩大主題其實都是七等生對「真實生命」意義的探索。   在「存在」書寫方面。七等生在小說中突顯出個人存在價值受到「不合理的社會規範」、「高壓的政治體制」、「都市化、工業化」及「僵化教育」的扭曲,所面臨的生存困境。在這個困境中,七等生筆下的人物不斷地追求理想,卻又失落理想,他們緬懷過去,難以適應現代化的腳步,在錯亂的時空中漂泊,隱遁似乎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但隱遁並不能解決問題。爾後,七等生在文本中,以「自我理性」的辨證,重新塑造一種思想性的哲學英雄,不論是擦骨的老頭、弱智的女子、酒店的樂師或是沙河彼岸的隱遁者,他們透過對生命的認真、對藝術的執著、對哲學的思索,都是對生命價值的肯定。   在「欲望」書寫方面。七等生小說中明顯帶有伊底帕期情結,對母親的依戀使得他小說中人物傾慕的對象,總帶有母親的原型。對父親的排斥,其實也是他對外在威權社會的抗拒。而七等生在書寫欲望時,著重討論的「被壓抑」的欲望,他抗拒那些只臣服道德規範、法律制度下空洞的婚姻形式。他在文本中對「理想戀人」永不停止的追求,正是他對個人理想性世界,永不止息的追求。   由這兩大中心主題切入,理解七等生在文本中所傳達的主題意識,再來觀看七等生那些看似怪異的敘事方式,也就更能明白這位「文壇怪傑」書寫時的用心。

Page generated in 0.0182 seconds